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重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44:38
徐迅雷《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28日   24 版)
《小人物史记》是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倾听·人生”版精品的结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篇一整版,约有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就这样向读者敞开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如果说电视版的口述历史是凤凰卫视做得最好,那么文字版的口述历史就是“倾听·人生”做得最佳。在这里,新闻性与历史性并举,故事性与文学性齐飞;在这里,还原了时间里人的真实,还原了空间里时代的真相;在这里,有非常的生活,有独特的经历,有你想象不到的人生九曲十八弯;在这里,出现了许多佳酿名篇,搁在哪个时候都是口述文字的经典篇章……
这是倾听的力量,更是人文的重量。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人在不凡和平凡的跌宕起伏中,变化出人生的故事、沉淀出人文的意蕴。“倾听”的篇什,就是呈现这样的人生、人性、人文。我总是想,写小人物,一定得有大视角。人是环境的人,人是时代的人,所以要把人写成史,把家写成国。我非常佩服“倾听”的编辑们多年来选取人物、撷取题材的眼光与角度。他们不囿于一时,不局限一地。正如智者所言:“并非简单地抓住了小人物,而是抓住了人类的共同命题”。许多口述实录题材,就是一部书,比如袁敏的《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比如石子坚的《我在美国当警察》,比如《日本孤儿》——这留在大陆的日本孤儿的背后故事,甚至比电影名片《人证》、《海角七号》里一些情节曲折得多。这也验证了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名句:“人世间有许多奇迹,人比所有奇迹更神奇。”
白云苍狗,人世沧桑。人是丰富的,人性是复杂的,人的丰富复杂构成了社会的纷繁多姿。人生“展开”的过程,总是那么的异彩纷呈,“倾听”中的很多篇章,你只要看一眼,就欲罢不能。生动鲜活的口语,亲切贴近的叙述;更有许多细节,读过之后恐怕一辈子都会记得。因为那些精准精细的细节,是经过一生的过滤沉淀还能留下来的:14岁的冯根生进胡庆余堂当学徒,母亲搀着79岁的祖母一路送他,祖母反复关照的一句话是“做事一定要认认真真,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冯根生说,这话他已经用了50多年,现在还受用不尽。这就是最朴素的话最真理,最人文的话最营养。沙祖康大使讲述自己的“穷小子求学记”,一个细节是,穷怕了的母亲把他刚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撕了,个中历史人文环境,就这样鲜活地呈现在字里行间。而钟点工蔡红梅自从干了这一行,回到家一点都不想做家务了,她说只想请个钟点工来做——这样的细节,不是倾心的倾听是无法获取的,不看这“倾听”中的《钟点工》那也是不知道的。
人文的重量,靠人来造就。日常生存的人,只有在注入意义之后,个体生命才能真正转化成为人文层面的“主体角色”。这部作品通过小人物的口述历史,把沉甸甸的人文意蕴形象地展示在版面上、书籍中,我们读者尽可以从中感知什么叫“形象大于思维”。如果只有故事,而没有人文,那叫猎奇;如果只有哭诉,而缺乏升华,那大抵也就成了“祥林嫂”。
无人文则无“悦读”,无“悦读”则无副刊。杭州日报的副刊,人文底蕴深邃厚实,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他们是一批人文气息浓郁的副刊人。他们是小人物的选择者,是口述史的倾听者,是文字稿的编辑者,更是大人文的提炼者。我作为一位普通读者,在此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