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IPO初定日程表 A股先于H股一天挂牌 - 财经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06:46

农行IPO初定日程表 A股先于H股一天挂牌

www.eastmoney.com2010年05月27日 23:44丁玉萍21世纪经济报道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农行上市进入最忙碌的一个阶段——审批期。

  在这一阶段,农行需提交招股说明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2009财报等上市文件,并以文件形式回答两地监管审批机构提出的问题,同时协同承销商为接下来的宣传期、发行期做足准备。

 

  IPO冲刺的日程表日渐清晰。一位投行人士如此预计——6月上旬获得两地上市批文;中旬进行路演,完成投资人询价并确定价格区间;6月下旬确定发行价;7月进行机构配售与公开招股,最终于7月中旬两地挂牌。

  继工行与中信银行后,农行是第三家采用“A+H”同步上市方案的银行,不过与前两家有微妙差别的是,农行A股的挂牌时间将先于H股一天。

  冲刺三关:审批、宣传、发行

  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后,无论对于农行内部人士还是承销商、分析师团队,这都将是最考验工作效率的一个阶段。

  农行上市办一位人士称,光每日会签的各种文件,就从此前的几份陡然增加到几十份。从11家承销商派驻农行的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赶制各种材料,几乎不睡觉”,他说。

  承前启后的审批阶段至关重要,农行需向两地监管机构补充材料、回答初审各种问题,并在上市批文到手之前,与承销商协同,为境内外路演做好准备;此外,还需与行业分析师团队交流,促其编写用于向投资者、基金经理进行推荐的报告。

  “如不出意外,农行将于6月上旬先后拿到中国证监会和联交所上市批文。这样,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路演与定价工作,正式挂牌时间可能在7月中旬。”一位投行人士预计。

  对这桩全球最大单IPO,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兴趣颇浓,农行高层此前已走访境内外及国外多个城市进行预路演,接下来的正式路演将轻松许多。

  包括国外大型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境内外主权基金,香港本地富豪,央企集团在内的十多家投资方已向农行表示了投资意向,他们或将成为农行首批A股战略配售对象及H股基石投资者。

  按多家媒体此前的报道,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中国人寿集团、宝钢集团、中石油集团等。不过,这一说法未经有关方面证实。

  路演之后即进入发行期。届时,发行价格、募资规模、挂牌时间等关键信息将悉数明朗。

  “先A后H”是技术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农行上市方案延续工行和中信银行的“A+H”方式。尽管有关估值定价、融资规模等关键数据至今尚未明晰,农行有关高层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农行以“A+H”方式上市始终不变。

  不过,相对于前两家银行均是同一天挂牌,农行的挂牌时间将略有不同。农行内部人士称,A股将先于H股一天挂牌。“这仅仅是因为技术问题,而非刻意安排。”这位人士解释说。

  这个“技术问题”事实上是指,上交所、港交所两地交易机制的不同。目前上交所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而港交所为“T+0”——也就是说,在A股,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在H股,当日即可进行买卖操作。

  事实上,此前工行与中信的“A+H”同步上市,是一种特批的方式——理论上,两地交割时间不一样,不过在特别安排下,港交所延后了一天交割,以与A股保持一致。而农行此次无意效仿申请“特别安排”。

  “农行A股先于H股一天上市的做法,是为了稳定股价在同一天的表现尽量一致。” 香港国浩资本集团研究部主管袁志峰称。

  6月下旬有望定价

  市场预计农行将在6月下旬确定发行价。

  袁志峰分析,目前看来,农行上市已无技术及政策问题,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两地股市情况,尤其是港股市场的表现。

  “内地市场比较‘政策市’,问题不大,香港市场与欧美股市高度相关,现在美、欧经济情况不确定,最重要是看6月中旬的市场表现,外界形势亦开始稳定,在这之后农行差不多可以确定发行价。”他表示。

  此前,农行方面对本报否认了“不低于两倍PB定价”的说法,称定价既要参考两地上市银行的动态PB,更会考虑农行自身投资价值与成长性,以及外部市场状况。

  袁分析,从农行的投资价值及市场形势来看,其估值将参考工行、建行、中行的届时股价表现,“应该比工行和建行的动态PB、PE值略低,而略高于中行的情况。因为中行国际业务较多,受欧美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以总资产计算,农行规模目前位列国内银行业第三。服务三农的差异化定位、广布县域的营业网点,以及在中国宏观经济导向下的三农政策扶持优势,被视为农行最主要的价值增长点。

  不过,农行内部经营管理,尤其是基层管理水平较弱,风险管理能力不高,以及“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未来盈利模式仍存隐忧,也是市场对其主要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