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5:11:33
“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
徐景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长期的任务,这是勿用置疑的。但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不是等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很有讨论之必要。
“以经济为中心”之功过
“以经济为中心”是小平同志确定的国策。这项国策是针对突出政治、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倾向而提出的。毛泽东时代曾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也不否认要发展生产力,不过经济与政治相比,第一位的任务是政治,即反修防修,通过抓革命来促生产。结果忙于斗争,经济落后,民众贫困。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为中心”,是治国理念的重大转折,使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它的含义就是“经济首位”、“发展第一”,其它工作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并且按照这个“中心”的要求,推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成功的原因就是问题的根源。“以经济为中心”在实践中就成为了“以GDP为中心”,“以GDP为中心”就成为“以项目为中心”。为了完成GDP增长的硬指标,不惜采取种种变通、违规、甚至违法的手段,置环境保护以不顾、置社会进步以不顾、置精神文明以不顾、置百姓的健康、生存以不顾。
正是针对这种只顾发展经济,不顾其他的错误倾向,我们先后提出“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在解释“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时,一定强调要“以经济为中心”。既要反对,又要坚持,造成思想认识的矛盾和混乱。
陷入认识误区
提出一个口号、制定一项国策,都是有针对性的,也就是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十分明确。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为中心”就是反对突出政治、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倾向,号召全党全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众,谁不想发展,谁不想发财?闹发展的政府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想发财的民众恨不得一夜富起来,还用强调发展第一、挣钱重要?今天的问题恰恰就是政府“以经济为中心”,不顾自然、不顾社会、不顾精神。民众以金钱为第一,不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社会。夸张一点说,当今中国想发展、想发财快疯了、晕了、昏了,找不到北了……
我十分理解,党和政府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以经济为中心”,是因为中国还不发达、不平衡、不协调,而要解决这一切,前提是发展。担心不提“以经济为中心”,就会影响发展。这是多虑了。改革开放近30年,物质主义价值观已深入党心、民心,叫做“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几乎个个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又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已有了原动力。这用不着操心了。需要操心的是怎么发展,即处理好发展中平衡、协调的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所以提出“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反对的就是“经济中心”、“发展第一”思想指导下的片面发展。可这是小平同志确立的第一国策,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这是摆在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面前的一道坎。
先讨论该不该跨越,再决定敢不敢跨越,再研究怎么跨越?
必须的、重要的、基础的不等于是中心
“以经济为中心”的理由是我国不发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长期任务。其实,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任务,我国即使发达了,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发展生产力?“以经济为中心”的提出,是为了纠正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倾向。今天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沿用“经济为中心”的口号,来指导如何发展,那就出问题了。
比如,处理发展与环保的问题,强调发展是第一、前提是发展,那自然发展了再说,污染项目照样上,谁会重视环保呢?比如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问题,强调经济是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考核的是GDP,谁会关心教育、卫生、医疗呢?比如要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主导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这岂不是违背“以经济为中心”的国策,政府能离开“中心”干别的?比如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中央解释“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还是发展第一,所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意见、建议、措施、办法都统统往后放,等发展了再说,这是中央的精神,你们瞎忙活什么?比如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关心民众精神健康,要抓道德教育,文件报告可以提一下,但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展,不发展吃什么、喝什么,你们不要干扰“经济为中心”的国策!总而言之,在“经济为中心”,其他都是次要的主导思想面前,所有提的好口号、好政策、好措施都统统无效。我们所要反对、纠正的不持续、不协调、不科学、不全面发展的错误行为都在“经济为中心”、“发展是第一”的大旗下找到理由、根据和借口。
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的又一个理由是,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前提,不发展经济,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强调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基础性。我要反过来问:重要的、必要的、基础的一定是中心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不以科技为中心?教育是经济、科技的基础,为什么不以教育为中心?还有物质是基础、金钱是基础、粮食是基础,为什么不以物质、金钱、粮食为中心?空气、水对人更重要,为什么不以空气、水为中心?这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标准、价值选择。当着贫困,没钱、没粮、没物的时候,这一切是基础,也是中心。以经济为中心的口号,对于当时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中国来说,是正确的。对于今天还没有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地区来说,也是正确的。但从总体上,对于奔全面小康,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来说,发展经济还是重要的,但不能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生态保护、社会和谐及人的生命、人的权利、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同样重要,或更重要,不能忽视、不能损害。“经济为中心”这句口号已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
中国需要一个新转折
温总理讲“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个“初级阶段”的长河中,又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据此我们应提出新的口号、新的政策。“经济为中心”,将发展经济置于一切之上,适合于中国“初级阶段”的第一阶段,当时不重视发展是主要倾向,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现在第一阶段的问题已经解决、任务也已经完成,进入第二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片面发展的倾向,实现持续、协调、科学、全面发展的新任务。自然我们要提出新口号、新国策,实现新转折。现在提出了新口号,就是认识不到要实现新转折。
这有理论上的障碍,还有政治上的障碍,即不提“经济为中心”是不是反对小平同志的既定国策?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以此为据,反对“两个凡是”,超越了毛泽东,将落后、封闭的中国引入了先进、开放的现代文明。邓小平解释,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超越毛泽东,不是反对毛泽东,而是符合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从“经济为中心”转向持续、协调、科学、全面发展,从经济改革转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正是实现邓小平的遗愿。这就是我在悼念小平逝世十周年的文章中提出的,继承小平、超越小平。继承小平是为了超越小平,超越小平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小平。
那么,用什么口号来代替“以经济为中心”呢?那就是“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这本来是实行新转折的新口号,可是我们在解释“以人为本”时,又以旧思想、老观念来阐述。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时,强调与“以经济为中心”是不矛盾的。“以经济为中心”在理论的本源上是属于物本位的世界观、经济主义的发展观、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与人本位是相对立的。西方工业文明把人对物的追求,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社会价值尺度,表现为经济至上的经济主义、物质至上的物质主义、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物本位的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同时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人的精神、灵魂的丧失,人的异化。
我国“以经济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的物本位成为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方针、国策,西方式的现代化成为我们的榜样,国民生产总值翻番成为我们的目标。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全面恶化。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这原先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用以对抗欧洲中世纪宗教倡导的“以神为本”。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的大旗,呼喊尊崇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幸福,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现世的快乐代替来世的幸福、以享乐主义取代禁欲主义。这就开启了西方工业文明。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实践结果是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追求“物”,人从“神”的奴隶变成了“物”的奴隶,“以人为本”就异化为“以物为本”。今天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具有理论的新内涵、新认识,以指导我们实现新转折。
“以人为本”的新内涵
“以人为本”的内涵,一是相对于“物本位”,从满足人对物的需要为中心、为尺度、为目标,转向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平衡发展为中心、为尺度、为目标。这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人的需要为中心、人的发展为宗旨、人的持续为原则。二是相对于“群本位”,从对人民负责转向对每一个个人负责,实行“个体本位”。
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实行新国策、新转折的关键。
一是认为,我国还不发达,满足物的需要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转向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平衡发展?要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平衡发展,前提是发达的生产力,所以还是“以经济为中心”。这里的认识误区是,以“人”为中心取代以 “物”为中心,不是不要“物”,也不是轻视“物”,而是使“物”的生产、消费、分配走上科学、合理、公平的轨道。更重要的是以“人”为中心取代以 “物”为中心,是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之一,而不是需要的全部;更不是将人的物质满足度作为唯一的价值尺度、价值目标。
我们的政府应该明白,中国按人均GDP永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西方发达国家不是我们的目标。将物的丰裕度作为现代化程度、社会文明的水平是物本位的世界观。对人的需要和发展来说,对人的快乐和幸福来说,物质无疑是基础,但更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所以,衡量现代化程度、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准是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度。不是我国达到发达水平才来追求人的全面需要、平衡发展,恰恰是我国达不到发达水平才改换目标,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来替代物质追求作为唯一标准的西方式现代化。正如毛泽东不走城市暴动的俄国革命道路,而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不是不想学习列宁,而是学不来、学不了、不能学。
我们的民众也应该明白,追求财富是我们的权利,我们要尽力富起来,但是财富的获得受条件、机遇、关系、资源等等的制约。中国的农民不可能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都成为富翁。但是中国的农民、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不一定不快乐、不幸福,相反比城里人、有钱人可以更快乐、更幸福。因为人在解决温饱之后,人的快乐和幸福并不主要取决于物质财富,而是人对其它方面需求的满足,如健康、友谊、爱情、尊重……所以人不是当了富翁以后来实现全面发展,而恰恰当不了富翁、没有当富翁就应该改换目标,把追求非物质的需要来代替物质追求作为唯一尺度的价值观。据测算,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地区、人群恰恰不是物质最富裕的,而是物质水平中下等,非物质需求满足度较高。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人的价值目标需要新选择。适应这种新选择,“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为中心”是必要的。
二是认为,我们一直倡导群本位,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我们的传统口号,怎么能转向对个人负责,实行个体本位?所以,“以人为本”解释为“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我想先不讨论概念,而是面对实际。为什么一直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服务态度之差、服务水准之低是过去的中国人,以及海外侨胞、游客切身感受到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服务态度有所改善、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功劳,而不是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结果。为什么一直倡导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恰恰发生了许许多多侵犯人民利益的事件,而往往是打着“代表人民利益”的旗号。关键是制度原因,但一个口号起不了约束作用,反而被当作侵犯人民利益的借口,是不得不深思的。
我们一直倡导群本位,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把人民、国家、革命看作是神圣的,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往往发生以革命的名义、国家的名义、人民的名义,以至查案的名义、治安的名义等等随意侵犯个人,甚至残害生命。对个人的蔑视,是我国服务质量低、道德水平差、法制不健全的根本原因。
我国实行集权制长达数千年,民众作为个体是没有权利的,最好的理想是当官的为民作主,今天依然是由政府代表人民利益。当着尊重个人的权利,既没有制度保障,又不作为价值目标,也不是道德准绳,“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利益”就成了一个虚幻口号,对政府和民众失去了约束力和感召力。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军队的宗旨提出来的。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不包括敌对势力。在“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口号作为军队的宗旨,无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建国以后,“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直被沿用下来,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作为政府、专政机关的口号依然具有适用性。但是,把它延伸到老百姓的道德规范,却出了问题,往往成为拒绝服务的借口。“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不是人民,我们不提供服务。”“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你能代表人民吗?”今天实行市场经济,提供的绝大多数服务是要付费的,即“为人民币服务”,现在谁也不再用“为人民服务”作为对提供服务者的道德要求。政府以“代表人民利益”作为口号,而人民是个群体概念,由谁来判断、鉴别是代表人民利益,还是特殊集团的利益或是权力垄断的利益?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革。但观念上需要达成一种共识,我们必须尊重个人、个体权利,不允许打着人民、国家、集体的旗号侵犯个人、个体的权利。如果需要个人、个体服从国家、集体的利益,那要按法或协商,并且对个人、个体的权益给予补偿。政府是否代表人民利益,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但倡导“个体本位”至少可防止以群体利益、服从大局为由随意侵犯民众的利益。道理很简单,对一个个个体负责,必然对人民负责;而对人民负责,就会在大帽子底下开小差,甚至以对人民负责为借口,侵犯一个个个体。这就是“个体本位”的实用功能,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才能确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口号转换成理念才能指导实践
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为中心”,使中国实现了转折,具有对实践的强大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明确的核心理念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度的跟进,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个有利于”,以及经济制度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等等。
相比之下,我们提出了“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口号、好口号,但是没有明确的核心理念,也就制定不出相应的方针、政策、制度。所以,对实践起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我们不能光在口号上下功夫,关键在于将口号转换成理念。为什么小平同志抓“经济为中心”的理念这么坚定、明确,这就是伟人的悟性。他承认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落后和差距。他感悟到干社会主义不是为了斗争、革命,而是为了老百姓富,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他坚决地要将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把满足民众的物质需要放在第一位。从当时中国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实际出发,小平同志悟到了首先要解决人对物的基本需要。今天,我们该悟什么呢?搞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最终是为了老百姓高兴、快乐、幸福?今天的老百姓高兴、快乐、幸福吗?怎么使老百姓高兴、快乐、幸福呢?继续“以经济为中心”,全国将GDP的增长作为目标,实行拜物主义;民众以金钱为第一,崇尚拜金主义,这样就能带来社会的和谐、民众的幸福吗?
治国的理念太重要了。邓小平的“以物为本”的治国理念,使中国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今天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用“以物为本”的理念能解决吗,是否需要新理念?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用“以物为本” 的理念能推进吗,是否需要新转折?
我深知,树立新理念、实行新转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事关国家的前途、民众的命运,我愿与总理继续讨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