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同仁堂的乐氏家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30:45
日期:2008-5-11 21:55:42作者: 来源:中国宁波网
北京同仁堂药店早已名扬海内外,再经过这几年全国各地不断播放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同仁堂差不多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名气可谓大矣!不过同仁堂可不是浪得虚名,它的名气是同仁堂创办者乐氏家族300余年苦心经营得来的。同仁堂研制的几十种中成药是世界名药,以致很多外国人远涉重洋,专门到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同仁堂乐家老店来购买它的药丸。例如能使病人起死回生的急救药“安宫牛黄丸”,就获得了国家金质奖;还有很多银质奖,如“牛黄清心丸”等等不一而足。1992年起,同仁堂还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
同仁堂不光现代有人传颂,它早在清初就因药有奇效而被列为御药房供奉。清代的文人学士在著作中也不断提到同仁堂和它的名药,如同治十二年(1873)杨静亭所著《都门案纂》、光绪十三年(1890)李虹所著《朝市丛载》等都有同仁堂药铺的记述。同仁堂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它的主人乐氏家族密不可分。
北京乐氏来历
过去笔者只知道同仁堂老乐家是北京苑平县人,这是依据北京市档案馆的登记资料,后来才查到北京乐氏宗谱,原来乐氏祖籍还是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即现在宁波市江北区的慈城镇。镇海古县志乐氏条中有“仁规大司寇仁原昆弟,在光化年间,以立朝正直取忌,避朱温乱,弃官归隐于鄞县大隐。”根据这条记载,乐仁规兄弟移居宁波是在唐末昭宗光化(898~904)年间,因而乐仁规成为宁波乐氏的始祖,宁波乐氏宗谱还记载说:乐仁规居宁波,为其宗族不失序,以乐汝祯为其一世祖,纂修乐氏宗谱。宁波乐氏自唐至清初共历三十一世,其中第二十六世的乐良才于明永乐帝朱棣迁都之际由宁波迁往北京。乐良才是一位走街串巷,手持串铃行医卖药的游方郎中。他在北京定居后娶妻杨氏,生子廷松。因此,乐良才成了北京乐氏家族的始祖。游方郎中的特点是针药独特、治病求速效,所以往往有祖传秘方,并且必须具备医疗与制药的双重知识。其子乐廷松继承父亲衣钵,苦研医药知识,继续行医治病救人。经过三世乐怀育,到了四世乐显扬(尊育),终于在清初当上了太医院吏目,结束了游方郎中的生涯。
同仁堂的初创
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除了一世祖乐良才外,第二位值得一提的就是四世祖乐显扬。乐显扬号尊育,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他在清初当上了太医院的吏目,后诰封登仕郎,赠中宪大夫。他为人诚朴,喜读方书。他在太医院接触到很多宝贵的医药书籍和清室秘方,结合祖传医术,使他的学识和医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人称他“善辨药材疑似”,不论什么药材只要经过他的鉴定,便能真假好坏立分。他认为“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因而决心开设药铺,悬壶济世,将毕生钻研的方药、药材知识以及修合之道贡献出来。他曾说:“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应症耳。”所以他开设药铺,一定要选用地道药材,精工炮制,疗效显著,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决不拿粗制滥造的伪劣药品害人。他将药铺命名为“同仁堂药室”。他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过去挂的老匾,就是这段创业史的见证。同仁堂牌匾落款是康熙八年(1669),由此推断出同仁堂是一家已有335年历史的老字号。
康熙二十七年(1688),乐显扬去世。他有四个儿子。大房和四房从事举业,走读书做官道路;二房乐凤仪在北京崇文门外创办万金堂药铺;三房乐凤鸣(1661-1742),号梧岗,则接过同仁堂招牌,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将父传“同仁堂药室”迁至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现址,并改名为“同仁堂药铺”。乐凤鸣幼承父学,精通医药,决心将同仁堂发扬光大。他经五年寒暑,刻意征求丸散膏丹各类剂型配方,终于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分门别类汇编成书,起名《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该书收录古方、宫廷秘方、家传秘方、历代秘方362种。他在书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规范,为同仁堂建立起一整套严格选料、精心配制的工艺,使同仁堂生产的丸散膏丹迅速赢得了市场和良好的声誉。为了医家和病人便于开方选购,还编印了《同仁堂药目》,《药目》很快就流传至全国各地。从此同仁堂名声大振,并且博得朝廷的赏识,被皇帝钦定为御药房的供奉,成了御用药品采购单位,一直到清朝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历经八朝188年。
百年风雨
同仁堂的老乐家虽然当上了御药房的供奉,但也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被皇帝看中,钦定为御药房供奉,可以身挂腰牌,出入宫禁,炫耀乡里,受到同行尊敬,十分荣耀。可是当官差也有说不出的苦,原来同仁堂要按宫廷需要自筹资金去进行采购,稍有不慎还会造成闪失,那就性命攸关。所以老乐家要携带重金采购名贵药材,小心翼翼地制成丸散膏丹。成品上交御药房验收后,还要等很久才能结账,领到货款。官药限价很死,外面药材价格又不断上涨,慢慢地造成同仁堂资金周转不灵,直至负债累累。老乐家后来不得不上书列举困境,才准许由先采购后报销改为先预支后结账。即使这样,同仁堂还是难以为继。于是乐氏六世祖乐礼通过深受雍正信任的和硕亲王弘昼,奏请提高官药价格。但官价还是跟不上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以致同仁堂快到破产边缘,只得在乾隆七年(1742)上书请求停办官差,告退官药。乾隆当时并不在意,当即批准,并让官府招商接办。因有同仁堂前车之鉴在此,所以谁也不敢接这赔钱的官差。于是乾隆改变态度,转而扶持乐礼将官差办下去,批准同仁堂调高官药价格三分之一,并预领官银三千两;同时还派官员坐镇同仁堂,不许债主逼债,从而使同仁堂渡过了危机。
乾隆十五年(1750)乐礼去世,七世乐以正接过了同仁堂。乾隆十八年(1753)同仁堂不幸遇到一场大火,不久乐以正也病故。其时乐氏早已外强中干,资不抵债。在这天灾人祸山穷水尽时刻,又蒙乾隆“垂怜”,命令发还火场地基,并每日给乐家孤儿寡母千文铜钱作为生活补助。同仁堂则由官方出面招商接办,允许接办人使用乐家老铺招牌,乐家则以铺东名义坐收2分红利。后来同仁堂由乐家姻亲张家出面接办,形成乐家铺东,张家药商的局面。由于张家不能扭转亏损局面,同仁堂乐家又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与二十一名股东签署了典契,开始实行股份制,共47股,筹得资金43800两,但乐家只有半股(500两)。这种乐家招牌外姓经营的局面一直维持到道光十四年(1834),乐家后人乐平泉决定设法收回同仁堂才告结束。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