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做学问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33:51

读书、做学问的方法


我的体会是要在看文章时作笔记,这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看过较容易忘记,记下来会以后
容易查到,还有一点是可以把你认为较重要的东西记下来,为以后自己写文章打下基础,
当你再看到这些文章要点时,就会很容易收到启发,对自己的立题会很有帮助,此方法我
已经经常用,感觉很好。还有可以在读文章时,可以把一些自己认为好的观点、结论记下
来,以后自己写文章,可以稍加修改即可使用,此方法对一些实验方法步骤也很适用。


在做笔记的基础上,还要定期总结,特别是对自己所关心的领域,要全程关心,仔细阅读
,定期总结。
总结什么?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1.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
文并认真研读.
2.对于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根据与本人的研究方向及内容的相关性及重要性,进行泛读与
精读相结合.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introduction与conclusion进行
泛读.
3.建立自己的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
分类摘录.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

研读论文的心得: "由粗到细,再由细到心"
先应从宏观上初读一遍,主要的目的是把握1.著者的最终结论和论点. 2 著文及论述的结构
和方法,即文章的层次.
而后就是细读,研读,三遍五遍十遍,具体不定.将文章分解,针对论著个层次的展开论述各个
击破,仔细体味各层次间的沟通,1 不要想一次尽获其真谛,反复几遍咀嚼,即使第一遍细读
,自以为通晓的地方第二遍也一定要再次品味,因为随着对其余地方的不断理解,老知识也一
定会品出新味道. 2 不要在不理解处纠缠,往后看,等下一遍再来.
最后,做到文在心中,心中默想著者的行文过程,好像自己已宛然成为著者.这时既有通彻后
的喜悦,也会找出著者行文的不足.

一篇好文,我有时是去年相识,今年相知!


读研时间不长,但每周都要按规定给老板写汇报,报告所读文献及读后的总结,感想。虽
然每周都疲于应付差事,但一段时间下来,收获还是有的。我觉得论文可以按照下面的顺
序来读。
1.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4. 结果 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5.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6.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
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

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
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对于自己的课题
我一般是集中一段时间将相关文章的abstract读完
然后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细读
读的时候我很喜欢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


我的感觉首先是相关文献检索要全面,广泛涉猎其摘要。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站在前人肩
膀的信心。再选取与己关系密切的论文进行精读,做笔记,写总结,在课题进行时出现疑
问时,再回头来重读,理解会大大加深。另外,在阅读文献时遇到的疑惑,一定要追根究
底,多与人交流,这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等到作完课题,就会对这一领域的起源,现
状及未来的方向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研读别人写过的优秀文章尤其是大量的外文文献,为自己所用,我想这是每一位在读研究
生都必须做的事。阅读外文文献不仅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更有助于外语水平的
提高和获得国外对该领域研究的近况。我认为研读文献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为以后重
新研读此文节省时间。如果只是泛泛的读一遍,不做任何笔记的话,过了段时间等读的文
章越来越多那效率肯定不佳。我的体会是:每读一遍文献及时记下心得并尽快与老板交流



象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一样,要精度和泛读相结合。文章的数量一定要保证,可以不求甚解
,了解大意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觉得有意义的再精读。如果遇到一篇就精读一篇,文章
的数量肯定就不会太多,视野、思路就会受到限制。

另外,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
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
自己的差距了。

我的经验是
1 要了解某一方面的文章时,首先看中文综述,虽然中文论著的可信度不高,但综述却是
大量引用外文的基础上的总结,所以在此基础上再看外文论著,效果比直接看要好得多。
做到心中有数。
2 在看外文的时候,首先几篇一定要认真研读,这样会对此研究方面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特别是外文单词,读了几篇后,后来的效率会大增。
3 看外文,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idea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
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
会有很大启发。当然,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
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
4 要经常查新,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往往你的idea别人也会有不谋而和的时候,所以要
特别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动向。在抓紧使自己出成果的同时,随时根据有可能出现的“撞
车”进行调整,做到心中有数。


我是刚刚开始看论文的小同学了,虽然说不上经验,但经过两年的阅读,也偶有心得。

1.读什么样得文章:我才开始很不愿意读外文的文献,不是因为专业英语不行(本科我就
已经通读了希氏内科精要的原文版),而是觉得没必要。但有一次我无聊的时候读了scie
nce上一篇关于肿瘤生物学治疗的综述,发现别人的思路,信息量,都很不错,所以从那以
后我每一星期都要读几篇sciece,nature,cell上的文章,我是搞外科的,但我认为手术不
能解决一切,了解最新的动态,了解科研的新方法,看看这些大杂志的见解,很能够开阔
眼界,为自己在科研找到更实用的方法,提供帮助。
2.是否要通读全文:一般我对于自己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章都做到通读,并且将文章标
号,做笔记,笔记里面不单单是别人做了什么,绝大部分我会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
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还有很多文章我一般就看看介绍,摘
要,结论,具体怎么做我不会太关心,因为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而已。
3.国内的文章有没有用:总体说来,国内的文章都不是那么可靠,当然也有好的,我的做
法是和自己课题相关的会关注一下,目的是看看别人研究的思路,方向,尽量做到不要吃
剩饭。
4.和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章一定要勤跟踪,现在国外的科研做得又快又漂亮,我们在做到心
中有数的情况下,可以扬长避短,作出新东西来。

我做应用科学的,经常为了做横向项目的原因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
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
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
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
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
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
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
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这个话题很不错!
我的感受有几点:
1.确定研究方向后,可以查一到两篇中文综述略看一遍,再用关键词在中文数据库中搜一
下,从标题筛选出感兴趣的,略读摘要知道国内的水平即可。
2 用多个关键词在Pubmed上stringently搜一下,有最近一两年的一二十篇即可,通过这些
文章中的Reference可以逐渐形成一个相关的论文网络,关注领域中的大实验的论文及实验
室网页。当然如果有大师写的Review是最方便的,但方向偏或领域新而进展快的话,就只
有自己去review了。
3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现在生命科学中的杂
志对图表的要求都很高,必须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
果,再结合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就大概知道其implication了。这符合现代人必须在最短
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因此,在某个领域做了一段工作后,定期查新得到的
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 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
。这也提示我们在写外文文章时,注重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做到形象化、信息最大化。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班门弄斧几句
1 关于国内文献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我认为国内文献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对
于大多数同学的外文水平来说,中文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是你了解你的整个课题的预热运动.
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
但大多数中文文献内容都比较单薄.不过好在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
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2 要全面参考国外文献
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
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
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3 跟踪最新动向
现在sci的更新很快.其核心期刊刚出版一个月就被收录.所以有必要定期跟踪.
而现在上网查sci是很方便的事情.


呵呵,听到这么多的经验之谈,真是高兴啊,检索技术是一方面,但是这个只是一个开始
不是全部。在DXY里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检索技术而舍本求末。读文献,读透文献,经读研
读。这个是更重要的!!

看了各位的观点,受益颇深.也想补充一点:
接到一个课题,可以先看中文资料,如教科书,专业书,和中文综述文献:如<国外医学>系列、
专业杂志等.对这一方面的基础有所了解.
在查一下最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一般最近五年即可,必要时可以往前追溯。在做实验时
,重点参考一到两篇文献。文献最好能通过其他途径验证。
国内外文献一样,别人能做出来的试验,按文献不一定能重复出来。
要通过自己的试验积累经验。
最后要说的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文献不如不看文献。

其实中国的科研说到底就是你抄我的文献,我抄你的综述啊?原创太少!为什么?因为中
国人的科研经费太少,就算有钱买设备,也没钱买试剂!!科研就是在烧钱,就是在用脑
筋去烧钱,才会有可能成功。我门有的是想法,但谁来支持我?查文献,找密码,就是偷
东西,但不偷不行啊!!我们是被逼的!!看那些用国家的钱住豪宅,开奔驰,泡小姐的
“仆人”们,我问我,我是为了什么啊?同道们,束缚我们的不是收费的数据库,不是进
口试剂盒,也不是可爱小白鼠,而是一些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而又时时刻刻在捆绕我
门的东西!!

定期读几篇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
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
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我是一个研二的学生,看到上面的讨论,深有同感。上半年一直在
忙于找课题,写综述。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和老板谈谈你的想法,交
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其次,查一查
相关的中文综述,对这一课题有个大致的了解。特别要注意文章后
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
基性文章;再次,先读文摘可让你迅速抓住该文章的要点,然后再
仔细研读。不过,我个人认为像“试验方法及材料”可以暂时不看,
重要的是引文和讨论。在读外文时一定要记着随时记笔记,否则看
完之后,你不会有多深的印象,读了等于没读;最后,整理你的笔
记和思路,写一篇质量较高的综述。不要忘了,经常上网看看最新
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以上一点经验,与大家交流,希望有所帮助!


对于现在非常热的研究领域,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东西,对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的培养来
说,综述后面的那些参考文献就非常的重要了,我喜欢找一篇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
的综述,然后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有偏差,但困难的是语言,
所以看教科书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方式


其实如果能有机会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这点深有体



我非常同意achilles的看法,一定要读高水平的文章。如果看国内的,也就中国科学系列
、科学通报等少数几种杂志值得研读。国外的文章,cell,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的文章
偏偏都值得细细研读,哪怕和正在做得毫不相关,借鉴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现在是博一(刚转),说起来进实验室也已经一年多了,体会说不上深,也算有一点点

1.文献一定要看,但不要贪多,贵在精,目光集中在几个重要专业杂志(如植物方面的pl
ant cell,plant journal)和几个重要杂志(cell,science,nature),关注进展是一
个方面,关键是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做笔记总结,必不可少。
2.实验思路永远要走在实验之前,凡事想好再作,一定没错!

虽然我研读论文(外文)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觉得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有时觉得别
人的想法很特别很有创意,这时我会想别人是怎么想到的呢,怎么自己就没想过呢,对比
一下,会突然有一种难以描叙可以说是悟性猛然提高的快感!!!我不太喜欢作笔记,我
喜欢凭靠一种感觉,就是想到什么好的思路,马上记下来,然后回忆以前接触过的相关知
识,将其融合起来!这种感觉很好!

经验谈不上。总体感觉是要先看中文的综述,之后再研读英文。很多的英文文章看起来,
比中文似乎写的更直白。我也觉的很多的外文实验做的特别细致,只要你有想法,查一下
,就基本可以看到基本都有人作过。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
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
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尤其是自己写上
论文(英文)一二之后,看别人的东西就会取舍了!

我的一点体会:
1 首先是明确要读哪方面的文章,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只局限在一个题目上,尽量全面收集
相关文献,把这个题目搞透彻,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题目。
2 其次是如何读,我的方法是先读abstract,把收集的文章做相关度评分,从分值最高的
开始读。
3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要看具体的目的,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
,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


个人愚见:

在进实验室的时候,最好先跟着师兄师姐或者组里的技术员好好学一学技术,尤其没有一
点实验基础象我这样的菜鸟。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有时刚干起来时总是摸不着头脑,
一味研究外文或别的论文,可以让理论水平进步得很快,但如同游泳一样,就算把东西全
背下,入水的时候照样要喝水的。如同培养细胞一样,这里是培养基,那里是转化,一大
堆东西,想来就烦,静下心来,学上半月一月后,体会就慢慢上来了,再去看外文,就容
易理解多了,否则纸上谈兵,养一次污染一次,很伤自尊的。

对基本的概念有所掌握后,对于资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查询了,需要什么资料,什么技
术,国际上同行是如何做的,自己的实验室里能否做得到......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尤
其是许多影响指数高的论文,实验往往是一大把,而每一个实验又是既独立又有联系的。
仔细研读它们,慢慢的感觉又上来了,原来并非太难,只是这些洋鬼子有的是钱,什么东
西都有现成的,加之硬件也很好,没有理由做不出东西来。

归到一点来,还是理论和实践要相互结合,仔细研读论文。

现在的PAPER是如此之多,真有一点让人读不过来。可是不读又不行,读少了也不行。怎么
办?我就说一说我的感觉吧。

从REVIEW开始
接触一个新的TOPIC,我一般是从一篇比较好的综述文献开始。这样就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
总体的印象。这样也便于你聚焦你下一步的阅读方向和重点。

搜索最新的研究PAPER
便于确定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中使用或适用的新的方法,了解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等方面。

阅读关联研究PAPER
从方法或问题出发,去搜索相关的题目的研究示例。这会有助于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分析。

重点杂志每期阅读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
重点阅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数据库定期搜索
对于数据库的定题、定词地定期搜索,这样才能保证你不丢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献。

人物关注
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集体讨论非常必要
文献积累了一大堆,又要做实验、又要吃饭睡觉、还要照顾一下自己感情生活、还要来阅
读文献。可是时间是有限的。怎么办?集体讨论!
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
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精读文献必不可少
文献的精读实在太重要,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
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精研数据库
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 Ncbi等了。因人而
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对于论文,我的认识很浮浅,大家都讲得很好,我觉得一篇论文重要的部分是那些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讨论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体现了作者水平的高低,从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课题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谈谈自己看法
从一开始接触课题时要先读一些国内外的综述先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向和进展)。
之后,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方向。在实验过程中,随时调整自
己的心态和课题的思路。此时多看一些文章,来拓宽思路。文章也不要全看。我认为最重
要的是摘要和前言还有方法。摘要使你了解作者的思路和目的。前言使你了解这一领域的
进展。方法当然告诉我是如何证明作者的结论。至于其他我认为看不看没太大的必要。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多指教!!


我认为研读论文对于自己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是了解自己研究的领域是否已经有
了一些新的进展,可以在做课题的同时补充一些新的东西提高自己科研的档次,二是在做
课题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通过相关文献介绍的一些方法去探索,从而尽早找到合适
的途径。 但是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有时别人能做出的你不一定也能做到。

明年就要毕业了,实验也基本搞定了,但是这三年并不顺利,甚至还很失败,如果能够重
新来过的话,我想这样过:
一定要尽早定题,可以跟老板,师兄等前辈多交流,但主要还在自己,早日拿出比较行之
有效的课题计划,然后以自己的课题为立足点,由点及面,广泛阅读文献,构思立意可以
参考引用国外文献,因为比较新;同时还要参看相关的国内文献,看看国内都用了什么方
法,因为还要考虑国情,你做到这个深度也就差不多了。
看文献宜精不宜贪多,国外文章往往用很多项试验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这就要看作者
是怎么把这些试验组织联系起来的,以及每项试验的意义,自己要做相关或类似课题时,
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增加文章档次的,这个一定要搞明白。

总之,研究生或者临床医生搞科研的时间有限,我不赞成分散过多的精力在所谓的高精尖
但与自己课题并无多大关联的东东上。


说来惭愧,明年就博士毕业了,但是对于读文献这个问题却没有更多的想过,借此机会,
总结如下: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
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
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
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
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
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除了文章内容,还要学习人家写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别人有可能表
达的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别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给老外投稿,人家的
修改意见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人,也能大致看懂;
然后还要求多用简单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
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 ......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写诗的故事,要让不识字的
老婆婆都能听的明白,这才是好诗,靠咬文嚼字,故弄玄虚,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注意用词
的恰当和简洁,久而久之,对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非常同意楼上各位大虾的见解,总结而言:
1.先泛读再精读
2.先国内再国外
3.瞄准牛人组
4.针对问题查文章
5.多做笔记,多总结
欢迎交流:[url=mailto:pch_0728@163.com]pch_0728@163.com[/url]

我的体会是对专题要系统深入的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能想当然是或者可能是这样
。对于一个问题,我是先看相关2-3篇综述(取决与个人的英文水平),当然国内的自然
理解要快一些,然后检索国内在这个方面做到什么程度,同时积累和学习相关的专业单词
,再后来检索国外近5年相关课题的进展,初步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该问题的轮廓线条,对其
产生,发展,技术关键,存在问题,前突和意义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在回过头来结合
自己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我在这方面可以作什么。


国外的文献一定要看,有一点优势就是国外的文献可以很早就从网上看到,比图书馆里的
印刷杂志早许多,大家有同感吗?
在这里,有那么多朋友相互帮助,可以看到最新的文献,夸张一点来说,看到国外最新文
献后,在国内马上开始做个题目,出成果,还是国内领先的!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
找相关综述,你回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
,你回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
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
,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
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如果配上合适的软件,将会事半功倍。
推荐:
Reference manager 或 Endnote


看到各位楼主的留言,我受益非浅:
只是我觉得,在接到课题的时候,我觉得首先应该首先大量的浏览资料,国内文献的可以
帮助了解国内的现状,而必要的大量的国外文献可以使我们了解前沿动态,然后分类整理
,确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通过初步的粗读,然后选几篇无论是综述还是具体内容进行精
读。
无疑,大量的文献积累,在内心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和轮廓。
另外,每时每刻关注相关的动态进行追踪也很重要。
正是这种由潜入深的过程使我们的思路开始清晰,对论文的理解也在加深。


我的感受是,在遇到一个新课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
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
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
、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
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
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有关
这一点以上各位也都论述的比较彻底,我不再多说。

Keep these in mind when you read
What is the major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this question important and why?
What are the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paper, and whether they are adequate for
th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novel idea or us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What is the concept coming out of this paper?
Do the results presented support this new concept?

既要关门也要开门,
1 关起门来认真阅读本领域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综述性的文章,原则是先国内后国外,这
样可以省很多时间,除非你外语比母语还强,先易后难。

2 打开门与牛人多多探讨。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
,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
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

是先关门还是先开门,看自己的习惯与条件了。


我也灌灌水:
1 对于课题方向:
尽可能查到所有课题方向相关的文献,背景知识掌握的越多,idea就越容易出现。
2 对于专业方向:
每隔一段时间到外文专业杂志中查看review,了解专业发展方向。
3 多度大牌杂志文章
nature、sciencell等,了解重大的科学发现。
另外不要轻易问别人,因为他掌握的也不一定对,要自己查查看


我也说几句吧。
如果从药物合成的方向说,那就是有一点,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
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
,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还有,就是查阅外文文献,一定要有一定的量,刚开始,即使英语六级很easy,但是读专
业文献还是有困难,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发生质的变化,那时就可轻车熟路。接着就
可以有选择,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而且也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
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

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对一位科学界人士的采访,他说:读文献首先看他的
材料和方法,看他能做出什么样的结论,先自己作预测,然后再看结论与讨论
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我想以这样的心态读文献也是很好的。
另外,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
外文的


我的看法是: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
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其
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我学呼吸的,AM J RESP
CRED CARE和CHEST 都出过copd ali 的增刊,很有启发,都是很牛的教授撰写的!!
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看期刊摘要无疑是最快的!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
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本人也算是做过一点科研吧。现在总结起来,觉得有以下几点想说一下。我觉得对于自己
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
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
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
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
,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
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
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号,做好笔记。
当你看到自己的文献越看越多时,那种成就感怎一个“爽”字了得。

1、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
5、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
6、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7、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
8、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

今天初上DXY,看到该话题觉的很有兴趣。大家谈了很多观点,对我启发很大。结合自己多
年的体会,我认为对于一个初入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或刚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时,最好
从中文文献开始接触比较好,尤其是一些方法学的具体内容,因为中国有其自身的特色,
有些idea很好,但试剂一时在国内买不到。有基础后,再结合最新检索资料进行更广泛的
调研。在阅读外文资料是可在摘要及该杂志的comment上多关注些,然后精选一些文章做重
点精读,并做一些记录,做到有的放矢。如基础较好,可选影响因子高些的杂志看,有时
还可以读些相关专业的文章,可能会开拓思路。

pyxsky wrote:
1、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
5、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
6、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7、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
8、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


非常同意老兄的观点,还有前面的好多战友都说的非常的好,总的来说,这个研读论文基
本技术路线就是这些了,当然再发表点拙见:
1.初筛外文综述的时候以国外的顶级权威杂志(如science,nature等)或者本专业的权威
杂志、时间最近的为重点。
2. 查找权威杂志外文综述中的感兴趣的引用文献,最好全文
3.读后会对其中的更重点的文献感兴趣,此时建议通过pubmed的author查找功能查找该作
者的所有文献,因为外国人的实验经常是一个系列的,文章也是,看看每篇的摘要(多的话
从题目入手挑感兴趣的),有可能的话再读一些感兴趣的作者全文,你会对别人的整个实验
有个大致的了解,看看别人是怎么来设计这实验的,对你设计实验的时候整个思路也会有
所启发的,并且对你今后申请国科金等基金项目的思路都会有启发,这是我的一点点体会
(虽然我并不怎么的,呵呵),高屋建瓴,俯瞰全局,这种大处着眼的东西我们也是要学
习学习的

贻笑大方,欢迎指正

上面许多战友讲的都很有道理,我也从中学会不少。
就我以前所犯的错误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为了看文献而找文献,不是为了找文献而找文献。我以前花很多时间在网上搜啊搜,浪
费了很多时间,倒不如化点时间看一篇好的综述。这点很多搜索高手很容易犯,其实想想
,很多资料放在电脑里,你还没看,可是你又拼命的找其他的。
2. 文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以前打印了很多资料,到头来有用的,也就是你在
实验里验证的也就一两篇,这点特别是搞合成的特别容易犯。我书桌上有很多的文献打印
废纸,反面用来打草稿:)
3。笔记要记得精,没必要把什么概念,公式来由写的很清楚,如果这些还要记,那就要看
一些中文专业书籍。其实有些开始记得东西,到头来看看完全没必要。这点很多兴致比较
高的初来人容易犯,想把什么都记下来,反而影响了自己的进度,记得多了和没记一样。

4。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
。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
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
为分离的依据。
5。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
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
,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
注意的。
6。做中低档SCI文章的要善于替换,比如一些 CELL NATURE 上的文章讲的是用鸡抗体的,
你不妨可以用鼠抗或其的抗体来实验,这样的文章也还是可以做的。在比如做有机方面的
,可以看看JACS,JOC,SL,TL等杂志的文献,看看其中有些试剂是否可以用其他的代替来做
,这样或许还能发比较高档的文章。


往往我们刚开始学设计课题时,只知道要找所谓高、精、尖的东西,文献越少越好,实际
上我觉得一般相关内容在10-30篇之间是比较满意的,当然要把所有可能想到的检索词都要
用上,太多也不好,做都做烂了。另外必须了解能做什么,不要找了一大堆东西和方法却
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做。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是很重要,
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
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
图表的趋势解析,
论据的组合,
都是非常看功力的部分,
我们老板经常说:
如果谋篇SCI级别的文章让我们这些菜鸟来写,
可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

每次光顾这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转眼已经自己独立做课题快一年了,一切--从设计到具体实验方案的确定甚至包括试剂的定
购都得自己来操作,也来跟大家凑个热闹,谈谈自己一点体会:
1.对自己涉及的方向一定要了解透,俗话不说知己知彼吗?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
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那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
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当然要是老板定了题,自己能做的就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尽量去发掘值得做的东西.
2.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细节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力求用实验室最成熟的技术.对于一
些自己没有做过的实验,一定要吃透原理,再下手不迟,切记盲目.有些实验若自己实验室确
有困难,可以考虑合作,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什么都做好.我的体会是,有时就需
要请教专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的体会很深.
3.做实验时,一定要关注本领域的最新进展,时不时上PUBMED搜一搜,没准可以找到自己感兴
趣的东东.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已经进入课题独立工作,文献的选读就更重要了!因为文献总
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方向为方向服务!

感觉还是全方位的,研究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灵感,灵感也是要在长期的
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就像贝克汉姆天生是足球运动员,但要不是他驰骋绿荫场那么多年也
不会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了。

看来大多数人的习惯都跟我差不多:

1.先看几篇中文综述,粗略地了解一下目前的研究现状。再查几篇英文review

2 选择相应的关键词在Pubmed检索最近的一二十篇文献,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3 有目的地去了解或者精读文献。
有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有的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方法和结果

引言和讨论是很重要的,就一篇好的文章来说,通过这些可以了解作者的完整科研思路,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菜鸟都很有帮助的。

刚上博一,正在查资料,看了各位大侠高见,受益匪浅
这段时间我也有以下几点的感受:
1.先看自己研究领域的中文综述
2.在综述中找自己的兴趣点,查相应文献
3.以人名在NCBI中搜索他们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4.依自己情况定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补充一点
定期跟踪自己所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团体以及牛人的趋向,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我读前面的帖子受益非浅。
谈谈我的观点。
1 看论文首先要分你的目的:
做研究,写综述,做报告等等,目的不同,阅读方式是不同的,为做研究而读,一定要求新
求深,写综述就要读的广;
2 第二要看你对这一行了解的深浅,
对于入门级的选手非要看science,nature我看恐怕会浪费时间,因为他有许多基本概念不
懂,所以对新手看点中文的,基础的,很重要。如果是入行很久的,就去读最新最前沿的
东西。
3 第三就做科研的人来说,当遇到某一具体问题时,就应该读研究性论文,而非综述之类
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解决问题。对某一方面,多比较几个实验的protocol分析异同,
会很有收获。
4 不能为读书而读书,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一定要带着问题、带着目的
5 思考与阅读相结合会很有效;
6 顺着逻辑阅读,对问题分析地越透,越熟悉,然后一直找到当前还没解决、没答案的时
候,自己就成高手了。
7 自己水平不行时,找专家比自己看资料要容易上手!
8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家都谈了不少,受益匪浅。研读论文的前提是查找到相关领域的文献,谈谈我个人查文
献的感受吧!查文献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更新的过程。首先说积累,他是一个漫长而且
很繁杂的过程,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由于对该领域不是很了解,在浩瀚的文献海洋里肯定
会有一些迷茫,但只要抓住一个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先找一两篇综述(一
定要是英文的,中文的往往会落后国外很多),一方面可以帮助你迅速了解该领域,而且
它的参考文献给你提供了很好的线索,使你有的放矢,依此类推,从查到的文献里的参考
文献里又可以找到一些文献;另外更新,抓住一些著名杂志如science、nature、lancet等
会让你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另外有一个小技巧(个人觉得还挺好用的),可以在go
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
话题的文章,可以试一下哟!

阅读论文的方法各位楼主都有不同心得,读来受益非浅。我在这里狗尾续貂。

读论文有两种主要方法:横向法和纵向法。
在广度上主要是开拓思路,了解相关专业内容,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深度上主要是深入
研究,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定思路、方向,同时可以减少自己走弯路的机会。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
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
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
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
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
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另外,阅读某个人的系列科研论文,还能发现一个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如何随时间的流
逝逐步从“马仔”变成“老板”。

读论文不亦乐乎!!


我是一家企业的科研人员,搞过一段时间研究,看了楼上各位的发言,启发很大。但是,
有一点大家都没有谈到,做一个课题首先是要看专利的(不知道专利算不算论文?)!!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通过研读专利正文,可以体会申请人的研发思路;研读专利权要求,
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出未覆盖的漏洞,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专利;有的专利还有参考文
献,可以了解这个专利的来龙去脉。总之,专利不可不看,还得要仔仔细细地看!我搞研
究时看过的文献一半以上是专利!

看了各位的观点,受益颇深.也想补充一点:要了解某一方面的文章时,首先看中文综述,虽
然中文论著的可信度不高,但综述却是大量引用外文的基础上的总结,所以在此基础上再
看外文论著,效果比直接看要好得多。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
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做到由外到内、由浅入
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得其真谛。

读论文首先要选择质量较好的,与所研究课题相关性大的论文来细读,要先找中文的综述
,大概了解该领域的进展,以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新出现的名词有个感性的认识。然
后再查相关外文文献,顺序也是先读综述,再读具体的论文。一定要注意所用的方法,结
果和讨论部分。研读论文时一定要做笔。 我的个人体会是做卡片更好一些。以便以后对所
摘抄的内容归类,总结,从而形成综述。在看文章时要定期向老板汇报。

对于读文献,我也来讲几点血的教训:
1、一定要记下笔记,包括文献的来源和结论。这样往后写文章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源文件,
迅速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2、一定要查全,尤其是近几年的文章。因为对于一个方向,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必须看
全这些人的观点以及依据,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方向。
3、英文功底一定要好,很多时候,因为不了解英文的一些固定结构,而造成意思完全相反
的理解也是常有的事。
4、多看一些和你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毕竟知识是需要融会贯通的。

看大家说了那么多,深有感触,自己也是从最开始的一张白纸成长到现在,现在也遇到不
少的人查资料不知该如何下手,因此跟大家说说我得体会和经验吧


1 首先要入门:对你自己做的东西一定首先要有个全面和基础的认识!所以看相关书和相
关综述就显得很必要了。这一步是打基础。
2 看国内的研究:心里有大概的谱后可以先看看国内做相关研究的文章,因为看中文相对
容易和易懂,而且国内人大部分做的是国外已经做过了的;或者仅仅是换了一些材料,方
法和技术还是用的别人的,所以通过看国内研究,即使人家做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
以了解研究方向和大致思路。
3 看英文资料:前面两步你应该已经搜集了不少的中文资料了,把综述和中文资料后面的
英文资料找出来,这些资料应该是最相关的了,所以更应该好好读读。接着自己从网上查
相关领域的资料。
4 如何利用你手里的资料:综述:看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大概的研究思路,看其参考资料
。中文资料:看材料和方法,这是主要的,因为它对你自己的研究是最有用和实在的东西
;看结果和讨论,从别人做出的东西里你可以选择或摒弃某些材料或方法,省得你再做重
复的无用工;后面的英文参考资料,是很好的索引哦。中文文章中做好的应该属于硕士或
博士论文了,一定要好好看看。英文资料:同样是注重材料方法和结果啦,尤其要注意人
家的新idea!!刚开始可能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只要你耐心的看过几篇后,再往下看你
遍会觉得得心应手,还会越来越有感觉,甚至还会上瘾哦
最后祝大家好运!

keep these in mind when you read

1) What is the major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2) Is this question important and why?

3) What are the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paper,and whether they are adequate fo
r
the question?

4) What are the novel idea or us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5) What is the concept coming out of this paper?

6) Do the results presented support this new concept?
......

另外补充两点: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不然看的东西不成系统。第二点是如果
一篇文章里有超出专业范围太远的内容,你更需要的是 与人合作,而非另外再学一门专业
。在这一点出问题,吃苦的是自己。

1,首先广泛的查阅文献.到中国期刊网或万方,维普等上查查中国的论文.当然,中文的参考
价值不大的,只是参考.主要参考其引用文献.
2,到pubmed ,ovid或其它网站上查找英文文献.
上面的是指查找所有相关的文献,然后针对自己研究的方向进行筛选,找出最好的几篇外文
全文文献,熟读!!!
3,根据外文文献介绍的方法,展开自己的实验或写作.


我说几点:

1.首先有个面和点的问题:我刚开始读文献的时候没有什么挑剔,因为是在基础阶段学习
,翻翻杂志,觉得有意思的就细读或者复印回去仔细研究。那个阶段尽管没有为现在的专
业积累多少有用的东西,但是开阔了视野,也使自己逐渐了解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研究方
法。到了专业阶段,“点”的阅读就比较重要了。这个时候我更喜欢读综述,然后按图索
骥--沿着综述的参考文献去追有用的文章。多看几篇文献就会发现,有几篇是经常被引用
的,也就是这个方向的核心文献和牛人的观点了。

2.多看看“唱反调”的文章,和提出争论性问题的文章。自己的感觉是argue 比 describ
e更有意思,更能体现作者的水平。这种文章信息量比较大,有很多关于以前研究的总结。
虽然不尽然都是大牌杂志的文章,读来却也酣畅淋漓、获益匪浅。

3.一个问题看到头。前段时间在看FK506的文章。一篇一篇的往前看,追到最前面是Starz
l 1987年首次把它用到肝移植的文章和FK506最初的药理研究。那个时候我还趴在地上打弹
子呢。追忆往昔,回顾牛人的研究足迹也是件快事啊。

读完一篇文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作者要探索什么?
2)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3)结果如何?
4)可信吗?
5)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6)我如果去做,会采取什么方法?

马上就要读博了,研读论文的得失愿意与大家分享。关于如何读论文,楼上的都说的很多
了,不再赘叙。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我补充几点:
1.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专攻方向,可能你有一个大的方向,但是深入到里面会发现每一点又
是一个方向,如果你不作选择,你研读论文的工作量就会巨大而最终会做到博而不精,精
神疲惫。所以,对于初学者应该尽早选择,以便精练关键词,锁定专业期刊和本领域的牛
人,缩小范围,才能做到深入其中;
2.查论文,开始就注重分类,做到心里有数;
3.读论文,贵在精,找到"源头"的方法、理论,再看别的文章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你
会发现大家不过是采用这种方法,运用那个理论,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4.勤做笔记,同时有什么好的idea马上记下来,说不准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家之言,仅供交流,愿大家能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能读有所获,研有所得。

研读论文心得:
1.对与自已研究领域相当的文章要“吃透”!!!举个例子来说吧,若这篇文章的研究手
段对你有用,你就需要对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搞清楚(包括试剂,仪器,本技术手段的优
点、缺点,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当然这些东西在研究者所发表的文章中不可能全
部叙述,但通过查找研究者(通讯作者)的个人主页(实验室),或相关仪器或产品的生
物公司,都可以获得很多你想要的资料;
2.对扩大自已知识面的文章要面广,而不须精读;

思维限制了我们:
人类的特点是首先思考然后行动,做科研就是这个过程,但是我们常常忘记了一个限制我
们行动的隐形因素,即我们思想的限制,我们的头脑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很多问题和素材来
供应我们的大脑思考,新手常常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因此我们知道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做
研究的肤浅性,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没有影响力,解决该问题唯一方法是大量阅读文献,熟
悉研究领域,特别是找到问题的所在,甚至当前理论的缺陷,这些地方才可能是比较好的
研究出发点。

1. 先看几篇中文相关文献,尤其是综述,掌握大概情况;
2. 认真研读几篇外文相关综述,英文不好的最好能先认真翻译一篇综述性文章,收获很大

3. 翻开分子克隆等技术类书籍,把你研究领域中涉及的技术方法的原理操作等看明白;

4. 再看相应的外文文献,适当做笔记;
5. 每周保证看两篇science、nature等上的高水平文章,即使与你的方向无关,但可能会
有非常重大的启发;
6. 关注国外相关实验室的进展。

愚人之见,仅供参考:
1.常见学生文献是读了,可不晓其意。我以为主要是由于对文章作者的主旨立意没有明白
,更没有细致地分析作者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2.经常设置问题: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献?我要是文章的作者,我会怎样表达自己思想?
有无更简捷的实验或完善的实验即可证明作者的假说?要是我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
在我所在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3.必须参照所读之文献,拓展自己的思维。

掌握全局(看全、看懂在中文基础上)
突出重点(细读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文章,尤其外文)
开拓进取(精心设计,仔细比较,如有不清楚可与导师等交流)
不断创新(其实老外都很热心,有是么想法,尽管向他们EMAIL,交流一下,会大有益处)


在丁香园上看到研读论文的得失的讨论,觉得不错,很值得学习,为便于阅读,我擅自进
行了一些归纳,但由于是讨论,为各抒己见,有些我就将其进行了罗列。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
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
否有同样的困惑。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
其外文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
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 Ncbi
等了。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做一个课题首先是要看专利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通过研读专利正文,可以体会申请
人的研发思路;研读专利权要求,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出未覆盖的漏洞,进一步提出
自己的专利;有的专利还有参考文献,可以了解这个专利的来龙去脉。
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
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
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
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
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
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
,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
,然后是重点阅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
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
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
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
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
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
你回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
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
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
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那些
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
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
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
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
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
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
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
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
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
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
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
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
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
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
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
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
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
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
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
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
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
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
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
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
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
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
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
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
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
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
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
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
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
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
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
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
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
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
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
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
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
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
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
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讨论
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
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
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
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
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
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
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
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
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
,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
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
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
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1.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2.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4. 结果 详细阅
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5.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
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6.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
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
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现在生命科学中的杂志
对图表的要求都很高,必须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
,再结合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就大概知道其implication了。这符合现代人必须在最短的
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因此,在某个领域做了一段工作后,定期查新得到的文
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 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
这也提示我们在写外文文章时,注重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做到形象化、信息最大化。
自己熟悉的领域:最省事的是只看摘要,因为依靠背景知识通过摘要即可大致勾勒出文章
内容,但有时这是不够的,相对省事的方法是细看摘要,略读前言,再看结果中的图表,
最后读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讨论部分。但如果文章对自己很有意义,那就应该通读全文了。

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
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
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
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是很重要,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图表的趋势解析,论据的组合,都
是非常看功力的部分,我们老板经常说:如果某篇SCI级别的文章让我们这些菜鸟来写,可
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
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idea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的
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会有很大启
发。
除了文章内容,还要学习人家写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别人有可能表
达的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别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给老外投稿,人家的
修改意见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人,也能大致看懂;
然后还要求多用简单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
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 ......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
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注意用词的恰当和简洁,久而久之,对于提高自己的外
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文献追踪的重要性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往往你的idea别人也会有不谋而和的时候,所以要特别关注这个领
域的最新动向。在抓紧使自己出成果的同时,随时根据有可能出现的“撞车”进行调整,
做到心中有数。和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章一定要勤跟踪,现在国外的科研做得又快又漂亮,
我们在做到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可以扬长避短,作出新东西来。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
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研究团体以及牛人)所发表的论文。
对于数据库的定题、定词地定期搜索,这样才能保证你不丢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献。文献总
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方向为方向服务!

已定课题的实施
1、 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 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 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 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
5、 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
6、 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7、 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
8、 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

实验思路永远要走在实验之前,凡事想好再作,一定没错!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细节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力求用实验室最成熟的技术.对于一些
自己没有做过的实验,一定要吃透原理,再下手不迟,切记盲目.有些实验若自己实验室确有
困难,可以考虑合作,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什么都做好.我的体会是,有时就需要
请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