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血战-8.13淞沪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35:24
来源:战史编辑 柯涛 撰写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1日
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的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但是由于国军本身武器装备的落后,再加上指挥不当,使我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丢失了上海,而且使我国首都南京处于直接受到敌人威胁的地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淞沪会战在战略意义上我们是胜利的,因为我们扭转了日军的进攻路线,给了东南沿海城市的工厂、原材料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使日军被我们拖在了华中战场。后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他的日记中不得不承认:“日军投入华中战场是,陷入后来中国战场不能自拔的败招。”我们现在就来回忆一下那场大规模的会战。
一、两军的实力和战略考量
也许后人很难想象当时中国军队的艰苦,对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还只是个模糊概念,那么,我们现在先抛开两国整体的实力不谈,看看两国在1937年的军队状况对比就清楚了。

图1
上面的图表是两国军队一个师的装备状况,但事实上,我军与日军的差距是不只是差几倍而已,关键是我们和日军差的整整一个时代,因为这里存在着你看不到的质量上的差距,比如说,一挺经常卡弹的机关枪还不如一杆步枪方便,但我们当时一个连才有一挺小机关枪,各省的地方军队只有步枪,他们只有靠两条腿一只抢来抵抗敌人,装备的差距使我们在战场上显得被动。
海军的状况更是可怜,假如以吨位来比较的话,我们和日军的比例为1:30,当时我们只有6万余吨的海军力量,但这里也存在质量的差距,因为假如你有100万吨的渔船,也抵挡不过日军5万吨的战列舰,何况我们在吨位上已经落后了,所以假如说我国海军在抗战时期实力为零的话,一点也不过分。空军方面,开战之初,我军的军机总数应该在300架左右,日军约为2700架,但是这里还包括一些教练机和不堪作战的飞机,后来陈纳德将军的计算后认为,真正可以进行作战的飞机还不足一百架,而且这些飞机还是东拼西凑向各个国家分批买来的,也就是说砸了一架就毁了一架,所以空军的势力对比远不止1:9。这就是在战前中日两国的陆海空三军实力的比较,但是我们依靠这简陋的武器,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淞沪会战对于日本人来说可以用“战争的胜利掩盖了战略的失败”来形容,我们之所以发动淞沪会战,是为了扭转日本人的进攻路线。在七七事变后,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他们可以顺着平汉路和津浦路南下,而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包围而歼灭了,历史上元朝就是利用这一战略攻打南宋的。所以我们需要扭转日本人的进攻路线,使他的主力作战线由原来的从北往南打,改为从东往西打,我们背对自己的基地,以这样的空间来换取时间给东南沿海的工厂进行转移,可以说,淞沪会战在战略上是胜利的,他最终扭转了日军的进攻路线,使日军陷入中国华中战场,如果用西方人讲的“开辟第二战场”来形容是最恰当的。
二、战前的上海
上海自从鸦片战争后被开放为港口,到了3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军事的中心,国际化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拥有350万人口,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关注的城市。日本人对于上海的侵略可以说早有准备,1932年一二八打过一仗,后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才得以结束,这次再打,则是我方的战略需要。而挑起淞沪会战的【虹口机场事件】,还要从丢人开始说起,1937年7月24日,日方声称一个叫做宫崎的水兵丢失,要求进入虹口机场搜查,但后来在找到人后,日方仍然蛮横无理,不同意和平解决,8月9日,日本陆战队大山中尉带了个水兵硬闯虹口机场,被我保安部队击毙,事情就这么闹了起来。
国军准备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除了战略意义之外,也看中了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以此来告诉世界,中国人抗日的决心。于是在八月初,开始从各地调集军队向上海集结,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比较落后,有的部队搭火车或乘船,但多数还是徒步行军,所以当有些部队到达上海的时候,仗却已经打完了。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当时上海的状况,当时的上海市区主要是黄浦江西面的地区,由苏州河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市区内有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的租借地,其中日本的租借地位于苏州河以北,靠近黄浦江,苏州河以南的则为英法美的租借,租借地实际上等同于该租借国的领土,所以开展之初,日本租借内便驻扎了日军。根据一二八停战协定,我国国军不得越过昆山以东的,因此,上海市区只有吉章简的保安部队和日本军队在租借边界上呈对峙状态。
虹口事件发生后,日军以佐世保的战舰20余艘、运输舰5艘开赴上海。并动员上海日海军陆战队及在乡军人与义勇团约万人应召参战。日第1、第3舰队 30余艘军舰,猬集黄浦江及长江下游浏河以下各港口。8月11日,国民政府续令苏浙边区司令张发奎将第55师、57师、独立第20旅开赴浦东及上海近郊,并令主力向华东集中,预备扫荡上海敌军基地,阻止敌军登陆,确保淞沪,巩固南京。国民政府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88、36师及重炮兵两个团,向上海预定的围攻线推进,准备抗敌。12日凌晨,中国军队抵达上海。第87师一部进至吴淞,主力进驻上海中心区;第88师进至北站与江湾间;张治中的司令部进驻南翔。
三、八字桥爆发大会战
8月13日,早晨9时15分,日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下午3时,我军523团第一营在八字桥与日军遭遇,双发展开激烈的战斗,“八一三”淞沪会战由此开始。
8月14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并宣布封锁长江下游。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对新闻界发表抗战谈话。下午4时,中国军队第88师进占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各要点,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率部奋战,英勇殉国。第87师进占沪江大学及其北面黄浦江岸。中国空军出击轰炸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公大纱厂及海面敌舰,都命中起火,敌旗舰“出云号”受创伤,双方空战,互有损伤。日军炮弹在南京路外滩爆炸,死伤 1694人,其中外侨15人。国军开始阶段是趁日军援兵未到,阵脚未稳的时机,以88、87两个师和地方部队在虹口到杨树浦这条战线上进行一个据点接一个据点的争夺战,可以说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第一次吃到了我军强力攻坚的苦头,他们只能依靠飞机和舰炮向进入上海的中国军队进行反击,从8月15日开始,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向上海市区进行猛烈轰炸,十里洋场一日之间成为了十里火场。
8月18日,国军进至东有恒路、汉壁礼路,右翼进至吴淞路、沈家湾以南。敌军退到汇山码头。浦东敌军企图在龙王庙登陆,被中国军队击退。吴淞、浏河一带,敌舰猬集已达50余艘,计有驱逐舰25艘、大巡洋舰5艘、航空母舰2艘及大小炮舰。夜,双方炮战,日舰移到美国旗舰附近,借以掩护,并向浦东中方阵地开炮。19日,宋希濂的36师和夏楚中的98师294团赶到上海,日本也调来了藤田进的第三师团。午后,先头部队由吴淞登陆,向我吴淞、江湾阵地攻击,下午5时前,第87师左翼前锋突入杨树浦租界至岳州路附近。国军攻入汇山码头切断日军东西两翼。敌死守待援。由于国军缺乏攻坚武器,进展迟缓。日军部分退入租界,被英军缴械拘押。浦东的国军第55师进至黄浦江岸,遭敌舰炮炮击,不能继续推进。张治中司令部进驻江湾叶家花园指挥作战。
8月20日,国军88师、87师、36师在战车掩护下攻抵汇山码头,因受敌海军舰炮轰击,拂晓后退回百老汇路北侧。我战车第一、二连全被击毁。战车一连连长亦阵亡。敌顽抗待援。第36师陈瑞河旅长负重伤;营长李增率全营士兵300名英勇突击,葬身火海;中国军队终因火力不足,未竟全功。敌增援到,双方激战,陷僵持状态。

图2
四、英勇的反登陆作战
8月下旬,日本人感觉到在上海发生什么事了,于是便派增援部队抵达上海,包括山室的11师团、伊东的101师团、吉注的9师团、第8师团的鹰森旅团、第1师团的安藤和竹内两个旅团,还有来自台湾的重藤支队。
这期间,中国政府成立大本营,以蒋介石为大元帅。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颁布作战指导要旨:
(1)作战方针:第三战区以巩固首都及保有经济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围攻上海附近之敌,并打破敌军在沿江、沿海登陆之企图。
(2)兵团防区划分: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以西,属第9集团军,以张治中为总司令。苏州河以南、浦东及杭州湾左岸,属第8集团军,以张发奎为总司令。晨,中国军队分3路发起总攻,第98师全力进攻杨树浦。第36、87师推进到百老汇路、唐山路、华德路一线。第11师及教导总队第二团控制江湾、市中心区,为总预备队。日军以浅水艇运援军,由日领署前码头登陆。而指挥我军进行反登陆作战的前敌总司令则为陈诚。
日军的援兵是沿着吴淞口到川沙口这条防线登陆的,假如任日军在这一地区建立滩头阵地,他们必然会依靠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在宽广的沙丘平原上沿着这条战线向内陆推进,进而对上海地区形成大包围圈,一旦日军包围成功,上海就完了。所以我军必须依靠简陋的武器和有限的兵力来阻止日军建立滩头阵地,于是接下来,国军进入了惨烈无比的反登陆作战阶段。这时,周岩的第6师、霍葵彰的14师以及罗卓英18军团的彭善11师和李树藩的67师赶到了上海,加入战斗。双方增加了战斗的规模,使战火从张华浜延伸,经吴淞穿过宝山县城直往刘河一带蔓延。日本军队武器精良,采取陆海空联合作战,在空旷平坦的郊区更加的锐不可挡,我军冒着敌人的炮火,一面构筑工事一面阻击敌人,此时此地,要想保住一寸山河土地,除了手中简陋的武器之外,恐怕只能凭着一份视死如归的豪情了。
日本军队依靠舰炮的掩护,很快的就建立了滩头阵地,并向内陆推进,于是月浦、罗店、宝山、吴淞等几个地方首当其中硝烟四起。8月22日,月浦和狮子林首先沦陷,夏楚中率583团猛烈反攻,8月26日收复失土,98师以583团守月浦,588团第2营守狮子林,这个营于8月31日遭到日军攻击,空战一昼夜,第5、6连伤亡殆尽,第4连下落不明,狮子林于9月1日丢失,守月浦的583团支撑到9月10日,日军再度大举来犯,主阵地数度易手,我军竭力抢攻,营长蒋文才和团长路景荣、副团长李馨远先后阵亡。第二天进行巷战,幸好14师派兵支援,才稳住阵脚。
罗店是8月24日丢失的,但是当天就被彭善的11师抢了回来交给67师401团驻守,401团只有两个营的兵力,苦战四昼夜之后终又易手,张治中命令彭善的11师立即夺回罗店,罗店属于空旷的平原,很难站住脚,彭善命令部队先做工事,以便能守住罗店。周岩的第6师一到上海,就马上和吉章简的保安部队杨步飞的一个团驻守吴淞镇,吴淞位于黄浦江入口处,正是大批日本舰队群集的地方,在舰队直射,飞机滥炸,地面炮兵孟轰的情形之下,吴淞镇已经被夷为平地了,周岩苦撑了十天,只有调回嘉定整补,战况之惨烈由此便可想而知,固守吴淞北面旧炮台的保安部队多撑了两天,9月2日才失守,全连全部阵亡。
宝山的状况更为壮烈,8月23日沦敌之后,被我98师294旅抢了回来,交给583团第3营500余人防守。日军从28日起连日疯狂孟炸,9月3 日,日军开始攻城,被守军击退,5日,日军分三路进攻宝山,7日,宝山城破,营长姚子青率剩下的20几名国军弟兄与敌人白刃肉搏,最后全部阵亡。罗店这边,罗卓英屡攻不下,期间,14师79团第三营曾经冲进城里刺杀旅团长清尔,但始终无法收复罗店镇。在敌人援军不断支援之下,9月10日陈诚决定暂时改为守势,以减少伤亡。9月12日,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总司令,部署安排如下:张治中的中央作战军守上海市,张发奎的右路作战军守黄浦江以南,陈成的左路作战军守长江以南。陈诚也将它的部队分为三路,左翼军由刘和鼎、俞济时指挥,中路由罗卓英、霍葵彰指挥,右翼则由胡宗南、王东原指挥,准备死守阵地,迎接下一波战斗。
五、战况的悲壮
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曾经在他的日记里面写道:“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一个师的往战场里投入,又得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撑了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个大熔炉一样,填进去就融化了。”这一役,国军投入的约为70万军队,至今健在者每当回忆到这里时都不禁激动不已。“一天要消耗一个师,我们装备不如他”这是老兵劳声寰的回忆,他还回忆了作战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还是用行军锅埋锅做饭,烧得满天焰火熏天,报告敌人,我在这里,你来啊,许多的部队就是这样被敌人炸了”。
在这场会战中,国军为什么会一天消耗一个师,国军一个师的编制为1万人左右,但是由于我们的装备和日军的差距太大,我们的武器落后,地方部队的装备只有步枪、手榴弹,一个连才能有一挺机关枪,不仅数量少,质量上也很差,步枪和机关枪都有卡弹的毛病,火炮只是一般的山炮,轰炸敌人的战车是很困难的,而战车坦克等重武器的数量就更少得可怜了。我们实质上处于一个用血肉低档日军的机械化部队的状况,所以我们的许多部队遇到敌人的战车时,在没有战防炮的情况下,只能以手榴弹来应付了,向保安部队这样的陆军部队,只能靠自报奋勇的战士捆起炸药,钻到坦克地下,牺牲一个人的代价毁掉敌人的战车,一位保安部队的老兵感叹地说:“可怜啊,我们那时候的武器水平啊!”而日军采取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黄浦江上有兵舰,空中的飞机不断的轰炸,地面上有强烈的火炮和战车,步兵的武器都是机关枪。如此的悬殊是使我们消耗量大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再加上我们作战经验少,我们都是自己携带弹药到战场,打完了后面无法补充上来,当我们没有弹药的时候,只能与敌人展开更加惨烈的肉搏战。
这场会战的惨烈远不止这些,一个阵地的争夺战就已经很悲壮的了。陈诚的部队在长江以南这条战线上苦守了四十多天,这期间悲壮惨烈的故事是很难说完的,比如一个小小的村庄王家边的争夺战而言,就够让人动容的。这个村庄于9月17日下午四点失守,守军李铁军的第4团立即抢了回来,傍晚敌人又来,就这样杀进杀出达四次之多,第三天下午两点,敌人五度来犯五度得逞,第4团第2连守军全部阵亡,其余士兵努力拚杀,直到第四天的半夜又夺了回来,后人很难想象,国军夺回一个阵地的难度有多大,因为彼此装备的差距太大,国军几乎是靠着自己血肉之躯以卵击石。再比如32师王修身守卫的小朱宅和火烧场这两个据点,同样感人,这个师一共有12个营长,才达两天就阵亡6个负伤5个,就这样硬拼了十天,死伤3500多人,寸土未失。
我们对付敌人战车的进攻例子来说,我们当时只能依靠五六个手榴弹来阻挡,保安部队的战士则只能以“人肉炸弹”来阻挡,因为我们当时战防炮的数量很少,可怜我们那时候的武器是多么的落后。除了作战情形,当时的生活状况也很困难,比如上海是处于多雨地带,下雨时我们与敌人对峙的时候,伤员只能在泥泞的地方呆着,因为救护人员无法进入前线,动一点就会暴露目标。
运送伤员更是困难,由于战争的惨烈,伤员数量剧增,但是我们当时的交通运输工具很少,一次只能拉一小部分伤员,而且还要在夜晚进行,因为白天敌人的飞机总是不停的对市区进行轰炸,由于伤员数量的增加,夜晚已经无法运输完所有的伤兵,当地人的飞机来临之前,我们只能干看着那些伤兵留在那里。
这些故事对于后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份壮烈的史诗,但在当时,确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和一滩滩鲜红的热血。我们如果在硬拼下去,以后的持久作战将面临无兵可用。国军究竟死亡率有多高呢?向守卫闸北的88师还算比较好的,88师共有15000人,后来到南京后剩下不过三分之一,而像第1师第1团而言,前后补充兵力共5次,有的补充的兵员符号和番号在没有更换之前,就阵亡了。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补充的新兵在训练时不教立正、稍息,仅教打枪。仓促的训练仍然无法补充没有作战经验的士兵,但是老兵可以带一带新兵,所以补充新兵的数量按照老兵的熟练来计算,比如50个老兵就补充50个新兵。
六、大场沦陷和四行孤军
两个多月的硬战,我们虽然损失不小,但日军的状况也不怎么样,他们仅仅在北战场向前推进两公里,甚至到后来连弹药都补给不上了,只能向华北的友军借调,这对训练有素的日军而言是很难想象的。10月20日,日军参谋本部被迫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三个师团支援上海,分别是柳川第10军的中岛今朝五第18 师,末松114师、谷寿夫第6师,谷寿夫就是后来执行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侵华日军的被迫从华北向上海增援兵力,从战略意义上来看,我们是成功的,虽然我们消耗很多的兵力,但是日军从北向南的作战线终于被扭转了,被我们牵着走了。
到10月下旬,淞沪全线守得最好的,要数孙元良的88师,坚守闸北阵地,一天也为丢失,日军在他们的广播上说88师是个可恨之师。10月25日,日本飞机起飞150架次,轮番轰炸大场,大场位于江湾以西,真如以北,走马塘和沪太公路的交汇处,上海保卫战中的据点,属于我中央作战军的防区。日军进攻大场,采取中央突破方式,26日,日军攻破大场,大场真正突破后,死守闸北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国军开始进行撤退,各路除了留下少量部队进行掩护,国军沿着京沪铁路和苏州河推出战场,88师524团第1营的八百壮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校团长谢晋元的率领下留在四行仓库的。不仅是因为大场沦陷,日本军队在杭州湾、金山卫强行偷渡登陆,上海已经被日军包围住了,所以必须在四行仓库留守兵力掩护主力撤退。四行仓库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堆栈,由于谢晋元的孤军苦守而闻名世界,仓库上飘扬着的国旗是租界内难民的一线希望,女童军杨慧敏送旗的行为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愿望,那就是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抗战的责任。10月27日到10月30日,八百壮士一直坚守着四行仓库,敌军六度冲入防地都被击退,周围的学生平时都回到孤军营来探望八百壮士。
回到上海黄浦江以南,11月5日,中岛师团和谷寿夫师团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13日,16师团等又从白茆口登陆,向常熟方向推进,淞沪会战到此已经结束了,国军接下来且战且退,直到11月13日才完全撤离淞沪地区,67军军长吴克仁将军在金山为掩护守军撤退时不幸壮烈成仁,成为八年抗战以来第一位牺牲的中将军长。
淞沪会战我军先后投入战场的部队共有71个正规师,再加上地方部队约75万人。而日军这方面,动员的正规军约为9个师团,还有汉奸部队总计共25 万人左右,依照日军的说法,他们一个营的战斗力可以抵上我们一个师,而台湾三军大学的评估为六比一,因为这里还不算上海军和空军。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和狭小的空间之下,国军能够和日军拼缠约三个月之久,在中外战史上是很少见的。我军伤亡约18万人,团长以上阵亡的共有28位之多,营长以上阵亡的约44人。这些人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构想,为国家争取了90天时间。并且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让国际社会认真考虑到鸦片战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八国联军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军从北向南的进攻路线,而被动的被我们牵着由东向西走。因此我们虽然丢了上海,但对整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仍可以是一场胜利。
--------------------------------------------------------------------------------
罗店绞肉机-罗店战斗
倭寇松井石根喜欢搞重点突破。他观察多日,决定将战场的重心转移到罗店。罗店是宝山县的一个大镇。清朝末年,这里有700多家店铺,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向南可达刘行、大场,威胁张华浜、蕴藻浜;向西可到嘉定、安亭,占领宁沪铁路线。松井石根认为,控制了罗店,就掌握了淞沪战役的主动权。
从8月27日起,松井石根指挥第三师团抢占了罗店。敌人这一企图,很快被张治中发现。
他立即向蒋介石报告说,如果让敌人占领了罗店,就会侧击我后背,达到他们迂回包围我军的战略目的,他建议蒋介石派重兵坚守罗店。
蒋介石回电说:“建议甚好,照此办理。”
张治中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迅速赶赴罗店,把敌人挤走。第十一师师长彭善率领两个团,赶到罗店,发现敌人刚到,正在埋锅烧饭。便一挥手,命令士兵跟他冲。两个团的官兵跟着他冲锋,如旋风般将700多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打死打伤敌人400多人,其余的鬼子惊慌逃窜。彭善拿起电话,向张治中报告了战果。张治中兴奋地表扬说:“你们打得好,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同时提醒他说,“但是,敌人是一定要来争夺罗店的,你们一定要寸土不让,像钉子一样钉在罗店!”
“长官放心,我们一定寸土不让!”彭善坚定地回答。
彭善为了巩固战果,当晚便发动部队挖交通壕。这时天气十分炎热,官兵们挥着铁锹、洋镐,高呼着号子,挖刨着泥土。彭善到各营指导士兵们,要他们挖成“之”字形战壕,便于隐蔽。
第六十七师从苏州赶到宝山,张治中命令他们增援罗店。至9月5日,全国各地赶到上海的中国部队达到了22个师,部队的数量增加后,为便于指挥,蒋介石调整了指挥关系,由陈诚担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宝山以北的防区全归陈诚的部队负责。原归张治中指挥的第十八军也划给了陈诚。第三战区司令部设在宜兴。
陈诚视察了罗店阵地,召开了师以上军官会议,重新划分了各师的防区:第十一师和第九十八师负责罗店至嘉定、砖瓦厂一线,第六十七师负责罗店至浏河一线。刚刚部署完毕,日军的第十一师团一个联队就从石洞口、小川沙登陆了。敌人经束里桥,在飞机掩护下向罗店发起攻击。彭善指挥第十一师两个团,顽强阻击。他们从中午打到晚上天黑,整整打了八个小时,双方多次白刃格斗,日军伤亡过半,仓皇逃窜。
敌人被打退,彭善错误地估计敌人退却后,当晚不会再进攻,除留一个营监视敌人外,其余部队都撤到徐行休整。谁知敌人只稍稍休整后,半夜11点又向罗店发起进攻。一个营的兵力在暴雨般的炮弹、炸弹的攻击下,死死地坚守着。大约战斗了一个小时,陈诚接到了报告,派第六十七师二○一旅由浏河赶去增援。战至拂晓,松井石根向罗店增援了两个联队。敌人依仗大炮和兵力,疯狂地组织了五次进攻。战至上午9时,罗店失守。
蒋介石一听到罗店失守的消息,急令罗卓英率第十八军在中午前夺回罗店,他在电话中说:“你如果不在中午前夺回罗店,军法审判,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我吧!”
罗卓英在高压下,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在中午前夺回罗店,第六十七师在罗店以北配合进攻罗店。
罗店镇只有三平方公里,而且镇的四周小河、小水塘多,容纳不了三个师的兵力。罗卓英命令这三个师各派出两个营,轮番冲锋,师长要亲自在第一线督战。他在发布命令时说:“只许前进,不许后退,谁要后退便毙了谁!”
8月26日上午7时,敌人两个联队对罗店再次发动攻击,第十一师和第六十七师各两个营发起冲锋,师长彭善在后面挥舞着大刀督战,见到一个后退的士兵,便挥着刀砍下去,还高声地号叫着:“后退者格杀勿论!顶住,给我顶住!”
双方在罗店的东边迎头相撞,很快绞杀成一团。喊杀声、惨叫声,枪械的撞击声响成一片。彭善为了迅速解决战斗,向后一挥手,命令预备队上。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攻势下,渐渐不支,前面的被分割包围,后面的吓得向后逃窜。不到10分钟,被包围的敌人被消灭了。彭善命令部队打扫战场后,暂时休整待命。谁知,敌人的步兵后退了,炮兵却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一发发炮弹在中国官兵中爆炸,官兵伤亡大半,团长李维藩、二营营长魏汝谋负伤,一营营长张培甫阵亡。
敌人炮袭过后,步兵又发起了冲锋,中国守军官兵伤亡太大,无力反击,罗店再次落入日军手中。
罗卓英心急如焚,他命令彭善在三小时内夺回罗店,他在电话中向彭善施加高压。彭善带着满脸的尘土,急匆匆来到附近的第一一○旅,对旅长蔡炳炎说: “刚才罗军长来电话,要我们在三小时内拿下罗店,否则,叫我开枪自杀。你看怎么办?”
蔡炳炎明白这话的分量,官兵的伤亡巨大,敌人拼死夺回了罗店,要想再夺回来,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他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骂道:“他娘的,这仗打得太艰苦了,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怎么个打法?”
彭善说:“反正我们师的弟兄们都要死在这鬼地方了,你就准备带着弟兄们出击吧,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快告诉我,如果你回不来,我负责照顾你家的一切。”
彭善要他拼死夺回罗店,蔡炳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便紧握着拳头大声地回答说;“彭师长,战死也是死,自杀也是死,反正是一个死字,不如和小鬼子拼个鱼死网破。我家里的事就别提了,再大也是小事,国亡了,家就完了。我今天就豁出去了,不是敌生我死,就是敌死我生!”说罢,一挥手,带着两个营的兵力,向罗店冲去。
经过两小时的生死搏杀,他们终于赶走了敌人,罗店又回到了守军的手中。在结束战斗后,蔡炳炎刚刚松了一口气,突然飞来一颗炮弹,炸死了一大片官兵,蔡炳炎倒在血泊之中。蔡炳炎壮烈殉国,他是继黄梅兴后,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二个将军。
蔡炳炎是安徽合肥人,自幼勤奋好学,尊师敬长。20岁那年,他听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便告别家乡亲人,带着干粮步行45天,走到广州。到了北伐军中,他苦苦要求参加北伐军。北伐军的领导见他有文化,是个好苗子,便派他到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他加入革命军行列,随军参加东征陈炯明,北伐吴佩孚的历次重大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善于带兵,且足智多谋,屡建战功,相继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淞沪战役中,他曾指挥部队在罗店以北的陆家宅、沉宅一线,消灭敌人一个中队。
张治中很熟悉蔡炳炎,当他突闻蔡炳炎在罗店阵亡的消息,不由泪水流下两颊。悲痛之时,为他作诗一首,寄托哀思。诗中写道:
满庭芳,
缅怀蔡炳炎,
寡言少语,
忠厚老实,
离乡从军,
纵马横刀十余年,
尽心尽职。
淞沪战役挺身出,
高举抗日救国旗。
罗店战身先士卒,
功德传后世。
这时,日军第三批增援部队从川沙口登陆,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罗店推进,罗店再一次被日军占领。陈诚同罗卓英研究决定,命令第十四师增援罗店。第十四师是一支能攻善守的老部队,从师长到士兵皆是湖南人。“八·一三”后,他们从长沙出发,乘车坐船来到苏州。师长霍揆章和参谋长郭汝瑰都认为,部队都是湖南人,从未来过这个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部队说上前线就要拉上前线打仗了,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弟兄们放一天假,让他们去看看苏州的名胜古迹,逛逛虎丘,游览一下寒山寺。谁知放假的通知刚下达,官兵们正兴奋地准备上街,陈诚的电话到了,命令他们在两小时内赶到罗店参战。
官兵们只好背起行囊,风风火火地赶到罗店。霍揆章、郭汝瑰研究后认为,敌人刚到罗店立足未稳,情况不明,立即向敌发起攻击,取胜的可能性大。于是决定由第四十二旅八十三团担任主攻,七十九团迂回到敌人背后,形成前后夹击态势,彻底歼灭这股敌人。他们将作战方案上报到陈诚那里,陈诚批准,并命令第六十七师和第十一师各派一个旅协同作战。
天一黑,八十三团团长高魁元指挥部队发起进攻,因部队刚到,地形不熟,走出不远,就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找到一座过河的小桥,没想到日军正守候在桥边。中国军队在明处,躲在暗处的日军用机枪向中国军队扫射,许多官兵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就纷纷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八十三团被封锁在桥边,无法接近罗店。
七十九团奉命后,很顺利地迂回到敌人的后面,冲进了罗店以北的敌人驻地,击毙了两名日军指挥官,缴获了一大堆枪支弹药。他们是从浮桥上迂回到罗店的,可是,当他们返回时,原有的浮桥被敌人炸毁了,近千名敌人包围了他们,他们迫于无奈,纷纷跳河。许多不会游泳的官兵就葬身在无情的河水中。
由于八十三团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第十一师乘虚占领了罗店以北,第六十七师也进占了罗店,罗店重新回到中国军队手中。午后,日军天谷支队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傍晚,罗店又被敌人占领。双方为了争夺这个小小的罗店,伤亡惨重,各死亡9000多人,整个罗店血流成河,遍地尸体。
陈诚和罗卓英为了减少伤亡,让部队有个喘息的机会,决定将部队后撤五公里。报告送到蒋介石那里,他回电说:“罗店至关重要,必须限期占领。要求将士有进无退,有我无敌,不成功便成仁!”
陈、罗二人接到电报,知道蒋介石势在必得罗店,再不敢在蒋的面前提“后撤”二字。立马组织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五十一师、第五十八师、第六十七师等五个师兵力,进行顽强反击。连战两天,却未获成功。到了9月4日,蒋介石大发雷霆,给他们冷冷地甩下一句话:“今天如果夺不回罗店,师以上军官统统就地处决!”
中外记者如蜂地拥到罗店前线,采集最新消息,一时间,罗店成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老百姓碰到一起,议论最多的就是罗店,这个说,罗店被敌人占领了;那个说,你的消息过时了,它已被我们夺回来了;再一个人说,不对,最新的消息,罗店又到了敌人手中。有人摇头叹息:唉,敌人对罗店势在必得,今天不占,明天一定会占;很多人却信心十足地说:不对,我们今天不能占领罗店,明天一定会占领!
蒋介石的命令传到前线,陈、罗二人商量后,决定把重新夺回罗店的重任交给第十四师。
参谋长郭汝瑰知道上级对此战抱的是必胜的决心,自己必然要抱着人在罗店在的决心,因此,他写下了遗书,交给师长霍揆章,然后撸袖咬牙对他说:“这是我的遗书,我马上带两个团去,拿不下罗店我不回来见你了,请你将我的遗书交给我的家人。”
他指挥两个团,一阵风冲到罗店以北,在此遭到了敌人猛烈炮火的拦击。有个团长问他怎么办。他一跺脚说:“还能怎么办?前面就是地狱也要去!”
部队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在快接近罗店时,八十三团的官兵只剩下12个人了。郭汝瑰指挥他们一口气冲到了罗店镇中心。傍晚,罗店终于被他们拿下。师长霍揆章望了望损失惨重的部队,对郭汝瑰说:“不能再打下去了,再这样打下去,我这个师长成了光杆司令了。”
师长霍揆章这些话只是说说而已,罗店争夺战一直坚持到10月底,双方死伤两万余人,日军称罗店为血肉磨坊,这一点也不过分。
10月30日,日军统帅部决定第四批向上海增兵,命令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和步兵第九旅团等部队,组成第十军,由柳川平助中将为军长。这时,中国军队也增加了兵力,达到73个师。
11月5日早晨,细雨蒙蒙,上海南边的金山卫海面,突然来了近百艘大军舰。大军舰停稳后,放下了数不清的小艇。小艇如箭似地飞向海岸。这就是敌人新组建的第十军,共计13万人登陆了。敌人登陆后,没有恋战,而是坚决执行命令,向嘉兴、吴江、昆山、太仓一线猛插,对上海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蒋介石接到情报,如雷轰顶,他不看地图就清楚地知道敌人的动向及目的,南边没有一个中国兵,13万日军登陆后,如入无人之境,顺利地占领了金山、松江、昆山,切断了沪宁线、沪杭线,从南面包围了上海,淞沪战役中的中国军队在敌人的包围中,插翅难飞。蒋介石越想越慌,二话没说,连忙命令部队总撤退。
撤退了的中国军队,留给上海民众一封情真意切的《告上海同胞书》,书中写道:
亲爱的上海同胞们,我军因为战略上的关系,暂时从上海附近向后撤退,我们一方面用全力巩固第二阵地,必定在最短期内积极进取,来收复我们淞沪。我军这一次撤退,是战略上有计划的撤退,绝不是战争的失败,而且真正的抗日战争,实际上从这时候方开始,这是同胞们所已确实认识而能格外奋勉的,我们军队和上海同胞告别了,回想到三个月的抗战,我上海同胞不避危险,不分昼夜的和前线努力协助,前线一切需要,都能如响斯应,战区附近,牺牲非常惨烈,而军民合作抗战的精神,愈久愈坚,这种义勇和热情,是我全体官兵所刻骨铭心,终生不忘的。
我军虽然暂时撤退,我们一刻不能忘记我们的同胞,在我军撤退上海的时候,敌人对各位同胞,必然施用种种的压迫和引诱,这在我们是十分的悲痛,非常的挂念,但我们相信爱国的上海同胞,现在虽然处境很艰难,意志一定是坚决的,我们竭诚盼望上海同胞们始终抱着牺牲抵抗的精神,互相扶助,互相勉励,个个当作自己是战场的士兵一样,誓死反抗敌人到底,上海同胞们一定不会忘却三个月中间军民死伤的惨烈,而继续发扬先烈的精神,上海我们民族精神所集中发扬的中心,上海的同胞们,要立志作国家精神上的长城。
同胞们,我们军队和各位暂时小别了,我们满腔怀念着各位同胞的痛苦和牺牲,对于同胞们所已表现的爱国精神,不是言语所能表达我们的感激,我们永远纪念着同胞的鼓励,一定要再接再厉,奋斗到底。我们离开了上海,但我军在嘉定、南翔的阵地上,仍然望得见上海,我们殉国将士的灵魂,也仍寄托在上海,我们热烈抗战全国一致的一颗心,也始终离不开上海的同胞,我们和各位同胞的精神,相互永远的联系着,我们结成一条心,合成一个力,抗战一定胜利,复兴一定成功,我们军队一定在最短期内收复淞沪,来报答我们同胞,我们决不辜负上海同胞的热望。
军事委员会政训处
11月13日开始,几十万大军匆匆撤离战场。上海到青浦的公路上,拥挤着无数的退兵,部队乱成了一锅粥。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命令第八军掩护撤退。一天后,蒋介石发出一道命令: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留在闸北地区阻击。此时,他的意图是留下一个团当诱饵,吸引敌人,让大部分部队全线撤退成功。
蒋介石的命令传到前线时走了样,一个团变成了一个营。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留下了一个营,由团副谢晋元负责指挥,在四行仓库吸引敌人。四行仓库的高大建筑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他们在这里坚守了四天,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仓库的四周堆满了尸体,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后,渡过苏州河,进入公共租界。
另类观点:
淞沪会战是蒋的一大败笔
除了显示了国军将士的英勇之外,没什么好说的。
对指挥者来说,是对中国国防力量的不负责任。
让英勇的国军将士,去承受16寸的巨炮的轰击,
把中国精锐暴露在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立体打击之下。
可怜国军的精华损失殆尽,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大溃败,nhk的纪录片也是这么说的:蒋的目的是想让国际世界孤立日本,损失再多也值,可惜,预想没有达到,特别是美国国内大多数民众不想趟着混水。因为希特勒够他们烦的了。
另类观点: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月底,日本侵占了华北的两大主要城市:北平和天津。蒋介
石没有对日宣战,他还不想打一场全面战争。实行蚕食政策的日本在这时也没有计划把战火引向华北以外
的中国内地.但红色代理人张治中将军在苏联及中G的指使下策划发动了淞沪大战.八月九日,经张治中一手挑选的派驻上海虹桥机场的部队,打死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各一人,然後给一个中国死囚犯穿上中方制服,把他打死在机场大门口,以造成日本人先开火的假象。日本人的表现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张治中以“上海的形势突然告急”为理由,率大批军队在十二日清晨占领上海,定於十三日拂晓向上海日军发起攻击。蒋介石两次去电叫他“不得進攻”要张“再研讨”攻击计划,“ 不可徒凭一时之愤兴”。张十四日电蒋:“本军决於本日午後五时,对敌开始攻击。”但张午後三时就提前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四时,炮兵、步兵一齐進攻.蒋不得不下令迎战
目的只是为了让中日发生全面战争,让中国拖住日本而保卫苏联.
一九四九年蒋逃往台湾时,张治中与邵力子都留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