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咏竹诗词选(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03:10

历代咏竹诗词选(三)
张正义
金竹道中书所见
日上清雾开,山虚翠烟集。
纷纷群木中,时见孤松立。
危素.明(1303-1372)。太朴。江西金溪人。
题宋好古墨竹
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题赵子昂竹石
丛篁偏听映寒云,古石犹疑碧藓痕。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竹坡诗
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
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
陈谟.明(1350-1390)。一德,心吾。江西泰和人。
萧氏公孙竹图
孝竹参差写,光辉八叶萧。
岩岩商皓节,楚楚阮郎标。
挂壁红芳映,迎风彩凤飘。
五君来往熟,得醉不烦招。
次王竹逸韵
闲听爆竹知新岁,坐对瓶花亿舞筵。
隔屋马蹄归醉客,中宵环佩起群仙。
道存竹简韦编里,诗在茶瓯雪乳边。
送故迎新君莫笑,旅中别自一壶天。
题孙竹图
金华仙客此幽寻,为爱潇湘云气深。
醉骑白石还山去,一个苍龙伴独吟。
题画竹
一径清风两玉人,画图疑在谓川滨。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
题曾秋月提点寿竹图
羽葆霓旌翳石根,蓬莱云气伴朝昏。
仙人细酌长生酒,闲看苍龙子又孙。
题竹赠石城主簿倪仲威
越王台下送飞湟,折赠琅玕百尺长。
归到石城官舍冷,月明四壁动龙光。
詹同.明(1305-?)。江西婺源人。
题李息斋墨竹
洞雨山风老此君,满轩翠玉许平分。
道人拟撰瑶台曲,裁作鸾箫吹潮声。
可怜风叶无人听,尽上山窗扫月明。
题吕宗望钩勒墨竹
谁学黄荃写此君,不挥楚雨洒湘云。
一竿老铁相盘屈,尽是千年篆籀文。
送李竹友
远闻竹友住三江,杏满幽林雨满窗。
昨夜玉楼春雨里,与君焊醉酒盈缸。
索王贵德写竹
数尺湘缣如白雪,携寻公子写琅玕。
只愁笔底秋风直,华发萧萧不耐寒。
寄灵竹寺岩上人
苔生石瓦杂青红,封藓残埤老焚宫。
塔下禅僧方入定,只教铃语答秋风。
题程玉泉竹
我欲得此一竿三十尺,钓向碣石海水渍。
不然截作黄钟九寸管,东上泰山吹白云。
空山昨夜飞霹雳,蛟龙尽随江水出。
暂将头角化筼筜,影落吴笺二三尺。
杨家堂上雪色壁,挂之转觉如金石。
海边拾得青珊瑚,篆籀奇文见遗迹。
太阴苍茫何杳冥,画师运意嗟神极。
题程玉泉竹
万玉林中玉笋斑,清风冷冷吹碧环。
白雨西来翠衣湿,潇湘水深云满山。
昔日辋川王摩诘,后来吴兴赵子昂。
古今名笔两奇绝,玉泉欲与争辉光。
安得置我竹林下,手把丹书卧石床。
石床寒竹阴寂寂,修竹长梢净如拭。
更待绿实圆如珠,凤凰白昼飞来食。
然后杀轻作简编,相与题诗寄口忆。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
潇湘之上多竹林,千个万个如玉金。
赤日行空大火烈,十里五里皆清阴。
我昔潇湘为竹侣,萧然六月不知署。
云气有时如凤凰,秋声夜半作风雨。
爱竹成病不可医,世间可数医者谁。
人言独有李竹友,与竹交久能医之。
朝行竹林中,夕坐竹林下,
史鱼之直伯夷清。此心欲与竹俱化。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
月用倚竹读医经,满林飞出笙箫声。
石床晒药翻绛雪,丹炉移火蒸黄精。
乞我水苍佩,借我绿玉杖,
何必潇湘远相访,往寻竹友应无恙。
酬之不种杏数株,题诗刻遍琅
涂斯皇.清.宜振。江西新城人。
听竹阉
修篁摇翠影,小筑回清幽。
虫语团庭绿,蝉声带水秋。
寒云依石涧,独树表荒邱。
坐卧欲忘返,萧然何所求。
方志敏.现(1910-1935).江西弋阳人。
颂竹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爱竹.为农家写的对联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哲理诗)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摘自《陕西科技报
南天春雨时,
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
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
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赏析:
春天,在南方是欣赏不到到竹子傲霜斗雪的风姿的。
各种草木在春天都生长的十分茂盛,只有竹子虚心自持。
想当年娥皇女英曾以泪挥竹,魏晋七贤竹林长醉。
寒冬时节,您仍就能够欣赏到竹子苍劲有力的姿态,
那是其他草木所不具备的。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赏析: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
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是变的清凉。
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
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赏析:
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东坡(1037~1101年)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现并人临安)"视政",当时於潜县令刁铸,与苏东坡是同榜进士,交情甚笃。刁铸热情接待了这位上司,并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一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与他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
慧觉禅师见此,知苏东坡已被眼前的绿竹景色所倾倒,就故意逗道:"苏学士,房前屋后栽几株竹子,我们於潜自古以来如此,不过点缀一下而已。"苏东坡摆摆手道:"此言差矣,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这儿有一首好诗赠你"于是他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题词。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
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
-- 把酒酹霜根。
赏析:
看到竹子,即使是荒村也不感到荒凉了。在斜阳的照射下,映在地上的竹影,仿佛是与可的画;栖宿在竹子上的鸟雀,大概是王徽之的灵魂所化。在客居荒村、没有对象可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正在无可奈何时,可以与竹子共语。与竹子交谈,问它能否饮酒,把酒洒在竹根上与它共饮。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
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
一去一来仪。
赏析:
紫庭阶前,清碧如洗;防露竹生长茂盛。竹子的颜色不因秋天的到来而变化;在春风的吹拂下它又发出动听的声音。竹子高尚的气节与操守人人敬重,它宽大的胸怀举世皆知。竹实佳美凤喜食,翩翩起舞常来仪。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一],
花开时有凤寻[二]。
文湖州是个知音[三]。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四],
舞闲阶碎影筛金。
赏析:
[一]“渭川”句:在渭河沿岸的风雨之晚。它会使诗人在枕上神志清爽地构思作品。
[二]“花开”句:当它开花结实时就会引凤凰。按相传凤凰为百鸟之王,“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见《庄子·秋水》。
[三]文湖州: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做过湖州太守,擅长画竹。“胸有成竹”的成语即出在他身上。
[四]“春日”二句:都是描摹竹的不同情态的。意思是说,它们在春风中象醉酒似的摇曵不定,秋夜里则枝叶瑟瑟作响,有似诗人吟唱。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作的。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答谢萧月悦的投赠;但从“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等感叹惋惜的诗意,可以推想还另有所指。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萧悦画竹“独逼真”的特点。作者对画面的观赏十分细致,因而感受深刻。明明是画上的竹节、竹叶,它们,并没有生命,但一经“节节竦”、“叶叶动”的描绘,便变静为动,生意盎然。“不似画”、“疑有声”,“石上见”、“雨中青”的感受,进一步写画上竹的逼真。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赏析:
诗中表达了队受挫折、被贬官的好朋友的真挚的想念和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十年前,元稹中举时,作者把他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十年后,尽管“外事纷无极,”作者仍以“共保秋心”相互勉励,也深信“风霜侵不得”。作者一方面赞美秋竹,将它看成是孤直品性和高尚志趣的象征;另一方面,借嫌弃梧桐和杨柳,对经受不住外界影响的随风漂浮之辈深表不满。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竹子栽种的地方:乡村溪水旁,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美好的环境。这就烘托出水清竹秀的意境,从而跟末句的“尘冠”遥相对照,表达出诗人鲜明的褒贬。第三、四句写竹子在白日里的形象。先写清晰英武的竹影,再写整齐秀逸的竹姿。诗的感情较为清扬。五、六句转为写竹子在夜晚的神韵,感情显得凝重而深沉。最后两句直抒胸意:栽竹、赏竹使辞官回乡之念油然而生。全诗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赏析:
篱笆外的竹荫泻在在有白芷的园地的栏杆上,青翠的竹子,在晓风中,摇曳着发出戛戛的细声。那个一天也离不开竹子的王子猷早已成为故人,竹子因此就缺少了知音;染霜的竹子白白地抗御着岁末的严寒。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赞颂竹笋的玉质和龙种,后两句写新竹一夜千尺的气概。新笋从“数寸泥”里一夜“抽千尺”,的确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这显然是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借新竹来表达自己的抱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析:
躺在书房听到风吹动竹子的萧萧声,疑心那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呻吟,这足见诗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对“一枝一叶”的“关情”,更可见诗人对民众体察入微。诗又是给他的上司包括的,这无疑也寄托着作者的希望。一位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吏,能有这样的心肠和胆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唐人咏竹诗拾赏
竹,历来被中国文人冠以颇高的赞许。郑板桥直呼为“竹君子”,是“千岁友”;梅尧臣说:“买山须买泉,种树须种竹”;苏东坡则直言不讳地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在他的水墨情中更是把竹的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确实,当北风凛冽、万物皆枯时,竹却迎风傲雪,郁郁葱葱,为人间添些许生意;正因她能给人以顽强的生命感,故历来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名诗佳篇,极尽赞竹之能事。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荣昌盛的朝代,其中许多咏竹诗都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怀。用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概括,恰如其分。它说明了两层意蕴:一方面是诗人托竹寄情,一方面是竹固有的君人情性。唐人咏竹诗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对竹清高孤傲、高洁耐寒的品格作拟人化的赞美或以竹自喻,表达情怀;一类是自娱玩赏的闲适诗。
《酬人雨后玩竹》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的名作,“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诗人对竹的虚心处立、岁晚不凋、岁类拔萃的奇姿劲节,作了这样崇高的评价,可算是竹的知音。这也正是这位女诗人的自我写照。元稹的《新竹》中“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对竹的高洁骨气作了极高评价。白居易倾向于佛教,但对花木观赏却流露出儒家风范,他《对新栽竹有怀》说:“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他把自己和元稹都比作应该具有竹子品格的君子,其《画竹歌》更是咏竹名篇。刘禹锡激情满怀地赞竹曰:“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都明确指出竹之高洁耐寒的品性。李贺十分爱竹,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昌谷比园新笋四首》就是他由竹而感,托物言志的佳作;其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是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表面看起来,是在写竹的愁苦,实则移情于物,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相契、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这首诗从头至尾写竹,行文无处没有诗人自己的面目精神在,竹的愁颜宛如人的愁颜,写竹又似写人,其旨趣有有意无意之间,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定,然而风神高雅,兴寄深微,远非一般直抒胸臆的诗篇可比。
另一类闭适诗给人展现一种脱俗的境界,在清风、翠竹中,人享受到了清朗的美感。“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戴斜阳,青山独归远”,这是在竹林中品味一种超逸的境界。施肩吾的《玩友人庭竹》“曾去玄洲看钟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表现了一种独享逸致,在竹子中乐浴清风的情趣。王维爱竹成癖,经常“看竹到贫家”,其《竹里馆》表达了一种竹林弹琴的闲情逸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表面看来,语言平谈无奇,如信口吟出,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趣自成,境界百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它不以字句取胜,而由整体见美,就意境而言,它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同时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这幽林之中弹琴长啸之人是多么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人、景、情已融为一体了。
总之,无论托竹言志的诗,还是咏竹的闲适诗,它们都经由诗人敏感的心赋予了浓浓的情。纵观唐代的咏竹诗,有一个共同点:极力赞美竹之高洁、清傲的内在精神,寄托诗人深远情怀。竹本无情,但由于它自然的本性而触动了多情诗人那敏锐的灵魂,因此,翠竹便与诗人如影随形。同时另有不少士大夫也附庸风雅,以竹自喻,其言行却与竹之风节大相径庭,实乃竹之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