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当代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44:27

对于中国的当代文学的看法,有两种声音,一种以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为代表的认为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说法是有时间范畴的,所说的是新中国建立60年来,并不是要与鲁迅、沈从文所在时代的中国文学高度相比较。他说明的理由是其一、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例如,阎连科的《受活》。其二、汉语小说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能够穿透现实、穿透文化、穿透坚硬的现代美学,如贾平凹的《废都》与《秦腔》。其三、汉语小说有能力以永远的异质性,如此独异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如此独异的方式进入汉语自身的写作,按汉语来写作:例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其四、汉语小说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例如,莫言的小说,从《酒国》、《丰乳肥臀》到《檀香刑》、《生死疲劳》。

“西方文学在西方的浪漫主义传统下是‘向内走’的,深刻揭示了人的内心情感、自我等等心理上的东西;而我们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了悲剧命运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和历史如此之深地结合在一起,个人不可能疏离出来,所以我觉得,‘向外写’是我们中国的文学所发展出的自己的经验。但是,它依然面临一个难题,我们很难去写社会主义,从整体上去考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转型,以及它所具有的可能性。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社会主义革命遗产的问题。 ”陈晓明说,阎连科的小说《受活》出版后,他认为中国作家已经具有了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的能力,“《受活》的主题太深刻了,甚至超出了作家本身所构思的东西,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最关键的转型和变化。我认为《受活》将作为一部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来。到现在为止,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部作品的重大价值。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文学的世界水平,我觉得阎连科代表了一种非常具有高度的后现代的文学表达方式,丝毫不逊色于《百年孤独》,这种作品给人的震撼和冲击是非常强大的。 ”

  同时,贾平凹的《废都》与《秦腔》也是中国文学高度的体现,陈晓明认为,贾平凹解决了一个问题,即,中国的作品如何能够回到本土,在本土的基础上,写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特点。他说:“《秦腔》是非常独到地表现了中国当下的历史,而且那种叙述方式很难转译为外语。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汉语书写的诡异之气,这点要从汉语书写的意义上去理解他才能够把握他的力量。

另一种是以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为代表认为中国文学在走下坡路

 

肖鹰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至今,中国文学陷入内部缺乏动力,对外缺乏吸引力、感召力的状态。因此,面对“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说法,他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认为当下文学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文学的商业化,唯钱是图。 “这样的作家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是当代文学的主潮。无论是叙事、题材,还是格调,都在走下坡路,严肃文学极度萎缩。 ”同时,他还指出,严肃文学创作群体更多的时候是在进行极端的自我复制。作家们沉迷于玩无聊、玩深沉、玩技巧,“这不是当代文学应该走的方向。文学的创作当然要有自由的空间,要有作家的独立性和个性,但是,文学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应该将我们社会最基本的人伦观念、最普遍的人文精神输送给读者。作家应当对社会普遍现象有关注、有批评,但是,中国有几个作家在做这样的事?有几本书是在独立深刻地反映当下的现实?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我渴望文学能够描写这个时代,能够带给我们思想的深度、情感的广度和理想的高度。 ”而面对一些“顶尖”的当代作家,如王安忆、贾平凹、莫言、阿来、阎连科等,肖鹰也表示,对他们的创作现状感到严重失望。 另一方面,肖鹰提出,当下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切文化也变成了商业互动。每本新书出来后,想要进入市场,就要举行以营销为目的的‘作品研讨会’,小集团化的批评家群体到场吹捧,然后媒体跟风热炒。每一部新书问世都被冠以‘前所未有’定义的标签。但是,在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盖世杰作中,真正有几部作品让我们读到了新的人生和深刻的希望?同时,批评向商业炒作演变,也人为地造成和加剧了文学和读者的分离。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争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学批评界出现了“中国再也没有好的文学”的指责声音,有关争论一直持续至今。另一方面,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发达,文学这一精英化的名词,也摆脱不掉被炒作、被戏谑的命运,无论是说好,还是说坏,当媒体介入后,便增添了被放大和渲染的可能,于是,文学无形中具有了社会话题的属性,甚至最高端的研讨也可以“幻化”为最市井的话题。中国当代文学享受着或者说忍受着各种应当出现和本不应出现的关注,2009年,被众多外部力量所裹挟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一次最集中的他审和自审的过程。 究竟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可以给出不同角度的答案,即便对于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评价,甚至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希望为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各种角色提供言说的机会,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当下的文学。

不过我始终认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看它是否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表达大部分人民的心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为民众拔开乌云,重见光明,直指人心,激人上进的才会具有永隽的魅力,也才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我希望当前文坛多出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