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走红与张鸣的困局/李杜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11:15
有我还是无我
--于丹的走红与张鸣的困局
李杜韩 提交日期:2007-3-20
在下在半个月前曾写了一篇《我看于丹走红》的网络文字,从受众的接受心态上谈了一些对于丹教授“论语心得”走红的成因。近日张鸣教授公开其在人大学校的遭遇,再次让我联想起“于丹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在当代的角色问题。我认为,“于丹现象”与“张鸣事件”暴露了我们的大学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尴尬:社会转型的混乱中,知识分子如何自处。我们生活在一个中华五千年未有之“人生大混乱”时期,个体之在是无根的,要有“我”还是“无我”?
张先生无疑还想坚持传统意义或者说经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独立之精神,坚持学术自主、人格独立、传道授业的路子,而反观于丹先生近来的红炎,我以为她已经比张先生“新潮”了。这里无意评价两者谁对谁错,这里不能设置这样的道义或情感上的对错之分。我想说的是:大学,它的作用和功能,正在出现中国之中前所未有的改变,它自从走出精英教育,扩招、一定程度的市场化、社会化之后,大学逐渐转变成生产“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地方,我认为这是导致张鸣教授批评的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首先,这十几年来,社会上找工难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广阔的专业,不再是学生与家长感兴趣的地方,那也导致了学校给他们的资源将不会扩大肯定是缩小,人民大学把政治系并入国关院,我以为此为一例,所谓的211和985工程更是显例。由于有直接的市场供求关系,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能免乎?张鸣先生言“这种高校的行政化、官僚化的恶化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211和985工程推行以后,整个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行政强化、行政导向急速加剧”正是揭露了这个原因。
这里的原因一放在社会,则是整个社会功利得可笑的“学而优士”现象了。这里的“学”当然不是学问而是文凭,由文凭而来的工作、升职机会、优厚待遇资本等等。怪谁呢?所以我认为,张鸣先生揭露出来的这种现象很难遏制,没有一股力量的来源去作卓有成效的遏制。大学不可难免不再是块“世外桃源”,知识分子不再有独立性,学问与人格不再是大学里最讲究的东西,因为这一切不能产生效益!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式的“有我”知识分子只能是“遗老”式人物,如果已经在国内产生广泛名气的,大学还可以有所选择地“供养”起来以作“标本”,而还没有形成气候的“徒子徒孙们”就肯定不乐观了,他们要么转型成“江湖术士”,凭教授、博士、专家、学术委员的衔头混饭吃,要么就在金字塔的底部或边缘,守着清贫过教书匠生活就是了。“有我”的知识分子,社会已经容不下了,这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代。
时下大学教授一定要出来交际,要有社会圈子和公关能力,这样才能保自己之名气、地位和影响力。青年学子买不起房,非常正常因为他们没有交际,没有一张过硬的排子,同时更有可能他们下不了“脸面”去江湖中浸淫。唉,这年头的事,还是古人看得深透,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乃妙极。
于丹教授于此,似乎就明白得多了。她讲解《论语》,讲老百姓接受的道理,不管它是不是经典中的原意,毕竟是实实在在地让城市人、有权位者、有社会资源的人听明白了。和是什么?上安下乐是也,“三贴近”“两满意”(听媒体搞宣传的人说的,三贴近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两满意是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这里没有什么要穷经皓首的人生奥秘,没有浓得化不开的“古汉语”修维,没有离自己遥远得很的“发现大明宫”的距离感。她把古人活化成现代人,象一个成熟的、有阅力的过来人那样“复活”了孔子。没有非得要坚守不可“经典文本”立场,尽可能变通成当下一个人、国人、家人、自己的角色领悟。也许她在心得中唯一坚持是“当下性”,历史与经典都融到当下中了。这是不是智慧呢?是,那叫无我。世事洞明与人情炼达,皆是无我,只不过不是从精神的高洁完整上言,而是从市井与大众上言就是了。
但是这种智慧还是不是知识分子的智慧,是不是大学精神?我以为绝对不是了。“论语心得”中的于丹已经世俗化得很,她成功地尝试了转型,把智者转型为“辅导老师”、“知心大姐”,启蒙与批判已经不存在了。一切都在“和谐”中化成“求生”“求美”“求善”的智慧。而没有生命的独立性、没有强有力的批判因素,生之善与美凭什么判断?唯有凭大众的认同、权力者的认同了。
于丹先生与张鸣先生都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名副其实的“红人”,美滋滋地享受着赞美声,一个是遭受挫折、前途未卜。关键在哪里?在于在游戏中,一个有我,一个无我。
你想,十三亿人,呐喊过江,你这“独立之精神”不是奢侈的愿望么?任何不是过活的原则,都会在十三亿的呐喊声、叫卖声中崩溃。有我,面对的肯定是孤独、无奈、资源的匮乏;在市场经济和官僚化中无我,则会游刃有余、八面来风。
我还是在《知识分子:无弥赛亚的弥赛亚性》一文中的观点。中国产生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起码在二三十年内,中国不可能再出现一个如八十年、三四十年代、二十世纪初那样的社会精神气候。有我的知识分子应当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凝聚成传世经典,五十年后再让造福世人。
风啸啸兮,吾谁与归?
网友推荐,五柳村2007年3月30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