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 - 深度剖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56:15
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 [引用 2009-04-11 21:41:48]    字号:大 中 小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曾提交提案,建议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提案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一些研究者担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机并不成熟。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正让位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紧迫性。

  基于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是一个渐进过程的认识,我国也没有必要等到条件完全成熟才去推进。上周,陈昌智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这样说。陈昌智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研究经济史出身的学术背景,使得他对中国经济走势和全球金融变局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20国集团伦敦峰会举行前夕,中国有关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建言引起热议,人民币国际化随之成为国际政经界焦点话题之一。对此,陈昌智说:“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出贡献”。

  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

  经济观察报:目前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比较激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昌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了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三大国,外商直接投资每年实际利用资金大约800亿美元,成为全球经济中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经常项目顺差高达3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为1.95万亿美元,经济总量进入世界经济的前三位。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远。然而,我国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没有相应提高,至今未能成为国际货币,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贸企业面临汇率风险。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8%左右,然而对外贸易中使用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几乎全部为外汇,使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

  二是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外汇。由于人民币既不是自由兑换货币,更不是国际货币,在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导致我国对包括美元在内的外汇的依赖性非常大。1994年以来,我国基础货币的发行表现为以中央银行收购外汇为主要形式,被动的货币投放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或回收再贷款的方式冲销基础货币的投放,运行成本非常昂贵。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同时,我国拥有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是高昂的,由此带来的汇率风险、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已经表露无遗。

  三是丧失了货币发行收益。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该货币不仅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而且会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货币,也是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这就意味着货币发行国可以无偿地长期占有另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这是由当今国际信用本位货币的性质决定的。现在,通过国际货币地位无偿占有其他国家商品和劳务的比例大约是美国60%、欧盟20%、日本8%、其他国家和地区12%。

  基于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是一个渐进过程的认识,我国也没有必要等到条件完全成熟才去推进。鉴于信用本位制度下国际货币的标准是该货币具有国际清算货币、国际借贷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等三项功能,我建议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分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我国应该积极地推进经常项目下用人民币计价、清算,并为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央行、银监会和商务部在积极组织引导外贸企业、商业银行用人民币计价、清算的同时,要建立经常项目下本币清算中心,确保经常项目下本币的流出和回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各类外贸人民币信贷工具,如在我国出口的买方信贷中,使用人民币作为借贷货币等。

  第二步,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建立开放式短期外汇借贷市场、人民币清算市场以及外国人民币债券市场。所谓开放金融市场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参与的市场;第二,是居民和非居民参与的市场。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内外一体型的离岸金融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过渡性市场形态,短期外汇借贷市场的建立,对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资金运用和外汇资金的筹措具有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积极意义。人民币清算市场的建立,可以为国内外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清算服务。外国人民币债券市场,对非居民的资格审查以谨慎为原则,以购买中国成套设备为主要目标,外国人民币债券应该遵循先私募后公募的步骤进行。

  第三步,当我国调整结构达到既定目标,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外依存度下降到25%以下时,可以考虑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全面形成。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取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因此,当我国的经济总体规模足够大、对外经济的影响足够大、对外依存度却比较小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才基本具备。

  当前还在蔓延的世界金融危机,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风险,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我相信,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出贡献。

  避免两种倾向

  经济观察报: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为实现保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请您谈谈对于今年经济增长保“8”的看法?

  陈昌智: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急转而下,增长速度出现多年少见的大幅回落。对此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扩张性政策:去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今年头两个月,国务院相继推出十大行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中国今年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同时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措施出来,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对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中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会”期间,经济话题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心最多、讨论最多的,不少代表和委员已经就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提出了意见、建议。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当前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乐观化,认为中国经济是世界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松懈了对风险的防控;另一种是危机扩大化,把全球贸易与投资活动的缩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估计过于严重,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客观来看,今年的内需回调和外部经济危机冲击叠加在一起,经济形势相当严峻,要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不仅能够避免限于被动,也有利于采取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和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

  中央判断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这个判断非常重要。把微观和宏观的数据综合起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在某些方面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还要困难,主要表现在内需的周期性回落和外需大幅度下降相交织;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远大于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国内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大量回流,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逆转: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人均收入的持续提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会形成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这两种内部需求不断增长。

  中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我认为是客观的,是分析了各种因素之后得出的结论,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来分析,经济增长潜力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潜力,单纯依靠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也不会持久。当然,实现这一目标也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我认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正确部署,改革开放30年打下的雄厚物质基础,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此外还有:

  一是国内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和消费结构升级活跃期相叠加是当前我国经济的独特的巨大需求潜力来源,这也是区别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

  二是资本供给由短缺变为相对充裕。全国普遍存在存款大于贷款的情况,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把这些金融资源调动起来,提高配置效率。

  三是劳动者素质有较大提高。2006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达25.6万,而1978年仅有数人。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377.5万,职业中学毕业生179.5万,分别是1978年的22.9倍和22.7倍。国际金融危机也带来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和就业热潮。

  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人数达280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突破3000亿元,专利申请授权数达26.8万件。随着技术创新体制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技术供给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世界金融危机带来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有利于中国企业抓住时机,积极“走出去”,通过收购兼并,延长产业链,拓展国际市场,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我相信,只要中央政策措施及时到位,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形成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就有望实现。

  切实帮助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报:在这一轮经济波动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请问您对于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有哪些建议?

  陈昌智: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建设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升高。企业的用工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等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二是融资困难加剧。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只有10%左右,中小企业发达的广东有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三是外贸出口受阻。全球经济下行直接导致了国际需求下降与企业出口锐减,加之外汇汇率和出口退税率的变动,使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政府要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实施对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

  二是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对地方性金融机构适当提高放贷额度,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宽裕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在节能环保、扩大就业方面的信贷支持。

  三是健全担保风险的分散、补偿和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主要用于担保风险的补偿和担保机构的激励,提高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借鉴我国村镇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社区中小银行的试点,然后进行推广。

  五是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实现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拓宽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让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并大力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相关政策,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渠道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