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08:49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2.2、中国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电化教育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以后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阶段。
2.2.1、电化教育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叶,幻灯传入我国,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随着外国视听教育的发展,30年代视听概念引入我国,受到当时政府教育部门和学者的注意,确立了“电化教育”名称。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
解放前当时经济、教育、科技发展落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只是星星点点,在少数几个城市,学校,社教机关有所开展,未能大面积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化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办起电视大学,广播函授大学等学校。一直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发展也很迅速。
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受到了严重摧残,整个电化教育事业也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恢复,电话教育也重新得到起步。
2.2.2、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阶段
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电化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8年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中央电教馆,中央电视大学,建全了各级电化教育机构,装备了大批电教设备建起了现代化的电教设施,创办了一批电化教育刊物,开办了教育技术专业,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事件:1)电化教育是否更名为教育技术的讨论,从 1982年开始,1984-1986年进入高峰期。这场讨论后,国家教委在1987年发布了“高师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定了“电化教育”的名称,而在1986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也就正式在我国建立起来了,同时出现了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三科鼎立的同步发展的格局。 2)教育技术定义、内涵的探讨。分别从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的方法等这些方面来探讨教育技术的定义、内涵。3)教育技术本质的争鸣,形成了工具说,方式说,要素说三种观点。
1987年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学科体系形成阶段,充分利用了众多的现代科技成果,吸收前沿科学的方法论精华,使教育技术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完善了它的理论体系。
2.3、前苏联和日本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教育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是军队方面,1947年心理学家参加这项工作,从50年代开始,对教学手段的改进极为重视,6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程序教科书,70年代至今广泛采用教学技术手段和程序教学的方法,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
日本到20世纪20年代,学校利用教师自制的幻灯片,成为一种趋势,到40年代这段时期电影教育发展迅速。1952年视听教育处成立,推动了视听教育的发展,60年代讲视听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70年代录像机得到普及,80年代新媒体和数字技术高度发展。日本在推行教育技术的同时,十分注重培训,国际间合作与交流,重视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2.4、事件维度
19世纪末幻灯的出现,并且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影响,这段时间被看作教育技术的萌芽阶段。
受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影响,无声电影介入到教育领域,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1922年在美国成立了美国“视觉教育协会”(The Visal Instruc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23年7月6日,美国成立了全美教育协会(NEA)视觉教学部(Department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即今天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前身。
20年代末由于有声电影及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原有的视觉教学概念已不能涵盖已扩展的视听设备介入的教育实践,视觉教学便发展为视听教学(Audiovisual Instruction)。视听教学的发展到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告一个段落,故把1918——1942年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
1946年爱德加·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教学中的视听方法》(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一书,提出著名的 “经验之塔”理论。这个理论成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1953年视听传播(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的术语视听教学领域出现的。美国视听教学部出版了《视听传播评论》专业刊物,标志着视听教学论开始向视听传播理论发展。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播理论。
50年代,由于新行为主义介入教育领域,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掀起了程序教学运动,对以后的个别化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4年发表《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掀起了程序教学和利用教学及其经行学习的热潮。
视听教学部在1961年成立了“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探究从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角度重新认识视听教学理论的问题。这标志着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教学的发展,是视听教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由重点研究视听信息的显示转向视听信息的传播设计。
1963年在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主席芬恩的建议下,由伊利领导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首次发布了“视听传播”的官方定义。这个定义与早期定位于媒体的定义不同,它主要关注的学习而不是教学。重点由媒体转向内容。
20年代70年代起教育技术进入系统发展阶段。1970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并独立于全美教育协会。此时也出台了1970年定义,此定义正式将系统方法纳入教育技术之中。
1972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来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这一定义首次使用了“教育技术”,“学习资源”的术语,第一次将“管理”引进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过程。
1977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一定义中第一次提出“分析问题”强调系统方法在过程整合、因素分析、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突出学习者的主题地位。
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强调教育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标志该领域正在走向成熟。
200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这一定义更清楚地划出了与其他领域的界线,确定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
3、总结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的形成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是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影响的结果。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它是由先后发展起来的三个领域形成的,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有效的教学而研究、开发、应用各种技术,包括有形的技术(例如各种媒体)和无形的技术(例如系统方法),因此,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可以从三条支流去了解:一条是从早期的视觉教育发展起来的媒体传播教学;一条是在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别化教学领域;一条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教学系统设计。如图3.1:(图略)
由图可以看书这是按照教育技术发展的三个具有阶段性意义来划分的,分别代表着教育技术的兴起、发展和成熟三过程。从20年代的视觉教育到20年代的视听传播,大概经历了30年时间。程序教学到个别化学习的兴起又经历了20年时间,这段时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盛行。后来先后出现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并对起定位经行了大探讨,知道1994年出台的AECT`94定义,被公认为比较系统、全面
和权威的定义。至此,教育技术又发展了近30年代的时间,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从初期到成熟经历了70-80年的时间。从横向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美国,以中国为例,以图3.2来说明:(图略)
图中可以看出,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上,美国一马当先,到20世纪末理论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临,其发展趋势仍然在平稳的上升中。在50年代对美国教育技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是1958苏联卫星的上天,自苏星上天后,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在这个时间以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可称为美国教育技术史上的转折点。在中国,众所周知,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很多先进的东西被拒于门外,幻灯和无声电音引入中国已经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了,电化教育名称的确立是在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后来新中国成立,电话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到了60年代出现了3年经济萧条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电化教育处于瘫痪状态,十年文革结束,电化教育恢复生机,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电化教育奋起直追,其理论体系在不断的完善。特别是90年代,各种新技术涌进,以及系统方法论在教学中应用,很多学者在考虑教育技术的前途、定位以及教育技术人员出路问题。教育技术在中国经过不断的认识,正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道路。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2008-03-08 23:34:43)
标签: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 简史 aect 教育  分类:教育技术
(一)国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简史
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
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从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以班级教学为认识形式、以书本、粉笔、黑板、图片、模型及口语为媒体的直观技术是较为简单和原始的教育技术。
2.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国外有人把这个阶段的教育技术称之为“教育中的技术”(Technology in Education)。这一阶段以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为特征。在理论上也脱离了哲学母体,不再仅是从认识论出发来描述了,而是开展了广泛的、有多个代表人物和流派理论探讨。然而各种理论又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没有形成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19世纪末至20世纪,是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其中尤以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1822年,法国人尼克福、尼普斯发明的照相术在19世纪末广泛使用,188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1885年在巴黎公映电影,德国的一位传教士发明幻灯。1900年,无线电传播人声试验成功,而后这些发明又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听形象,使教学获得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1906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叫做《视觉教育》的书,1910年,克莱恩在纽约出版了第一本《教育电影目录》。然而,视觉教学作为一场正式的教学改革运动,是在1918年至1928年期间,这场运动称为视觉教学(Visual Instruction)运动,标志教育技术的发端。
与此同时兴起了播音教育,英国1920年马可尼剑佛电台播出了教育节目,每日两次。1923年成立了“教育播音咨询委员会”。1929年成立了“学校播音中央评议会”,每年评审教育节目1至4次。1929年美国俄亥俄广播学校成立。1931年日本、1932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相继开办了学校广播。并且使单纯的视觉教育与听觉教育逐渐被视听教育所代替。
视听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加·戴尔。他在其《视听教学法之理论》(1946年)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戴尔认为,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获得知识与技能比较容易。他用一个学习经验的塔形体图来表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普莱西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设计了好几种自动教学机,并开展实验。然而由于教学机设计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不成熟,普莱西的自动教学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不大。直到50年代中期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普莱西的早期贡献方为人们真正认识。
这个时期,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他在1954年发表的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根据自己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重新设计了教学机器,从而使美国50年代至60年代初程序教学运动达到高潮,后来发展成为不用教学机器只用程序课本的“程序教学”。再以后,他的理论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3.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60年代初,视听教学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它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传播理论,另一是早期的系统理论。
香农(shannon)创立的信息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视听传播学。视听传播学主要涉及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和使用。传播学的产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从信源(教师或视听材料)到受者(学习者)的信息传播过程上来。
在传播学向视听教学渗透的同时,系统理论也开始对教育、教学发生作用和影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育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发挥,不仅需要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更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的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因此,只有用系统的观点对教育的各个部分(包括媒体)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才是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根本途径,于是逐渐由媒体应用转向了系统设计,由媒体技术进入系统技术阶段。
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兴起的时期,传播学、行为科学、系统设计渗透于教育之中,“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术语逐渐形成。60年代初,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技术)一词首先在美国一些书刊、杂志中出现,并很快在国际上传播开来。
美国从60年代开始讨论教育技术的定义,70年代意见相对集中。1970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在其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定义。[1]197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提出了较权威的定义[2],1977年AECT将其定义正式文献化[3]。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也在形成。以1987年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最具代表性。
这个时期,其他国家也都开展了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随着外国视听教育的发展,30年代视听概念引入我国。但在我国真正而且比较全面地探讨教育技术,是在80年代之后的事,教育技术学从此创立。
1.电化教育阶段(1978年以前)
20世纪初叶,幻灯传入我国,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至今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仍设电化教育司。1936年教育界人士讨论确定了“电化教育”名称,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日〕西本三十二著、金溟若译的《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一书。1937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我国学者陈友松著述的第一本电教专著《有声教育电影》。1938年金陵大学设有“电化教育专修科”,1945年,苏州国家教育学院建立了电化教育系。1947年,北平师范学院建立直观教育馆。194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杜维涛译戴尔的名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于当年11月在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由留美电化教育专家萧树滋任管理科科长。1951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程,由萧树滋主讲。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电化教育馆”。而后三年的经济困难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化教育未能很快发展。
2.定义、内涵探讨阶段(1978-1987年)
(1)电化教育是否更名为教育技术的讨论。在我国,真正进行电化教育讨论是从1982年开始的。1984-1986年这一讨论进入高峰期。讨论的议题是:要不要改名称?改作什么?大致有如下的主张:一是认为没有必要使用“电化教育”这个名称;二是认为应改为“教育技术”。经过讨论,取得了一些共识:我国的电化教育在本质上与国外的教育技术是相同的,两者的目的都是利用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去控制教育过程,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
这场讨论后,国家教委在1987年发布了“高师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定了“电化教育”的名称,而在1986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也就正式在我国建立起来了,同时出现了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三科鼎立的同步发展的格局[4]。
(2)教育技术定义、内涵的探讨。在讨论电化教育是否更名为教育技术时,也交织着对教育技术定义、内涵的探讨。当然这种探讨大多数是与电化教育作比较进行的[5]。分别从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的方法等这些方面来探讨教育技术的定义、内涵。在涉及教育技术定义内涵的表述时,又大多是介绍西方国家的。
(3)教育技术本质的争鸣。教育技术本质,是一个涉及教育技术内涵又涉及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和归属的问题。什么是教育技术的本质?大致有下面几种观点:
一是工具说。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为达到所定的教育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只是一种辅助作用。二是方式说。认为教育技术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所涉及的是教育的某个部分,而不是教育领域全部。它并没有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只是采用新的形式传递教育内容。三是要素说。持这种观点者主要依据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海涅克的“三P”(products、process、planning)结构论。教育技术在如下三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要素:在手段和工具上;在解决实际教学任务过程中;在媒体因素、人的因素构成的人-物-人关系系统内。
3.学科体系形成阶段(1987年至今)
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基于三个原因:国外教育技术学的介绍与借鉴;我国在80年代中期对教育技术学有关理论方面的系统探讨;1986年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定。
教育技术学充分利用了众多的现代科技成果,吸收前沿科学的方法论精华,使教育技术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完善了它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