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实录(二)——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一中学王皓-零雨薛荔-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6:10:13

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是一群什么人呢?

生:小商贩

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么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词句。

生1:从第4自然段可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生2:从第10段也可以看出来,那时北京冬天,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可这些人还是起一大早去卖东西,可见他们生活很艰辛。

】:他们这么艰辛,收入怎么样?
生:收入微薄。

】: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两捆萝卜个大”一个大就是一个一个铜板。

生2:“冰棍儿——三分”一天五十根才一块五。

……

】: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心的吆喝也就是多卖两个萝卜,多收入一个铜板。吆喝就是他们苦乐生计的承载。同学们很善于品读文字。从一句吆喝词儿中,就读出了他们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生活状况[板书]

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第六段这个特写镜头,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

这是作者写的最详细的一个人物,我们一齐朗读第六段,看看这个卖馄饨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一生举手强烈要求自己单独读.)

】这位同学要单独读,行,你先单独读吧。

生(用说书的口吻,娓娓道来,普通话字正腔圆,同学们自发掌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哦。同学们的掌声给了你最好的肯定。

刚才这位同学已经把作家这种品评式的介绍,朗读得很到位,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假如我们自己就是卖馄饨的,把这段文字当作自己的独白,又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呢?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表情动作,我们再用独白的方式朗读一遍。

(生读)

】说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吆喝人?

生1:从“皮要薄,馅要大”可以看出一个老北京人的真诚实在。

生2:还可以看出吆喝人的热情,把事情做得很好,尽管自己很辛苦,但是对顾客还是很真诚,很实在,所以,可以看出热情。

生3: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生描绘吆喝人面带笑容热情招待顾客的场景)

……
】:有的品评,有的描绘,同学们都读出了生意人的热情、质朴、诚信,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他们不失诚信,把吆喝声喊得那么嘹亮动听,从中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1:对生活的热爱
生2:面对生活的困难不低头

生3:很乐观。

】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决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投递的目光决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作家萧乾曾这样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课前音乐复现中,师边总结边板书)品读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声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人生境界 [板书并勾画枝叶]

回归生活、内化理解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也有许多象吆喝一样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同样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百姓的智慧,反映了平凡人的生活,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北京有北京的吆喝,宜昌有宜昌的巴山舞、四川有四川的龙门阵……我们的武汉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的文化名城,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民俗?作为武汉人,你能发掘出这样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并从中读出我们武汉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吗?大家议一议

(分组讨论4、5分钟,师到各组点拔)

生1:汤包、热干面、睡竹床。

】这位同学一口气说了许多武汉的民俗风情,看样子,作为武汉人我们还是蛮自豪的,那从这些民俗中,我们读出了父辈祖辈们怎样的生活处境和生活态度呢?读出了我们武汉人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呢?

生2:汉绣、汉剧、码头号子,可以反映我们当时的文化,我们武汉人的智慧。

生3:别人觉得我们武汉人不文明,其实我们很热情,很豪爽,比如天热我们睡竹床,打赤膊,这表现了我们武汉人的热情豪放。

】:睡竹床、打赤膊,为什么就是热情豪放呢?
生4:把街当成自己的家,把外人当亲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这就是武汉人的豪爽。
】:人与人之间日不设防,夜不闭户,足见民风淳朴,也能见其豪爽。

生5:我觉得说武汉风俗得用武汉方言

【师】呵呵,坚决支持!

生5:(用武汉话)我们武汉是三大火炉之一,(……学生从地理到历史,引名家篇章,从武汉人生存状态到武汉人性格特点,侃侃而谈,师适机追问,引出精彩。)不拘小节,热情豪爽,不怕困难,这就是我们武汉人。(生开始用方言,后时而普通话,时而方言,老师笑说这是为了照顾老师,怕老师听不懂)

】铃声将起,我们的课堂讨论暂时就到这里。(生叹气遗憾)最后,请允许我把一首反映老武汉人生活场景的歌曲送给大家,让这歌声和萧乾的一声吆喝,带着我们走向生活,去了解和搜集这些正在消逝和即将消逝的民俗文化,去接近和感受我们祖辈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并以此作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播放《大武汉的热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