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 户籍出身身份等成推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34:37
2010年05月24日 07:31:4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以及资源价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
赵刚在一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80多万元,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赵刚的高中好友小灿在中部一个地级市的加工企业上班,企业效益好,他年工资总额4万多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收入的1/3还房贷,1/3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国家说扩大消费,可靠这点儿工资收入,不顶事儿!”他说生活压力很大。
赵刚的小学同学王培仍在老家务农,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赵刚工作一星期。
三个人收入悬殊的现状,正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
——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与制造加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但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李实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市场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暴利以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价获得矿山、土地等要素的企业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相关管理部门会以寻租等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
——在行业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正不断加强。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当年央企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其中最高的为4.46万元,最低的为149元,相差近300倍。
查查垄断行业的“血亲”
2010年05月24日 07:33:43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垄断行业的“亲缘”脉络,实际上是一条损害市场公平竞争、见不得阳光的利益链
有朋友在地方电力部门工作,谈到收入他颇有怨辞:“社会上一个劲儿地让我们减薪,我们的工资条上,工资一栏的收入都快减没了!”从表面上看,这些年垄断行业的工资确实没怎么涨,有的行业甚至降了不少,但实际上,垄断行业员工的实际收入却并未因此而“伤筋动骨”,仍然比普通行业的职工高出一大块。
有调查显示,一些垄断行业企业员工的灰色收入,是工资单上的好几倍。这么多钱从哪儿来?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上下游企业的“利益输送”。
一些垄断行业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任意将工程项目转包给指定企业。而这些企业既有当年国企改革主辅分离时剥离出去的“儿子”、“孙子”企业;也有垄断企业职工集资投资的企业,或者干脆由垄断企业自己“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可谓垄断企业的“双胞胎”。它们与垄断企业明脱暗不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当垄断企业进行招投标,这些“血亲”们总会获得优先的机会,从垄断利润中分得一杯羹。当然,他们也会以各种名目、途径慷慨地回馈垄断企业的厚爱。比如为垄断企业报销各种账外的票据,让垄断企业员工直接享受企业的分红……总之“肉烂在锅里”,大家分而享之。所以,尽管垄断企业员工的收入表面上连连下调,暗地里却仍然肥美。
在一些垄断行业,如此“血亲”相连、利益共享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已经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则、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滋生腐败,最终侵害消费者利益和全社会公共利益。
垄断行业的“亲缘”脉络,实际上是一条损害市场公平竞争、见不得阳光的利益链!必须下大力气查清并割断垄断行业的“血亲”。
只有市场公平竞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垄断行业包办国家投资,从而有机会牟取不正当利润的弊端。除涉及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的行业,都应当进行市场化运行。通过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实行充分的市场竞争,遏制垄断企业的权力扩张。
此外,垄断行业利用垄断优势,对很多项目、产品的定价实行“一言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招投标的市场机制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垄断企业的“血亲”们必然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实行更为严格的、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的招投标制度,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还有,审计部门审计垄断行业的收入,不能只看“工资单”。“一个企业,多个账本”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工资单,就是专门做给审计部门看的。审计部门可以通过核查垄断企业的账外收入,顺藤摸瓜,理清垄断企业的“家族血亲”脉络,对垄断企业经营进行全面的审查。看看垄断企业所谓的“举贤不避亲”,是否保证了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为了“血亲”的利益,垄断企业的相关工程预算是否掺杂太多水分?近年来,国家审计部门已经陆续进驻一些垄断企业进行审计,希望监管部门的铁腕,能扯断垄断行业的“血亲”链条!
国家统计局回应CPI未反映菜价大涨质疑
2010年05月24日 08:13:5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8%,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三四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18.5%和24.9%,而北京涨得更多一些,分别上涨32.7%和32.6%。但单从CPI看,统计数据却显示很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CPI的数据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就此,我们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
价格指数是总体指标
问:蔬菜价格发烧,为何CPI却很低?
答:CPI不是单一商品的价格涨幅,而是一个总体指标,反映的是全国13亿多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而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对单一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
另外,有些商品和服务是经常性的消费项目,百姓对价格的上涨更敏感。比如大蒜价格暴涨,老百姓感受特别深,但可能忽略了猪肉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其他蔬菜价格也没像大蒜一样疯涨。虽然蔬菜涨幅很大,但蔬菜在CPI中的比重有限,短期的暴涨对CPI总指数的影响是有限的。
问:CPI中包括哪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答:CPI度量的是一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八大类,包括了居民吃、穿、用、住、行等262个基本分类。
考虑到各地居民消费的传统、习惯、消费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具体的商品由各地确定,国家审定。制度要求一个城市选择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在600个以上,全国加起来就是成千上万种。如蔬菜品种的选择,因为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北方选大白菜的地区多,南方选大白菜的地区就不多;北方爱吃大葱,南方更多的是选择香葱。
个人感受与指数变化有差异
问: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与CPI有多大的关系?
答:商品在CPI总体中的重要程度,即在CPI中的权重对分类指数、总指数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而权数的确定是一个地方总体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和个人的消费结构可能很不一致,因此造成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对CPI的影响是固定的,但对个人的影响不同,因而感受也不同。
问:百姓觉得猪肉现在挺贵的,统计数据却是下降的,为什么?
答:这是对比基期的差异。普通居民感受价格变化,对比的基期可能是三五年前,甚至10年前。而CPI主要公布的是同比、环比指数,对比的分别是上年同期、上月,观察时期较短,其反映物价涨跌的变化也只是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把居民消费价格放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观察,价格涨幅也是比较明显的。2007年猪肉价格开始大幅上涨,现在猪肉价格同比下降,是与去年的价格相比较的,但比起2006年还是在高位上。
消费价格指数是否被低估
问:百姓觉得生活成本越来越高,CPI是否低估了?
答:这是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如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上,当前CPI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又以食品类、居住类涨幅居首,因而低收入家庭会感到价格涨幅大、生活压力增加。对高收入人群来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而他们购买的轿车、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价格又多为降价趋势,因而对价格上涨也就没有那么敏感,承受能力也更强。
一般来说,普通居民关注的是“吃穿用住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而CPI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是一个加权计算后的综合平均数,其中既包含有上涨的品种,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种,如果居民用具体上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与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相比,就会觉得CPI低估了。
问:北京的物价很高,可CPI却高不起来,为什么?
答:在大流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地物价走势是趋同的。但由于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中发生的费用不同,仍可能存在一些商品价格上涨不同步,或者有价格高地、价格洼地的现象。因而当一个人从这一地区到达另一地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而他印象中的CPI数据却可能是固定的,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
调查12万户家庭消费支出
问:CPI中各种商品的价格是怎么得到的?
答:我国计算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国家和地方分级确定。国家统一确定商品和服务项目的类别,各地确定好项目后,派人直接到采价点按规定办法调查收集其价格。采价点以代表性为标准,选择品种齐全、零售额较大的中心商场、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要求保持平衡。
全国采价员约有3000多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如各种生鲜食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采集2至3次价格。由国家控制价格的一些主要商品、服务项目或价格相对稳定的商品、服务项目,如水、电、燃气等,可视情况每月或每季度调查一次。因此从事CPI调查工作是一定要去菜市场买菜的。
问:价格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答:价格指数的计算既简单也复杂。说它简单,是说计算一个甚至几个商品的价格指数简单。比如北京新发地的黄瓜价格,5月18日每公斤最高价2.2元,5月17日最高价2.4元,前者比后者,价格指数为91.7,表示黄瓜每公斤价格下降了8.3%。
但要计算全北京市黄瓜的批发价格指数就不这么简单了。不仅要把北京市几十家蔬菜批发市场相同质量的黄瓜价格收集起来,还要收集各个批发市场相同质量黄瓜的成交数量,这样才能计算出价格指数。在一个城市计算一个单个的商品价格指数就这么复杂,如果再加上一个大米的批发价格指数,要计算出一个包括黄瓜和大米的混合价格指数就更不容易。
我国CPI中各种商品类别的权数,是根据全国城乡12万户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调查资料计算出来的,并根据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的变化适时调整,有科学的制度规定和严谨的调整程序。
CPI的计算公式选择的是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采用的计算公式。(龙露)
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 户籍出身身份等成推手 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拉大收入差距 专家吁加快改革 人民日报刊文称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人民日报: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 中国评论新闻:人民日报: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人民日报刊文称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人民日报: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ora 人民日报: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2 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社会--人民网 《人民日报刊文称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的网易跟贴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图)_(1)新华网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图)_(2)新华网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搜狐新闻 户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专家建议加快改革-搜狐新闻 专家称户籍出身成为内地收入差距拉大的幕后推手 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 市场价格扭曲带来行业暴利 户籍是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推手 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热点聚焦·社会财富怎么分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