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朝鲜见闻二:我们国家没有贫富差距(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24:47
新华网记者朝鲜见闻二:
我们国家没有贫富差距(组图)
2008年12月04日16:36 来源:新华网

今日平壤。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由于燃料匮乏,朝鲜还有烧木炭的汽车。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朝鲜电影海报。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平壤标志性建筑--国际饭店。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新华网专稿:"铃铃铃......" 熟睡中的我被电话铃声叫醒。由于朝鲜规定不许外宾带手机进入朝鲜,我把手机留在了北京。平时习惯被手机闹钟叫醒,突然变成电话叫早,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我们被安排住在47层高的羊角岛国际饭店。饭店位于大同江上一个三面环江的羊角形状的半岛上,饭店因此得名。代表团住在饭店39层,平壤的全貌尽收眼底。饭店顶层为旋转餐厅。朝中社的宴请就是在该餐厅进行的。可能是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旋转餐厅只是偶尔转一会儿。
羊角岛饭店的房间和楼道都非常干净,让人忍不住从内心里发出赞叹。我们住的楼层客人只有我们代表团四人,后来知道,由于是旅游淡季,饭店一半多房间空置。
用完早餐后,我换上了休闲服。根据朝中社的安排,上午去参观国际友谊展览馆。在中巴车开往展览馆的路上,我发现翻译小元总打瞌睡。
"怎么,昨晚没睡好觉?"我随口问道。
"昨晚睡得太晚了,今早七点就起床了,有点儿困。"小元答道。
"奥,睡晚了,怪不得。几点睡的?"
"快十点半才睡。"
"十点半还算晚吗?"我觉得惊奇。
"十点半还不晚吗?"小元不解地反问我,脸上满是困惑。
我无言以答。看来我的生活方式太不健康了,除了生病,自己很少有在十二点以前睡觉的。昨晚写完访朝第一天的日记,已经是午夜一点半了。看来我应该向小元学习。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国际友谊展览馆。展览馆位于平壤西北部的朝鲜四大名山之一妙香山山脚下。这座山因山势奇妙、神秘,山上侧柏散发着清香而被称为妙香山。向有"三千里锦绣江山皆名胜,未见妙香山莫谈景"之说,妙香山自古被誉为朝鲜八景之一。
从车上下来后,扑面的清新空气和满眼的绿色使人精神为之一振。优美的环境激发了老刘的创作欲望,他拿出相机,正准备拍照,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哨声。寻声望去,发现100米外一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正在做着不许拍照的手势。
陪同的平壤分社记者张滨阳说,朝鲜很多地方被划为军事区、半军事区和非开放区,这些区域里不允许拍照。走在前面的朝中社外事处指导员小李也走过来,问老刘是否拍照了,说如果拍了删掉就没事了。
说话间,从展馆里走出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讲解员,由她领着我们参观。展览馆由金日成国际友谊馆和金正日国际友谊馆组成,两个展览馆里收藏着世界许多国家、组织及个人向金日成和金正日赠送的20多万件礼物中的一部分。据介绍,展览馆里中国的赠品数量最多。
我们先去参观了金日成展馆。这是一座多层大型朝式建筑,远看似木结构,走近了发现其实为混凝土建筑,设计巧妙,同其后的小山合为一体。展览馆的铜制大门约有4米高,重达4吨。门前有两个士兵站岗。
展馆里面非常现代。展馆内有升降电梯和自动扶梯,展厅众多,非常洁净,大理石地板和墙壁富丽堂皇,让人忍不住慨叹。馆内常年恒温控制为20℃,相对湿度50%。 展馆里面有女兵在不同的区域站岗,漂亮的解说员全部身着朝鲜民族服装。
我们按照要求带上鞋套,存放好所带背包和相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直奔中国展品室。中国室内陈列着我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省市、单位和个人赠送给金日成的各式礼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东北抗联战士的子女送的礼品虽不算名贵,但却显示出金日成同东北抗联战友的深厚感情,让人印象深刻。

朝鲜电影海报。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朝鲜电影海报。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朝鲜妙香峰大殿。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朝鲜烧木炭的汽车。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走马观花看完两间中国展室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讲解员说,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驻足一分钟,看完全部展品要用一年时间!
看完中国室后,我们又快速参观了斯大林当年赠送金日成的几辆防弹轿车,保存得相当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看上去仍有八成新。
我们最后参观了金日成蜡像。这是金日成去世后我国政府赠送的,非常逼真,惟妙惟肖。来蜡像厅参观都要向金日成蜡像鞠躬致敬。蜡像站在花草丛中,人们可以顺着蜡像前的小路走近蜡像,近距离欣赏。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相距100多米的金正日展馆,该馆相对小一点,展品略少一些,但同样富丽堂皇。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对领袖的崇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金日成名字前总要加上"伟大领袖",在金正日名字前总要加上"伟大将军"。
参观完展览馆,刘伟团长应邀在留言薄上题词:从建筑物感受到朝鲜人民的智慧,从陈列品感受到领袖将军的伟大,从讲解员感受到中朝两国深厚的友谊!
在返回平壤的路上,我和已经比较熟的朝中社外事处指导员小李用英语聊了起来。他很高兴和我练习讲英语,说他大学英语系毕业10年了,平时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都快忘光了。我发现他的英语基础还是很好的,词汇量也比较大。
他问我对平壤的印象怎么样,我说印象不错。空气好,路上车少,不像北京总堵车。生活节奏好像也不那么快,压力不大。我开玩笑说,朝鲜胖人也不象中国那么多,身材都比较匀称,可能是朝鲜烹调用油比较少的缘故。
不记得怎么又聊到工资上了。他告诉我每月的工资相当于20多美元(100多元人民币),问我能挣多少钱。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含糊地说了一句,比你多一些。
这时他说了一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我看新闻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我们国家没有贫富差距。"
我再一次不知说什么好。停顿了几秒钟后,我问他是否听说过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他点点头。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你想知道吗?"我问道,他又点点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说完后,我想看看他的反应。
"我们国家商品匮乏,是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制裁和封锁造成的,"他马上用流利的英语回应。
我原以为他会沉默。他的反应之快虽然出乎我的意料,但好像也在情理之中,我赶紧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观点。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我们都陷入了沉默......(刘加文)

金正日展厅。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平壤有轨电车。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平壤高速路。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平壤凯旋门。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讲解员说,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驻足一分钟,看完全部展品要用一年时间!
新华网记者朝鲜见闻一:平壤,环保之城(组图)
新华网记者朝鲜见闻三:我跨过了南北军事分界线(组图)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