世界著名现役战略轰炸机扫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34:49
一、B-52的研制背景

美制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

美制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
B-52是美国空军的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执行远程常规轰炸和核轰炸任务。1948年10月开始设计,1952年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55年6月生产型B-52B开始装备部队,先后发展了A、B、C、D、E、F、G和H等8型。B-52于1962年10月停产,共生产744架。现在B-52和B-1B、B-2轰炸机一起共同组成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1、研发背景
1954年5月,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武官查尔斯·泰勒观看苏联红场阅兵时,发现苏联数百架神秘的喷气式轰炸机一个编队接一个编队通过红场上空,而护航的米格-17战斗机伴随在轰炸机左右,犹如小蜻蜓。
五角大楼立即启动了所有的情报侦察手段,查明那是苏联米亚西舍夫设计局最新设计的米亚-4“野牛”战略轰炸机。美苏之间出现了事实上的“轰炸机差距”。苏联阅兵后不到一周,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决定采取行动,以查明苏联人到底部署了多少架“野牛”。
1954年5月8日早7时,美国战略空军第91侦察联队驻英国费尔福德皇家空军基地的一架RB-47E侦察机对苏联基地展开侦察。事后,美国声称RB-47E带回了极有价值的情报,有了这些情报,美国人就有了发展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借口。
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作为“野牛”机群的制衡力量迅速出现在美军序列中。
但美国人没想到的是,B-52的对手纯粹是子虚乌有,“野牛”确实研制出来了,但数量不多,阅兵式飞越红场时它们不断变换队形,反复飞过红场上空,制造了飞机满天的假象。
2、研发历程
实际上,美国陆航部队于1945年就开始实施一项计划,设计第二代战略轰炸机以取代B-36。1946年,陆航进一步对该轰炸机进行需求定义后授予波音公司一份合同,设计这种新型轰炸机。最初的要求是该型机能携载4540公斤炸弹,航程达5000英里,战术作战高度为10675米,巡航速度至少每小时724公里。
为找到一种新的发动机能满足新型轰炸机的上述速度和航程需求,波音公司自己拿钱展开一项研究,即新型轰炸机能够使用普惠公司正在设计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研究结果促使B-52轰炸机上安装8台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的出现。
1949年初,波音公司制造了两架原型机XB-52和YB-52,这两架飞机各重177060公斤,主要用来对最初的设计进行改进。
主要设计重点是飞机和系统复杂性最低,而性能优越。B-52的直通式设计达到这一要求,并且提高系统的效用性和功能的可靠性。1952年,原型机的成功进行了测试,其性能超过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根据原计划,最初制造出的13架飞机一般是要用来进行测试的,但只有最先制造出的3架B-52A型机用来进行研究工作,而余下10架B-52B型机直接装备现役部队。1955年6月,战略空军司令部接受了第1架B-52,城堡空军基地成为B-52的第一个基地,洛林和韦斯托弗基地也于56年底开始接受B-52。B-52的制造采用了组装生产的方法,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了B-52武器系统的最终效用。
B-2隐形轰炸机

概况
B-2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最新研制的战略突防隐身轰炸机。
该机的研制始于1978年,原定是一种高空突防的轰炸机,1983年研制计划修改,使B-2成为一种可进行低空突防的轰炸机。
首架原型机1988年11月出厂,1989年7月首次试飞。
美国空军原定采购133架B-2,但1991年国防预算削减后采购量减至76架。

设计特点
B-2采用了翼身融合的无尾飞翼构形。机翼的前缘为直线,后掠角33度。飞机的头部至翼尖为成锐角的、上下是拱弧形的固定式前缘。机翼后缘成双W形,有四对操纵面,约占机翼总面积的15%。
B-2的结构材料主要是复合材料,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蜂窝结构。飞机外表面的材料及涂层多数具有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以及减少热辐射的特点。翼尖及飞机前缘有电介质层覆盖在能散射雷达波的锯齿状结构上。发动机的进气道为S形,进口处有三点式分流板,目的是除去附面层、为冷却提供第二气流和控制红外辐射量。两个V形的发动机喷口位于机翼之上,距机翼后缘较远。喷口到机翼后缘之间的翼表面用的是钛合金材料。
B-2的两个并排的武器舱内均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式发射架。可带16枚AGM-69 SRAMⅡ导弹或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AGM-137三功能远距攻击导弹(TSSAM)。另外还可携带B61战术/战略核炸弹或B83战略核炸弹,MK36 500公斤水雷,MK82 250公斤炸弹(最多80枚),M117 350公斤燃烧弹,各种精确制导炸弹(1000公斤级16颗,250公斤级76颗)。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翼展52.43米;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
重量数据:空重45360~499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6843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1437千克;最大机内油量81650~9072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22680千克;最大推力载荷536.80千克/千牛
性能数据:进场速度259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240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30公里;作战航程(带8枚SRAM,8颗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11675公里(高—高—高),8154公里(高—低—高)
B-1B“枪骑兵”轰炸机

B-1是美国洛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于70年代的可变后掠翼超音速(M为1.25)战略轰炸机,它的设计源于60年代后期美国“先进有人驾驶战略飞机计划(AMSA)”。1969年开始正式开发,原型机试飞于1974年12月23日。1986年6月开始装备美国空军。
在美军的三种现役战略轰炸机中,超音速喷气式轰炸机B-1B的实战能力总令人觉得是个迷。海湾战争期间,尽管B-1B早已装备美国空军,却始终未派上战场;1996年的“沙漠惊雷”行动,美军将B-1B派驻海湾地区,但没参战。今年11月中旬,美国准备狠炸伊拉克一回,集结在海湾的空中力量就包括6架B-1B,最终还是没炸成。12月,B-1B终于在美国对伊拉克新一轮的空袭中亮相了。
美国军方一直认为B-1B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战略轰炸机,因为在各国现役的战略轰炸机中,B-1B在航速、航程、有效载荷和爬升性能等各种技术指标都有较大的优势。
由罗克韦尔(Rockwell)飞机公司研制的B-1B是一种远程、多用途、可变后掠翼的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极限时速1320公里(1.25马赫),续航能力为1.2万公里,可从美国本土实现洲际飞行。B-1B被冠以“枪骑兵”(以行动快、火力猛著称的十九世纪法国兵种)的称号。
B-1B有4个涡轮喷气发动机。尽管其体形比B-52略小,但携弹量却比B-52还多。除了内弹仓可载34吨弹药外,B-1B还可外挂26吨的导弹。
B-1B还具备了一定的隐身性能,B-1B被雷达截获的机身面积仅为1平方米,而体形相近的B-52则会被雷达截获多达100平方米的机身面积。
现代防空武器的进步使得六十年代“高空高速突防”的战术已过时,目前有些中长程防空导弹甚至达到2至3倍音速,而高速歼击机的普及也使喷气式轰炸机再难以实现高空高速突防。所以B-1B主要利用地面防空雷达的扫描盲区实现超低空高速突防。
B-1B装有先进的地形跟踪雷达,可持续判断前方2.5公里范围内的地形,然后由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因此,即使地形比较复杂,B-1B仍可以在离地60米的超低空实现高速飞行和作战攻击,当三个投弹仓同时打开时,能在2秒内迅速将全部弹药倾泻完毕,然后高速逃离。
由于采购洲际导弹好还是继续采购轰炸机好的问题在美国长期争论不休,故使B-1的研制周期长达20年。
B-1的用途应包括战略突防轰炸、海上常规巡逻轰炸及空中远距投射巡航导弹。
B-1的气动布局十分先进,它采用“翼身融合体”构造,使大边条后掠低单翼与细长的机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与制造,无以往飞机那样明显的分界线,这样可以减少阴力和雷达反射面积,增加升力及内部容积,可多装燃油增程。B-1还安装了可变后掠机翼,外翼段可在15度到67.5度之间变化,以适应不同速度下的飞行,有利于改善各高度飞行性能及起落性能,并可增加航程。4台F101-GE-102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分两个短舱装在中央固定翼的下方,机身中段前后有2个武器舱,各长9.53米和4.57米,可挂8枚AGM-86巡航导弹或24枚AGM-69短距攻击导弹或12颗至24颗小核弹或总重34吨的常规炸弹数10枚。另外,机上拥有ALQ-164多模态攻击雷达,飞机可作地形跟踪低空突防飞。一个6座座舱设在机头,无自卫枪炮。
B-1有2种改型:
B-1A原型机,共生产4架,最高可赫数2.2。
B-1B生产型,结构加强,总重比A型增加37吨,发动机、翼套与起落架均作改进。别名“枪手”。
B-1是一种很先进的机种,研制费用高达265亿美元(1981年币值),1988年初交付完毕。B-1是目前美军战略轰炸机的最佳型号之一(另一种是B-2)。B-1并未参加过大规模实战。
动力装置
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01-GE-102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75.6千牛(7714公斤),加力推力133.4千牛(13612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
攻击电子设备包括:APN-218多普勒速度传感器,APQ-164多模态攻击雷达,辛格公司的高精度惯导系统。防御电厂系统的基本部分是ALQ-16系统。
武器
翼身承力盒前有两个串列的武器舱,长9.53米,承力盒后有一个长4.57米武器舱,内部携带的武器有:8枚AGM-86B巡航导弹,Z4枚AGM- 69短距攻击导弹,12颗B-28或24颗B-61或B-83核炸弹,另外还可带普通炸弹。机身下的6个外部件架可带12枚AGM-86巡航导弹或副油箱。
尺寸数据
翼展(全展开)46.17米。(全后掠)23.84米,机长44.81米,机高10.36米、尾翼翼展13.67米,翼面积181.20平方米,机翼后掠角15度~59.5度,主轮距4.42米,前主轮距17.53米。
重量数据
空重870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6365千克,载弹量(内部)34019千克,(外部)26762千克,最大燃油量884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M1.25,突防速度(高度 61米) 965公里/小时,巡航速度M0.7,航程120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2530米。
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


图-160“海盗旗”(BlackJack)是苏联最后一代、俄罗斯最新一代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自重居世界之冠。“海盗旗”实际上是该机的北约代号。该机的生产改进工作在苏联解体之后基本停顿,但仍然担负着重要的战略威慑任务。
图-160是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于70年代开始设计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估计该机是在70年代初图-22M首次试飞后开始研制的。TU-160的研制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参与招标的有图波列夫设计局、米亚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U-144超音速旅客机的基础上发展的;米亚设计局提出的设计称为M-18方案;苏雷伊设计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4飞机基础上的改进设计。    当时空军认为M-18设计方案是比较好的,但是考虑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具有大型轰炸机的设计经验和生产能力,所以最后决定还让图波列夫设计局在M-18方案的基础上研制TU-160战略轰炸机,批量生产厂家为喀山飞机制造厂。原型机81年12月19日首飞,87年5月开始进入部队服役,88年形成作战能力,替代米亚-4和图-95飞机执行战略任务。据信至92年时生产40架以后暂时停产。    1979年2月19日出版的美国《航空周刊》报道,苏联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变后掠翼轰炸机,装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不进行空中加油的航程为13500公里,冲刺速度可达M2.3,该机具有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美国国防部认为,这种变后掠翼轰炸机具有类似B-1B的性能。1979年10月,日本《航空杂志》报道了来自美国国防部的消息,苏联正在研制三种新型轰炸机,其中一种和美国的B-1B轰炸机很相似,苏联称这种轰炸机为TU-160。美国的消息是苏联在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前的技术谈判中透露的。美国方面认为,三种新型轰炸机不可能全部服役,可能将从中选择一种作为TU-20(设计局编号为95,故亦称TU-95“熊”)A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后继机。1981年12月14日,美国《航空周刊》首次刊载了11月25日拍摄的苏联拉明斯科耶试飞中心停机坪上的新型轰炸机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其外形类似B-1轰炸机。它旁边还停放着两架TU-144超音速运输机。这为推算该机的尺寸提供了依据。西方因而暂定这种新型轰炸机为“拉明-P”。其后北约称其为“海盗旗”。1982年,美国国防部再版《苏联军事力量》时,前国防部长温伯格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苏联“开始试飞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第一种飞机‘海盗旗’,它比罗克韦尔公司的B-1B大。    该机采用变后掠翼布局,机翼较低,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机翼固定段前缘的后掠角较大,呈弧线形,直到机头座舱的两侧。可动段的后掠角度手动选择,范围从20°到65°,当机翼全后掠时,两侧后缘襟翼的内段向上竖起,如同一对大翼刀,机翼的可动段上有全翼展前缘襟翼,后缘有较长的双缝襟翼及插入式下偏副翼。全动式后掠平尾安装在垂尾与背鳍的交界处,位置较高。平尾以上的垂尾段也是全动式的。平尾与垂尾交界处的后部有一锥形整流罩,内装减速伞。背鳍较大。翼身融合体结构为减少雷达反射波作了修形设计。机体结构大量使用了钛金属扭盒。    机翼与机身连接结构的前后各有一个长10米的弹舱。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的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起,主起落架为小车式,每侧有三对机轮。主起落架支柱向后收起,同时机轮小车沿着中间一对轮子的轴线旋转90°,最后机轮小车与收起了的支柱平行地放置在舱内。有一个小尾轮,尾部配有一个减速伞。尽管如此该机的降落滑跑距离还是需要3050米。座舱内四名机组人员前后并列,每人有单独的弹射座椅。座舱每侧有一个窗,可向内向后开启,以便地面通风。乘员从前起落架舱进入座舱。    该机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四名机组人员分别是正副飞行员、导航员和武器系统操作手。座位前后并列,均有单独的0-0弹射座椅(能在0高度、0速度的情况下成功弹射)。飞行员使用操纵杆控制飞行,其他许多大型飞机上都采用方向盘。    图-160动力装置采用四台NK-321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37.3千牛,加力推力226.5千牛。进气口装有垂直的进气调节装置。该机最大燃油载量为160000千克。伸缩式空中加油装置安装在机头上方。    图-160的作战方式以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高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为主。在高空可发射具有火力圈外攻击能力的巡航导弹(ALCM);防空压制可发射短距攻击导弹,类似于美国的SRAM);该机还可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当然也具有常规轰炸能力,但限于武器系统发展不如美国全面,常规轰炸能力显得不足。    该机的主要型别有,图-160战略轰炸机和用于二级空间飞行器发射的图-160SK火箭载机。1981年西方首次发现图-160的存在,后在1995年的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露面。
图-95"熊"轰炸机


概况
图-95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其设计要求是具有穿过北极攻击美国本土军事基地和设施的能力。"熊"(Bear)是北约组织给予该机的绰号。
图-95于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试飞,1956年交付使用,估计共生产300架左右,已停产。图-95有多种改型,用于执行照相、电子侦察、海上巡逻及反潜等各种任务。
图-95采用后掠机翼,翼上装4台涡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驱动两个大直径反转四叶螺旋桨。机身细长,翼展和展弦比都很大(机翼展弦比8.4),平尾和垂尾都有较大的后掠角。图-95速度慢,不适于在3000米以下高度飞行。自卫能力差,故只能袭击无防空力量的目标或在夜间使用电子干扰设备进行偷袭。
图-95H
图-95H的机身以图-95F为基础,但更短。苏联编号为图-142K。该机的机头雷达罩更大更长,垂尾尖部有一个小型整流罩,去掉了后机身下部炮塔。
图-95H能带10枚AS一19巡航导弹,其中6枚挂在弹舱内的旋转发射架上,另外4枚挂在两侧翼根的挂架上。1984年获得初始作战能力。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翼展50米机长49.1米;机身长(连受油管)46.9米,(不连受油管)45.0米;机高13.3米;机翼面积302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最大无燃油重量90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4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5000千克;最大燃油量74000千克;载弹量10000~250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高度12500米)91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76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000米;最大爬升率26米/秒;航程12000~14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