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傻卖傻得保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13:49
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头脑太聪明、个性太精明,通常都让人感觉得很难应付。由于脑子整天转个不停,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事先预测好,让人有松懈不得的感觉。同时,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会立即指出来,即使没有当场表明,也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企图!"警戒之心油然而生。这种让人随时心生警戒的人,怎么去破他人所设之局呢?

  "装傻",不是"呆痴、愚昧、傻里傻气",而强调的是一个"装"字。"装傻",是一种技巧。它不是要一个人时时都在"作假",如果这样,那这个人反成为一个比傻子还"傻"的人了。它是一个人为某种所需,而做出适时的"装傻"之举。

  装傻,可以说是避免他人的警惕,为自己的破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战国时期,一向是由吕氏掌握的齐国政权,已出现了被田氏大姓取代的倾向。这里,田氏大姓中的田常可是个关键性的人物。

  齐简公四年,田常利用自己手中的军权,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了齐简公。田常又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王,是为齐平公,田常自己当上了相国,并将齐国安平以东一带全部变为田氏的封邑。齐平公实际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王。到了田常的曾孙田和时,吕氏已绝其祀,而田氏正式享有齐国,史称齐威王。

  田常在发动宫廷政变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很是耐人玩味。

  一天,齐国的一位名叫君斯弥的重臣到田常的住处拜访。田常与他一道在田家后花园中边走边谈。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花园的一座高台前,二人又一起上了高台。

  田常极目四望,只见高台的东、西、北三面没有什么障碍物,视野十分开阔,田常看了十分舒畅。但美中不足的是,高台的南面刚好被君家房前的几棵大树挡住了视线。田常在看了其他三面的风景后,都赞不绝口,当转身到南面时,就觉眼前有景看不到了,只是默默地又下了高台。

  君斯弥看了后,脸上是吓得红一阵白一阵的。后来又同田常寒暄了几句,就匆匆回家了。

  君斯弥一到家,就叫来几位家奴,对他们说:"你们给我马上把门前的这几棵大树统统砍了!"

  "为什么?"一个家奴说,"老爷,这几棵大树可有用啦,夏天我们可以在下面纳凉,冬天,它们又可以为我们挡风防寒,再说……"

  "别说了,让你砍你就砍!"君斯弥发火地说道。

  家奴们只好举着刀斧向大树走去。还没砍几下,君斯弥又急忙跑过来,两手不停地摇着,喊道:"好啦,好啦,别砍了!别砍了!"

  家奴们都用吃惊的目光望着他,心想,今天君斯弥是怎么啦?有一个胆大一点的家奴对君斯弥说:"老爷,我们还一棵树没砍倒,您就又不让砍了,这是为什么?"君斯弥也不回答,只是说:"你们回去休息吧!"说完,害怕奴仆们纠缠,转身就走了。

  君斯弥的夫人知道了这件事,也觉得有些奇怪,觉得君斯弥的举动失常,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晚上,夫人问起了此事:"老爷,你白天一忽儿让奴才们砍门前大树,一会儿又不准,这是咋啦?"

  君斯弥叹了口气,先向夫人讲了到田常家发生的事,接着说道:"古人云:’知道深处藏着龟的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田常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如果我砍了树,田常就会认为我这个人心很细,可能会察觉出他的心中计划,这对我来说就很危险了。我现在不伐树,就不会被田常怪罪。知道人心底的秘密,其罪过是不小的呀!一想到这一点,我就立即让他们住手了,来他个将错就错。"

  君斯弥的夫人听了,不住地点头称妙。

  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才是破局的基本条件。君斯弥的装傻,正是为了日后的破局而打下基础。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殷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要在对局中适时地运用"装傻"手段,趋利避害。为人处事,就要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与辨别能力。只有当自己对人对事,站在一定高度的时候,你才能从全局上把握时机,从发展中寻找突破口。

  当你能将事理的前因后果分析透彻,并能果断地做出决定时,用"装傻"手段,不仅能给己给人带来解决问题的相当完美的方案,而且能给自己与别人的生活之圈添加美妙的佐料!

  知己知人,"装傻"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