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可以止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24:05
作者:翟世翠 曾雪莲  来源:健康报
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无故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异常出汗,称为汗证。汗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以分为自汗及盗汗两类。睡中出汗,醒时汗止,为盗汗,多为阴证。若不分时辰,无故出汗,为自汗,多为阳证。小儿常以自汗、盗汗并见,总的治疗原则应调和阴阳。
心脾积热
证见自汗或盗汗,出汗以头及四肢为主,汗黄,酸臭,口气臭秽,烦躁,睡觉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清热泻火,生津止汗。
清心经:心经穴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由指根推向指尖,约100~300次。具有清热退火之功效。心主汗,清心经能清热止汗。
清板门: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时,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约50次。能清阳明经热。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热内盛则易于汗出,阳明热退,汗即止。
通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抖肘一线。操作时,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100~300次。具有通腑泄热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脏腑郁热积滞。此法为釜底抽薪,热去,腑通,气下行,汗止。
表虚不固
证见以自汗为主兼有盗汗,出汗遍及全身,动则更甚,面色少华,食少,四肢欠温,平常反复感冒,舌淡少苔,脉细弱。治疗应固表敛汗。
清肺经:肺经穴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由指根推向指尖约100~300次。具有固表实卫,收摄止汗之功效。
运太阳: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操作时,术者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按揉此穴30~50次。具有疏风解表,调和阴阳之功效。能启腠理津关,调整人体汗液。
揉肾顶:肾顶穴位于小指顶端。操作时,按揉此穴约100~300次,具有收敛元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等病证。
擦风池:风池穴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操作时,来回擦此穴50次。能益气固表,预防感冒,醒脑明目,具保健之功。
阴虚火旺
证见潮热,盗汗,烦躁,形体消瘦,口渴喜饮,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指纹紫滞。治疗应养阴清热。
揉二马:二马穴又名二人上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操作时,按揉此穴100~300次。具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之功效。能滋阴潜阳,使肾水上滋于心。此法为交通心肾,调和阴阳
之常法,并能利尿通淋,使水从小便而去。
擦涌泉: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凹陷中。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来回推擦此穴100次左右。具有滋阴退热之功效。能引火归元,使亢阳得以潜制。
运内劳宫:内劳宫位于手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中点。操作时,术者用拇指指腹自小指指根按运,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止,运10~30次,能清心、肾两经虚热。
注意:
1.出汗是人体阴阳营卫交通,调节体温,润泽肌肤,废液自出的一种生理现象。小儿生机旺盛,腠理不密,故较成人易出汗,且头汗最多。若在天气炎热,衣服过厚,喂奶过急,活动剧烈的情况下,汗多而无其他异常,不属病态。
2.汗证亦可发生在其他病症中,如佝偻病、温热病、缺钙等,需结合病症辨证治疗。
3.平时应让小儿多做户外运动,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少吃辛辣香燥及肥甘厚味食物。慎用辛散解表药。
5.汗出衣湿后,应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避免直接吹风受凉。
6.汗出过多应补充水分,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北京中医医院 翟世翠 曾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