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讲话应有“百姓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54:13
干部讲话应有“百姓思维”
简满屯
干部的讲话最能体现文风,改进文风要先从改进干部的讲话风格开始。
现实中,一些干部的讲话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一种能应用于任何情况的模式和套路,一定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模式。
人接受一种思想,认识一种事物,先是接触具体的东西,有了感性认识,进而才能产生理性认识。所谓动之以情在先、晓之以理在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干部讲话,很多时候却违背了这个道理,上来先讲一大通抽象的理论,这样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怎么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怎么能不与听众产生隔膜?
有些同志讲话,往往唯恐高度不够,拼命运用哲学原理构建讲话框架,忽视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注意力常常放在上级领导讲过的观点上,提法往上级领导讲话上靠拢,却很少能把握百姓的思维规律,这种站在高处向下俯视行文的思维模式,当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现在的受众,面临很多选择,可以上网、看电影、去读书,很难主动坐下来吸收这样的讲话内容。即使他是你直接下属,被要求坐在台下听你的讲话,也不见得就听进去了,除非你的讲话很有感染力,能引起他的共鸣。一些干部讲话时,坐在下面的同志拿出一个笔记本做笔记,有的是真记,有的只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听。不要被记笔记的表象所迷惑。
开车需要根据路况不断修正方向,传播也需要根据受众的反应进行调整。讲话的效果要看有多少老百姓在自觉地听,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把讲话化为行动。可是,又有多少人调查过讲话的传播效果?关注过讲话效果的反馈?
白居易的诗写成以后,经常读给老婆婆听,修改到老婆婆能听懂才行。干部的讲话虽然不一定要以老婆婆听得懂的标准来修正,但是至少可以根据部分老百姓的反馈来修正,不能仅仅凭自我感觉评判讲话的好坏,更不能把自己部下的奉承当作对自己讲话的客观评价。
纵观经典的领导讲话,即使没有那么“气势恢宏”、“逻辑严密”,但总能让普通的老百姓记住几个关键词,甚至广为流传。这是因为,这些讲话对准的是普通老百姓,希望老百姓接受,所以以老百姓为直接的传播对象——语言上是老百姓的白话、形式上是群众能接受的套路、内容上包含着直截了当的思想。
总之,干部讲话应该有“百姓思维”。讲话不一定很长,不一定为了工整对仗加上很多的修饰词,不一定要大标题套小标题,不一定非要提几点要求——对老百姓而言,能从中受益才是关键。能解决思想问题,又能获得美的享受,这样的讲话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28日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