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36:46
【内容提要】信息服务是横跨信息管理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及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分析为基础,运用模式方法,探讨了旨在描述信息服务各要素间基本关系的基本模式、信息服务在实践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作用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生成模式以及由网络技术引发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摘  要  题】信息服务
20年前,传播学领域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麦奎尔(Denis  McQuail)与他人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1],并于1987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几乎与此同时,情报学领域发表了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T.D.Wilson)与他人合写的论文“信息用户模式:研究进展与前景”[2]。他们用模式方法回顾了各自领域30年来的研究进展。此后,情报学领域经常有人用模式方法回顾历史或描述研究对象,并在介绍信息传播模式和信息交流模式时大量引用大众传播模式。确实,模式方法因其简洁、直观和所具的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功能,有其独到的用处。当我们对信息服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抽象概括时,以图像、文字或数学模型为基本工具的模式方法也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服务活动是以信息用户为导向、以信息服务者为纽带、以信息服务内容为基础、以信息服务策略为保障的活动。对信息服务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述,就可以构成一种模式。本文拟对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和生成模式、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以及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推进信息服务研究的深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服务模式与信息服务项目是不同的概念。信息服务模式所要描述的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信息服务项目是指某种模式下的具体活动。
一、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及其生成模式
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指对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也许是认为简单或其他什么原因,人们似乎对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热情并不高。虽然会提到某些组成部分,但缺乏依据和论证。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是信息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信息服务活动都存在的组成部分,只是彼此的关系程度和作用方式不尽相同。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成了区别不同模式的主要依据。
(一)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
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可区分为如下三种:
1.传递模式
传递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服务内容(信息系统、文献等)并以信息服务产品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1。
附图
图1 信息服务的传递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加工或建立信息系统等,形成信息服务产品,并以某种策略提供给用户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服务者的生产劳动使原有信息得以增值,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模式包括源于信息交流的“米哈依洛夫模式”、源于信息加工传递的“兰卡斯特模式”和源于知识状态变化的“维克利模式”等。[3](P124—130)虽然这些模式并没有明确区分服务要素,但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上述四个要素。像信息服务实践,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实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等文献服务和检索类、报道类、研究类信息出版物的报道服务,以及检索服务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模式下的服务项目。
传递模式关注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是值得肯定的,但不重视信息服务者的特定服务和信息用户的能动性及信息使用情况是其缺陷。
2.使用模式
使用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用户的信息需要并以用户信息使用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2。
附图
图2 信息服务的使用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者根据用户的信息需要,以某种策略生产信息服务产品并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这是源于信息需要、终于信息需要的满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要和使用占有重要地位,信息需要成了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的信息使用是成了满足需要的重要保障。像信息服务实践中的参考咨询服务、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社会调查服务等服务项目基本上可以归入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威尔逊(T.D.Wilson)的研究成果[4],我们称之为“威尔逊模式”。
使用模式充分注意到了信息用户在信息服务活动中所受到的个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重视用户信息需要的发掘和满足,重视用户对信息服务产品的选择,但没有注意到信息需要是如何产生的、用户除了产品外还需要哪些特定服务等重要问题,因而服务效益经常受到影响。
3.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用户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用户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3。
附图
图3 信息服务的问题解决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用户参与信息服务活动的前提假设是用户当前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要寻求合适的信息服务的帮助,以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服务者明白并了解这一点,对信息和信息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形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产品,运用适当的策略把特定的服务和信息服务产品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这是坚持用户导向性,以问题为中心的服务过程,是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模式典型代表就是费古逊(Chris  Ferguson)提出的“现场/远程服务模式”(On-site/Remote)。[5]  与“使用模式”相比,问题解决模式描述了用户信息需要的产生过程,以及为了解决问题所需的特定的服务。虽然都是从信息用户出发,但服务者的行为依据不同,前者以用户的需要为依据,后者以用户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依据;虽然都要回归到信息用户,但对用户最终目的的假设不同,前者的假设是满足需要,后者的假设是解决问题。从信息服务实践角度看,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信息服务活动的开展和积极的信息效用的取得。我们相信,传递模式和使用模式的信息服务不会消失,但其范围内的许多服务项目将转入问题解决模式,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信息服务项目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信息服务的生成模式
如果说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旨于描述信息服务四个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那么,这些基本关系在实际中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生成许多独特的关系,也就是实际中会有许多生成模式。
信息服务的四个要素中,如果在某种情境下有一个是明确的或无需着重考虑的,也就是只考虑其他的三个要素,就可以组合形成四条关系链:“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用户—服务策略—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内容—服务策略”和“服务者—用户—服务策略”。如果只考虑两个要素,就可以组合形成六条关系链。少于三个要素所形成的关系链,其关系已包含在三个要素形成的关系链中。下面,我们就以上述四条关系链为基础,探讨信息服务中相应的“交互—增值”模式、“平台—自助”模式、“用户—吸引”模式、“内容—承包”模式等生成模式。
1.“交互—增值”模式
“交互—增值”模式描述的主要是“信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关系链,如图4。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服务内容比较复杂,对服务者和用户的要求比较高,服务内容与服务者和用户的关系比较密切,并通过服务者与用户的充分交互得到增值,因而受服务策略的影响比较小。信息服务实践中的数据库服务、数字地图服务、咨询服务、为企业信息化提供的ERP等服务项目均可归入此模式。我们以数字地图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附图
图4 交互—增值模式
数字地图服务是刚刚兴起的信息服务项目,与传统地图一样,其主要功能是查阅有关信息。所不同的是,数字地图的查阅功能要强大得多,能查阅的内容多得多,查阅效率也高得多。比如在决定是否在某条街上开办一个商场时,就可以快速、方便、准确地从数字地图中查到该街区范围内已有的商业网点及各商家的经营面积、品种、规模等重要信息,还可以查到交通状况、附近居民情况等必要的相关信息,而无需花大量时间去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去翻阅大量资料。其实,数字地图还有诸如为政府规划服务、为市场分析服务等更多更大的用途。
当然,数字地图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需要事先对各种数据的准确调查,需要数据的及时更新维护,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人们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数字地图服务的服务内容包括了非常复杂的、生产要求非常严格的、用户界面友好的信息服务产品和在用户当中树立良好形象、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及时调整查寻策略等特定的服务;服务者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技术能力;用户也要具备相当的素质。
信息服务的“交互—增值”模式是有前提条件的。其条件有二:一是服务者与用户之间能够及时充分地沟通交流,确保用户了解可能的服务内容,服务者明白用户的意图;二是服务策略对服务活动的影响较小,比如策略固定统一、用户不计较或哪种策略都能接受,就像数字地图服务中,无论是电话、书面委托查寻,还是直接在计算机终端查询都可以,数据费用可以统一定价。
2.“平台—自助”模式
“平台—自助”模式描述的主要是“信息用户—服务策略—服务内容”关系链,如图5。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用户的主动性强,参与程度高,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强,用户在服务者搭建的平台上自助服务,因而服务进行中对服务者的特定服务的需求少。信息服务实践中的阅览服务、检索服务、公告板服务(BBS)、远程登录服务(Telnet)、文件传输服务(FTP)、网上聊天服务等服务项目都可归入此种模式。我们以公告板服务(BBS)为例来说明。
附图
图5 平台—自助模式
公告板服务是最知名的网络信息服务之一,网络用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对此有兴趣,要么浏览公告板上面的各种信息和关于某个事件的各种评论,要么发布自己的信息或发表自己的评论,要么在公告板的有关版面中查寻自己所需的信息,要么寻找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网友”并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建立公共论坛等等。公告板成了开放式的即时性、区域性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
我们还能发现,公告板各个版面的版主和版副似乎就是“管理者”(严格讲是自我管理者),他们基本上都是志愿者,主要是整理和维持信息交流秩序,没有其他过多的管理任务;公告板上的信息主要是关于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信息和生活信息,而且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这正说明了这种服务平台与人们希望及时了解新闻、及时发布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所感兴趣的、所发布的信息等心理特点相吻合。
信息服务的“平台—自助”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服务者主要以提供服务平台为任务,其过程影响力小、影响面窄。一种情况是服务者的劳动成果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像公告板建成后,可长期使用;另一种情况是同类服务者较多,服务者的可替代性强,用户能够较为容易地从一个服务者切换到另一个服务者。因而用户不仅需要自助,而且能够自助。有人甚至不无道理地断言:“在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的查询将以‘自助’的方式完全在网上进行作业。” [6]
3.“用户—吸引”模式
“用户—吸引”模式描述的主要是“服务者—服务内容—服务策略”关系链,如图6。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服务策略特别讲究,服务者要细分服务内容,增强并保持对用户的吸引力。信息服务实践中的社会调查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社团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IAP)、互联网内容服务(ICP)、互联网门户服务(IPP)等服务项目都可归入这一模式。我们以互联网内容服务(ICP)为例来说明。
附图
图6 用户—吸引模式
互联网内容服务主要是指各网站在网上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网络技术应用服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网络服务公司的服务。1998年前后,互联网内容服务曾经被众多网络服务公司确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并引发一股网络企业发展热潮,风险投资纷纷投向网络服务公司,带来了表面上的繁荣景象。没过一、两年,人们发现这种景象是被人吹起来的泡沫,许多公司在“烧”完风险投资后陆续倒闭。幸存下来的网络服务公司这才开始真正考虑服务的“内容”,步入内涵发展的正确轨道,虽然表面平淡一些,但每一步都较为踏实。透过这种粗略的发展轨迹,我们从信息服务的角度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五点经验教训:一是网络服务公司(服务者)除非是为了过把瘾,要有正确的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不是轰轰烈烈、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需要积累,厚积而薄发;二是要冷静、理智,不能人云亦云,风险投资是短期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赢利能力,用户的点击数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准确说明服务对象的数量,更说不上需求的市场力度;三是在用户不确定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明确市场对象,研究并运用合适的市场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真正的服务对象;四是针对确定的服务对象,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讲究沟通、交流和服务策略,培养并增强他们的忠诚度;五是要经常把“内容”与“专业”联系起来思考,要有专业思想、专业内容、专业技术和专门服务。可见,运用适当的技术策略、市场策略、产品(内容)策略和服务策略来吸引新用户、巩固老用户,是互联网内容服务之关键所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服务的“用户—吸引”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潜在用户多、现实用户少,或者是用户明确固定且需求独特。
4.“内容—承包”模式
“内容—承包”模式描述的主要是“服务者—信息用户—服务策略”关系链,如图7。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确定了服务对象和服务策略后,服务者的作用非常突出,服务者是服务进行过程中的主角,承包了大量属于用户的事务,并对服务内容和用户负有明确的、重要的责任,服务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和社会形象要求很多、很高。信息服务实践中的定题服务、专题门户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应用服务(ASP)、专业服务、托管服务、外包服务等服务项目都属于这一模式。我们以应用服务(ASP)为例进行说明。
附图
图7 内容—承包模式
应用服务是指服务者利用自身集中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和数据中心平台,通过网络将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及其可能的服务,以租赁、托管或外包等形式提供给用户进行有偿地使用的服务项目。这是网络宽带技术、安全技术和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发展的产物。其特点是让用户能够通过租用服务者的信息系统实现自己的信息管理,而无需承担前期一次性、大规模投资的压力和风险;用户的信息管理平台“托管”在服务者那里,而不是放置在用户那里,并实现了系统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外包”;服务者不是到用户那里,而是在自己单位里实施各种功能和服务的管理、维护和更新。这种服务项目一问世,就深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的欢迎,也引起许多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到服务上,而不再是销售上。
信息服务的“内容—承包”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服务内容单一、明确,就像应用服务项目那样,服务者主要是承包加工用户所需的数据或出租软硬件设施。
毋庸置疑,随着信息服务实践、网络技术、经营理念、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服务的生成模式将不断涌现。当然,各种生成模式改变不了信息服务四个要素的基本关系。
二、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网络信息服务概念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而出现和流行起来的概念。我们知道,网络是纵横交错的节点组织或系统,从技术和信息角度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是现代社会的三大网络。脱胎于计算机网络的互联网,使得三大网络朝着融合为一的方向发展,使得网络与信息的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我们可以把网络信息服务模式概括为“认知—应用—创新”模式。“认知”是指人们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并意识到这些技术的重大意义和在信息服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是指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利用这些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信息服务活动中就是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改进服务策略和服务效果;“创新”是指在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技术,在信息服务活动中就是把各种技术与信息更好地结合、统一起来,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这种模式既描述了信息服务的技术应用过程,又反映了信息服务活动四个要素的基本关系。
同样道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出现不同的生成模式和服务项目,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把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分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进网络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三个阶段。
(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在全新的环境(互联网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强调的是信息服务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信息服务活动新的影响。
不可否认,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而形成的电信网和因广播、电视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广电网,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的建成,对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都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然而,互联网的诞生和进入商用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是难以估计的,能肯定的是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发明和进步的影响和作用还大,而且大得多。
就信息服务来讲,互联网环境不仅是技术环境,还是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以前只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并依靠专家帮助的计算机联机信息检索相比,互联网技术更多并在更大程度上是民用技术、商用技术,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加以运用,而且互联网技术的通信速度和范围、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等都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的出现还使得信息的可得性和易接近性大大增强,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和能够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变;同样地,互联网的出现随即带来了所谓的“网络文化”、“网络经济”和“网络政治”,这些网络产物都会对信息服务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不难想象,互联网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比电视对人们的影响[7](P33—69)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年轻人当中,给父母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发电子邮件的人越来越多了;阅读印刷型报刊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浏览各种网页的人越来越多了;被动接收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少了,而主动学习和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多了。显而易见,这些方面的变化也给信息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信息服务环境的上述变化对信息服务活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信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的变化和调整。信息用户和服务者的变化除了他们作为普通人所受到的深层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所发生的变化外,还表现在信息用户当前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中有相当比例是互联网应用方面的问题、信息素养不断提高、对所需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要求发生变化、对服务者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变化,表现在服务者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服务产品的加工条件更加优越、特定服务的难度不断加大等变化;服务内容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表现在服务产品的载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产品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更高(如网页等)、信息产品的可得性和易接近性更强、特定服务更专等变化;服务策略也随着服务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变化,如对用户有关情况的评定更加困难、服务的技术手段和经营手段的地位更加突出、测评及反馈要求更高等。
信息服务各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信息服务活动的战术和战略调整。战术调整的主要体现就是把已经开展的大量的信息服务项目引进网络;战略调整就是创造性地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
(二)信息服务进网络
信息服务进网络是指在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拓展已有的信息服务项目,以符合用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服务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原有信息服务的翻版,也就是把原有信息服务翻转成网络版。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项:即时完成节点之间、节点与用户之间的超文本双向传送、共享网络资源(包括软硬件和数据库及网上有关信息)、分布式处理一些复杂的任务。随着互联网功能的不断增强,可替代的人力劳动将会越来越多,替代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从理论上讲,原来所有的服务项目几乎都可以翻转成网络版。当然,并不是网络版就比原版好。有些服务项目的网络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前文提到的数字地图服务和公告板服务,虽然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也可以实现其功能,但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相反,有些服务项目的网络版却不比原版有效,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如专深读物的阅览服务、有些内容的咨询服务等。
因此,什么项目进网络,什么服务环节进网络,一定要考虑信息用户的需要,考虑服务的实际效果,而不能只考虑技术的可能性和所谓的“时髦”。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许多服务项目应该进网络,但许多项目的特定服务的网络版不如原版的效果好,因为人机交互经常不如人人交互来得直接、丰富。比如,用户在使用某项服务中遇到网络技术上的问题时,他可以通过网上的 “常见问题(FAQs)”求得帮助,也可以获得服务者的当面指导,显然,前者常常不如后者的效果好。
(三)互联网信息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应用互联网的基本功能而开辟的前所未有的信息服务项目。像前文提到的应用服务(ASP)和互联网内容服务(ICP)等就属此范围。这是信息服务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就有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如远程登录(Telnet)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新闻系统(News)服务等等。
互联网信息服务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创新点有许多。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前台服务者时,可以开辟众多的自助式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中间用户时,可以开辟游戏等众多的娱乐信息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服务内容时,可以开辟众多的数据服务项目和咨询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服务策略时,可以开辟众多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集成体时,可以开辟众多技术与信息统一的服务项目(如网页制作、网络常见问题解答、智能代理等);当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产业活动单位时,可以开辟众多信息服务产业群和产业,如2002年版的“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就突出了互联网产业,把原先分别含在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大类中的互联网部分单独列类,设立“互联网出版与广播电视业”大类,把原先含在“互联网服务提供、数据处理及其他信息服务业”大类中的在线服务部分单独列类,设立“互联网服务提供、网络检索门户、数据处理服务业”大类。[8]
不难估计,互联网信息服务将朝着技术与信息、四个要素之间的集成度更高,个性化服务、交互式服务、便捷服务等服务性能更高、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方向发展。也许等到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更高后,“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名称就不像现在这样深奥和流行了。
三、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机制
信息服务新模式与信息服务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信息服务发展的表征,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是诞生了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因此,信息服务活动越是活跃、信息服务越是快速发展,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就越能诞生。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信息服务活动空前活跃、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服务模式出现了两种诞生机制,即以信息服务各要素为基础的衍生机制和以发展条件等外围因素为基础的催生机制。
(一)信息服务模式的衍生机制
信息服务模式的衍生机制要说明的是信息服务的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的关系变化情况和过程。这种变化的母体就是信息服务基本模式所描述的方向性、程序性的基本关系。
我们可以假设,在某种情境下,信息服务活动可能特别突出,四要素中的某一个、某两个或某三个要素,对突出的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的描述就可生成新的模式。
按照这一假设,信息服务可以诞生14种生成模式,包括突出某一个要素的四种(C[1][,4])、突出某两个要素的六种(C[2][,4])和突出某三个要素的四种(C[3][,4])。在突出某一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其他三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突出某两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其他两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突出某三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就像前文中叙述的那样,另外一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对稳定状态”是指固定状态或其变化基本上不会引起其他要素间关系变化的状态。
上述变化的可能性在信息服务实践中发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概括地讲就是各要素在某种情境下的状态。比如,当服务策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交互—增值”模式;当服务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平台—自助”模式;当信息用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用户—吸引”模式;当服务内容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内容—承包”模式。
(二)信息服务模式的催生机制
信息服务模式的催生机制要说明的是信息服务因相关因素的作用和催动而引起的变化情况和过程。不难发现,信息服务已不仅仅是图书馆、科技信息研究所、经济信息中心等机构的事情,即便是这些机构的信息服务也是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服务已经与产业的发展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已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服务”的概念名称时有出现。不管怎么讲,随着环境的变化、联系的增强和需求的增加,信息服务确实迎来了许多发展的空间。
信息服务的相关因素有许多,主要的有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等基础性因素,也有政府有关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等环境因素,还有生产要素市场状况、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等外围因素。这些因素与信息服务联系在一起时,都会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信息服务在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其他领域的一些技术方法被应用到信息服务领域中来。信息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诞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作用及其结果。
信息服务型企业是指主要从事信息服务经营活动的企业,其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含 IAP、ICP、IPP等)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信息服务活动受上述基础性因素、环境因素和外围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没有相关政策的保障、没有企业经营的经验等,这种信息服务型企业就不可能出现和发展。这种企业边实践边探索,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各种经营模式,我们笼统地称之为企业信息服务模式。
显然,不同机制诞生的信息服务模式,描述的是信息服务各要素和有关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描述四要素及其关系的基本模式,有突出四要素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也有描述信息服务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的多种多样的模式。信息服务越是发展,其模式越是多样。当然,仅仅因某个要素或相关因素的某方面的变化,就归结为一种模式,是不妥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特别加强信息服务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不同关系所导致的各种服务模式的研究,尤其是信息服务与网络技术、信息服务与市场、信息服务与贸易、信息服务与企业、信息服务与产业等关系及相应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WILSON,T.D.,et  al.Models  of  the  information  user: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research[A].In:SWEENEY,G.P.: IN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C].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1982,361-367.
[3] 倪波.信息传播原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4] WILSON,TOM:Towards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9,15,203-209.
[5] FERGUSON,CHRIS:‘Shaking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too: 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M].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00,61  (4),300-311.
[6] 方卿.基于网络载体的科学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情报科学,2002,20,(2):209-211(221)。
[7] 〔日〕山上定也,温元凯.惊人的信息推理术[M].李涛编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8] KORT,   JOHN  R.  The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BEA‘s  Economic  Accounts[J].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May  2001,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