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学校长代表谈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2:51:57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三位大学校长代表谈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 杨晨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在两会开幕之前出炉,亮点很多,尤其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在体制改革部分的第一章。观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构成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完整框架,体现了人才培养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说。
怎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两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三位大学校长,他们结合亲身经历,畅谈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
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是被动的机器,他们需要的是体系开放、选择多样、机制灵活的环境。
3月5日,白天在北京参加完会议的各项议程,饶子和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专程赶回天津,参加在学校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奖学金”颁奖仪式。这是国家天文台首次设立本科生奖学金,南开大学的2名大二学生获奖。
获奖学生秦雨静和蔡晓雨都不是学天文学专业的,但都是忠实的天文学爱好者,在校选修了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等课程,还经常参加有关天文的课程、讲座和社团。
秦雨静说:“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探索无穷无尽的宇宙,外出考察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到了自然科学的魅力,增加了我深入研究这个领域的兴趣。”秦雨静还加入了“便携式光学-射电望远镜”项目组。南开大学为鼓励本科生自选课题搞科研专门设立了创新基金“百项工程”,“便携式光学-射电望远镜”项目组也获得该项资助。
“开两会时间这么紧张,我还要赶回学校参加颁奖仪式,为什么呢?”饶子和对记者说,“南开大学没有天文学专业,却能有2名学生获得国家天文台颁发的奖学金,这是一个很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我想以此来激励学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除了学好必修课外,还要积极选修一些自己喜爱的或能够拓展知识面的课程,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把今年定为‘本科教学质量年’,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天文学概论属于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团队,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唯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这门课程搭建了连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台,截至目前,已有近2万名学生选修过这门课程。
饶子和坦言:“学生是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机器,他们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规划纲要》文本对人才培养体制进行大胆的分析,并提出政策要求,这是一个亮点。”
“就像《规划纲要》文本中说的那样,我们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体系开放、选择多样、机制灵活的环境。”饶子和感慨道,“就像温总理说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践出真知 增强适应性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郭荣:企业老抱怨高校毕业生上手慢,其实不是学生学的知识不够,而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差。
“我提的建议在《规划纲要》文本里面有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两部分。”一见到记者,郭荣就拿起《规划纲要》文本兴奋地说。
《规划纲要》文本出台前,国家组织有关部门在江苏举行了征求意见座谈会,郭荣在会上重点谈了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不少企业老总跟我抱怨说,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说他们在大学里没学好,其实,并非如此。”郭荣分析说,“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企业培训他们也是教给他们如何更快地适应单位的工作要求,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
正是发觉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郭荣向记者介绍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以扬州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兽医学院为例,学院通过举办兽医技能大比武、“整骨专家”大赛等活动,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还依托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
2010届毕业生张威对从事小动物疾病诊疗很感兴趣,进校后,老师帮她联系去动物医院门诊见习,经过3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犬去势术、犬绝育术、羊瘤胃切开术等外科手术,这使她在和多家宠物医院的应聘洽谈中更增添了几分从容和自信。
“一些用人单位专门总结了兽医学院毕业生具备的六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郭荣意味深长地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知,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也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
建立科学评价各类人才的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只有合适的岗位,才能留得住、稳得住人才,如果降格使用,他心里不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干什么工作都干不好。
一次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时,黄藤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一家计算机销售企业的老板明确表示,今后只要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原来,那家企业同时招聘了某国家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和一所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安排两个人做市场营销。一年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业绩远远高于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还是民办学校的毕业生适合这个岗位,我不该盲目追求高学历。”那位老板坦诚地说。
“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定。社会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多元的。”黄藤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比较严重,造成一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化甚至盲目化,学科定位综合求全,没有自己的特色。”
“民办高校培养了很多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说学校层次低,而是学校适应社会的需要。”黄藤分析说,“民办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这类学校瞄准市场,对接市场,比如西安外事学院每年都有砍掉的专业,也有新开设的专业,这就是针对市场进行的调整,所以这几年学生就业情况不错。”
“学历应该跟着岗位走。”黄藤给记者讲了一件事情。有一次,西安外事学院招聘了一个硕士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做了一段时间,那位硕士毕业生觉得没法适应教学工作的要求,希望调到办公室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行,被黄藤拒绝了。为什么拒绝他?黄藤坦言:“做教师我们要求学历在研究生以上,而办公室职员本科以下就可以。只有适合的岗位,才能留得住、稳得住人才,如果降格使用,他心里不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干什么工作都干不好。”
黄藤认为,《规划纲要》文本中明确提出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等说法,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