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专家”张悟本蹿红背后的利益链---------网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39:20
 东方IC供图
  湖南卫视为何选择张悟本

  《百科全说》是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一个栏目,将综艺节目和养生节目相嫁接,在去年年底推出。制片人李隽宇认为,《百科全说》在定位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普节目,娱乐只是一种手段,也正是《百科全说》和其他专业类养生节目的区别所在。

  《百科全说》轻松的节目氛围、烘托气氛的音效以及脱口秀明星一样的嘉宾,对于观众来说不仅有新鲜感,而且还十分有煽动性。李隽宇介绍,《百科全说》选择嘉宾的时候会进行综合考量,“像张悟本,我们从出版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图书销量不错,而且有些观众也建议能邀请他来讲。我们对嘉宾都会进行了解和沟通,确定他是否符合节目的要求。”

  虽然成为《百科全说》最火的嘉宾,但李隽宇说,张悟本节目收视率并不是最高的。

  制片人承认节目确实存在过失误

  虽然《百科全说》主打生活健康常识而不涉及疾病治疗,但嘉宾在节目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提到一些相关话题。张悟本的一句“糖尿病80%都是误诊”更是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质疑。对此,李隽宇颇为无奈:“其实张悟本在节目上涉及疾病的部分很少,大部分还是在讲饮食和生活习惯,但是都被忽略了”。此外,李隽宇也认为,现在很多报道其实都是对张悟本的一些说法的断章取义,“他的确说过绿豆汤好,但是他也说了你没有毛病干吗每天去喝绿豆汤”。

  李隽宇承认,节目中确实存在过失误,尤其是一些专业名词容易混淆和误解,“有一次张悟本在节目上说让大家少吃发酵食品,因为酵母可能含有铝和铅,后来我们查证应该是人工合成的酵母粉含有这些成分,所以在后来的节目中又让他重新进行了解释。”李隽宇强调,中医专家毕竟也不在专业领域有多精深的研究,因此存在失误也是难免的。“我们觉得在大方向上是符合科学性和客观事实就可以,毕竟世界上任何一个专家、中医都不能代表绝对的标准。”

  北京电视台曾婉拒张悟本

  2009年初开播的《养生堂》,是BTV科教频道一档品牌栏目,也捧红了一批“养生名家”,不少嘉宾在主讲过几期节目后一号难求、慕名前来寻医问诊者大增,出版的养生书籍也常常成为畅销书。而张悟本的火爆,连《养生堂》栏目制片人伍立也感受到了。

  伍立颇有些无奈地向记者表示,不少人向他询问张悟本,甚至想托他挂个张悟本的号,他只能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栏目从没有邀请过张悟本,他也和张悟本从未有过私交。“好多人一说张悟本都以为是上过我们节目呢,我们也正想找个地方澄清一下。”

  伍立说,早在去年下半年,张悟本的经纪人就曾联系过他,希望上《养生堂》,在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伍立婉拒了对方的请求。伍立说,不少出版社都主动上门,希望推荐自己的养生畅销书作者成为嘉宾;也有一些生产保健产品的厂家拿着钱找上门来,希望帮助他们进行宣传。一方面这让《养生堂》一直以来的品牌积累从侧面得到展现,另一方面,也让栏目组从制片人到编导坚定了抵抗这种利益驱动的决心。

  伍立说,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也许短期内无法鉴别,但时间长了观众心里都有数。但他表示,也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有盲从心理,认为电视上说的什么都是对的,缺乏一定的判断和辨析能力。

  很多养生名家并无医师资质

  对于嘉宾人选上,伍立说节目组设置了多道关卡。“首先,我们会在专业网站上搜索他的论文,假如没有发表过正经的专业学术论文肯定不行。另外,还会要求他出示医师执业资质。”伍立称,社会上一些“养生名家”并不具备医师资格,“虽然邀请这样的嘉宾能在短期内提高收视率,但是为了节目的长久生命力,我们都不会请他。”

  “其实还有一套很容易的辨别方法,在做《养生堂》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业内的中医名家,形成了一个圈子,在这圈子里一打听就行。”

  伍立认为,养生节目需要对观众的健康负责,因此不适合打造成纯娱乐节目,应该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毕竟电视媒体还是要有一定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他背后有文化公司在运作”

  “按着目前的表现,张悟本后面应该有一个文化公司帮助他运作。”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化公司负责人说,有很多电视节目除了制作团队外,背后还有一个招商团队负责商业运作,“很多文化公司和对象谈合作都希望有个‘身份’,也就是说,文化公司要挂靠在一个栏目,才更有说服力。”

  这位负责人认为,文化公司会把他们的资源推荐给电视台,甚至会垄断这个栏目。嘉宾由电视走红后,通过其社会影响力再去发行图书,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对于一个新节目,它本身也需要能够“剑走偏锋”的嘉宾。

  “一些新播出的节目也需要炒作,它和那些慷慨激昂的嘉宾形成了互相提升的目的。节目收视率高了,广告收入自然增加,电视台就会从中牟利。”

  “在一些大的电视台做保健养生的节目,嘉宾一般都要给电视台付费,这就好像是一个真人秀一样。一期节目的价格,一般都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该负责人介绍,嘉宾通过电视走红,他的付出很快就会成倍地收回。文化公司会帮他策划后面出书等活动,从中收取不菲的策划费用。“老百姓很有热情地埋单,电视台、嘉宾、文化公司三方获利。”

  张悟本出书获利可观

  王府井书店,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摆在畅销书展柜中醒目的位置。该书首次印刷于2009年10月,在2010年4月进行了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王府井书店专门辟出一块展台摆这本书。一位老年人摘掉眼镜,捧着书仔细地看着介绍,“老街坊都说他讲得好,我也买本书回去琢磨琢磨,养养生。”

  一位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出版社和作者签的合同有两种,一种是版税合同,另一种是一次性付款的合同。

  “一般的作者版税合同只能拿到8%,非常知名的人甚至能拿到15%的版税。”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着其书上标明的销售百万册计算,每本书售价35元,加上版税,他出书获利实在可观。现在据说销量已经不止100万册,他可以获得的利益就更加巨大。

  快评 :养生栏目进入“捧角”时代

  本报记者王雯淼

  多年前,当赵本山在春晚卖拐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大概都嘲笑着“范伟”:这笨蛋,不仅被忽悠瘸了,还被人忽悠走了自行车和钱。对于“范伟”来说,赵本山的话就是金玉良言,而那副拐绝对是雪中送炭。如今,当各类养生节目开始攻占荧屏的时候,电视机旁的观众却也不知不觉地成了“范伟”,养生书脱销了,绿豆涨价了,大师的号挂不上了。这股越吹越猛的养生风帮助多少人强身健体不得而知,但的的确确捧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大师专家。

  养生节目从去年以来的红火并不是偶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而就医难、看病贵仍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养生节目正是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但随着大批养生节目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何避免节目同质化成了一个难题。《百科全说》就选择了综艺节目的形式,养生大师不再一脸严肃,而是像表演脱口秀一样尽情挥洒个人魅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表演再搭配上夸张的音效,效果确实惊人。此外,节目中还请了一些随时可以打断大师发言的年轻嘉宾作为陪衬。这些年轻嘉宾的作用其实和赵本山身旁的高秀敏类似,看着像是在添乱,实际上却把范伟眼中的赵本山烘托得愈发高大。
  养生节目毕竟不是综艺娱乐,对养生大师的追捧也不能像追捧超女快男一样缺乏理性。电视台追求收视率,大师们追求名气,而观众们要的却是健康。虽然不能一棍子把所有养生大师都打成“大忽悠”,但必要的把关却是不能缺少的。事实上,站在大师张悟本背后的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需要张大师以惊人之语和高收视率为基础。而给养生节目捧场的观众很多都缺少相关知识,尤其对于一些长者来说,电视里说的东西往往就代表着权威。但电视毕竟不是造星机器,更不能在禁止了明星药品代言后,又捧出变相的电视购物广告,哪怕这广告的对象仅仅是一捧绿豆或者一根茄子。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