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萃之一堂 联之一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09:02
        流坑董氏是一个单姓聚族而居的大家族,他们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并认唐代宰想董晋也是他们的先祖。据族谱记载,董晋之孙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微迁入江西临川北源村(现宜黄县扩源村),董清然的曾孙董合再迁到流坑定居。在千余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经历了多少国家和民族的治乱盛衰、风云变幻,其始终凝聚不散,而且不断发展,为江西古代许多出过名人的村落和家族所不及。
   乐安置县前,吉州永丰有“欧董名乡”之美称,这里说的“欧”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董”指的就是流坑董氏。流坑划归抚州乐安管辖后,元代大理学家吴澄在为流坑董氏族谱作序时,把流坑董氏与抚州王(安石)、曾(巩)、乐(史)、晏(殊)、蔡(承禧)几大家族作比较,称赞流坑董氏说“通抚之六族而论,仕宦之众莫之与论”(见《钦定四库全书》吴文正公集卷三十二),董氏家族当年的声望可见一斑。
  董氏家族何以千年不散,究其原因,除依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个顽强有力的基础之外,一靠血统,二靠道统。
  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是流坑董氏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修家谱,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将族众联结在一起,是维系宗族制度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宗族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流坑董氏,南宋初年开始修谱,至明万历,先后经五修,成四谱,曰:“原谱”、“旧谱”、“新谱”、“重修新谱”,“重修新谱”就是明万历十年的董氏族 谱。以后逐改为由各房修派房谱。至今,村中仍保存明万族谱 3 本,各房谱牒 20 多个版本,各种谱牒保存完好,是研究流坑董氏宗族发生、发展的珍贵史料,可称之为流坑的“二十四史”。
  流坑村的建筑群落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大小祠堂比较多,前前后后建起的书院也比较多。从当是来说,这都是为了政治上和阶级利益上的需要,都是为了从变中求不变,由学而仕是如此,由商冒仕也是如此。特别是经商赚钱的,即所谓商人次本,它的投入并不是专注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宗族的公共事业,修桥、铺路、建祠、立学。这一方面固然可以看出对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增强宗族的稳定性,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譬如说,祠堂如果管理得法,它是一项宗族或房族的公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宗族保障 --- 扩而大之谓之社会保障 --- 机制的作用,也可以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的血缘性的社会保障机制。书院也是如此,既用以兴一族之学,又用以助一族之学,再加上族规民约的规范和束缚,就可以使族人上可以由学而仕,下可以在提高文化的基础上,使族人安分守已,循规蹈矩,错以维护宗族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由此可见,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流坑村的又一价值之所在。
  如果说修族谱只是从精神上训导族众“尊祖敬宗”的话,那么修建祠堂,参加祠堂中围绕祭祖而展开的各项宗族活动,则无疑可以使宗族成员普遍地、经常地、直接地、形象化地感受到宗族文化的精神。流坑村内宗庙祠堂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房巷对应;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系统支派严整,源流谱系清晰。现在村中仍保存有祠堂 58 座,成为流坑村一项突出的人文景观。
  大宗祠,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宋赠大司徒董合兴建,是流坑董氏“千门万户,聚居一家”的重要标志。该祠位于村北之陌兰州,座北向南略偏东,北有乌江环绕,南面正对全村,东为林峦,西有龙湖,环境十分优雅。据考,大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初,嘉靖末、清嘉庆重修,是一个三祠并列的建筑组群,左为桂林祠,右为桂岩祠,即文馆,中间是大宗祠。大宗祠是一个三进式重檐建筑,祠内设有育贤楼、敦睦堂、孝敬堂、彰义堂、报功堂、宗原堂、道原堂。三祠前面有一个宽敞的场院,场院左右侧各有一个牌坊,组成一个宏大的建筑群,中地十余亩。可惜在 1927 年被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邢玉堂残部烧毁,遗下敦睦堂中五根高 8 公尺,直径为 70 公分的花岗岩石柱,依旧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只能使人想起延绵千年的董氏宗族昔日的辉煌和经历的沧桑。
  除撰修族谱、修建祠堂、祭祀祖宗外,流坑董氏还采取了置族产、立宗子等许多措施,不断增强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流坑董氏深知,如果公靠血统,只能凝聚,而不能升华;只能维系,而难以发展。只有依靠道统的力量,即儒家理学,存理去欲,修齐治平,才能使家族的维系进到理性的境界。有宋以来,董氏坚持“以德性为本”,以此“培植贞固而叶茂流光”。村中一批有识之士,如董德修、董燧等,长期致力于理学的研究,在流坑创办了心斋书院、雪峰书院、蓉山书院等,用儒家经典,尤其是陆王理学,教化族众,这对巩固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将儒家理论与治村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有理有法、理法相融的道德规范。经董燧等人亲手制定的“遵圣训”、“崇礼教”、“宗正学”、“供赋役”、“修武备”、“广储蓄”、“勤职业”、“敦俭朴”、“禁邪巫”等十四条族规,就是按照道统的理念,对族众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规范、劝诫和教育,使之“辅血脉而禅于无穷”,是强化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典范。
  流坑董氏百世不衰,并成为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典型,正是得力于小农经济的支撑、宗法制度的维系和儒家道统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