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12:03
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
作者: 钱钢
2010-05-26 23:18:02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中组部“考”官新规:“民意调查”涉及官员形象,个别提拔必须“差额考察”主流民意是一个“隐身人”民意调查在中国捅到了天花板?官员安置好了,那民意呢?标签
民意腐败历史已有评论2条
发表评论
收藏
推荐给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社会是否健康,国家是否稳定,就看民意和士气能不能伸张
近日,短短10天中,两位知名学者先生先后送我同一本小书。这薄薄的《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记述了一个小故事:清光绪年间,太湖边有个得罪上司的小官丢了乌纱帽,可是老百姓同情他。见他穷困,送米送柴的人络绎不绝。画家秦散之特为绘图记事。其后半个多世纪,俞樾、吴昌硕、胡适、俞平伯、朱自清、张东荪等诸多名流为此图题咏作文。
这本小书煞是可爱。名家墨迹的欣赏价值自不待言 (其中汉语拼音奠基人黎锦熙先生,特意用注音符号书写诗作),书中还保存了那名小官接收村民柴米的清单、上司斥责他的公文和他的申辩,被胡适先生称为“中国民治生活的史料”。比如在那名小官的上司眼里,百姓送米送柴,是被人煽惑的。百姓敲响竹梆,相约进城叩请,让小官复职,那还了得,必须查究。
名家题咏作文,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清王朝覆亡前的十多年,一是国民党政府垮台的前一年。1891年,已经71岁的俞樾题诗云:“一官深压百僚底,今又一官弃如屣,尚何势力能动人,乃有山民来送米。”“不媚上官媚庶人,君之失官正坐此。乃从官罢见人情,直道在人心不死。”俞樾先生和那名小官有交往,在一封信中他说:“百姓之讴歌,万不如上官之考语,足下宜慎之。”
到了1948年,那名小官的孙子找到胡适,为了将家传的卷子刻印流传,又征集到一批题字。这批名家的感言,因境而生。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这图的流传,也未尝不可与我们眼前的腐败贪污的政治以一个有力的讽刺。”张东荪先生引述俞樾在清末说的话:“今之官场无是非可言”,认为“即此一语已足证清之必亡矣”。他说,“每当革命之起,其前必有一黑暗时期,无是非,无赏罚,固不仅贪婪无能而已。”“送米图”大有历史价值,“即此一事,亦已足证清室之必亡。盖未有贪污横行,是非不辨,赏罚不明,而能永临民上者也。”
送书给我的本书编订者钟叔河先生,在后记中说,他最喜欢的是朱自清题诗的最后两句。我也有同感。朱自清先生写道:
这幅图这卷诗只说了一句话:
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送米图”的故事,给我的感觉亦真亦幻,似乎不是百年前事,像更古老的传说。这故事能传世,可能与小官任职处附近住着秦散之、俞樾等大家有点关系。而文人们愿意一个接一个地题咏作文,无疑是借图发挥,针砭现实。只不过这两次题字高潮发生时的历史时段,让后人看到历史剧变之下,文人曲笔的羸弱。1948,战云翻腾,有人早就不用这种拐弯抹角、借古讽今的办法反腐败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众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总是会有意见的,或好或坏,这便是民意;读书人对于当局和当轴者,也总是会有看法的,或好或坏,存则在心,发则为气,这便是士气。社会是否健康,国家是否稳定,就看民意和士气能不能伸张。”这话引自钟叔河先生的前言。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媒人,大都知道“走向世界丛书”的主编钟叔河先生,并对这位饱经坎坷的学者、老报人怀有深深的敬意。我手上的这本《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是21世纪的版本。文士赞廉吏、思想家论公意的历史记录固然珍贵,而钟叔河先生熟睹炎凉的痛切文字,更增其分量。
(作者为传媒学者)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