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医百宝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18:25
打开中医的百宝箱——对治方法精粹(1)
大医曰:“举手投足皆治病。”斯言妙矣。明白了疾病的来路,掌握了得心应手的工具,知己知彼,主次分明,治标以救急,治本以除根,心中洞晓玄机,双拳啸出剑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信可乐也!
病症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有它的来路。如果您能了解这一点,再辨明疾病的根源是五脏失调、经络瘀塞、血气虚弱,还是三浊堆积。接下来自然就能找到得心应手的工具,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外治其标,内治其本了。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倚天剑和屠龙刀。
现在,就让我们就打开中医的百宝箱分分类、找找看:
调情志、静心安神类
《黄帝内经》上说:心就像一国之主,如果昏庸无道,底下的大臣(其他脏腑)再贤明,国家(身体)也治理不好,必然危机四伏,乃至丧邦灭国。可见,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多么重要!而我把“调情志、静心安神类”列为第一,用意正在于此。
调情志、静心安神的方法有鼻端调息法、打坐法、金鸡独立、听古琴曲、引气血下行等。
疏肝类(肝胆类)
1.推腹法
沿两肋下往下推,侧面腰腹部向肚脐方向推,有很好的疏肝作用。
2.推腰法
双手反掐腰,然后提到接近腋下的位置,顺着腰腹部向下直着推摩,推到臀部侧面就可以了。肝经是属阴的经络,因此除腿上的部分以外,大部分线路都在身体的较深层循行。胆经是肝火冲发的通道,离体表较近,所以,通过胆经疏泄肝火是很好的选择。对照经络图就会发现,推腰法所过之处正好覆盖了胆经在腰腹部的循行路线,能够降胆经之火(肝火的外现形式),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3.把指甲削平,掐按太冲穴,把痛点转移到行间穴
这是疏泄肝火最直接的方法(偏重左脚)。太冲穴是肝经原穴,是疏泄肝火极重要的端口。为什么要把太冲穴的痛点按摩转移到行间穴呢?
《黄帝内经》上说:肝气郁结不舒的人,常常两肋隐隐作痛,针刺行间穴就可以疏解这种郁结。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针刺疗法比较专业,自己不容易操作。用按摩的方式把太冲穴的痛点转移到行间穴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且易于操作,所以适合推广。
身体健康的朋友掐按太冲穴时,应该是有酸痛感的。如果您掐按太冲穴完全没感觉,就是此处肝经阻塞到了麻木的程度,可以向上顺着肝经寻找敏感穴位,然后重点按揉。也可以推揉腿上的整条肝经,以打通经络。您觉得哪个好用就可以选哪个。
4.金鸡独立法、转脚腕法、热水泡脚(最好用桶泡,水线高些)
这些方法都可以引血下行,进而疏泄肝火。这是因为肝火旺会导致血气逆行上冲,引气血下行的各种功法恰能反其道而行之,非常对症。
5.敲胆经+拨阳陵泉穴
前面已经讲过,肝胆相照,肝经胆经互为表里,胆经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胆经可解肝之郁气,降肝之燥火。另外,按摩三焦经手臂上的敏感穴位或者循经刮痧,都有很好的降肝火效果。3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大多三焦经瘀塞严重。您现在就可以沿三焦经按摩一下,看看堵得厉不历害!
三焦经与胆经同为少阳经,只不过一个在腿上,一个在手臂上。二者内有通路,同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三焦经与疏通胆经作用相同。
6.健脾胃、固肾强肾都有助于疏肝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余下的残渣就会进入气血,大幅度加重肝脏解毒代谢的负担,可见脾胃好坏与肝脏关系密切。
肾气虚的话,肾脏分清泌浊的功能减弱,浊物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机会减少,滞留体内,会增加肝脏的解毒压力。另外,肾为伎巧之官,它决定了五脏六腑是否能高效并充满技巧地运转,当然也包括肝脏。
健脾胃类
1.推腹法
能直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按摩经过腹部的脾经和胃经,除三浊、通肠道,一举多得。
2.按摩小腿脾经(血海穴以下)上的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
这些穴位用处多多,能直接温脾补气血,提高脾的运化能力。
3.按摩胃经上的穴位
能增加肠胃的气血供应,促进消化吸收。足三里是养生大穴,对调理胃病非常有效。但要注意一点,胃经气血是从头流向脚的,所以按摩足三里要从上往下推揉,这样的效果才好。
按摩足三里,加中脘穴拔罐,再加按摩脾经公孙穴,可以调理脾胃问题,效果也很不错。
胃经的上巨虚穴可调理大肠,胃经的下巨虚穴可调理小肠,再配合按揉足三里,整条肠道都能得到很好的调理。
4.温灸中脘穴和足三里
对于胃寒、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温灸中脘穴和足三里,健脾胃的效果非常好。胃热的朋友灸中脘可能会感觉不适,这种情况可以用在中脘拔罐或按摩的方式来替代。
5.小米粥和牛肉汤
粥类(小米粥最佳)、汤类食物滋养脾胃,牛肉汤补虚损、健脾胃,又容易消化,是养脾胃的佳品。肉块、干饭和干果不容易消化,易伤脾胃。
打开中医的百宝箱——对治方法精粹(2)
6.疏肝即能健脾
因为肝是个大血库,如果肝火旺或肝气郁结,就意味着肝血被透支上逆。这一方面会导致脾脏供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血液回归肝脏,肝的解毒几率减少,供给脾脏的血液就会浑浊不清。双方作用下,脾脏的运化能力必然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气(肝火旺)就吃不下饭(脾虚),甚至胃痛的原因(脾虚运化不利,导致食物积存在胃,化腐化热灼伤胃壁)。
现实生活中,肝旺脾虚的人相当多(尤其是女士),所以疏肝和健脾要两手抓,配合进行,效果最好。
7.肾虚脾也不会强
《黄帝内经》里讲:“肾为做强之官,伎巧出焉。”意思是说,肾气的充足与否,决定了五脏六腑能不能高效并充满技巧的地转,当然也包括脾脏。脾肾双虚是很多男士的体质特点,尤其是胃寒、大便不成形的人,必须健脾与补肾同步进行。
固肾强肾类
肾(气)为先天之本,就像树种里蕴含的生命力,如果它饱满,树就长得笔直高大;如果它干瘪,树就可能长得矮小弯曲。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就是告诫我们,如果年少之时只图一时之快,放纵不加节制,到了壮年就会未老先衰,百病丛生。
所以补肾固肾的前提是节制。比如,不看色情图片或电影、戒除手淫、性生活适度等。这就像一个漏水的池子,如果不先减少漏损,注入再多的水也只是浪费资源而已。
另外,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个补肾的方法。
1.金鸡独立法
能静心补肾,身心同治。练习时,听古琴曲等宁静的音乐,收心补肾的效果更佳。
2.坠足法、“引血下行三部曲”、热水泡脚、马步站桩
这些方法补肾的效果都不错。引血下行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补肾和降肝火。而在中医看来,肝肾同源,肝火之根就在肾,肝火旺常常是由于肾的收藏能力下降导致的。肾阳不固,因此容易摇动外泄。
肾又主管腰部以下的气血循环,所以肾虚的人常常感觉腰膝酸软、下肢清冷,引气血下行刚好能引来新鲜气血,培补肾元。
3.温灸关元穴
现代人多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其中虚火旺于上,肾阳耗于下。温灸关元穴,正好收上炎之虚火,补肾中之真阳,引火归元,破肾中的寒邪,壮全身的元气。
4.在后背肾俞穴拔罐(隔一段时间拔一次),同时按摩复溜穴和太溪穴
膀胱经纵贯整个后身,是人体排毒的大通道,因此刮痧、拔罐等排毒之法总是首选膀胱经。膀胱经上的各种俞穴,比如肾俞、心俞、脾俞、胃俞等,实为各脏器在膀胱经上的排毒口,所以在俞穴上拔罐或刮痧,就是在帮助各脏器排毒,肾俞自然也不例外。而按摩肾经上的太溪、复溜两个补肾大穴,更是引导血气补肾的好方法。这边厢拔除内藏之邪毒,那边厢补以新鲜之血气,新旧更替,营入浊消,实乃妙招也。
另外,单独按摩复溜穴和太溪穴也可以补肾。用温灸法灸太溪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5.打坐
静心、疏肝、补肾。腰为肾之府,盘膝打坐可使气血自然汇聚到腰腹部,因此能够补肾。肾主收藏,疏泄过旺的肝火、平静散乱的心神,都有利于减少耗损,加强身体能量的收藏和润养。
6.黑芝麻、黑豆等食物可以补肾
养血气类
1.早睡觉、敲胆经、按摩心包经
这些养血气的方法自出现以后,已经过很多人的实践。尤其是早睡觉,顺应自然生息的法则,让身体自我修补、增长血气,可以说达到了“无为而治”“无为自化”的最高境界。
脾胃乃后天之本,是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成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体内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2.健脾胃
脾胃乃后天之本,是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成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体内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3.生姜大枣红糖水
生姜六七片,大枣四五枚,红糖一汤勺,加水煮开成一杯即可。这个食疗方能温胃散寒、温经补血,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非常合适。强调一下,此方一定要早晨或中午之前喝,因为过了中午,人体的血气就趋于收藏(下降)了,与本方温通之意相违。经常腹胀的人煮汤时可不加红枣。
4.牛肉汤或清炖牛肉
《黄帝内经》说:“脾之畜为牛。”也就是说,牛是与脾脏最相配的牲畜,牛肉是脾脏喜欢的肉类。
《本草纲目》认为,(黄)牛肉性温味甘,安中益气,养脾胃。中医认为,牛肉还可治虚损羸瘦,脾弱不运等症。将牛肉炖烂(三小时以上,这样容易吸收),去除浮油,喝汤食肉,能大补虚损。
如果您脾胃很虚,牛肉就让家人去吃吧。毕竟,牛肉的纤维比较粗,对于您那很虚的脾胃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担。您只需去掉浮油,喝汤就可以了。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炖煮,牛肉的营养基本上都在汤里了。
5.小米粥
小米,古时称稷(粟)。《黄帝内经》说:“脾脏对应的谷物是稷。”也就是说,小米是脾喜欢的谷物,有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的作用。适合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本草纲目》还记载,有个非常虚弱的人,没有用药,只是每天吃小米粥,结果不久后身体都恢复了。小米粥之功,可见一斑。
有朋友说,小米是偏凉性的吧,会不会伤到脾胃的阳气?没错,小米性凉,不过做成粥以后就属于温性的了,且味道平和清淡,易于吸收。
6.当归、大枣和阿胶能补血,黄芪和党参可以补气,灸甘草有补脾益气、调和脏腑的功效
打开中医的百宝箱——对治方法精粹(3)
保护心脏类(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按摩心包经(偏重左侧)能排除心包积液
如果您觉得这个方法太麻烦,还有一个简化版,就是先按摩膀胱经上的昆仑穴,再按揉任脉上的膻中穴。
另外,心包积液,其实就是浊气久聚心脏的产物,而昆仑穴是火穴(心属火),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按摩昆仑穴可清心中之浊气。
2.按顺序依次在后背的厥阴俞(心包的俞穴)、手臂上的心包经和任脉的膻中穴刮痧
在这些部位刮痧,就是用物理的方法把沉淀在相关血管壁上的瘀血浊物“刮”出来。而有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它们往往为了疏通个别部位,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扩张全身血管,得不偿失。刮痧的方法不仅效率高,更有针对性,而且比较安全,副作用小得多。
要注意的是,刮痧也会消耗一些血气,所以对于血气很虚的人或老人来说,要准备些人参生脉饮备用,以防“晕刮”。
3.金鸡独立等引血气下行之法
上实下虚的体质,往往是上半身血气偏于雍滞黏稠,下半身则虚衰不足。引血气下行,正好泄有余补不足,能增加上半身尤其是心脑血管血液的更换率,减少血管的瘀堵。
4.固肾补肾
如果肾气虚,心火就会虚旺,出现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失眠等情况。肾气充足的话,心脏跳动就会舒爽,不急不缓,心肾相交,气定神闲。补肾静心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应配合进行。
5.疏肝即能保护心脏
因为肝经和心包经同为厥阴经,肝经在腿上,心包经在手臂上,就像一条路的两端。肝经畅通平和,心包经也会安定,不易堵塞。
疏通经络类
按摩、刮痧、拔罐、形体导引和意念导引均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前面各类都已提及,此处就不重复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前面介绍的瑜伽“拜日式”功法,具有综合性疏通经络的功能,简单高效,一举多得。
大医曰:“举手投足皆治病。”斯言妙矣。明白了疾病的来路,掌握了得心应手的工具,知己知彼,主次分明,治标以救急,治本以除根。心中洞晓玄机,双拳啸出剑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信可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