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怪(精美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44:25
陕西十大怪(精美图文)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睡觉枕砖块、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睡觉枕砖块、唱戏吼起来等。
想起这些,又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


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小时候,老人们常诙谐地说“我家没有案,吃的BiangBiang面 ”,很是有趣。记得有次回家,吃了一次大姑家的BiangBiang面,已经十几年都过去了,老婆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其实上等的BiangBiang面,不仅面要扯的劲道,匀称,味道也要调好,吃起来才爽口。
二、锅盔像锅盖

“乾县有三宝,锅盔、叉酥、豆腐脑。”说起锅盔漠来,还有段传说哩。
相传,唐朝时,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的陵址最初选中乾县东北五十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六里的梁山上。梁山风景优美,松柏常青,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长安西北八十公里,属于八卦“乾”位,故陵墓称为“乾陵”。它与东邻礼泉县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西对峙,遥遥相望。
传说在修建乾陵日寸,唐王朝为炫宗耀祖,不惜人力物力,征用了全国数万名匠工和民工。当时,有个叫东娃的小伙子,刚满十六岁,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邻居的称赞。谁料后来父亲卧病在床,年幼的小东娃每日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炒菜做饭,这样干,天长日久,练就了一手烹调技术。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不忍让父亲受此劳累,便替父做工。小东娃随着众民工餐风宿露,日夜辛劳。因活路繁重,不少民工累死、饿死在路上。年幼的小东娃更是被饥饿疲劳折磨得少气无力,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饥得实在撑不住了,就躲过监工的耳目,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揉匀放在盔内,然后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阵,他从盔内取出烙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给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了结果吃起酥,闻起香。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自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其味异香的馍后,忙派专人送京。因此,后来唐朝廷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因为这是用盔和锅烙制出来的馍,所以就叫盔锅馍。后来人们不用盔,而多用锅烙制,就成了现在的名字——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也就逐渐流传在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越来越好,样式愈来愈多。现在,乾县的锅盔馍,用两鏊轮番烤烙。经过三翻六转,——个圆直径八寸,厚六公分的菊花型毛边的锅盔馍便烙成了。其特点是:膘厚皮薄,酥脆味香,能煮耐嚼,存放期长。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在县城上高中时,经常背上父亲烙的锅盔去上学,一吃就是一礼拜,虽然面不是很白,做法也比较简易,但吃起来还是蛮有味的,而在家的弟妹就难有这口福了。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记得小时候吃母亲做的高粱面饼子夹绿辣子(陕西人称之为涛什面馍馍夹辣子),现在回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其实做法很简单,把高粱面烙成薄饼,将还未成熟的绿辣子切成小丁,炒熟,加入盐醋即成,也可以生拌。吃时将辣子裹入两片饼子中,吃完感觉香、辣,头上直冒汗,嘴里不停的要吸风,那感觉真是爽透了。现在只要一回老家,就少不了吃馍馍夹辣子。有一次回家,正好干上季节,由于自家没有种辣子,竟偷了别人的辣子来过瘾。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说到“油泼辣子”,不能不提到陕西的一大名吃“臊子面”。臊子面以其薄、亮、劲、透、香、辣、爽、诱的风味特点,深受大家的青睐。所谓薄、亮、劲、透,指的是面条的加工效果,而香、辣则是指它的味道。正宗的臊子面,至少需要18味调料,而辣子是主打调料,可以说,没有辣子,不能称其为臊子面,辣子面与菜子油的结合,构成臊子面油旺旺、红艳艳的绝色美味。一碗臊子面刚一上桌,你就会被那“美色”勾引得“垂涎欲滴”。吃过一碗,你会感觉汗流浃背,细细品味,那就一个字,“爽”。如果你要说出来,那就是“爽透啦”。
四、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无论是春夏秋冬,到了吃饭时节,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们都端着大老碗,会聚在一起,边吃边谝闲缠,夏天就到树荫下,冬天就在墙角一旮旯,边吃边聊边晒太阳。这便形成了关中农村吃饭时节的一大奇特景观。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大人们斥责后辈好吃懒做时,常说的一句老话就是“吃饭端大碗,干活溜地边。”
还有用称之为“马勺”的盛饭吃的,马勺的大小与大老碗差不多,有一个把,铁制,本来是用来舀水的,但在老陕看来,它也是一个很实惠的碗,盛得多,摔不破,既能舀水,又可吃饭,真可谓“一物两用”,勤俭持家。
五、帕帕头上戴

陕西人所称的“帕帕”就是“手帕”、“手巾”。通常是农村妇女的必备物件。它既可以遮阳避风,又能挡土护发,还可以擦汗擦手。
几毛钱一块手绢,随手就搭在了头上,一个活脱脱的关中农家妇女形象就出现了,朴素、大方,干净、利落。就在这一方小小的手帕上,活像一个舞台上的小道具,把一个漂亮的小媳妇打扮得惟妙惟肖,走过她的身旁,你会禁不住的回头张望再三。如果这方帕帕顶在了一位老大娘的头上,你一定会想到淳朴、善良,老实、厚道,庄重、大方,不由得你肃然起敬。看到这方手帕披在了小姑娘的头上,一定是个小调皮,活泼、可爱,又多了几份幽默,你一定会哈哈大笑。也有男人顶手帕的,那一定是在大热天。你要问他缘由,“方便”。
六、房子半边盖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房子半边盖,是远祖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至于其中的缘由,我并没有去考证、深究,房子半边盖,对陕西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对外地人来说,竟成了一大怪,那它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你要去仔细分析,也有盖大房(陕西人将两边盖的房子称其为大房,相对于半边盖的房子)的,不过那都是有钱人住的,这样的房在农村是很少的。从这一点看,“半边房”的确经济、实惠。它用料少、小,自然省钱。要说实惠,比起“两边盖”,它坚固、耐用,符合力学原理。它的进间小,纵深不足一丈,因而透光性好,比起“两边盖”的亮堂多了。从美学角度看,当然它没有“两边盖”的气魄了,这样的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房了。
七、姑娘不对外

“姑娘不对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人的恋乡,进而恋家的观念,折射出一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心态,总认为一切都是自家的好,自我封闭,盲目自信,固步自封,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孰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典型的“大皇朝”思想的劣根性。难怪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的陕西还处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看来,更新观念念,与时俱进,走出去,请进来,不失为陕西父老乡亲奋发图强的一大良策。
八、不坐蹲起来

说来也怪,有着凳椅它就是不坐,宁可蹲在上面,就想画中人一样。有人说这是一种习惯,我看也不尽然。从生理学角度看,坐有坐的不适,蹲就自然有蹲的道理。坐久了屁股疼,换一种姿势,比如蹲起来,你自然就感觉舒服多了,当然蹲久了,血流不畅,下肢缺氧,这时候你再站起来,伸伸臂,弯弯腰,你就会觉得精神大振。看来陕西人找到了蹲的精髓,“他说这样很自在”,一语道破天机。
或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我这个外乡老陕人,虽然在外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长,但仍然改不了蹲的习惯。我是个网虫,象蛛蛛一样,整天爬行在网络上,虽然屁股下面就是摇晃椅,可坐会儿,还是要在摇晃椅上蹲一蹲,那怕在打字,也照蹲不误,感觉很自在,蹲久了再盘腿打坐,哈哈,挺舒服的。不信你也试试。
九、睡觉枕砖块

三伏天,吃过午饭,房子里是睡不成了,但还是有好去处,那就是大树底下。来到大树底下,跟小伙伴们添方、顶四,一阵凉风吹过,好惬意啊。玩乏了,各自找一块阴凉(找阴凉还得动脑子,不然,你刚睡一会儿,毒辣的秋老虎就晒到你的屁股上了),折几片大桐叶铺在身下,信手拿来一块砖枕在头下,听着树上的知了的鸣叫,不知不觉就安然入睡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比神仙还牛鄙。
所以,睡觉枕砖块,是有一定条件的,谁要是在三久天枕着冰冷的砖头睡在热炕头上,那他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既就是陕西人,也不例外。哈哈,这就是我的观点。
十、唱戏吼起来

秦腔是在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秦腔大约是在明中叶形成的,至明末秦腔已十分成熟,开始向各地流传。到清朝中叶,已在整个中国演出过,广东的“西秦戏”还流向了海外。秦腔进京演出后,曾一度使统治北京舞台的京腔甘拜下风,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也影响到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与发展。秦腔把陕西人那种粗旷、豪迈展现的淋漓尽致,是最能体现陕西人性格的一门艺术,如果你不了解陕西人,那就看一折秦腔戏吧。
赶庙会,看大戏。陕西这块地方,秦腔戏多,庙会也多,煞是热闹。庙会给秦腔戏提供了舞台,秦腔戏则给庙会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会不离戏,戏不离会。人们不仅是看,也唱,男女老少,不管是谁,都能哼哼几句。
那时候跟大人们去生产队劳动,记得是在种地,男人们一边扶犁耕地,一边扯着大嗓门唱着秦腔戏,女人们则一边撒种,一边细细品味,不时还和着几句,虽然脚在不停地量地,头上还悬着高高的太阳,但人们并不感觉苦和累,社员们在不知不觉中愉悦地完成了一天的劳作,那真是一幅画家也难以描绘的田园风光。这就是秦腔的魅力。
小时候经常看的是秦腔移植样板戏,直到现在还能唱出几段,秦腔表现英雄人物那种大义凛然的豪迈气概,那真是没治了,就是国粹京剧也自愧不如。无论是“李玉和”,还是“洪常青”,只要站在秦腔的舞台上,那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就活生生的跃然于眼前。可以这么说,秦腔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优秀剧种,是最富于表现人物喜怒爱乐、苦笑忧哀性格特征的一门艺术,难怪老陕这么喜爱呢。记得小时候在看电影秦腔《三滴血》时,电影刚一开演,全场就随着演员溜唱起来了,那简直是吼唱,就连对白都一字不拉,竟然把电影的喇叭声都给淹没了。现在在陕西,无论是婚丧嫁娶,只要有事,就有戏班子的舞台,就有无数看戏的戏迷。可以说陕西人对秦腔的痴情,秦腔在陕西大地的普及,比起其他戏曲艺术的影响,都是不可多见的。
治出轨丈夫的狠招!
一女对出轨的老公说:你如果敢离婚娶那个年轻的妖精,我就嫁给妖精她爹,从此以后,儿子管你叫姐夫,你得喊我妈!老公当场晕倒,从此规规矩矩。
不喝酒的后果如此严重
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
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
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
平民百姓不喝酒,一点快乐也没有;
兄弟之间不喝酒,一点感情也没有;
男女之间不喝酒,一点机会都没有!
娶个漂亮老婆有什么用?
我们单位是搞工程的,长年在外。
有个同事谈了N个女朋友,都没有成。
问他想要什么样的,他说一定要漂亮。
另一同事说了一句话“干我们这行的,娶个漂亮老婆,自己玩的时间还没有别人多”
公司的最新通知,请遵守!

杨过跳崖的真正原因…






。。
——父是康
全国二奶大赛揭晓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数量奖:江苏省建设厅长徐其耀,共有情妇146位。 徐其耀同志玩起女人来不管老小,不分美丑。该同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力,把广大的”鸡“动人民牢牢的团结在一起,精神可嘉!该同志因为胸口不太舒服到医院“高干病房”后,40多岁的女护士王某为其打点滴,徐其耀同志的左手上还输着液,竟三下两下就解开了王某白大褂的纽扣(代表性的反映了该同志的劳动积极性和时刻不忘工作的良好品格)……成了徐其耀的情人后,王某求徐为其毕业后在家待业的女儿安排工作,也把女儿送入了“虎口”。这个令人羡慕的姑娘,一年之中两次为徐其耀同志堕胎,本来稍嫌丰满的身材因此摇身一变成为现在最为流行“骨感美女”再一次代表性的反映了许其耀同志关心祖国下一带成长的长者之心。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2. 素质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张宗海同志,常年在五星级希尔顿店包养漂亮未婚本科女大学生17人。张宗海同志选女人有三个“标准”:一要大学本科毕业生,二要漂亮,三要没结婚。该同志的行为深刻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并且身体力行的支持了外资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朋友潮水般的涌来。
3. 学术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李庆善同志,性爱日记95本,情妇毛发标本236个。该同志代表了我党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时刻不忘学术的良好风貌。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向该同志学习。
4. 青春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都是16-18岁。在关心祖国下一代这一点上,许其耀同志和该同志尚有不小的差距啊。(许其耀:“555555......下一辈子我一定努力超过他!我向党和人民保证。”)
5. 管理奖:安徽省宣城市书记杨枫,杨枫,用MBA知识管理,有效使用77名情人。该同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把他派到国外学习高级管理知识的苦心,这一点来之不易啊。
6. 挥金奖:深圳市沙井银行行长邓宝驹,邓宝驹,仅五奶小青,800天花了1840万元,平均每天23万元,每小时1000元。该同志尤其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后谁要再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大家不要轻饶他啊,我们明明是发达国家嘛!
7. 团结奖:福建省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林龙飞,他以「三光书记」──官位卖光、财政的钱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著名於当地。只要他看上的女人百分百到手。他同时与二十二名情妇保持性关系。更有创意的是,他曾在一家酒店大摆「群芳宴」,让二十二位妖娆的女人在包房里彼此见面。席间,林龙飞宣布,今后每隔一年就举行一次群芳宴,还要设置30万元的「年度佳丽奖」。该同志身上深刻的反映了我党的创新及时刻走在时代最前端的精神,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多年的教育。
8. 和谐奖:海南省临高市城管大队长邓善红,邓善红,有6个情人,生6个孩子,对此原配夫人根本不信,其已成年的女儿更是信誓旦旦“相信父亲在这方面是清白的。”。该同志极善于同敌人的周旋,是一把敌后工作的好手。
9. 干劲奖:湖南省通信局局长曾国华,面对5位情人立誓:保证到60岁时,每人每周夫妻生活不少于3次
10. “逻辑”奖: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金维芝、号称金陵“奶王”的副厅级贪官金维芝创立的“金式情妇逻辑”:“像我这样级别的领导干部谁没有几个情人?这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身份的象征,否则,别人会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该同志身上体现的是新一代领导人的特例独行的精神。21世纪什么最重要,象金维芝同志这样的人才最重要!
11. 慧眼奖: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不但长期包养情妇,而且嫖娼成性,不管出差到何地,都公开指使身边工作人员“到街上转转,有好的就带回来”。据广大人民反映,该同志的情人中有很多祸水级的美女,可见该同志是当代伯乐啊。大家都知道千里马易得伯乐难求嘛。我们要对该同志加以妥善和贴身的保护。
12. 真情奖:湖北原副省长孟庆平 孟庆平在接受审判时,双目深情地看着远处说:“我是爱江山也爱美人。在我有生之年能遇上几个有情有义的女人,是我的福分。”听见该同志的肺腑之言后,那些说现代社会是人情冷漠的同志们是不是该深刻反省下自己的思想了?
13. 健康奖:南京市车管所长查金贵:已年近70,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查所长自豪不已,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我呢,有金陵十三钗……”该同志代表性的反应了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尤其是老年人生活的不断丰富,尤其是健康状况的大幅度提高,得此奖当之无愧,舍他其谁?
14. 告状奖: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被他最信任的情妇组成11人“情妇告状团”到北京上访,而扳倒。
15. 男女平等奖:深圳市原罗湖公安分局局长安惠君,她不仅多次接受金钱贿赂二三O多万元,而且大搞权色交易,经常主动要求男警员的性贿赂,包养年轻的英俊的男警员。
16. 共享奖:安徽省宣城市原市委副书记杨枫曾与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共享一个情妇。还有的其它几位,因过于敏感,暂不公布名字。
谢谢各位对此次赛事的热烈关注,以后我们将会不定期举行类似比赛,欢迎广大党员干部们踊跃报名参与,重在参与嘛,参与者人人有奖。此次报名参赛的同志很多,我们评委会从数十万名报名参赛的选手中选出了这十五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因为他们的身体力行,使我党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质量上有了根本性的飞跃。各位如果对评选结果有异议,可以去网上查查,都是有据可查的嘛!由于时间和篇幅限制,十五名以后的选手恕我们不便一一列举,稍后中纪委的同志们会和你们联系。我宣布,此次全国二奶选拔大奖赛圆满结束,十五位冠军得主稍后将由中纪委的同志颁发银手链,终身免费食宿证书,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无痛苦永久睡眠药水,等等奖品。
复制帖子链接到剪贴板
一、中国官场定律
1、矛盾定律一: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错队,一旦大树倒下,大难就会临时;离得太远也不行,好处永远得不到坏事却少不了。
2、矛盾定律二: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
3、帕金森定律:官僚机构自我繁殖和自我持续膨胀的规律,是行政系统中存在的可怕顽症,目前还尚无药可医。
4、权力定律:如果权力高于法律,人民就会向权力求助,运用“关系”解决;如果法律高于权力,人民就会向律师求助,通过规则解决。
5、尴尬定律:苦干的不如巧干的;还有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
6、变脸定律:见到上司唯唯诺诺,这是逼出来的;见到同级嘻嘻哈哈,这是装出来的;见到群众凶凶巴巴,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学会随机应变,因人而异,看风使舵,是机关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
7、活跃定律:领导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永远是“团结、紧张、严肃”而不“活泼”;而领导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异常活跃,海阔天空、说说笑笑、无所不及。
8、不公定律: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事情,不能干的总是没有事情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机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者不干的人,往往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
9、加班定律:领导到了下班的时候不走,下级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走;加班等于敬业,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而领导不在的时候,加班等于白加。
10、新官定律:新上任的领导不管见到谁都是笑容可掬,亲切有加。如果你认为新来的领导平易近人,联系群众,没有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天过后,原形毕露,眼睛朝上,目无群众,官腔十足。
11、趋同定律:领导的爱好,往往会成为办公室成员的共同爱好,即爱好着领导的爱好,幸福着领导的幸福,快乐着领导的快乐。
12、转移定律:领导的领导批评了领导,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你要是觉得窝火,可以再找被你领导的人发一通脾气;如果没有,那就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经验的老婆、孩子发现其脸色上阴到多云,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13、关系定律: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有本事和没本事的,都要拼命地找关系,有了关系的则不惜一切巩固好关系。
14、竞争定律: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往往不如擅长张扬的;遵守制度的往往不如听领导话的;坚持原则的往往不如灵活变通的。
15、对错定律:错了马上认错的是科员,错了保持沉默的是科长,错了也能找到理由的是副处长,错了也从不认错的是正处长,错了众人还一再说没错的人是“一把手”。
16、忌讳定律:在办公室通常听不到牢骚怪话,人人都会把握住“说古不说今、说外不说中、说远不说近”的原则。
17、归因定律:凡是职务上不去的,众口一词就是不会拉关系,朝中无人没后台。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不行。这是最体面的理由;但在领导面前却从来不会说自己怀才不遇。
18、痛苦定律:死亡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亡更痛苦的,那就是等待死亡。
19、错误定律:人人都会有过失,但是,只有重复这些过失的时候,你才犯了错误。
20、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幸福。
21、沉默定律:在辩论时,沉默是一种最难驳倒的观点。
22、动力定律:动力往往起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者失望。
23、愚蠢定律:愚蠢大多在手脚或舌头比大脑还快的时候。
24、价值定律:当你一旦拥有了某种事物以后,你就会发现这种事物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有价值。
25、社会定律:行得通的并不表示正确,有时歪打正着。
26、名声定律:窝里人不认可,越往外走越行。
27、升迁定律:仕入官场,每升一级,人情味便减少一分。
28、危难定律:总是问题越复杂,期限越短。
29、会议定律:所有重要决议,都将在会议结束或者午餐前最后五分钟完成。
30、化装定律: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你需要掩饰的缺点就有多少。
31、省时定律:要想学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首先必须学会说“不”。
32、承诺定律:承诺未必能够保证成功,但是没有承诺,也就没有成功。
32、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上,有人站在山下,虽然站的地位不同,但是两者眼中看到的对方是同样大小的。
33、失败定律:失败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生命,却往往意味着你又有理由拥有新的时间和生命了。
34、经费定律:上级下来指导工作的次数多,证明单位的经费充足;若上级长时间没来指导工作,则反映近期经费短缺。
35、编制定律:人员超编的,一定是“肥缺”单位;长期缺员的,一定是“清水衙门”。
36、变动定律:每次新领导上任,机关必有一次人事变动。
37、晋升定律:年底受表彰嘉奖的都是些做工作的;年底升官晋升的却常常是未受表彰嘉奖的。
38、提拔定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候,这个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单位一把手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候,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
39、先进定律:单位里年终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并不是单位里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绩的人,而是最会在领导面前干工作的人。
40、职称定律:能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准保不是单位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而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却最会搞公关。
41、尊重定律:单位里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轻视。
42个性定律:在单位里,一个人的个性与他的业务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强,个性也就越强;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差,就越没有个性。
43、玩笑定律:单位里的男女之间,表面上玩笑开得越大,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有;有时连句玩笑话都不说的男女,说不定背地里已经搞到一块儿了。
44、会议定律:参加会议的人越多,会议的内容也许越不重要。
45、谎言定律:人非生而知之,说谎也一样,原因无非有四:大人教的、被领导吓的、利益驱使的、社会风气使然。
46、蓝斯登定律:往上爬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梯子的稳固,否则,你下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摔倒。
47、托利得定律: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要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48、彼得定律: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
49、布尔克定律:如果官员不把气发在太太身上,就会把它发在下级身上。
50、成功定律:站起来的次数要比被击倒的次数多一次。
51、弗雷德定律:今天是威风凛凛,明天就可能威风扫地。
52、法兰克定律:就爱而言,女人是专业的,男人是业余的。
53、哈里定律:憎恨别人就象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自己的房子。
54、政客定律:他们可以许诺你在没有任何河流的地方搭起一座桥。
55、诺尔斯定律:辩论时间的长短与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
56、游戏定律:赢家说说笑笑,输家高喊“发牌”。
57、能力定律:在两种情况下,人们特别容易抬高自己的能力:一是恋爱中的男人,他们发誓要为女朋友做的事情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二是当了科长想当处长,当了处长想当局长的人。
58、哈里森的行动定律:行为者常常不如评论者高明,但评论者往往没有行动。
59、詹姆斯的历史定律:历史本身不会重复,重复只出现在历史学家之间。
60、杰克逊的虚伪定律:如果别人看不出你的虚伪,你就不虚伪了。
61、杰佛里的成功定律:当有人到处议论你不如他的时候,那你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
62、康威尔的组织定律:每个组织中都会有人清楚地知道该组织的底细,这个人应当被开除。
63、建设与破坏定律:交一个朋友,需要千言万语;和一个朋友断交,只需要三言两语。
二、官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做官
时下人们想发横财,无非是两个路径:一是违法经营,如走私贩毒;二是行政垄断,以权谋私。
难怪有人说:要想富,当干部,不种地来不养牛,大笔一挥成了暴发户。
最近几年,国内不断有买官的事在媒体曝光,也有不少人被罢官判刑。如果读者细心,留意一下案发地点,这类案件,都差不多发生在贫穷省份,或者是发达省份里的贫穷地区。贫穷地区何以频频出现买官现象呢?经济学的解释,是经济人的本性所致。
所谓经济人,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人是理性的;二是指人是自私的。既然人是自私的,必定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人是理性的,就一定会寻求在局限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办法。比如贫穷地区,人们收入低,投资没本钱,做生意没市场,所以要改善自己,就得与政府扯上关系。因为这些地方,国有经济比重高,而国有经济由政府管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进政府的门,成不了政府的人,政府的餐桌上没你的饭碗,国家的大锅饭肯定与你无缘。
曾听朋友讲过一个笑话。说是春节期间,有一民工南下打工,由于人多拥挤,不小心打破了火车上的玻璃。列车长让他赔,他说,火车是国家的,国有资产是全民资产,也有我一份,国家的东西我什么都不要了,就要现在这块玻璃,打破了也就不赔了。可列车长说,这块玻璃不是你的,弄坏了还得赔。此事是否当真,笔者无从查考,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国有资产说起来是全民资产,但平头百姓却没有支配权。国有经济,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制经济,政府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官员支配的。
设想一下,如果打破玻璃的不是那位民工,而是铁道部门的某位局长,列车长会让他赔吗?也许列车长解释说,民工乘车是因私;局长乘车是因公。既然因公是一种特权,损坏东西可以不赔,你说谁不愿去因公呢?所以贫穷地区人们想当官,多半是看透了当官与国有经济的特殊关系。
民以食为天,人要生存,一日三餐,顿顿不能少。别看吃饭是平常小事,可当不当官,吃法也大有不同。老百姓上饭店吃饭,肯定得自己出钱,可当官的吃了大餐,通常是拿了发票,回单位报销的。
不仅吃饭如此,坐车也一样。老百姓出门,得自己掏钱挤公交车;一般干部,可以让单位派车,官大一点的,可以有专车。总之,只要当上官,像吃饭坐车一类的事,都可由公家付费。就冲着这一点,你说贫穷地区想当官的人能不多吗?
时下人们想发横财,无非是两个路径:一是违法经营,如走私贩毒;二是行政垄断,以权谋私。第一个办法,虽有暴利,但利大风险也大,若有闪失,就会人财两丢。这种掉脑袋的事,非虎豹之胆的人不能为也;而行政垄断则不同,大权在握,呼风唤雨,赚起钱来堂而皇之。像过去价格双轨制时,利用内外价差渔利,不知养肥了多少人。而前些年靠批地皮、倒批文,一夜暴富者,也为数不少。老百姓管这些人为“官倒”,为什么叫“官倒”?因为像批地、倒批文这种营生,没有官位,手中无权,定然是倒不成的。
难怪有人说:要想富,当干部,不种地来不养牛,大笔一挥成了暴发户。既然当官能无本生利,大家看在眼里,明在心头。尤其是贫穷地区,人们发财无门,可又穷则思变。故千军万马往官道上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定律: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
对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的现象,经济学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民主失灵。政治市场的选择,通常奉行的是多数通过规则。
而没有实权的干部,人家既不找你批项目,也不管你要资金,所以得罪的人不多,行贿的人更少。这样升迁的机会,反而比起实权干部来要多得多。
官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年轻时实权大的,往往难当大官。为什么呢?经济学的第二假定,叫资源稀缺假定。如果从经济学角度看,实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实权越大,就越稀缺。市场上稀缺的东西,想得到的人就很多,供不应求,竞争自是激烈得多。所以当官有了实权,就会有人惦记,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求你的,也有恨你的,还有不少则是想取而代之的。所以握有实权的人,除非你钢铸铁打,滴水不漏,不然稍有不慎,遭人算计,阴沟里也会翻船。要是工作中再有个三长两短,被人抓了把柄,不仅升官无望,就连现在的职位,也是凶多吉少,去日不多也。
对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的现象,经济学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民主失灵。政治市场的选择,通常奉行的是多数通过规则。比如选某人当处长,必须有多数人赞成才行。从理论上说,“多数通过”无可非议,它比一个人乱点鸳鸯谱,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但难点在于,什么叫“多数通过”?经济学讲多数,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少数人中的多数与多数人中多数。还是以选处长为例,倘是由3个局长(一正两副)决定,则“多数”是两人;若是由全机关人员选举,“多数”可能是几十、甚至上百人。要知道,局长选人与一般干部选人,角度会有不同。局长选出的处长,与普通干部选出的处长,大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以局长们的选择为准,虽然也是多数通过,但结果却不能代表全局多数人的意志,所以民主在这里就失灵了。
正是这种少数人选人,使得握有实权的年轻干部,往往难做大官。假设某处长,管着工程发包。工程发包,是让许多人垂涎欲滴的事,想插手的自然很多。如此一来,那些比处长官大的,就可能写条子,给处长介绍工程队。处长手里一个工程,也许要收20个条子,僧多粥少,如何是好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长只能权衡厉弊,把工程包给某重要领导介绍的工程队。可是,处长讨好了一个领导,却得罪了19个上司。将来开会研究他的提拔时,一个人赞成,19个人反对,结果会是什么情形,人们可想而知。
再有,那些官大的写条子,没官的呢?想接工程就得送票子。即使这个处长不收礼,100人送钱,拒绝了99个,而其中一个是丈母娘介绍的,就收下了。可不料东窗事发,结果被人告到纪委,纪委办案,不是看你拒贿多少次,而是看你有没有受贿,是一票否决。哪怕是一次,该撤职的就得撤职,该法办的就得法办,法纪无情嘛!所以年轻的实权干部当大官,成功的概率只有1%,而失败的概率是99%。而没有实权的干部,人家既不找你批项目,也不管你要资金,所以得罪的人不多,行贿的人更少。这样升迁的机会,反而比起实权干部来要多得多。
第三定律:好人未必就是好官
这样的“好人”,却未必是一个好官。因为当官,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履行职责就得办事,可一旦办起事来,就没有不得罪人的。
办好事要得罪坏人,办坏事要得罪好人,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什么人也不得罪。像寺庙里的菩萨,啥事也不做,所以不会得罪任何人。
这里讲的“好人”,有特定的含义,即“好好先生”,也是毛主席曾批评过的那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好先生”,不乏其人。在领导看来,缺点不明显;在群众眼里,印象也不坏,所以这些人做起官来,大多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其实,这样的“好人”,却未必是一个好官。因为当官,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履行职责就得办事,可一旦办起事来,就没有不得罪人的。办好事要得罪坏人,办坏事要得罪好人,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什么人也不得罪。像寺庙里的菩萨,啥事也不做,所以不会得罪任何人。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总不能当菩萨吧?假如你要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要打击假冒伪劣,那么那些制假贩假的,就会对你恨之入骨,恨不得半夜里去扒你家的祖坟。倘若你办了坏事,如损公肥私,好人又饶不了你。因此要做“好官”,就要做好事,不得罪好人,但同时要敢于得罪坏人,得罪的坏人越多,说明你当官就越称职。
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时下做官,要看民意,可“民意”是一个复合概念,人上一百,心态各异。若是搞起民主测评来,做事的,就往往比不过那些不做事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又是另一种民主失灵。所以人们选官,既要民主,但又不能迷信民主;要看选票,但又不能只比选票。正确的办法应是,坚持多数人选人与“多数通过”规则,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我们的社会,毕竟好人是多数,坏人是少数。如有70%选民通过,就已是一个好官;相反,如果有了100%的选票,也许此人是一个“好人”,但作为一个官,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难想见,如果我们能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导下,能把多数人赞成的人选出来,并委以重任,官风必能大变。这样一来,过去那些八面玲珑、只谋人不谋事的人,就没了市场;而那些刚正不阿、敢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也没了后顾之忧。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要容许干部犯错误。尤其现在改革时期,好多事情前无古人,我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靠摸石头过河,就得允许有闪失。求全责备,谁敢开拓创新呢?现在确实有些人,自己无所作为,却总在背后指手画脚,这个不行,那个不对,但究竟如何办好,他又不出手。倘大家都如此,光说不练,那么我们的事业靠谁去推动呢?中国的改革,历来服从一个规律: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农村改革如此,企业改革也如此。倘若当初改革不准试验,只能包对不错,中国的改革断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经济学不反对你做“好人”,但发展经济,却需要的是好官。我们的分析证明,好人未必就是好官,所以笔者的建议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事业的勃兴,最好不要让“好好先生”当官。
中国福利彩票预测:
北京《福彩快报》
http://book.ymfc201.com/cnnewmore.asp?id=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