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平解放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51:14
1949:新疆和平解放内幕
以生产建设兵团为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化剑》正在一套热播,该剧真实地再现了十万解放军和十万驻守新疆的国民党起义官兵化剑为犁,共同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感人故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剧情,本报特选编此稿以供读者参阅。
新成立前的解放战争中,北平、湖南、云南、新疆等地的国民党驻军和平起义,对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以及Communist Party解放全中国的历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疆和平起义的内幕,一直以来鲜为人知……
毛泽东决定提前解放新疆
1949年4月,随着国共和谈破裂,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夏秋两季,可望继续解放福建、湖南、江西、陕西等省,冬季解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这样就可以在1949年基本上结束对国民党的战争。剩下台湾、海南、新疆和西藏,除西藏计划用政治方式解决之外,其余的留待次年解放。
然而,就在这时,美国驻新疆领事馆领事包懋勋、马克南与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人员麦斯武德、伊敏等人,却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组建“东土耳其斯坦国”。与此同时,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等人也在做着“皇帝”梦,他们企图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退居新疆,与新疆的反动势力勾结,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6月中旬,当毛泽东获悉上述情况后,立即改变部署,决定提前进军新疆,命令第一野战军马不停蹄向西挺进。    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被性地推到了新疆是和是战的选择点上。
当时,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异想天开,他打电报给陶峙岳,叫陶除留一个旅在新疆担任防务之外,把其余的部队全部调进关内。此时,陶峙岳想请示张治中谋求对策,可这时张治中已投身到北平中共方面(注:张治中作为北平和谈国民党方面首席代表,在谈判失败后被周恩来等慰留)。
时局把陶峙岳推向了风口浪尖。当时新疆驻军有78、42、骑l师三个整编师,下辖10个整编旅,总兵力约10万余人。这些部队分属不同派别,师、旅长各受其主之命,并非总部和陶峙岳所能完全指挥。
中共秘密使者悄然来到迪化
正当各种政治力量在新疆角力的关键时刻,1949年9月15日,一位秘密使者悄然来到迪化。他,就是中共中央联络员邓力群。
此前,正当解放大军迅速西进之时,  正在苏联秘密访问的刘少奇,得到斯大林承诺,苏联对尽可能提早解放新疆的重要性予以理解,并愿对此做出某些必要的帮助。刘少奇在请示毛泽东后,决定派随其出访的邓力群以中央联络员名义去新疆,搭建中央、  西北野战军与新疆的“桥梁”。
邓力群携带张治中给国民党驻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主席包尔汉的电报,秘密潜入迪化后,立即与陶峙岳和包尔汉会谈,并将张治中将军的电报转交给他们。张治中在电报中劝谏:“今全局演变至此,大势已定,且兰州解放,新疆孤悬,兄等为革命大义,变为新疆和平计……”
麻将桌上成功劝谏三将军
与邓力群的多次面谈、张治中将军的力陈劝谏、傅作义的北平举义,都深深触动了陶峙岳。陶部参谋长陶晋初、迪化市市长屈武等众多上层军政人士也纷纷进言力促和平。然而,陶峙岳担心的是,没有部队内部的统一和团结,致力推动新疆和平起义难成大事。
深思熟虑后,陶峙岳召开第一次师、旅长会议,会上透出的和平起义消息引起的冲击波,使这些国民党官员难以自制,两天会议,众说纷纭,议而不决。
骑5军军长马呈祥,是马步芳的外甥,青海“马家军”的地方封建势力。此人是个孝子,他的父母和妻子儿女都留在青海老家,一直企图率部打回去,是个主战派。
第78师师长叶成则是胡宗南的嫡系,兵力最多。至于第179旅旅长罗恕人,是出名的反共顽固分子,也是胡宗南的心腹,又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曾受过蒋介石的接见和嘉奖,对蒋介石自然是忠心耿耿。他们从骨子里就是反对Communist Party的。驻新疆的部队中,差不多有半数操纵在这几个人之手,他们的动向如何,对新疆的局势影响很大。
为了打通叶、马、罗的思想,陶峙岳天天接他们来公馆恳谈,有时围麻将桌而坐,边打牌边谈心。陶峙岳坦然相告:国民党大势已去,新疆只有走和平道路,别无选择。诸位留下来双手欢迎;出走也热情欢送。
三人自知无法扭转乾坤,弄不好还会丢了性命,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们找陶峙岳谈判:愿意交出部队,办清手续,个人离开,从南疆去印度。不久,叶、罗、马三人携带800多两黄金和其他财物,乘汽车离开迪化。陶峙岳派了一个加强排,乘长车架机枪护送三人出境。
彭德怀待命进疆:“阻挡解放军是白日做梦”
就在陶峙岳紧锣密鼓酝酿举义之时,8月31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了进军河西的作战命令:第一兵团自青海西宁挥师北上,越过祁连山向张掖进击;第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及其右侧西进;第六军为右路,绕乌鞘岭、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大靖西进;第三、四军附野战军炮兵团、战车营为左路,直取武威、酒泉。9月21日,两兵团会师于张掖。10万雄师集结于酒泉、安西一线,直叩新疆大门。
此前的8月29日,彭德怀在兰州解放的第三天,就邀请在兰州休假的陶峙岳部校级以上军官和在兰州的新疆民族宗教人士到三爱堂。一落座,彭德怀直截了当地说:“解放大军下一步就要挺进新疆,如果有人胆敢阻挡解放军,那是白日做梦。我们做好了两手准备,一个是军事解决,一个是政治解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希望和平解决,使400万新疆各族百姓免受战火之苦。现在就希望大家出力,共谋和平解放之路。”
在座的国民党军官和民族宗教人士心中石头落地,纷纷争抢着介绍情况,几个国民党军官也举手报名投诚。彭德怀看到大家解除了疑虑,便提议在座的人组成“新疆研究会”,积极做好新疆和平解放工作。
而在迪化,扫清起义障碍之后,9月17日,陶峙岳、包尔汉联名复电张治中,满怀信心报告:和平起义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叶、马、罗离开迪化后,即前往兰州商谈起义事宜。
9月20日,陶峙岳毅然下定决心,特派国民党第八补给区中将司令曾震五,代表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和河西警备司令部飞抵兰州,正式与彭德怀司令员和平谈判,履行签字仪式。
9月23日,彭德怀司令员在兰州大厦热情接见了曾震五将军,最终确定了新疆和平解放大计。
未动一枪一炮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5日,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和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联名向毛泽东发去电报:
毛主席:解放军胜利完成人民解放伟大事业,谨致无上之欣祝。此间对新民主主义及尊重少数民族利益之号召,早具坚强之信心及拥护之赤诚,并为之克服困难。经决意与国民党反动政府脱离关系。兹已准备一切力量消灭反动势力,接受领导,像每一角落共庆新生,以完成贵党所领导的整个中国之解放。
电报飞传到北京,毛泽东立即复电:包主席、陶将军:申皓电悉,极感盛意。新疆局面的转变,各族人民的团结,有赖于贵主席及贵总司令鼎力促成。尚望联络各方爱国民主分子,配合人民解放军入新疆之行动,为解放全新疆而奋斗。
当日,陶峙岳率新疆十万守军起义。自此,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国土的新疆,未动一枪一炮,和平解放。
(据《新周报》编辑)
——相关链接——
陶峙岳和十万垦边将士    师景岳老先生当年随陶峙岳将军在新疆起义时是上校参谋长,之后半个多世纪,他参与了新疆石河子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师老常说,跟随陶峙岳将军起义,这条路走对了。新疆和平起义的10万将士在中国Communist Party的领导下,屯垦戍边,使万古荒漠变成绿洲,创造出了‘屯垦戍边’史上的人间奇迹。我青年得志,事业有成,晚年衣、食、住、治病无忧,美满幸福。真心感谢Communist Party,感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师老说出了10万起义将士的心里话。
10万将士编入解放军
陶峙岳将军戎马一生,曾带领10万将士驻守边疆,征战多年。部队起义后,被整体编入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22兵团,由他任22兵团司令员。部队除番号改变外,原建制和官兵没变,排、连、营、团、师的行政官员只有晋升没有降职调离,只是从解放军老部队抽派了300多名政工人员,担任各连、营、团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委员。
部队改编后集中了3个多月,进行诉苦,通过诉苦对起义将士进行人民解放军的宗旨、纪律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宣传官兵平等、官兵一致,反对军阀作风。政工干部言传身教,示范带动,并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时给没的士兵教识字,学文化,尊重支持行政领导。解放军的好作风、好传统在起义官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起义部队很快成为新型的人民解放军。
22兵团官兵开发建设石河子
1950年3月,22兵团10万官兵踏着积雪开赴玛纳斯河流域,全身心地投入了新中国新新疆的建设。部队到玛纳斯流域后开荒造田,种粮食,种棉花。到1951年,22兵团的粮油供应通过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得到了供给有余。但大面积棉花单产籽棉却不到50公斤。石河子地处玛纳斯河流域,历史上从未种过棉花。1952年冬,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来到石河子,他对当地气候、水源、土壤作了调查后,在石河子开办了植棉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全是连长、营长、团长,陶峙岳将军也常去听课。这一年,玛纳斯河流域2万亩棉花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籽棉近200公斤。
1951年,石河子机耕实习农场成立,它是22兵团兴建的第一个机械化农场,前身是22兵团直属生产大队。1952年,国家调拨大批拖拉机给各军垦农场。为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求,陶峙岳将军责成机耕农场为各生产部队代办拖拉机手培训班,到1953年年底,1100多名拖拉机手遍布天山南北。
1950年7月,陶峙岳将军带人到石河子看地形,选择城建位置,组建城建处。1951年冬,26师官兵利用冬季积雪,把6000根8米长的原木从70到100多里外的天山用人力拉到了石河子,1952年10月,第一座行政办公大楼在石河子落成。
起义将士世代扎根新疆
1954年,按照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陶峙岳将军的22兵团集体转为生产部队。然而,起义人员“家”的问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大问题。王震将军说:“有了老婆安下心,有了扎下根。”没有家室军垦事业就会一代而终。他向党中央要求组织动员内地妇女来新疆工作。于是,1950年—1952年,先后从湖南、山东、上海等地调来了大批女兵。随后又分期分批组织战士回原籍找对象。同时命令部队建好宿舍,办好托儿所、子弟学校,解决来队家属的居住和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到1956年,起义人员“家”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起义人员的提拔使用和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一视同仁,重在现实表现。起义人员王风云,在1958年开发莫索湾时,他的团创造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有利润上交的突出成绩,他被推荐参加了北京的群英会。1958年—1960年三年时间,屯垦官兵在莫索湾开垦荒地90万亩,播种面积达84万亩,植树造林5万亩。陶峙岳将军视察莫索湾时即兴赋诗称赞道:“红旗插遍莫索湾,大地茫茫一手翻,唤起千年沉睡梦,永葆青春在人间。”
起义士兵廉殿邦学习积极,工作踏实,善于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起义后先后担任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等职。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各农场的团长80%是由起义人员担任的,原来各团的团长,大都升任到师职岗位。现在许多起义人员已身老边疆,埋骨天山,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染绿了戈壁,为建设美丽的军垦新城石河子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石河子早在2000年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的光荣称号。
陶峙岳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在80岁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国Communist Party,1970年离职回原籍湖南长沙,1988年12月26日病逝,终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