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泽:十年一梦》第15章 我的两条短线交易经验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49:22
《青泽:十年一梦》第15章 我的两条短线交易经验1 一、几次漂亮的伏击战

 我在期货交易中有一条短线操作的经验,这条经验来源于1996年我在海南咖啡上的交易。

1996年初,咖啡9605 在突破长期盘整区域以后,大幅上涨,接连3 天收在涨停板的位置。我在市场价格刚刚向上突破时就做了多头,账面浮动赢利非常可观。第四天,市场价格又以涨停板开盘。

 当我正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咖啡市场风云突变,几分钟之内,市场价格竟然从涨停板急速下挫到跌停板。我被市场的反复无常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刻跑到负责下单的小姐面前,准备在跌停板附近狼狈逃窜,把多单平仓。

突然,又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咖啡9605 这架从1 万米高空快速下坠,眼看就要触地,空难已经不可避免的飞机,似乎突然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托住,又迅速地开始向上反弹,起死回生,稳稳地恢复到了原来的高度。也只有几分钟时间,咖啡价格又从跌停板回到了涨停板。

 短短的一会工夫,咖啡市场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当市场价格再次到了涨停板位置时,我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多单平仓了。如果那一天市场没有发生这么激烈的动荡,我是不会把多单平掉的。

 我对当天的咖啡走势非常迷惑,对这种局面确实不知所措。我想不通,为什么在一个好端端的上涨趋势中,会出现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在我平仓以后的日子里,咖啡市场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不到一个月时间,9605 合约就涨到4 100 多元。而我却像一个傻瓜一样,在3100元左右就被多头主力骗走了手中的低位多单。我大梦初醒,原来这是主力们玩的一个小把戏而已。我竟然连这样一个小骗局也没有识破,感到非常恼火。

那一次交易,因为过早地平仓出局,我丧失了暴涨行情中的一大段巨额利润,简直心痛之极。这一次教训对我影响极为深刻。

 有了这样一次经历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也想出了应对这类情况的策略。在后来的一些交易中,当市场再次出现相似的波动时,我处理得就比较得当,这说明我的应对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我的这条短线操作的规则是:

在强劲的趋势行情的早期或者中期,无论市场趋势是上涨还是下跌,也不用管市场价格高低,如果有一天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例如交易所的一个政策、市场里传来的一条意外消息或者其他你不知道的原因,期货价格短时间突然出现和原来趋势方向相反的大幅运动,这时候,投机者可以逆着当时市场的运动方向操作。如果原来的趋势是上涨,目前市场价格出现急速下跌,你就买进;如果原来的趋势是下跌,而现在市场价格在大幅上涨,你就人市放空。

 一般情况下,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让顺势交易者心惊胆颤的骚动走势就会结束,市场价格就会回到原来趋势的方向。有时候,市场恢复的速度飞快,几分钟以后我就获利丰厚;但也有几次,市场恢复得慢一点,直到第二天,市场走势才回到原来趋势的轨道。

 这一条看似简单朴素的经验,让我在很多次交易中赚到了钱。因为谁也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会出现令人意外的变化,这条经验往往在你不经意时才会派上用场。

 案例一:1999 年郑州绿豆交易

 1999 年,郑州绿豆价格在 3400 元附近,出现了多空大搏杀的局面。就在多头溃退,空头正要乘胜追击的关头,交易所突然一声令下,多空双方全部协议平仓,就地休战。

过了一段时间,郑州绿豆重新开盘,在新的起点,多空双方再次开战。

市场趋势的力量确实强大,尽管在上次停盘和这次开盘之间隔了一段时间,交易所根本就没有开门交易。当绿豆期价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市场价格已经比协议平仓时又跌了好几百点。

 虽然停盘的那几天,市场上没有发生实际的多空之战,但是我想,那几天,多头和空头肯定在心理和意志上还在较量,而且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多头又输了,否则,市场怎么会一下子低了好几百点重新开始交易呢?

我记得绿豆重新开盘时的成交价格好像在2900 多元。当我一看到绿豆市场新的定位竟然这么低时,我马上就感觉到,市场的下跌趋势还没有结束。当然,我也不敢太过于鲁莽、过于自作聪明,只试探性地作了一点空头交易。果然,从开盘的第一天开始,绿豆市场又出现了狂风暴雨式的下跌走势,市场价格连续几天跌停板。有一天早上,可能是交易所的头头们觉得市场跌得太凶,空头们太肆无忌惮了。为了延缓市场下跌的速度,交易所出台了一项临时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我已经忘了,反正是对绿豆市场利多的消息。

 也许是绿豆价格短期之内下跌的幅度实在太大了,交易所干预市场的消息一传出,绿豆期价短时间内暴涨。因为事情来得很突然,大量买盘涌现,而上面却没有多少卖单。所以,那一天早上,绿豆价格跳着往上涨,有时候一跳就涨几十点,中间的价位根本就没有任何成交。

 一看到市场出现这样混乱的局面,我马上想起了咖啡交易的教训,内心一阵激动。我知道这种情况是我最拿手的好戏,我立刻下令卖出绿豆――做空。因为我担心如果按照盘面上看到的成交价报单的话,有可能因为场内价格已经开始下跌,我的空单无法成交。在这种时候,我可不想因为要高卖几个点,结果却使空头交易没有做成。

 我以低于当时市场价格50 点的价格卖空,期待场内交易员迅速把我的单子敲进电脑。那时,郑州绿豆的涨跌停板幅度也就只有120 点,我以这么低的价格去卖空,很多人简直认为我疯了。

场内交易员一接到我的下单指令,第一感觉是,我的单子下错了,他以为我在慌乱之中,搞错了多空方向,这也是交易中常有的事情。他马上打电话给公司的报单员小刘,核对交易方向和价格。当时我就站在小刘旁边,当小刘再次问我有没有搞错时,我对他们这种不紧不慢的动作很是恼火,生怕耽误了我的交易。

我立刻对他说:“没错,快敲单。”

一会儿,成交回报过来了,我乐了,我的卖单竟然成交在涨停板的价格上,卖在了当天市场的最高点上。

一切都如我所愿,绿豆市场这种昙花一现的涨势很快就结束了。不到半小时,市场价格从高处回落,猛一下被打到了跌停板附近,我立刻买进平仓。我卖在涨停板,买在跌停板附近,一下子就赚了近200 点的利润。短时间之内,我的投资就有了100 %多的回报。

 你瞧,我的短线交易做得不错吧?过了六七年,现在说起来还是津津乐道。

 案例二:2003 年底的一次橡胶短线操作

 2003 年底,上海橡胶期货在涨到17 000 多元以后见顶回落,出现暴跌行情。短短几个交易日,橡胶价格就从17000 多元跌到了14 000 元附近,下跌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根据橡胶市场前一段时间多头主力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我以往的交易经验,我断定,市场价格这种短时间高达3 000 多元的剧烈下跌走势,很可能是多头主力有意为之。即这波下跌行情并不是被空头的力量打下来的,而是多头主力主动地把市场价格从17 000 多元放到14 000 元。

市场主力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和企图,总是无所不用其极。上海橡胶市场的走势就像一条美丽的毒蛇,看上去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对投机者有巨大的诱惑力,一不小心,市场参与者就会跌人陷阱,受到致命的打击。一大批散户多头在这波行情中损失惨重。

 多头主力为什么要用这种极端的手法操纵市场价格呢?可能是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内幕罢了。

 也许是过高的期货价格会使实盘压力大增,多头主力的本意只是通过操纵市场价格,在期货交易中赚点差价。所以,他们不想引诱现货商们都把橡胶拉到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而使自己成为最大的买家;也有可能是他们对未来的橡胶走势不再看好,态度已经变得比较谨慎,所以,不愿再把橡胶价格维持在不切实际的高位;也可能是前一段时间多头主力过分出格的操纵行为引起了麻烦,受到了交易所或者有关方面的警告,被迫让橡胶价格跌下来。

多头主力这种有意识压低市场价格的行为,最容易使大多数投机者上当受骗。我知道,市场主力当然也知道,大多数投机者往往有低买高卖,买便宜货的习惯,他们的思维常常比市场运动慢一拍。

因为前一段时间橡胶价格还高高在上,每吨17 000 多元,而几天以后,橡胶价格却跌到了14 000 元左右。许多人的脑子中对橡胶前期的高价肯定印象深刻,挥之不去。相比较而言,现在市场价格很低,便宜多了,显然,这很容易吸引人们的买人兴趣。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市场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根据图表的走势和我的推理分析,我判断,多头主力短期之内已经不想再做出一波上涨行情,任何对多头主力再次介人市场、快速抬高价格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是一相情愿而已。

就我的交易习惯而言,我不喜欢通过过多地揣摩市场主力的意图来做交易。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还是根据图表告诉我的信息,根据自己的交易模型来确定人市时机。在以前的交易中,我曾经花很多心思去琢磨主力们的动向,却往往忽略了市场价格变化中最明显的特征― 趋势,忘记了市场交易最根本的原则― 顺势操作,我在这方面吃过大亏。

所以,尽管橡胶市场在14000 元附近盘整了一段时间,做出了一个短期见底的图形,但我没有理睬橡胶市场的走势。我不但不想做多头,反而有做空头的欲望。虽然市场价格已经下跌了这么多,但是,这一点并不能让我对做空感到害怕。根据我的交易经验,投机者的操作方向不应取决于市场价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顺势而为。

当然,在目前的市道中,我对做空橡胶也不是太着急。我知道,多头主力肯定会玩些小把戏,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易机会。

 在前一波从10000 元启动,最后涨到17000 多元的上涨行情中,多头主力主要是通过资金实力的优势,强行抬高价格,逼迫空头高位砍仓而获利。

波浪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规则:市场上涨波浪的形态不会简单地和前一波走势完全一样。我以为很有道理。

在橡胶价格从17 000 多元跌到14 000 元以后,我的判断是,多头主力绝对控盘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改变,市场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市场主力肯定会改变交易策略,不会再简单地通过迅速拉高价格的手法来逼迫空头砍仓,从中渔利。而是会在市场上涨行情的途中,通过大幅度的市场震荡走势,来搞乱投机者的思维,让投机者分不清东南西北,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用这种方式从市场中榨取利润。

有一天,我记得是一个星期五,我等待的多头主力的表演终于开始了。橡胶价格经过几天的低位震荡,给了市场中的投机者一种跌不下去的感觉,确实出现了人们盼望已久的反弹上涨行情。我估计,有很多散户跟风买进。多头主力又顺水推舟,那一天,橡胶市场大幅上涨,尾市竟然收在涨停板的位置。我对市场的上涨并不觉得意外,但是,对市场涨幅之大倒有点吃惊。

日K 线图表上鲜红的大阳线拔地而起,显得突兀,从表面上看,多头力量确实非常强劲。大多数小多头似乎忘记了市场前期大幅下跌时的绝望,又开始对橡胶市场的上涨满怀幻想,希望2003 年下半年的涨势再重演一次。

对待这种市场状况,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还是用我在咖啡交易中总结出的老经验:在如此强烈的下跌趋势中,任何短期的反弹很快就会夭折,投机者的最佳策略是逢高放空。

 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橡胶周五封在涨停板以后,周一的涨跌幅度将要扩大到 5%。虽然周五的涨停板封得比较勉强,好几次被打开,这种现象也和我对市场的弱势判断相符合。但是,毕竟市场最后还是到了涨停板的位置,我对自己是不是在当天涨停板的价格上做空也有点犹豫。虽然我对自己的经验并不怀疑,但是,任何一个人面对市场这种短期强劲的走势,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在涨停板上放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是不可能的。

逆向思维、逆向交易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投机者具有巨大的勇气。

 我采取了一个保守、折中的办法,不像以往那样,一开始就投人一半交易资金,这次,我用了三分之一的钱在涨停板做了空头。我期待周一市场有更好的价格,更稳妥的放空机会。

周一,多头借着周五涨停板的余威,高开了100 多点。但是,市场价格只向上冲了几十点,走势就变得不稳,虎头蛇尾。当市场价格跌破开盘价时,我加码的空单就冲杀了进去。那一天,市场价格到过较低的位置,但是我没有平仓。结果,尾市多头主力又略施小计,把收盘价拉了上去,我的空单一点利润也没有,反而有一些浮动亏损,弄得我很难受。

不过,我也就不安了一个晚上,第三天,对我来说一切都雨过天晴了。

在橡胶价格跌破14 000 元,创下新低的那一天,我的空单平仓出局。这一次交易持续了三四天,我在这轮橡胶的下跌走势中每吨赚了700 多元。《青泽:十年一梦》第15章 我的两条短线交易经验2

案例三:“911 事件”发生的那一天LME 铜的走势

 2001 年,美国9.11 事件的发生,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对那一天晚上的事情记忆犹新,倒不完全是9.11 事件本身非常令人惊恐,而是当天晚上伦敦铜戏剧性的走势,刚好和我上面谈到的那一条交易经验非常吻合。即在空头市场中,即使像美国9.11 事件这样重大的意外情况,它也只有极为短期的影响力。

 9.11 事件发生的那一天夜里,我刚好在看LME 市场铜的走势。2001 年9 月以前,国际铜市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之中,虽然当时铜的价格已经很低,大约跌到了每吨1 450 美元左右,但是,市场下跌的趋势依然非常完好、稳定,没有任何反转的迹象。

大约是晚上9 点多钟,当我漫不经心地看着盘面变化时,伦敦铜突然开始出人意料地上窜,不到5 分钟,铜价就涨了几十美元。当时我也不知道市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一会,我才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了9. 11 事件中,恐怖分子驾驶的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厦的镜头。市场价格的变化显然比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反应要快得多。

 记得LME 铜前一天的收盘价是1 444 美元,那一天晚上,铜价瞬间冲到了 1512美元的位置。我眼睁睁地看到,铜价在急速上涨以后,很快就又开始下跌,到收盘时,市场总的上涨幅度很小,那一天铜的收盘价好像是 1460 美元。只比前一天涨了 16 美元。当我在写这一部分数据时,根本就没有差LME铜的长期走势图。因为市场当时的表现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在 9.11 事件发生的那一天,竟然以这么匆匆忙忙的上涨和下跌方式,来回应这件对今后几十年意义深远的重大政治事件。按理来说,市场价格即使上涨200~300美元也不会让人感到惊奇。更有甚者,过了几天,伦敦铜的价格竟然创下了新低。最低到了每吨1336 美元。

 美国 9.11事件中,伦敦铜的走势又一次证明了我的观点:在强劲的趋势行情中,即使像 9.11事件这样可能引起世界大战的重大信息,也不足以一下子改变市场的方向。市场价格出人意料的大幅逆向运动,往往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很快,市场就可能回到趋势的轨道。

 这就是市场趋势的强大力量。 

二.当市场走势和消息不一致时,我的两次交易经历

 在期货交易中,市场经常会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的影响。有时候,这些信息对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很小,不管消息是利多还是利空,市场依然我行我素:有时候,一条很不起眼的消息就会在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

我有这么一条经验,当市场价格对明显的利多或者利空消息麻木不仁、置之不理时,投机者应该采取和消息的方向相反,和市场实际的走势方向一致的操作方式。通过市场对不利消息的反应方式,投机者可以提早察觉市场未来的运动方向。      

案例一:1998 年的大连大豆交易

 1998 年 5 月,大连大豆的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幅下跌以后,在2 400 元附近企稳。这波下跌走势开始于2 900 一3 000 元,显然,巨大的跌幅使多头受到了重创。

当时,市场中大多数投机者还没有摆脱这一次下跌的阴影,对大豆的后市普遍充满悲观情绪,我也一样。

屋漏偏逢连阴雨。那一段时间,CBOT 的走势也对多头极为不利。大连大豆刚刚勉强在2400 元站住脚,美国大豆却开始大幅下跌。连续一段时间,CBOT 每天的下跌幅度都在1O 美分以上。受此影响,大连大豆也每天低开很多。

那时,我在期货交易中有逆市抄底的不良习惯,虽然我对多头也没有多少信心,但看到大豆价格实在很低,我还是在2 400 元附近做了一点多单。

所以,每天早上当我到了期货经纪公司以后,一听到CBOT 又跌了不少,心里就感到非常不安。大连市场一低开,我总是极为恐慌,担心市场新的一轮的下跌行情又开始了。

 不过有一点让我非常高兴。大连大豆只是开盘价很低,低位停留的时间却往往很短。连续好几天,市场低开高走,日K 线要么以阳线收盘,要么是下影线很长的小阳线、小阴线。所以,我拿着多单,只是每天开盘的一段时间很难受,到了下午收盘,因为市场价格实际上并没有跌多少,我也就踏实多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有一两周,我逐渐意识到,大连市场有大的多头主力在抄底,否则,在这样恶劣的形势下,大豆价格根本不会这么坚挺。但是,对大豆市场到底能不能涨起来,我还是心存疑虑。

 有一天,CBOT 在经过连续下跌以后,终于反弹了。国内大豆好像吃了兴奋剂,一下子牛起来。大豆价格突破了前期反弹的高点,大幅上涨。

这时候,我对市场的走势已经看得很明白了。多头主力既然顶住了前一段时间如此恶劣的局面,说明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一旦周围的形势变暖,做空的人肯定要倒霉,因为市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已经不可避免。

记得那一天,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小散户,姓王,他的围棋下得不错,平常我每天总和他杀几盘。面对大豆汹涌的上涨走势,他想买,却又害怕,犹犹豫豫,没过多久,市场就已经涨了好几十个点。

我给他壮了一下胆,我说:“你买进5 手多单,亏了算我的,赚了我们俩一人一半。”

在我的鼓励下,他跑到交易台前,迅速买进了5 手多单。第二天,他一平完仓,就从账户上取了2 600 多元钱给我拿过来。我当然不能接受。他却非常感激地说,没有你我也赚不了这些钱,一定要我收下。结果,那天中午,我们请营业部的朋友们在楼下的饭店喝了一顿酒。

我的多单持有的时间长一些,大约是在2 600 元左右平仓的,后来,市场价格又向上涨了不少。

在这次交易中,有一段时间,在CBOT 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大连大豆却天天低开高走,对此我曾经迷惑不解,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后来大连大豆的强劲反弹,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这也让我学到了一条短线交易的技巧,就是我开始说的那条经验。

 大豆价格跌到2 400 元以后,CBOT走势恶劣,连续暴跌,国内大豆市场就是不跟,多头主力项住了这种严峻的考验。随后,市场终于出现大涨行情,自然在情理之中。聪明的投机者应该能够从市场对消息的反应方式中,提前知道未来的走势。

 案例二:2004 年关税政策的消息对上海橡胶市场的影响

 2004 年2 月中旬,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橡胶价格在 15000 元得到支撑,多头主力发力上拉,市场价格迅速上涨。在 16 000 元关口,市场稍稍停了一下脚步。

我的看盘感觉和图表分析经验告诉我,这一次上涨行情还没有结束,后市还有向上拓展的空间。于是就在每吨 15 950 元附近做了一部分橡胶多单,等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攀升。

第二天一早,上海市场离开盘还有半小时,我所在期货公司的刘经理就慌慌张张地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了我一个不妙的消息。

 当天早上的报纸上登了一则新闻,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大幅降低橡胶进口关税,以兑现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关税高,进口橡胶的价格就高;关税低,进口橡胶的价格就低,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内橡胶期货的价格,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

虽然前几天的盘面上多头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图表也告诉我,市场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但是,今天的这条消息对多头太不利了。

 离开盘还有一段时间,我内心忐忑不安。我在评估今天我可能遇到的最坏的几种局面。

一种可能,市场价格一开盘就跌停板,我根本就没有逃命的机会,那我只能拿着亏损的单子等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能顺利地出场,这是最恶劣的情况,究竟会有多大损失,无法估计。

第二种情况,市场一开盘就跌200 到300 点,我决定,如果出现这种走势,立刻把多单平仓一半,其余的多单见机行事。

 我想不出市场还有别的什么变化,我认为,今天自己亏钱是无法避免了,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准确地预测市场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说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和市场实际走势相比较,有时候你的预测会显得非常荒唐,简直错得离谱。

那一天的情况就是这样。我费了半天劲,假设当天市场各种各样的可能变化,但是,我就是没有想到,市场走势完全超出了我思维框架的范围。

9 点整,上交所准时开盘。我紧张地盯着显示屏,期待着市场不要出现最糟糕的场面。当我看到开盘价格甚至比我买进的价格还要高的时候,我惊呆了。

 我什么也没有想,也不去虑后市会如何,风险控制第一。我立刻敲了一下电脑上的回车键,把一半多单平仓了

 当我看到自己平仓的单子己经成交时,我仿佛像遭遇了一场空难却大难不死,感到幸运极了。

奇怪的是,在我看来,今天早上的这一条消息是重大利空,而橡胶期货市场似乎完全没有理会,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橡胶价格并没有大幅下跌,而是在昨天的收盘价附近徘徊。看到这种情况,我对自己手中另一半的多单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过了大约半小时,橡胶价格就开始上涨,完全不再理睬什么关税降低的消息。下午,橡胶的价格竟然封在涨停板上。

 我拿着另外的一半多单,跟着市场的脚步,没有平仓。接下去的一天,橡胶期货价格又奋力向上,突破了17 000 元大关。

 当市场价格对明显的利多或者利空消息麻木不仁、置之不理时,投机者应该采取和消息的方向相反,和市场实际的走势方向一致的操作方式。这一条我从大豆市场得出的经验,在上海橡胶市场的这次交易中,又一次得到了完美的证明。《青泽:十年一梦》第16章 离市场远一点1

1997 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我国经济运行的模式和这些国家有类似之处,社会各方对造成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投机的危害性,有了强烈的感受。

 索罗斯——这个本是专业投机圈里才熟悉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金融大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索罗斯在世界经济论坛上,为谁应该对这次危机负责,相互攻讦,更是成为当时新闻报道的热点。

 这次金融危机使中国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态度更加严厉,股票、期货的投机活动带来的消极后果,被过分夸大,这对今后几年国内期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1998 年8 月,国内期货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连续的疾风暴雨式的整顿,各个市场已经非常萧条的情况下,国务院依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 。要求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再次进行力度较大的治理整顿,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进行调整。期货交易所从原来的14 家撤并为大连、郑州、上海三家,国家允许的期货交易品种也只剩下了6 个,包括大豆、铜、铝、小麦、橡胶、绿豆。

 1998 年到2002年的几年之中,国内期货行业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真正活跃,适合投机者交易的品种已经很少。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完全是伦敦市场的跟屁虫,毫无个性。外盘一涨,上海市场第二夭就跳空往上涨;外盘一跌,上海市场第二天就跳空往下跌。对于从事短线交易的投机者来说,这种市场价格走势,由于缺乏连贯性,做起来风险极大,完全是一种赌博。如果允许国内投机者直接在LME 市场操作,风险反而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过那样的话,我估计很少会有人再到上海市场做交易,上海期货市场也就完了。

 大连期货市场的大豆,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多数时间成交清淡,波动幅度很小,这可能和当时大豆价格低迷,处于熊市的末期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几年之中,大豆价格一直在每吨1800元到2400元这个范围不规则地游走。市场大主力偶尔也光顾一下大连市场,掀起一波大的行情。但是,这种突然袭击式的操作手法,一般投机者往往很难把握。市场价格一旦动起来,变化就像直升飞机,暴涨暴跌,垂直上下。主力机构一个星期就把一年的行情做完,一般投机者根本就赶不上主力的脚步,还很容易受到巨大的伤害。

 1999 年前后,国内期货市场逐渐边缘化。市场参与各方朝不保夕,生怕哪一天早上起来,就听到了期货交易被彻底禁止的消息。

 在其他交易品种大多已经半死,几乎很少有人参与的情况下,当时期货市场惟一可圈可点的品种就是郑州绿豆。

 郑州绿豆作为期货市场的一个小品种,没有外盘的影响,市场价格变化大小也不会对整体的国民经济有什么致命的影响,政府也不怎么干预,所以,曾经火爆过很长一段时间。1998 年到1999 年那两年,郑州绿豆市场的行情活跃,波动幅度大,到最后,大多数期货市场的参与者都躲到了绿豆这块最后的存地,一起玩着这最后的赌博游戏。绿豆市场一度成为投机者的天堂,操纵者的乐园。

 虽然郑州绿豆市场运作很不规范,交易所频频出台各种各样的临时政策干预市场走势,但是,在那一段中国期货业最为艰难的岁月,也幸亏绿豆交易,为期货经纪公司、为投机者提供了一口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小的绿豆,竟然为中国期货市场的生存立下过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1999年下半年,绿豆市场也被命令关门。

 在绿豆市场关闭的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1999 年前后,作为一个从事期货交易多年的职业操盘手,我几乎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如果期货交易万一被政府彻底禁止,我该怎么办?我的心里非常悲凉,中国的期货行业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呢?我进入市场的那几年,期货交易是多么火爆,参与的人是那样的多。但是,现在市场萧条、门可罗雀,竟然到了死亡的边缘。我度日如年,虽然每天还在期货经纪公司出入,但是,依靠交易过日子根本就不可能,我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也成了问题。市场如死水一潭,投机者纵有飞天本领,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又有何用?这一切应该怪谁?

 1999 年6 月,在期货市场整顿了四五年以后,国务院终于出台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虽然前几年期货市场出了许多不愉快的事件,市场各方在期货交易上伤痕累累,但是,《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的出台,说明政府基本上承认了中国期货市场还有存在的必要性。我像吃了一颗宽心丸,也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感到太绝望。

 和前几年的几个春节相比,2000 年春节期间,是我过得最愉快的一段时间。在春节闭市前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我把持有了一个多月的大连大豆多头平仓了,获得了很大的一笔利润,投资回报率超过100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紧张、艰难的考验以后,我终于放下了这颗一直提心吊胆的心,长吁了一口气。最后一天,我从期货经纪公司账户上提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作为对自己春节的奖赏。

 在期货交易中赚点钱并不会使我很激动,长期在市场中炒作,输输赢赢对我这个操盘手来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但是,这一次赚钱的情况有点不一样,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

 一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期货行情实在萧条,我已经没有从市场中赚到过比较可观的利润。记得上一次我赚到的一笔数目较大的钱,还是1998 年在大连大豆的交易中,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了。2000 年前的一个多月,我从市场中获取的利润比1 998 年我在大豆交易中赚的还要多。同时,这也是1999 年绿豆期货关门以后的几个月中,我惟一赚到的一笔钱。

 在做这一笔交易前的一段时间,国内期货市场的状况让我忧心忡忡,市场的沉寂简直令人窒息。这一次的交易利润,使我对期货交易重新有了信心,对期货市场的未来也减少了一点悲观的想法。

 二是这次交易的成功,是我自觉地运用中长线交易策略的结果。在1999 年的一年里,我反复研究里费默的思想,希望把它运用到实际交易中去,为我赚取利润。但是,市场价格一动不动,毫无生机,我感到空有一身武功,却无用武之地。如果期货市场一直按照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还是没有大的价格起落,即使里费默的思想最高明、最深刻,我学完了以后又有什么用呢?大连大豆春节前最后一个月的大幅波动,而且又让我抓住了,里费默的交易策略,我在实际交易中得到了落实,为我赚到了钱,我认为,这是我在期货生涯中意义重大的一件事,远远超过这一笔钱本身的价值。

 这次交易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1999 年底的一段时间,大连大豆在前一段时间的反弹结束以后,回落到2200 元附近止跌回稳,然后在几十个点的空间小幅震荡。我对大豆后市的走向也没有明确的看法,从图表上看,市场在盘整了一段时间以后,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的可能性都有。我试探性地做了几次交易,有时候做空,有时候做多,但都没有大的收获,也没有因此得到市场会向哪个方向突破的启示。

 当市场价格第二次在2230元获得了支撑以后,我最终选择了做多头。当然,我也不知道市场上涨的幅度会有多大,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所以,第一次操作的单量也不大。我的交易策略是,如果第一笔交易有了利润,我就加码买进。过了两天,我第一笔的买单有了30 多点的利润,我又买了一点。当市场价格涨到2 290 元的时候,我又加码买进。我手中的大豆多单的平均价格大约是2 268 元左右。

 在完成最后一次买入计划以后,碰巧,我因为有别的重要事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每天到期货公司看行情。在这种情况下,我本来是非常不愿意离开市场的,无论后市大豆价格怎么演变,是继续上涨还是下跌,我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在期货公司每天看着它的变化。但是,由于这一次的外出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不得不放弃平常的交易习惯,在不能看盘的情况下继续持有自己的多单。

 1999 年的时候,国内期货市场网上交易还很少见,全国也就一两家期货经纪公司开通了落斌弧务。期货行情不好,我所在的公司也不愿意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所以,这一次我离开期货公司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别的地方,都看不到大豆的盘面行情。

 我时时刻刻地惦记着自己的那些大豆多单,做别的事情都有点心不在焉。虽然人离开了期货公司,心却没有离开。我放不下市场行情,生怕市场出现意外的变化,我又看不见,无法及时处理手中的交易。

 那一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起来以后,第一件事情是打电话给期货经纪公司,了解CBOT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前一天晚上的涨跌情况。对国内市场的变化,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国内大豆市场在涨到2 290 元时,我就已经看出来,多头主力对市场的介入很深,不把市场价格拉到很高的位置,把空头逼死,他的那些多单就没有办法平仓,他也出不来。

 我担心的是CBOT 的意外变化。只要CBOT 的价格不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国内多头主力对付市场中的那些小空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就这样,在离开期货公司的那些日子里,我一天到晚频繁地给我开户的那家期货公司打电话,有时候一天可能会打十多次,了解我交易的那个月份的大豆价格情况。幸亏那时候期货经纪公司的客户不多,否则,像我这样神经质地隔一会打一个电话,他们肯定烦死了。

 记得向我报价的小伙子姓刘,我们都叫他小刘,他非常有耐心。不,现在应该叫他刘总,几年以后,有一次我还是叫他小刘,电话那一头的小姐告诉我,小刘已经是那个大营业部的老总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虽然我不在市场中,但对市场大势的感觉却异常敏锐。以往,如果我在电脑前一直看着行情的变化,我往往会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搞糊涂。市场价格一会上涨,一会下跌,我的思维和情绪也很难长久地保持清醒,有时候,我甚至会忘记市场大趋势的方向,不由自主地做出追涨杀跌的短线交易来。

 现在,只要得到不同时段的两三次市场价格的数据,我就对一天的走势很有把握。我不再对市场价格短期变化斤斤计较,只要感觉到市场的小变化不对大趋势构成威胁,就置之不理。

 大豆价格一直在震荡中上涨,走势稳健,我的交易单已经有了较大的浮动赢利。尤其到后来,随着市场价格越涨越高,我买进的价格又很低,我已经完全不再担心我的交易是否会赔钱,需要考虑的是在什么位置平仓出局。

 过了大约一个月左右,马上就要到2000 年春节了。有一天早上,我打电话询问我买进的那个月大豆的价格,小刘告诉我,因为受CBOT 上涨的影响,当天大连大豆大幅跳高开盘,比前一天涨了四五十点。

 我心里感觉好极了,前一段时间,我手中持有的多单已经比我了将近100 点,今天市场又涨这么多,这次交易收获确实不小。

 过了一会,我又拿起电话,想了解市场目前的行情。突然,我发现我家的电话坏了,什么声音也没有。我一下子就慌了,这么大的市场变化,我不知道现场的情况可不妙。我马上跑出去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气喘吁吁地问小刘市场的情况。小刘告诉我,大豆涨停板了。我略微考虑了一下,马上对小刘说,在涨停板位置给我平仓一半。

 我有一个经验,在缓慢上涨的行情中,如果市场涨势突然出现加速,这往往就是市场将要见顶的信号。当然,有时候这种加速上涨的走势会持续几天,这要看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敢太确定。但是,对待加速行情,我总是比较警惕。所以,当时我平了一半仓,剩下的单子准备见机行事。

 第二天,我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跑到期货公司去看盘。结果,前一天晚上CBOT 只下跌了几个点,幅度很小,而大连大豆一开盘就没有了昨天涨停板的气势,按理市场至少应该高开10 点、20 点,实际上却低开了10 多点。我立刻感到大事不妙,马上把剩下的多单市价平仓出场。

 在春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大豆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我的多单卖了一个很好的价钱。春节以后,市场又完成了最后一波上涨行情,我又做了几天的多头,赚了一点小钱,但这和年前的交易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青泽:十年一梦》第16章 离市场远一点2

在这一个多月的交易过程中,有一件事我认为可能对这次交易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在期货交易的现场,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看到市场行情的盘面变化过程。

 我怀疑,如果我一直在市场中看着行情的变化,我是不是能够在大豆交易中把多单坚持这么长时间?很有可能,在市场价格涨到一半的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利润的诱惑,落袋为安。碰巧我没在电脑前看着市场的变化,结果反而避免了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赚到了我意想不到的大钱。

 这一次交易提醒了我,在期货交易中,为了抓住大的市场波动,一个人不应该整天盯着盘面的变化,寸步不离。

 大行情不会一天之内从开始到结束,它有一个发展过程。投机者必须给市场足够的时间,这意味着,投机者没有必要天天注意市场运动的细节,忽略它,离市场远一点。

 2000 春节前后,大连大豆走出了一波从2 230 元到2 491 元的上涨行情。我没有在场内看盘,却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而与我在同一公司的客户,天天盯着行情,最后却损失严重。投机者是不是应该和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呢?

 无独有偶,2003 年,我又碰上了类似的一次经历,更加证明了前面的观点。

 毋用讳言,期货交易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成分的赌博色彩。在市场价格判断和入市时机的选择方面,投机者尽管有各种各样看似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包括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心理分析等市场价格分析工具,从本质上说,我以为根据这些东西得出的市场预测结果,并不可靠。尤其是对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运用这种预测方法得出的结论,和闭着眼睛瞎猜一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比不上瞎猜的成功率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期货交易就是赌博。期货交易的内涵,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远远超出了赌博的范畴。作为一个期货操盘手,以前,我也喜欢各种各样的小赌博。但是,在所有赌博中,我最不喜欢打麻将。这主要是因为麻将的节奏漫,耗时太长,一坐上去没有一天半天下不来。就我个人的性格而言,我喜欢很快就能见到输赢结果的娱乐方式。在选择期货交易的品种时,我这种个性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我愿意操作那些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速度快的品种。像以前的郑州绿豆,2003 年到2004年的上海橡胶等。

 之所以谈到赌博和麻将,是因为2003 年我在上海橡胶市场的一次巨大的成功操作,碰巧和打麻将联系在一起。

 我现在住的地方是一个老师的宿舍区。我周围的一些朋友都是老师,业余时间往往喜欢打麻将。尤其是在每年放暑假期间,他们打得简直是昏天黑地。以前我很不喜欢打麻将,所以,我从不参与他们的这项活动。

 2003 年7 月,我正在关注上海橡胶期货的走势。橡胶市场上一次重大的价格变化发生在2002 年底,多头主力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一些所谓的利好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强行抬拉价格,几天之内把橡胶价格从每吨13 000 元炒到15500 多元。空头主力被逼无奈,在15 000 多元的高价含泪砍仓,损失惨重。我所在的那家期货公司的客户,刚好是大空头主力,我估计,在这波行情中,他们的损失起码在一个亿以上。

 2003 年上半年,橡胶价格大幅回落。到了7 月份,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吨10 000 元附近。我感到,一波新的上涨行情正在酝酿之中。

 怎样才能抓到这一波可能出现的巨大行情呢?我仔细设想着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走势方式,以及自己的应对策略。我决定先在10 200 元左右买进一部分多单,然后,当市场价格向上突破几个重要阻力位置时,分批加码买进。这样,如果我的判断错误的话,也不会有大的损失,一旦市场真的大幅上涨,我就有可能获得暴利。

 橡胶市场在低位徘徊了好几个星期,我已经提前买进了一些,做了多头。但是,市场价格却没有直接涨上去,一直在我买入价格的附近震荡。我的交易没有什么利润,但也没有套牢多少。记得那个夏天特别热,我每天坐在电脑前看着行情,橡胶的价格又不随我的心愿马上涨起来,心里烦得很,感觉非常无聊。

 有一天,住在我楼上的牟老师正在召集人打麻将。可惜,那一天人不齐,三缺一。牟老师找到我,一定要我凑个手。小牟是我的朋友,虽然我不爱好麻将这玩意儿,他来叫我,我也不好意思拒绝。也因为期货行情没有任何起色,我就加入了他们的麻将队伍。

 结果,我楼上的电脑行情一直开着,我坐在楼下的树荫下打着麻将。隔一会,我就给我儿子打个电话,问一下橡胶的价格。那一天直到收盘,橡胶市场也没有什么变化。傍晚,我回家以后看了一下市场走势图,发现即使不去打麻将,看着没什么起色的行情,也是白白浪费一天的精力,毫无意义。

 麻将这东西,认真打起来,也有它的乐趣,只不过原来我对此并无体会。那一天打完麻将以后,我一想,这一段时间,橡胶市场也未必一定会出现我原来想象中的什么大行情,我整天盯着它,也不一定有什么好结果。大热天,还不如和他们一块玩玩牌。

 我一向对期货交易都非常认真。在这十多年的期货生涯中,除了法定的节假日和一些极偶然的日子,我基本上天天盯着盘面的行情波动。这一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第一次打完麻将以后,我变得非常放纵,竟然在期货交易的时间也开始打麻将,而不在乎市场价格可能出现的意外变化。

 接下来的那一段时间,我天天一边打麻将,一边拿着手机打电话问行情。

 市场行情不会一直半死不活,总会发生变化。你急切地希望它按照你的想法变化时,市场可能一动不动。当你对它不再注意的时候,很可能大行情已经悄悄启动了。

 有一天,当我漫不经心地打电话问橡胶价格时,我儿子给我报的成交价让我吓了一跳。橡胶市场的涨势已经开始了,市场价格一下子到了我想加码买进的位置。我立即放下手中的麻将牌,让他们等着我。我跑到楼上的电脑前,迅速以市价加码买进。看到当天巨大的阳线巍然耸立,我知道我的多单不会有任何危险。看了一会行情以后,我又急冲冲地回到了麻将桌边,继续玩牌。

 过了一天,市场价格又向上突破了我心目中的第三个阻力位置,我又加码买了一点。我粗算了一下,这几笔交易的平均成交价大约是10550 元左右。我第三次买进的价格是10750 元,我对自己的这次交易非常有信心。

 很快,橡胶价格就突破了每吨11000元,这下我更放心了。

 就这样,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天天打牌,橡胶市场的主力天天非常卖力地抬高市场价格。仅仅过了两周时间,橡胶就突破了12000元。我一直拿着多单,一动不动。

 我有一个看图经验,在大幅下跌以后的市场行情中,如果市场价格连续两周上涨,周K 线都是中等长度的阳线,后市往往极度看好。在很多次的交易中,我都利用过这条经验,基本上都有不错的收获。

 这一次,橡胶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前期大幅下跌以后,市场连续两周出现周阳线,我感到前途非常光明。

 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必要天天看着行情的变化,对市场的风吹草动神经过敏呢?

 我索性故意去打麻将,再也不去想橡胶市场的变化和自己的多单。就让橡胶市场的主力折腾去吧,眼不见,心不烦。我看不见市场短期价格的波动,也就不会犯短线交易的错误。

 这似乎是一种鸵鸟政策。不过,我也想明白了,只要能够让自己的长线交易策略得到落实,当一下鸵鸟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没有得道高僧们的那种修为,能够心如止水,不受任何诱惑。那就只好躲出去,离显示屏远一点。

 说实话,虽然打麻将能够吸引我的一部分注意力,但是,其实我心中还是对橡胶市场非常牵挂。当橡胶的价格终于突破13000元的那一天,我确实不能再装着若无其事。庞大的浮动利润使我一想起来就心惊。那一天,我的麻将打得一塌糊涂,尽给人点炮。好不容易等到市场收盘,我的心才平静下来。我决心第二天再也不打麻将了,一定要坐在行情显示屏前,密切地看着市场变化。

 第二天早上,市场大幅高开,一下就到了13 650 元以上,我再也忍不下去了,也不去管橡胶后市是不是还会涨,把全部的多单平仓了。

 这一笔交易,我在橡胶市场的上涨行情中每吨赚了3 100 元左右,我所在的期货公司,橡胶交易的保证金是8 % ,这意味着我这次的投资回报率高达350%多。我赚到了这几年来期货交易中最大的一笔钱。

 2003 年,上海橡胶的价格从1 0000 元开始上涨,我在做了多单以后,天天打麻将,最后却获得暴利。这让那些成天辛辛苦苦看着盘面变化,最后却没有赚到钱的人来说,简直要气炸了肺。投机需要取巧而不是蛮千,但取巧需要智慧和境界。

 做完了这次橡胶交易以后,我曾经作过总结,思考这次交易的成功原因。我也想起了2000 年春节前的那次大豆交易。

 它们确实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我做的都是中长线的投机交易,持仓时间都超过一个月。

 但是,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都是我在一种特殊的状况下完成的交易。即当我不在交易现场时,却做出了平时很难做到的事情,获得了令我自己也感到意外的收益。

 看来,和市场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是一个职业操盘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毕竟期货交易是我的职业,大多数时间我必须在行情显示屏前度过。为了和市场保持一段距离,我总不能故意天天躲到外面去,或者一直去打麻将吧?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考虑如何解决自己和市场的适当距离问题。最后,我还是找到了其他的一些途径,比如,写作、钓鱼、旅游等,使自己不至于过分沉溺于市场而无法自拔,时刻对交易保持一种清醒、超然的态度。

 本章的最后,我想再一次借用投机大师里费默的两句话作为结束:

 “只有既能驾驭股市又能坐得住的人才算了不起,这的确最难做到,但只有真正做到了,投机者才能赚大钱。”

 “市场很明显地按我的思路进行着,我没有必要整天坐在显示牌前,时刻盼望着得到什么信息脱手。在退却的响亮号角吹起以前,当然,这不包括出入意料的大灾难,股市会犹豫,或者为我准备一个逆向的投机形势。”《青泽:十年一梦》第17章 投机者的修养、境界和市场交易1

《 傅雷家书》 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傅聪年轻时弹奏钢琴的姿势不太好,身体经常摇摆。傅雷先生觉得这样既不雅观,也让人感觉不够稳重,多次提醒傅聪注意。傅聪也做过很多努力,希望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效果并不理想。

 多年以后,有一天傅聪很高兴地写信告诉他父亲,他已经改掉了身体摇摆这个毛病。傅雷先生在回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这样一个细节问题,也不是单靠有意识的注意就能解决的,修养到家了,自会迎刃而解。

 不单是弹琴,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股票、期货的投机,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都深深地支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无形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市场行情,投机者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应对方式?交易结果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例如,任何一个市场,在同一瞬间,就有无数人在做多,还有无数人却在放空;同样看对了行情的方向,有人赚了点小钱就跑,有人却不为所动,试图获得市场重大趋势运动带来的暴利,即使眼看要到手的利润可能得而复失也在所不惜;当交易出现损失时,有人心存侥幸,不愿及时认赔出局,结果酿成大祸;有人却把市场判断失误看做交易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在损失很小时就果断撤退,没有受到大的伤害……

 市场交易就是简单的一买一卖,但在这一买一卖的背后,隐含着投机者不同的观念、意识、目的、动机,反映出投机者不同的价值观、市场交易理念、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待风险的态度,等等。

 从表面、局部看,市场交易的成败,好像是一些偶然的事情、运气在起作用。但是,我认为,投机者在金融领域的最终命运,深层次的原因取决于一个投机者的综合素质,这就是一个投机者的人生修养和境界。

 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并不神秘,也不玄虚,它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机者对市场的理解,对市场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的基本态度;二是投机者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括对人类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本性,如希望、贪婪、恐惧、侥幸、自负等的洞察和了解,也需要投机者对自己特殊的心理弱点、性格缺陷、思维、行为习惯等主体身心活动的深刻反省。

 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游戏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意志、心理的对抗与较量。对市场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这两方面之间,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早在100 多年以前,一位投机市场的老手就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股票、期货投机定律是建立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那就是,人们将重复过去的错误。

 因此,投机者对人性的认识越深刻,对市场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亦然。从这种意义上说,股票、期货的交易实质也就是一种心理游戏,既是与市场中其他人的角逐,更是与内心自我本能、人性弱点的对抗。

 每一个立志献身于投机事业的人,都是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大多数人最终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但是,随着市场认识的深化,投机者修养、境界的提高,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局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会顿悟成佛,有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成功的投机高手,往往既有深刻的市场见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在这两方面达到很高的修为。

 投机的旅途没有捷径可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漫长而孤独的修炼过程,就像屈原所描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机者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除了个人的天分外,唯有时间才能帮助投机者学到和证明一些东西。每一个看似辉煌的成功的背后,无不是由一系列的失败和痛苦的教训换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在别人看来非常朴素、简单的经验,投机者都可能为之付出过惨重的损失、血的代价。

 华尔街的一位操盘高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的投资绩效完全是在于我28 年来错误经验的累积。

 西谚云:上帝总是帮助自助者。如果一个投机者自己不能拯救自己,谁还能帮得了他呢?

 例如,在股票、期货交易中,我们曾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犯着同样的错误。判断失误时不及时止损、逆势交易、孤注一掷、急躁冲动,等等,这些现象几乎长期困扰着大多数市场参与者。

 我手头保存着40 多本过去交易的日记。有时候随便一翻,就会发现,虽然隔了很久,各个日记本上记录的交易经过,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都有非常相似之处。如果不看上面的日期,几乎很难分清哪一篇写在前面,哪一篇是后来写的。

 显然,有许多错误我过去很长时间一直在重复地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不可救药的愚蠢行为痛苦之至,绝望中甚至想彻底放弃股票、期货的投机生意。

 并不是我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干傻事,有很多问题我在进入期货市场的初期就已经发觉。但是,几年以后,这些错误却依然频繁地出现在我的交易中。古人云:事不过三。又说:三折耾,成良医。但是,在期货交易中,问题却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每一次,当我因为犯错而受到市场的惩罚时,我都会清醒地告诫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重复类似的错误已经远远超过三次,应该学得聪明一点。但是,当惩罚的痛楚过去以后,我会立刻忘掉令人不快的经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重新回到老路上。

 里费默说:如果一个人不犯错的话,那他一个月之内就能拥有整个世界了,但如果他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话,那就连上帝所赐的东西都得不到一件。

 但是,期货交易的错误不是那样容易改正的。

 我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但一旦进入市场交易,依旧故态复萌,情况似乎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在期货交易的前几年,我的投机活动一直迷失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仿佛进入了暗无天日的地狱,心灵和精神长时间在痛苦、绝望、懊悔中煎熬,却无法自拔。

 现在看来,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投机者在市场交易中所犯下的数不胜数的所谓错误,只有在时过境迁,投机者的思维、认识、境界到了一定层次以后才能恍然大悟。一个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不达到一定的高度,尽管你殚精竭虑、苦苦挣扎,努力想避免各种各样看似非常简单的错误,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

 你注意了这一方面的问题,错误就会从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就像一个新手开车,注意了前面路上的障碍,却忘记了后面和旁边的危险;注意了手上的动作,却忘记了脚下油门和刹车的位置。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日复一日,像噩梦一样无法摆脱的错误,只能随着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无法在当前的境况下彻底消灭,不再重犯。

 例如,投机交易中的止损、市场新手冲动性交易等问题,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投机者整体的交易理念、修养、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这些错误就难以彻底解决。

 一、关于冲动性交易

 许多经验丰富的投机老手都认识到,冲动性交易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严重威胁投机者的资金安全。

 从进入期货市场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身受其害。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同它作殊死的搏斗。不知道有多少次,前一天晚上我在分析、判断市场走势时非常冷静、理智,做好了详细的交易计划。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一走进交易大厅,一切就变得让人难以理解。我会彻底忘记原来制定好的交易计划,忘记自己究竟应该怎么操作,而完全被市场价格的波动所牵引。

 我的思维、心情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一会看多,一会看空,全然不顾原先的想法,频繁地在市场中买进卖出。

 显然,这种毫无章法的交易方式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每天交易结束以后,我总是发现自己伤痕累累,损失惨重。更令人沮丧的是,如果我机械地遵守前一天的操作计划,非但不会亏损,还有可观的利润。

 冲动性交易的主要原因是投机者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沉溺于短时间从市场波动中赚一笔大钱的想法而无法自拔。既不能抵挡外在的市场波动的诱惑,也不能遏制内在强烈的交易欲望。从交易理念来说,冲动性交易是一种短线交易,而且是超级短线。

 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了好几年,人的本能、无意识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市场的诱惑是如此难以抵挡,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交易冲动。一次又一次,我打倒在地,我又挣扎着爬起来。

 我一再下决心,要谨慎交易,三思而后行,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事情并没有朝好的方面发展。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放弃了战胜冲动性交易的幻想,在绝望中放纵自己,无可奈何地承受着由此带来的令人痛心的交易损失。

 几年以后,不知不觉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市场认识的深化,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少出现冲动性交易的现象。这种曾经长期困扰我的疾病,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没有遏止住的情绪化的行为方式,仿佛一下子痊愈了。

 仔细想来,这一切的发生也在情理之中。我对市场运动的理解,我的交易理念,我对自我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个性、思维、情绪、习惯的了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今非昔比。一句话,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我在投机领域所达到的修养和境界使我远远超越了冲动性交易这种低层次的错误。

 现在,我已经很少从事短线交易,尤其是日内短线交易,知道这是毁灭投机者最快捷的途径。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寻找、发掘中长线交易的机会上,对短时间从市场波动中赚一笔大钱的想法已不感兴趣。原来像美女一样诱人的市场短期波动,再也不能激起我的交易欲望和冲动。

 每一天,我还在关注各个品种的盘面变化,但是,作为一个长线交易者,我不会再被惊心动魄的短期市场波动牵着鼻子,搞得心神不定。我平静、淡然地欣赏着市场的变化,也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一切。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市场依然在激烈动荡,用可观的利润,诱惑、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新老投机者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而这一切,在我眼里已有了全然不同的意义。

 冲动性交易,那还是一个问题吗?我问自己。《青泽:十年一梦》第17章 投机者的修养、境界和市场交易2

二、关于止损

 每一本关于期货交易的书,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投机者,交易不利时要及时止损,迅速退出市场以减少损失。“如果你不愿意亏小钱,迟早就会亏大钱”, “刚开始时的损失总是最廉价的损失”,等等。

 尽管有如此多的提醒和忠告,面对交易不利的局面,投机者普遍性的习惯仍然是不愿迅速认赔,避免重大亏损的发生。理性上,一个投机者可能认识到止损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交易中却往往做不到。

 十多年前,我进入期货市场不久,就对止损在期货交易中的重大意义有了铭心刻骨的体会。

 我旁边大户室的一个客户老陈,52 元放空上海胶合板9507 ,结果多头主力凭借资金优势操纵市场价格,胶合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一路上扬到62 元。老陈心存侥幸,追加了几回保证金就是不平仓,结果最后损失500 多万元。其实,他完全可以在亏损较小的时候退出市场,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1994 年底,我做多上海国债期货316 品种,刚刚买入,市场价格就开始下跌。我绝望、紧张地盯着盘面变化,希望市场价格止跌回稳,但是,市场并不理会我的期盼。一天之内,316 合约竟然下跌了三四元,这可能是国债期货火暴的牛市行情中,非常少见的几次暴跌走势之一,却是我十多年期货交易中损失最大的一天。

 从那时起,我就非常重视市场交易中的止损问题,下定决心严格控制风险,永远不要让小损失演变成灾难性的巨大亏损。

 但是,问题似乎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交易不利时能够果断地壮士断臂,迅速止损,要求投机者具备极大的智慧、勇气和毅力。这不仅涉及到投机者对市场交易的本质问题理解是否正确,投机策略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亏小钱、赚大钱的基本交易思路,更是和投机者的精神态度、心理、意志力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关系。

 在交易明显出现不利局面时,迅速改变自己的想法、推翻原来的市场判断、承担实实在在的损失,这一切都会给投机者带来沉重的心理、精神负担。尤其是对一个市场新手,这种压力可能会彻底摧毁他的意志和信念,使他在应该采取止损措施的那一刹那,放弃努力,败下阵来,成为精神上的软骨头。

 其次,每一次交易中,具体止损点位的设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有时候,我刚刚在绝望之中止损离场,市场价格立刻回到了我原来交易的方向。如果我再坚持一会,不但不会亏钱,反而能大赚一笔。回头一看,我正好买在市场的最高点,卖在市场的最低点。

 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为了控制交易风险,在入市以后出现损失时,及时离场是一个聪明的举动。但是,因为止损点设置不科学,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市场愚弄,被迫来回割肉,又深受无原则、不合理止损的伤害,我的行为看起来完全就像一个大傻瓜。

 终于,有一天,我的精神状态到了崩溃的边缘,对这种盲目的止损措施已经非常厌倦。当市场价格走势再次对我不利时,我变得非常麻木,眼瞧着浮动亏损的扩大而无动于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我的账户被洗劫一空,我暴仓了。

 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只要我还在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交易,止损是帮助我躲过重大灾难的惟一办法。尽管每一次砍仓都要经历一次精神上痛苦的折磨,但是,鸵鸟式的逃避显然无济于事。如果你不能控制风险,风险迟早就会控制你。

 也许是对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请了两位助手帮助我进行止损。

 我在下单之前就告诉他们,市场价格一旦到了我事先确定的止损点,他们立刻帮我砍仓。我当时应该说非常理智,甚至考虑到了自己心理、性格上的弱点,并且事先做了预防。因为我知道,如果入市以后市场价格走势真的对我不利,我很可能仍然会坚持原来的判断,心存侥幸,固执己见,阻止他们的行动。毕竟我是老板,他们是手下。到时候,他们很可能屈从于我的权威而唯唯诺诺,这样一来,我们原来的约定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有一天,我特意邀请我的两位助手吃饭,强调他们在交易中的责任,鼓励他们在交易时不要顾忌我的脾气,严格执行止损纪律。

 看起来这个方案非常周密,几乎万无一失。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交易方向准确时,我就可能赚到大钱,而一旦我的判断有误,别人会在旁边盯着我的交易,帮我控制风险,只会损失一点小钱。

 后来的交易实践表明,我当时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方案,实际上毫无用处,是一个市场新手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不但孤立、静止、机械地看待市场交易中的止损问题,而且根本无法在实战过程中切实做到。

 首先,止损策略只是投机者在市场判断失误时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用来阻止重大交易亏损的出现。但是,当一个投机者总的交易赢利小于一系列止损所带来的损失,即投机者没有能力在市场交易中赚取足够的利润时,严格的止损措施只是延缓投机资本减少的速度,不能改变投机者最终失败的命运。

 其次,止损和投机者的交易理念密切相关。

 对于一个长线交易者来说,由于他每年交易的次数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过充分的研究,可以很从容地确定交易失败时的退出位置。止损点位非常明确,执行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

 而对于一个短线交易者,尤其是根据市场盘面变化操作的日内交易员,他每天频繁地进出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波动,只能依靠某种本能、感觉作出买卖决策。有时候,我一天要交易十多次,一笔交易从开始到结束可能只有几十秒钟,很难在入市交易前详细策确的止损点位。从入市到止损,一切取决于操作者非常个性化的市场感觉,旁观者很难插手。

 在早期的期货交易中,我纯粹是一个短线作手,我以为请两个助手帮我进行止损操作,就可以避免出现大的损失。实际上,我的短线交易方式天然地排斥这种看似聪明的合作,由始至终,我必须独立决策、独立承担交易后果。如果我自己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市场走势和我的判断不一致时不能果断撤退,我的两个助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最后,我们的合作就这样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和冲动性交易的最终解决方式一样,也是到了近几年,随着交易理念的转变、自我修养的提高、市场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以后,止损问题才迎刃而解,我也不再对此感到烦恼和困惑。

 现在,交易不利时我能够很轻松地退出市场,完全没有原来止损操作时内心那种痛苦、绝望、沮丧的精神感受。因为我知道,这是交易中最正常的现象。市场总会出现意外的变化,一个人的判断也不可能100 %地准确。只要你从市场交易中赚取的利润远远大于止损时造成的损失,你的某一笔具体交易是赚是赔无关紧要。赔小钱,赚大钱,这是期货交易必须坚持的最简单的思考原则。只要你一直沿着这条正确之路走下去,早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么看来,止损对我也就不再是个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市场运动,看起来似曾相识,好像在简单地重复,好像背后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规律存在,只要我们努力探索,锲而不舍,有一天就会发现市场运动的规律,我们的投机事业就可以进入天堂。

 其实不然,这是一条死胡同。

 现代科学在微观和宏观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对宇宙、对生物基因工程的探索和认识,是几百年前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然而,一个导弹专家、一个研究火星探测器的工程师、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一旦进入投机市场,在市场预测、价格判断、实际交易等许多方面,和几百年前,日本大米期货市场中的一个市井无赖、一个赌徒比起来,有什么高明之处吗?没有;一点也高明不到哪儿去。

 1998 年,由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家挂帅的投资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又一次以残酷的事实证明,科学在投机领域的无能为力和悲哀。

 有人说,市场运动的本质是随机性;有人说,投机市场是一个随机性与规律性共存的市场,其规律性的一面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简单到你对它视而不见的地步,而其随机性的一面,则表现得极为复杂;有人说,市场是自然的函数,它的行为并不遵循古典物理学、参数统计学,或线性数学……

 总之,作为一个投机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这里永远不存在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轻易掌握的走向成功的简单方法。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的决策方式,我认为对每一个投机市场的参与者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l )天下惟一确定的事就是不确定性。

 ( 2 )任何决策都是均衡几率的结果。

 ( 3 )一旦作出决定,立刻付之于行动,行为要果断迅速。

 ( 4 )决策者的品质远比决策结果重要。

 是的,确实像鲁宾所说的,决策者的品质远比决策结果重要。交易结果的好坏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思维和行为。

 “认识你自己”。人类这句古老的格言,在现代的金融投机市场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那些不能遏止、克服人性弱点的人,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物,相信在这里,结果都将丧魂落魄,被市场风云所淘汰。期货交易不是一门科学,一门机械的手艺,只要长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就可以从市场中赚到钱。这是一门真真切切行动第一、实践第一的艺术。投机者要达致成功,不但要成为思想的巨人,知识的巨人,更必须是行动的巨人。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投机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能迅速地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追求、领悟过程。

 有人说,期货交易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的观点是: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哲学的抽象思维模式,也许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投机者把握市场运动的脉络,领悟到市场交易成功的奥秘。

 索罗斯的投资名著《 金融炼金术》 中有大量的哲学思考,虽然让人感到有一点混乱,却也不令人奇怪。

 一个高明的投机大师的修养和境界往往与哲学家属同一层次。就像网上一位朋友说的那样:“期货市场上高手之间的较量绝不是技术水平上的较量,而是投资哲学的较量,心态和境界的较量。”
                                                     第十八章 你能摆脱地心引力吗?
  
  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做徒劳之无限追求。
  ——李泽厚
  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有无数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
  ——帕斯卡
  
几年以前,我遇到一位亲戚。由于偶然的原因,他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在我的印象中,他精明而富有教养,洞察为官之道,在人生的许多方面都是我的老师。他问我在干什么,我说主要是研究股票、期货的投资策略和技巧。他对我花很大精力做这类事情似乎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人算不如天算,股票、期货交易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运气和机遇。
  当时,对这一段话颇感震惊和疑惑。虽然他不是一个专业的投资者,但对股票、期货市场是有所了解的。我怀疑,是不是人生的变化无常或者年龄的增长使他丧失积极进取的意志,过于强调偶然性的力量?
  年轻气盛的我立即提出了反驳,认为投机成败的关键在于人自身的素质,机遇和运气并不重要。当然,这个思想其实也不是我的发明。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我依然在投机市场学习、思考和交易。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阅历的丰富,市场认识的深化,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过于强调了投机主体的内在力量,轻视甚至贬低偶然性因素对投机者人生和交易的重大影响,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认为,这儿的“命”是指偶然性。即一个人不懂得、不认识外在力量的这种非可掌握的偶然性,不足以为君子。
  环境、机遇和运气对一个人前途和命运的影响远比我原来想象的重要。想想,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因为生不逢时或生不逢地,而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不顾环境、条件的限制,过于强调自我的意志、智慧和天赋的人,难免陷入幼稚和狂妄,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股票、期货市场,我亲身经历的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交易表明,一个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者的命运,确实受制于许许多多看似极为偶然的因素。一个意外的政策,一次自然灾害,甚至一条消息、一句谣言,都可能在金融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市场价格激烈动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投机者的命运就像天空中断了线的风筝,只能随风而动,不由自主。
  2004 年4 月的一天,因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席讲话,伦敦商品交易所的铜价大幅暴跌,上海期货交易所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沪铜连续停板。多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价格下跌而束手无策。据我所知,好几个大户在这次突发性事件中遭遇重创。短短几天,成百上千万的资金,在风云莫测的市场循环中,改名换姓,从多头手里转向空头口袋。
  所以,轻视、贬低偶然因素的巨大影响力,投机者往往会走进思维、认识的误区。在交易成功时过于夸大主体的智慧、能力,而在遭受损失时竭力强调外在的偶然因素。显然,这种自我评价的态度缺乏起码的客观性。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朋友查理·芒格曾开玩笑讽刺过这种人:
  “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里的水。”(《 沃伦巴菲特如是说》)
  那么,在股票、期货交易中,制约投机者成功的外在的、偶然的因素有哪些呢?
  1、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有人说,如果索罗斯当初不离开匈牙利,他现在可能只是布达佩斯大街上的一个出租车司机,而不是威震全球的金融大师。
  投资大师巴菲特也说:“如果你把我放在孟加拉国的中部或者秘鲁及其他地方,你会发现,我所具有的才能,在那片不适宜的土壤中将会长出什么——我会在30 年后仍挣扎着谋生。我有幸在一个市场体系中工作,这一体系碰巧给我所做的工作以可观的回报——虽然这回报大得不成比例。”(《沃伦巴菲特如是说》 )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经济领域的投机活动被视为非法,甚至被看成一种犯罪。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即使有投机经商的天赋,也会被社会环境所摧残和扼杀。
  现今上海股票市场中赫赫有名的“杨百万”,在20 世纪80年代,还只是一个偷偷摸摸的“黄牛”。如果中国不设立证券市场,或许他还提着装满国库券的麻袋,在全国各地提心吊胆地奔走呢!
  再比如,政治因素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也决定着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市场化程度。一个实施固定汇率制度的地区,外汇投机者就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一个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的国家,投机者只能参与国内市场,而不能进行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所有这一切当然会极大地禁锢市场参与者的发展空间。
  可见,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是投机者生存的土壤。国内金融领域要出现像巴菲特、索罗斯这样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更加民主化、市场化,国内股票、期货市场更有活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2 .政策因素
  政府的一个政策或者任何大的举动,都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使投机者的命运产生戏剧性的变化。
  投机大师索罗斯刚到美国时,由于他的欧洲背景而被美国投资者青睐,专门为许多大公司从事欧洲市场的交易。1961 年,肯尼迪总统上台,为了制止资本外流,他颁布了一个法令,对美国投资者在国外的证券投资课以重税。这对投机事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索罗斯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差一点使他丢了饭碗。
  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年,索罗斯在外汇交易中损兵折将,毫无建树。1985 年,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遏制美元过度升值,召开了著名的“广场会议”。各国政府联手干预外汇市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领域的一次临时性合作,使索罗斯一周之内赚取的利润超过他前4 年亏损的总和。
  据说,索罗斯的笔记本上记载了世界上许多政要的名字,他也曾经自我吹嘘,说他早上和一位总统共进早餐,晚上又和另一位总统共进晚餐。可见,索罗斯对政治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巨大影响力是心领神会的。
  智者千虑,总有一失。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对冲基金,在袭击香港的股票和外汇市场时,显然忘记了考虑政治因素的巨大力量。由于对以中国政府为强大后盾的香港特区政府直接干预股市和汇市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导致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1995 年2 月23 日,我国期货市场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被誉为中国的“证券教父”,万国证券公司的老总管金生,在国债期货市场的世纪豪赌中,一夜之间输掉了整个公司,损失几十亿元,这就是著名的“327 事件”。事情的起因就是财政部的一个贴息政策,即把国债期货品种“327”合约的年利率由原来的9.50%提高到12.24 %。
  在国内期货市场,1995 年上海国债期货出了问题以后,有关领导对即将上任的证监会主席周道炯指示:对期货市场要冷静观察、严格限制,限制与套期保值无关的非生产、非流通的公有制单位,不准其进入。
  在一个公有制占主体的经济体制中,这一席话实际上为中国期货市场今后几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对国内期货市场投机者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家在此前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禁止外汇期货;限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进入期市;完全停止新的交易品种上市;整顿、撤并交易所;取消大量的期货品种的交易,等等,反映了政府对国内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基本态度。随后几年,期货市场的成交量逐年大幅下降,市况清淡,期货经纪公司和投机者度日如年,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可见,没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自由市场经济体系提供的交易机会,投机者不但不可能从市场中赚到大钱,就连最基本的生存空间都有问题。
  中国股市历来有政策市之说。国内期货市场,这十多年更是受到国家政策的牢牢钳制,投机者即使有蛟龙入海、大鹏展翅的本领,又有何用?举个例子,中国股市从2001 年至今,5年来市场一直在下跌,上证指数从当初最高的2200 多点跌到前一段时间最低的998 点,这几年几乎100 %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亏钱的,无非是亏多亏少,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外在的、偶然性的因素一次又一次显示出它的巨大力量。
  所以,在很多时候,投机者是可怜而渺小的,政策因素往往直接决定了投机者的悲剧命运。在这种情况下,过分强调投机主体的内因,把交易成败的原因完全归之于个体的主观因素,是非常不公平的。
  3 .市场本身
  在期货市场,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波动周期,可供投机者选择的交易品种越多,市场蕴涵的交易机会就越多。一个高明的投机者会避开那些风险和利润比例不合算的交易机会,选择价格变化活跃、趋势明显的品种进行交易。如果市场中只有一两个单调的交易品种,投机者在完成一次交易活动以后,很可能因为市场中没有良好的机会而无所事事,精力和资本就会白白浪费,投机者的获利潜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国外许多著名的投资经理,往往同时监控着全球几十个市场,从中寻找最适合自己投资理念、交易体系和性格特点的品种。这样,投机者不但可以抓住最有利可图的交易机会,也能减小市场交易中蕴涵的非系统风险。
  华尔街的期货专家斯坦利·克罗就是这样一位资产组合多样化的投机者。他同时跟踪、交易26 种不同的期货合约,遍布全美各主要市场,外加香港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种包括:食品和化纤、利率工具、复合能源、谷物、肉类、金属和亚洲市场中的股指期货。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么多可以供他自由选择的投机品种,克罗先生是否还能取得令人敬佩的业绩。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更是从全球每一个角落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足迹遍布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以色列、南非、中国,更不用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像有些嫉妒、憎恨他的人所描绘的:“哪里有腥,哪里就有乔治。”
  根据索罗斯大起大落的反射理论,股票、期货、外汇市场偶尔市场价格变化和基本面状况完全背离,就隐含着市场走向反面的契机,这也是索罗斯最感兴趣的赚钱机会。
  所以,索罗斯认为,精明的投资者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在多个市场、品种中寻找这种良好的交易机会。因为这种时机并不会天天存在,投机者必须不断地从一个市场转向另一个市场。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一个投机者没有自由选择市场交易的权力,而他生存的环境中可供投机的品种又单一稀少,那么,索罗斯这种高明的交易理论也就毫无用处。
  一般说来,在市场行情大起大落、价格变化剧烈的年月,国外投资基金经理的业绩往往比较好;而在股票、商品和金融期货的价格变化平缓、长期盘整的年月,投资基金的业绩往往不如人意。道理很简单,投机者只有在市场价格的起落中才能赚取差价,一个死气沉沉、交易清淡的市场,投机交易是难有作为的。这一点在国内期货市场的表现也非常明显。
  从1994 年到1997 年,国内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多、投机气氛浓、参与者众,有人就赚到了大钱。
  1995 年下半年,我的一位朋友,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在期货市场赚了2000 多万元,而当初投入的本金才300 万元。客观地说,他的巨大成功,一方面固然因为他具有高明的交易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天赐良机。当时国内期货市场的许多交易品种,如胶合板、绿豆、橡胶价格短时间内惊人的波动给了他获取暴利的机会。有一次,上海胶合板在即将跌停的最后一刻,我看见他入市放空,第二天,市场直接跌停。第三天,胶合板在扩大跌停板开盘,他迅速平仓。不到三天时间,他的这次交易回报就高达150%以上。
  而从1997年至2002年,交易所纷纷撤销,交易品种大幅压缩,市场交易冷清,投机者基本处于亏本状态。即使日常交易中有些盈利,也是入不敷出,勉强度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机者要想获取大的利润是不现实的。
  2003 年以后,上海、大连、郑州各商品交易所的行情变化大、成交活跃,又有许多投机者赚到了钱。
  可见,一个投机者的成功,内在的知识、技巧、修养、境界固然重要,没有良好的市场机会,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4 .煮熟的鸭子也会飞
  在日常交易中,每当我做错方向而赔了钱时,我从来不怨天尤人,谁要你技不如人呢?我要求自己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的智慧、意志、境界,从而减少交易中犯错误的次数。
  但是,这种单纯的想法,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即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把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全揽过来,求全责备,自我惩罚。其实,这种做法对自己是不太公平的,也会给交易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在前些年的国内期货市场,一个投机者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水平、技术、策略等主体的内在因素,还有许多非市场的、偶然的事件,严重地威胁、阻碍投机者的成功。市场的不规范,导致了许多投机者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甚至被扫地出门。
  1994 年底,我们国债期货营业部的一位散户,上午还有10 多万元,下午,他赶上了国债期货交易几个月中最大的一次市场震荡,不仅把账户上的钱全部赔光,而且还欠营业部6 万多元。
  在1996 年的咖啡期货交易中,我亲眼看见,我的一位朋友第一天刚刚在期货经纪公司开了户,存了lO 万元钱,第二天账户上就剩下了不到5 万元,第三天就一分不剩,第四天账户上竟然出现负数。咖啡期货连续三四个跌停板,他想给自己留下点下次交易的本钱都不可能。一次交易,就把多年的积蓄赔得干干净净。
  1998 年,我的大学同学在北京绿豆的交易中,被关门打狗,市场连续4 天涨停板,直到他暴仓。
  2004 年初的上海橡胶市场,多头主力操纵失败,短短几天就暴跌了2 000 多点,许多投机者也跟着倒霉。
  我的导师十多年前写过一本书,叫《不公平竞争》 ,我当时很不理解,不公平的竞争为什么还要去参与?当我在期货行业奋斗了多年以后,逐渐意识到国内期货市场的竞争就是不公平竞争。要么我放弃,要么我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不要天真地指望有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交易环境。
  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有好几次,在期货交易中方向判断准确,行动也非常漂亮,结果却没有赚到钱。当时我简直是气急败坏,心里感觉恶心极了。我回忆起这些往事,只是想提醒自己,在下面的例子中,明明利润就要到手,最终却还是拿不到,为什么我还要急着去做那些风险很大、很不确定的交易呢?所以,期货交易不要太过于执着、过于认真,不要太看重一时一地的得失,要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看待,心平气和方能走得更远。
  ( 1 ) 1995 年2 月23 日,在国债期货327 事件中,万国证券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恶意透支交易,大量抛空,因此,尾市7 分钟的交易被宣布为无效。那一天上午,我把大量的多单获利平仓以后,一直看着盘面的变化。我原来的想法是,如果市场价格出现回调,我准备把当天抛出的多单逢低再买回来一部分。没有想到,尾市成千上万的空单从天而降,一下子把327 国债的价格从151 元打到147 . 5 元,我也不知道场内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的第一感觉是迅速买进。我在148 元买了2000 手,市场价格跌到147.5 元,我又买了3000 手。然而,收市以后,营业部的经理告诉我,我的那两笔交易也是无效的,那5000 手多单似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我的好几百万,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
  ( 2 ) 1995 年8 月,我在苏州红小豆509 中做多亏了大钱。后来,红小豆的价格竟然跌到了每吨1600 多元。在市场下跌的途中,红小豆市场一直没有出现过任何像样的反弹。当时,有人说,红小豆比猪饲料都便宜。
  我的多头思维一直没变,认为物极必反,市场早晚会有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我在市场价格跌到2000 元到2100 元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多单,希望能抓住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弹,把前一段时间的损失夺回来。按照常理,我估计在这个位置做多风险不会太大。
  但是,那一年的苏州红小豆走势真是怪异极了,市场一直笼罩在沉重的抛压之下。不管红小豆的价格多低,空头就是肆无忌惮地卖空。记得当时空头的一个主要借口是实盘压力巨大,没有多头愿意接货。
  面对让人绝望的市场下跌,我无可奈何,只好在盈亏不大的情况下平仓离场。
  后来,我听说事情并不像空头所说的那样,真的没有人想要红小豆的现货。安徽丁氏兄弟想接货,交易所就是不让。因为空方主力是苏州当地的机构,和交易所关系密切,他们牢牢地把持着苏州红小豆市场的走势,只能赚钱而绝对不能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据说,最后丁氏兄弟组织了几百个民工,开着大卡车到交易所静坐。可能是交易所和丁氏兄弟达成了某种妥协,苏州红小豆1995 年最后一个合约,确实在临近交割的几天涨上去了。从2000 元附近开始上涨,大约是在2900 元左右摘牌的。
  在1995 年8 月的那一段时间,我在红小豆市场由于做错方向,赔了大钱;现在,我做对了方向,却因为交易所的原因,因为非市场的因素,没有赚到任何钱。
  在看似单纯的期货价格波动后面,竟然隐藏着如此险恶的利益争斗,谁能从市场盘面上看出这些难以想象的勾当?10 年以后,我在一篇回忆苏州红小豆的文章中才完全了解其中的内幕,真是感慨万分。
  说到丁氏兄弟,我对他们的印象很深,因为1995 年底,北京绿豆9511的多逼空行情就是他们操作的。在北京绿豆9511的多空大战中,做空的主力是我的一个朋友。1994 年的时候,我们还在工人体育场一起玩牌,那时候,我完全看不出一年多以后,他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竟然能够动用几个亿的资金操纵绿豆市场。据说,他是在广东豆粕交易中赚了1 个多亿以后,才杀进北京绿豆市场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绿豆期货的11 月合约总是一个空头品种。因为根据交易所的规定,11 月的仓单接了以后无法交到下一个月,只能到现货市场去消化。所以,历年的11 月绿豆合约一直是多头不去碰的月份。1995 年,我的朋友之所以选择放空11月绿豆,可能就是根据这个规律。
  但是,这一次,安徽丁氏兄弟进场做多,他们大肆买进,不但接货,而且把11 月豆价抬高,多逼空。
  北商所对多空双方的搏杀坐山观虎斗,谁也不帮。结果,我的朋友因为资金不足,在11月绿豆上被丁氏兄弟打败,损失至少1.5 个亿以上。
  ( 3 ) 1999 年初,郑州绿豆在3400 元附近的多空搏杀中,多头主力看错了方向,或者说资金实力不如空头,在这场巨大的赌博中败下阵来,市场价格连续跌停板,跌势汹涌。由于多空双方在这场战役中投入的资金量庞大,持仓量达到几十万手,可谓豪赌。按照这种下跌速度,就连一个散户也能看出来,多头主力将面临灭顶之灾。我拿着不少空单,正做着美梦,希望能在这次行情中大捞一笔。
  但是,那时国内期货市场的运作很不规范。每当市场出现大的分歧,多空对垒时,交易所要么偏袒一方,要么在多空主力之间来回穿梭,也不管谁对谁错,各打五十大板,希望息事宁人,避免发生重大的风险事件。这种做法,固然阻止了市场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但是,由此也引起另外的许多问题。期货市场基本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荡然无存,主力之间倒是协调好了,中小散户的利益谁来保护?在多空主力的暗箱操作中,散户往往成为他们谈判的祛码、牺牲品。
  这次事件也一样,虽然多头在市场中输了,由于他们的背景很不一般,最后,在眼看着巨轮就要沉没的瞬间,奇迹发生了。有一天早上,市场突然传来消息,多头主力竟然说动了交易所,做出了国内外期货交易史上一件破大荒的事情:在当前这个价格,多空双方的交易全部对冲,持仓量减为零。然后,市场重新开始交易。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来的巨大利润突然没了。当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自己又一次赶上了这世界上最倒霉的事情。
  ( 4 ) 2002 年前后,国内期货市场经历了几年异常萧条冷清的局面,谁也不知道政府对期货市场的严厉监管要到什么时候才结束。我这个以期货为职业的操盘手,对市场的前途感到心灰意冷,毫无希望。然而,不知不觉中,有些事情已经悄然变化,大连大豆行情首先出现了转机。
  从2001 年开始,国内大豆市场在下跌了七八年以后,在美国CBOT 的影响下,小幅上涨,开始走上了持续好几年的牛市之路。谁也没有想到,大豆价格从2000元附近起步,最后竟然涨到了2004年令人目眩的4100 多元。
  但是,在2002 年的时候,因为前几年的熊市思维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打下的烙印太深,许多人在心理上对市场转牛还没有适应,包括一些大豆主产区从事期货交易多年的大型企业、机构,他们仍然认为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市场反弹,所以,在市场价格刚刚开始上涨,还没有走出底部区域的位置,他们就开始做空。
  根据CBOT 的走势图,大豆市场的牛市已经来临,我对大豆市场的后市非常看好。所以,我在国内5月合约上做了不少多单,等待市场突破前几年的高点——2400~2500元这个区域,然后再加码买进。
  然而,2002 年5 月合约的走势就是不争气,直到离交割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持仓量依然高达30 多万手,居高不下,但市场价格却没有涨上去,还在2 200 多元徘徊。难道我对市场的判断有重大的失误,不是的,那么,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国内空头主力为了操纵市场行情,牟取暴利,竟然准备了100 万吨大豆现货,想要通过实盘的压力迫使多头主力投降,而且,还通过交易所对多头旁敲侧击,警告其不要轻举妄动。
  最后,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大豆5 月的期货价格并没有上涨多少,多头却破天荒地用20 亿元资金接下了近100 万吨的大豆仓单。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惊奇,因为以多头主力的实力,在5 月合约的最后交易阶段,完全可以让市场价格上涨400~500 元。反正,实盘100 万吨都已经接下来了,为什么不在投机虚盘上赚一笔钱呢?当然,那样空头主力就惨了。
  又是交易所,害怕得罪某些人,费尽心机搞折中。
  哎,我看好的多头行情并没有出现,又有人用貌似公平,其实却非常偏心的策略把我还没有到来的利润闷死在半路上。
  在随后大豆市场这波汹涌磅礴的涨势中,我在市场价格涨到2 500 元以后的行情中赚了大钱,那是凭我的理论和经验,在趋势行情突破以后牢牢地拿着多单不撒手,一直到3 500 元左右才平仓离场。其实,回头看来,如果我再坚持一段时间,还有不少利润。但是,我已经对此心满意足了。
  回想起这几次交易,虽然有些气馁、无奈,但是对我今后的交易倒也有点好处。即对期货交易的成败,甚至对人生的成败,也会看得淡一些。人生不过百年,期货投机只是一个游戏而已,何必太计较其中的是非得失,成功如何,失败又如何?交易固然是为了赚钱,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过于急切的行动往往弄巧成拙。现在,我常常告诫自己,在期货交易中,不要赌性太重,不要去做那些毫无把握的交易,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小到一次具体交易中的意外事件,大到投机者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一个国家的民主化、市场化程度,都会对投机者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高明的市场参与者,必须清醒地了解制约投机成败的外在因素、偶然因素的巨大影响。只有当外在条件成熟、机会来临时才勇敢出击;而在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时则隐忍修炼,耐心等待。否则,如果投机者一味猛冲猛打、鲁莽行事,不根据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难免不被市场淘汰。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 中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为了做官,辛辛苦苦地努力了一辈子,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人感到奇怪,就问他:“难道你这一辈子一次做官的机会都没遇到?”他说;“我年轻时是学文的,但皇帝却喜欢任用年老的人。老皇帝去世后,新皇帝又喜欢学武的,我只好弃文学武。武艺刚学好,这位好武的皇帝又死了。后来的小皇帝又喜欢年轻人,而我已经老了。终于,我一辈子一次机会也没遇上。”
  机遇、运气或者说偶然性不但对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者意义重大,而且对人生其他的许多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让我们听听《 智慧书》 作者葛拉西安的睿智之言吧:
  “人人都梦想发财并自以为是天才,满怀希望要大展鸿图,但现实却不能使人如愿。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虚妄的想象的折磨。要明智,怀抱最好的愿望,做最坏的打算,这才能心平气和地承受任何后果。目标高远并不坏,但不能高不可及。——认清你的范围和自身状态,并使你的设想符合现实。”
第十九章 里费默之死  
  
    
  谴责粗鄙无济于事,因为它决不会改变。
  ——歌德《 格言和随想录》
  
  忍受自我评判之苦的人屈指可数。
  ——谢立丹《 批评家》
  
  1940 年11 月,杰西·里费默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之后,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
  “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然后,里费默在饭店的衣帽间里,用手枪结束了白己的生命。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 美元。
  一个曾经在股票、期货市场数次大起大落,赚得过几千万美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交易神话的传奇人物;一个写过《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这样流芳百世的投机经典之作的交易大师,怎么结局如此悲凉和凄惨?
  天分与勤奋造就了里费默的传奇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如此的离奇和荒诞。里费默的死,令多少投机领域的年轻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并由此感到前途灰暗。
  一位网友的感慨与我心有戚戚也:
  无数个夜晚,当我立志把投机作为我人生最大的选择时,在我的心头总挥不去这样的疑问:1929 年的里费默不是声望远播,深具统治力、影响力了吗?为何十年后,他不是更伟大了,而是自杀了呢?当时的他是如此的强大,相信很难有人能从外部来撼动他,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败?
  作为一个投机客,他的天分与成就,骄傲如我不敢望其项背。绚烂夺目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一尊我心中的神庙轰然倒下了!走时的宁静仿佛只为注解他曾说的一句话:
  “你可能是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打败市场。”
  一、 里费默之死的哲学解释― 自杀源于对人生和投机事业的内在绝望
  很多朋友曾经问过我:投奉天才里费默为什么最后会走向自杀之路?
  刚开始时我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根据公开报道的一些资料,包括家族精神病史、妻子不忠、破产等都对里费默之死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时我以为大约是这些偶然因素导致了里费默的自杀行为。
  后来看了20 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虽然关于西西弗的人生是否幸福,我和加缪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他的思想对我理解里费默的自杀颇有启发,我也因此对里费默之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毫无疑问,由破产引起的一系列事情和里费默最后的死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最后十年里费默在投机市场的结果是另外一种情形,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一惨剧。但是,在里费默的一生中,破产的发生远不止一次,在他的人生舞台剧中,他曾经多次体会过从辉煌耀眼的成功到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失败过程。每一次他都凭着自己的天赋、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走出困境,东山再起,而从来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击倒过。从一个投机者的角度看,应该说,像里费默这样经历了大风大浪,心理承受力非同寻常的人,破产不会直接导致他的自杀,他自杀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东西。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加缪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图画,来解释他的人生哲理:风尘仆仆的西西弗受诸神的惩罚把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重新从山上滚下山去,西西弗又走下山去,重新把石头推上山顶。
  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加严厉的惩罚了。但是西西弗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他意识到自己荒谬的命运,但是,他的努力不复停歇,他知道他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的行动就是对荒谬的反抗,就是对诸神的蔑视。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
  在加缪看来,西西弗对荒谬的清醒意识,“给他带来了痛苦,同时也造成了他的胜利”。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显然,按照加缪的人生哲学,没有任何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人有精神,但还有至关重要的身体,精神依靠身体去穷尽现在的一切,体验生活的全部。人类的高贵之处就是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其地位。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消除荒谬,关键是活着,是要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对生活说“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抗,就是赋予这荒谬世界以意义。自杀是一种逃避,它想消除荒谬,但荒谬却永远不会被消除。加缪反对自杀,他对生活充满爱恋,和西西弗一样,他迷恋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他要穷尽这一切,他要对生活回答“是”。
  加缪曾经是二战以后一代青年的精神导师。他明知不能根除世上的邪恶,面对注定是悲剧的人生,面对无情无义的荒谬世界,却仍以西西弗下山的坚定步伐走向荒谬的精神,激励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战后一代。
  《 西西弗神话》 咏唱的的确是一首“含着微笑的悲歌”。
  但是,西西弗真的是幸福的吗?西西弗在地狱中徒劳无效的劳动的行为动机真的有价值吗?
  应该说,西西弗的命运毕竟是一个悲剧。他对死亡的躲闪,依靠的是一种希望。西西弗之所以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依然活着,并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他是为了某种伟大的思想而生活。这种思想超越了生活,使生活升华,赋予生活某种意义,但这同时,它一定意义上又背离了生活本身。
  作为一个天才的投机客,在里费默起起落落的人生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到非常类似西西弗的形象?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一张痛苦扭曲的脸,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落满泥土的肩膀和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坚实的双手。经过努力之后,眼看着目标就要达到了,可是西西弗却一次一次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去,而他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上山顶。他不得不重新向山下走去……
  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里费默的命运似乎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一笔小钱开始,通过在股票、期货市场顽强地拼杀搏斗,最终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美元。但是,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必然或者偶然的原因,稍不留意,他又迅速失去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陷入破产的境地,重新品尝失败的痛苦。
  一个人在赢和亏、成功和失败、希望和绝望之间一次一次地轮回和摇摆,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断地重演着从谷底到高峰的历史怪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这也就是笔者最初把这本书命名为“独自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原因。其中的无奈、绝望、痛苦、沮丧的感受,也许只有一个亲身在投机市场打滚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个中滋味。
  在早期的投机生涯中,里费默的内心深处,一直对投机结果的最终成功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他对自己的未来是乐观的。这也许和他在对赌行的屡战屡胜、少年得志、早期出色的战绩、被人誉为交易奇才等不无关系。他也确实拥有令古往今来所有投机者艳羡的交易天赋和市场洞察力。无论在交易中处于什么样的困境,他总是能转危为安、重新崛起。
  从20世纪初期到1929 年的20 多年时间中,里费默在投机市场赢得了非常显赫的声名,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致于只要有一条他在卖空的传闻,就会使某一支股票价格下跌。他的名字也经常被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里费默的投机生涯中,暂时的挫折,紧接着的往往是一次更大的胜利,这使里费默更加执着地投身于这种战胜市场的游戏之中。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里费默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自信心空前膨胀。有人说:里费默式悲剧可能正来源于他的天才,少年得志的张扬,历尽磨难,东山再起的豪迈,统统化做了一个强烈的信念:人定胜天。
  里费默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是把投机活动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投机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也许,正是因为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和影响,1917 年、1929 年,里费默连续2 次在投机市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元,功成名就以后,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也不是只拿一小部分的资金继续在市场交易,还要把全部身家性命压在市场之中。因为对他来说,生命就是投机,投机就是生命。
  问题是复杂的,没有这种执着和敬业,也许就没有里费默以前的出色和辉煌。但是,这种思想倾向如果过于执着,也是危险的,也隐含着他以后不幸的结局。
  有人说:一个富有想象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总是看到自己的生活具有传奇色彩。这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与其说他想创造美好的生活,不如说他想使他的生活成为一个美妙的故事。
  里费默意识到了自己深刻的交易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市场洞察力,足以战胜任何市场变化的诡谲风云。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却又是一个陷阱,一个他自己构筑的人生陷阱。他对投机事业的狂热和痴迷,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背离了生活本身最真实、最基本的现实性的一面,背离了人首先得活着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投机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投机成功只是人生幸福的一部分。而在里费默的世界里,当他无意中把投机活动的输赢视为他全部生命的意义所在时,生活的意义一下子就变得狭隘,他眼中的世界也被禁锢了。一旦投机失败,就意味着他人生的彻底失败。
  1930 年,在里费默的人生和投机事业到了最高点以后,他开始走下坡路。
  1931 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
  1933 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
  里费默在一些几乎是必胜无疑的生意上,输掉大约3000 万美元以上。
  如果里费默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如果他在后来的交易中,能严格地按照以往的市场认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从事投机活动,他的结局绝对不应该是破产。但是,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理性的人。人的本质中永远蕴涵着非理性的一面,那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性很像是一个看家护院的管家,他可以非常自如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但是,面对后院这个非理性的“心中贼”,他并没有足够的权威性和控制力。
  在里费默生命的晚年,他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中他谈到过,有人问,“你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怎么还让自己干这种蠢事呢?”他说:“答案很简单,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
  里费默的天分、智慧和努力,从他一次一次地从市场中获得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辉煌战绩中,完全可以得到完美的证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里费默不是被市场打败的。但是,交易本来就不仅仅是和外在的市场搏斗,更艰难、更令人畏惧的一点往往是,成功的投机者需要战胜白己,战胜自我的本能和情绪等人的内在非理性因素。
  里费默的理论和思想无疑是深刻的、高明的,但是,在20 世纪30 年代,所有的这一切,在他内心的自负、贪婪、恐惧、侥幸的人性、人的心理面前,变得那么苍白无力,几乎一钱不值。人的本质的非理性一面,在和理性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中,很长时间占据着主导地位,里费默终于又被他自己打倒了。
  希望总是和绝望、自信总是和自卑陪伴而生的。即使像里费默,这种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的无穷循环,最终也会让他对未来失去幻想与光明。他也会觉得自己是市场的陌路人,是一个无所依托的流放者,最终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
  人生的晚年,里费默是那样的郁郁不得志、悲惨而凄凉。投机市场的杠杆效应,放大的不完全是账户的资金和风险,更是人生的成败得失。一个人用5 倍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5 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用lO 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l0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所以说,里费默的股票、期货投机生涯,既是浓缩的人生,更是放大的人生。很多时候,那种铭心刻骨的无助和孤独感,是一般人无法完全体会到的。
  在经历了极度快乐和痛苦的往事以后,里费默终于产生了对战胜自己的悲观绝望,对战胜市场的厌倦。无法挣脱的建立在人性的非理性因素之上的独特个性,注定了里费默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对里费默自杀时的心境,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做这样一件单调的事:
  把一堆散落在地上的砖砌成墙,然后,又把砌好了的墙重新推倒,再把它砌成墙,这样无数次地重复。长此以往,即使是一个意志力极为坚强的人,也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彻底的厌倦,进入一种绝望的境地。
  这种说法和《 西西弗神话》中的画面是相似的。如果说西西弗意识到了生活的荒谬以后没有选择自杀,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是一种阿Q 式的逃避。里费默则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更愿意一了百了,直接面对死亡,通过自杀来逃避,或者说解脱。
  1929 年,和里费默同时代的投资者格罗克·马克斯,在大崩盘中一天就损失了25 万美元,他说过一句带有黑色幽默的话,道出了市场交易极为残酷的一面:
  “经过个人奋斗,我终于从一无所有转为极端贫困。”
  当年意气风发,手中拥有几千万美元的投机天王里费默,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10 年以后,这句话竟然会真真切切地应验到他的头上。
  在成和败、富和穷、贵和贱之间,永远是那样的循环轮回,这是里费默的宿命,还是投机市场中所有人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悲剧命运?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每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不会完全一样,人生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显然,里费默无法像西西弗那样,在意识到了自己荒谬的命运以后,依然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他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种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无论你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所以,他选择了自杀。
  哀莫大于心死。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费默放弃了挣扎和努力,再也不愿意继续玩他自己过去那种非常娴熟的拿手好戏:在几个活跃的交易市场,魔术般地把一笔小钱再一次累积成数目不小的财富。
  在某种意义上讲,里费默的自杀,源于他对投机事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的厌倦,对人生和投机事业的内在绝望。自杀,就是承认自己被投机市场超越,承认大多数人并不理解投机市场。既不可能战胜市场,更不可能战胜自己。
  有人说:用自己双手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就是至死仍凭其情感行事的人。言之有理。里费默的自杀和他30 年代的破产应该是同一个原因——他的个性和人格的缺陷,也就是人类本质的非理性方面的原因。
  这一点,里费默可能也意识到了。所以,里费默在遗书上无奈并绝望地承认:
  “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二、里费默破产的根本原因——人的本质的非理性因素
  里费默在写出如此深刻的《股票作手回忆录》 以后,在功成名就的30 年代,为什么最后仍然陷入破产的境地?
  人们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说:
  这是人性缺陷导致。如果说投机事业极其艰难,非常辛苦,那么这个难点和苦处就是我们必须时刻克制情绪,来不得半点大意。而那些大师技艺精湛,屡战屡胜,在他们评估所有条件都具备或者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很可能孤注一掷,不遵守纪律。我想这是他们破产的直接原因。如果他们没有孤注一掷,如果他们遵守纪律,是否还会惨遭破产的厄运呢?可以说技艺越是精湛、经验越是丰富、获得的胜利越多,人性考验就越严峻。
  有人说:
  里费默失败的根源在于虚名:名号交易天才、渴望受人们敬畏、妄图控制市场、成为股市国王,等等。
  还有一位网友的回答是:
  里费默失败的根源,源于他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
  里费默的失败必然违背了他从前遵守的原则,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此,人性的弱点又一次战胜了出类拔萃的人,和击败其他亿万普通民众一样。
  上面各个朋友的回答中,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即没有人认为里费默的失败是因为他对市场的认识浅薄,他的交易策略和技巧有问题。也就是说,里费默的失败,更多的是因为人的心理、人性的因素,即他的内在精神方面的原因。作为交易天才的里费默,并不是被市场打败,而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我们不知道里费默最后十年是怎样做交易的,1929 年他还拥有3 000 万美元以上的资金,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赔得干干净净。我们手头没有30 年代他失败交易的细节记录,根据我自已的交易经验和市场认识,以及逻辑推断,里费默后来的再次失败,肯定是犯下了他自己过去坚决反对的下列几类错误:重仓交易、逆势交易、频繁的短线交易、出现亏损时没有控制风险。还有一种可能是他逆势操纵市场失败,从本质上说,这种错误仍然是企图对抗市场大趋势的逆势操作。
  也许,那几年的交易中,里费默只是犯下了上述几类错误中的一种,也可能在不同时间,他把每一种错误都犯了。所有这些错误的性质以及可能的最坏后果,里费默心里是完全明白的。只要我们重新回忆一下《股票作手回忆录》和《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中的有关内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对于决策过程的研究,基本上是以人是理性的为出发点,并没有考虑人是有情绪情感、有个性特征、相互影响着的社会人。在他们看来,人们是否能够做出最优决策,完全取决于决策任务本身,而与任何其他因素无关。在整个过程中,决策者是不受任何情绪、偏见和教条影响的绝对理性的人,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完全按照理论上的逻辑判断,并选择哪个方案最好,哪个方案最差。
  然而,一个投机者在市场中的交易决策,不完全是经济学家描述的那种理想情形。这一点,从里费默身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里费默严格地遵循他自己早期对市场的认识、他的交易策略,应该说他根本就不会到破产的境地。他最后的失败,和前几次破产的破产情况大同小异,是他又一次违背了他自己的交易原则。他犯的错误,可以说是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却做不到。就像《菜根潭》 上说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人性的这种困境和悲哀,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索人的本质的理性与非理性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显而易见,投机者的行为并不是一直处于理性的支配下,他在市场中的行为具有不规则、不可控制的无意识的一面。有时候投机者很理性,有时候却会受非理性的支配,做出自己也不希望做的交易来。例如,在股票、期货交易中非常普遍的冲动性交易,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行为。此时,投机者并不是受到平时深思熟虑的交易策略、原则的约束,而是受本能的欲望、情绪的控制,不由自主地行动。很多高明的投机客,事先是知道并且反对这种交易决策模式的,甚至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一个人的修养、境界未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可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而且,我认为,即使一个修养、境界很高的人,偶然地,他也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荒唐举动。
  很多年以前,有一天,我像一位修行多年的佛家弟子,似乎突然茅塞顿开,明白了怎样从期货交易中赚到钱。我带着对白己是否真的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严格按照这套方法去交易的怀疑、担心,恨铁不成钢地赌着气对自己说:如果这一辈子我在期货交易中最后没有成功,并不是我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我自己不想成功。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在市场中赢钱的办法: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只在市场的走势符合我的经验和理论,只在我有把握的范围内才行动,我就能赚到钱。而且,那样的机会早晚会出现的。如果我的投机事业最终失败了,肯定是因为我违背了自己的交易方法和经验教训,做了大量我自己也认为是错误的交易。例如,被市场走势诱惑追涨杀跌,无法控制自己贪婪的交易欲望,逆势交易,等等。
  我是明白了怎样才能赚到钱,也找到了我自己有把握的成功方法。但是,我不是个木偶,我是一个人,虽然我也想从投机市场赚到成千上百万,但是,我不具备那种绝对完全的理性,也没有足够的定力和恒心,为了实现自己赚1 000 万或者一个亿的目标,能够绝对机械地、规规矩矩地遵守我心中已经想到的成功的交易方法。
  在市场中,有时候我的头脑中会突发奇想,开始嘲笑自己:难道为了成功,我这辈子就一直按照这种呆板的交易策略,在股票、期货市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和重复操作下去?那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啊!
  结果,我开始忘记自己进入投机市场的目的,忘记原来成功的方法,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希望弄懂市场,而不是简单地从市场中赚到钱。最终,我彻底迷失在探索市场奥妙的旅程中。
  后来的几年,因为沉溺于交易过程的快感,不知不觉中,我又开始偏离当年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和警告,做了许多自己现在想起来都感到痛苦的无谓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我的交易业绩能有大的改观吗?哎,怪不得里费默说,投机者有时候犯错误心里是知道的。
  我想,不只是我,许多有经验的投机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市场交易中,某一段时间、某一些交易合乎逻辑和原则是很容易的。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投机者从头至尾都要做到合乎逻辑的思考和行动,严格地遵守所有交易原则,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也许可能只有神才能一丝不苟,具备绝对的理性吧!在市场认识和交易决策中,投机者永远只有有限理性,并且还有本质的非理性一面。
  我自己的教训和里费默的失败,背后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的信念在起作用:投机者笃信的东西——那些高明的投机理论、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是能够自动地制约投机者的行动的,能够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但是,包括我在内,大多数投机者没有意识到,人的本质中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方面,后者常常会无意中阻止他完全理性地行动和决策,使他背离成功的目标。最终,这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并不能够帮助大多数人远离失败。
  人类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战胜自己?
  深入解剖里费默的悲剧案例,可能对我们理解市场交易为什么如此艰难,大多数人为什么最终必然失败,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不了解一点哲学。
  人为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这一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困扰着所有的哲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也就是人的本质的理性和非理性之谜。
  显然,理性并非就是人性、人的本质的代名词。当然,我也不同意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把非理性作为人性、人的本质的代名词。认为:
  “生命的木质便是那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
  “人的全部本质就是意志,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由它而来的。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泉源。”
  人是“贪欲之我”。欲求是无休无止的。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却是经常的。
  “欲求与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在我看来,人的本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某种混合物。生命活动中只有以理性或者以非理性为主的活动,没有纯粹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活动。在大多数时候,人是理性的,人的理性力量能够控制、战胜非理性的本能、意志、欲望。但是,我并不同意下面这种观点,认为:理性在人的精神属性中处于主导和决定地位,理性指导和支配非理性,它规定着人的精神本质。没有理性,人就不将成其为人。非理性,作为不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心理属性和心理活动,是一种没有自觉意识到的意识,包括情感、意志和欲望等。我认为,虽然不是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多时候,我们内在的非理性往往能够冲破理性的约束和禁锢,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支配、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投机市场,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投机者在市场中的频繁交易,也许只是因为对他而言,从心理深处就是要采取某种行动的本能而买进卖出。没有任何其他理由,这就是最好的理由,难道还有比让自己心理愉悦更为重要的吗?所以,在理论上看起来十分合理高明的交易原则,在市场参与者无比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前,往往变得十分苍白无力。
  投机者的智慧和理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把人本能的冲动、贪婪的欲望彻底消灭,进入一种澄明之境。冰山,顶端是有意识的理性部分,是成功投机的基本原则;沉没在水中的绝大部分,则是无意识的非理性世界,潜伏着给投机者带来毁灭性影响的巨大可能。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虽然我不知其是否科学,但对投机者提高交易的警觉性,应该是极有意义的。弗洛伊德认为:凡是被禁止的东西,一定是被欲望的。如果不是人们愿望做的事,禁止就是不必要的。严厉禁止的事,一定是愿望的。凡是怕的东西大概也都是被欲望的,怕是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假面具。
  期货交易有很多禁忌:不能逆势交易,不能重仓交易,要及时止损,等等。江恩的交易规则更有28 条之多。
  显然,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些对投机者生死攸关的交易原则,竟然每时每刻都要提防来自内心深处虎视耽耽的敌人的攻击,本质上却是投机者最喜欢去违反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里费默在20世纪30 年代的教训,让我想到,只有当理性能够认识非理性的时侯,理性才称得上是理性,如果理性只能认识理性,只能停留在自身之内,以为自己是万能的,那么走向灭亡的就必然是理性本身。
  因此,最为重要的不是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本质之间妄自取舍,而是在更高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投机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的探索,帮助我们深刻领悟市场交易中的局限性、危险性和悲剧性的一面,从而,扬弃我们对未来投机结果肤浅的乐观主义,无疑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广告中有这样一段话,用来描述一位差劲的投资者的特点:
  “图卢兹·劳特雷克从事商品期货交易时间是否太短了?不,而是太情绪化了。劳特雷克是一位优柔寡断的人,情绪起伏不定,观点东游西击。这样的个性不适合从事期货交易。”
  个性?背后不就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某种调和吗?确实,正是建立在让人难以完全意识和控制的非理性因素之上的个性,那种不能完全说清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东西,往往决定了一个投机者的最终命运。里费默的个性,就是里费默的结局。这也就是哲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三、投机活动是一项事业吗
  过去的几年中,我常常接到一些从事期货交易多年的朋友的电话或者信件,委婉地请求我帮忙找个工作,最好是和期货有关的,至于工作的地点、性质、待遇,则全不计较。
  我完全想象得出来,不是这些朋友的处境异常艰难,到了一贫如洗,甚至债台高筑、绝望的边缘,他们是绝对不会向我开这种口的。所以,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就非常难过和悲凉,有时候半夜惊醒,还深深地为这些朋友未来的前景担忧。
  投机市场不可能白手起家,每个人只要进来玩,或多或少都得带着一笔交易的本金。只不过有的人钱多些,有的人钱少些。在我刚进入期货市场的那一段时间,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些财大气粗的老板,往往把成捆成捆的现金装进大的密码箱,甚至是麻袋,扛到期货公司当作保证金。
  潮起潮落,十年一梦。当初这些怀着强烈的发财希望进入市场淘金的人,最后结果如何呢?对此我不完全清楚。但是,使我感触最深的情形是,每一年期货公司的老总们请客户吃饭时,我总是发现,自己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新的面孔却越来越多。我也在一次一次的“空难”中遍体鳞伤,但却是很少的几个幸存者之一。
  有人说:“股票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
  我认为,在期货交易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结局比股票市场还要残酷和荒诞,简单地把上面的那一句话改几个字,也许非常接近于投机交易的最终结果:“期货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经验,有金钱的人变得一无所有的地方”。
  有一位从事期货交易多年的朋友,坦率地说出了市场中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悲凉结局:
  “我的十年期货历史如果用钱来衡量的话很失败。用一个比喻不知恰不恰当:我是跟着红军一路从江西出发,走到瓦窑堡时还是个士兵,连个班长都没有混上。常于夜深人静时自问:失败之人自有失败之理,人说十年磨一剑,为何你十年竟磨不出一把菜刀?”
  我也一直在思考,我所从事的工作——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情呢?100 年以前就有人把自己的全部金钱、生命压在股票、期货市场,把投机活动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100 年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别人这样,十多年以前,我自己不也曾经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
  投机活动算得上是一项事业吗?或者甚至可以问一下,算得上是一项工作吗?
  投机者,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领域,作为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承担者,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没有投机活动,股票、期货市场就会死水一潭,无法存在。所以,投机作为一个社会行业而存在的理由,应该是没有疑义的。投机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就像丁圣元先生在笔者本书台湾版的序言上所说的:
  不论曾经亲身参与期货交易、股票交易的人们最终交易结果如何,他们都为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亚当斯密有一个“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从个体角度来说,人们的盈亏得失曾经时时导演着他们的人生悲喜剧,但是从集体的角度来说,他们集体的努力,恰恰为全社会建设了一个计划经济从未有过的金融市场,而这个金融市场对我国市经济建设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尽管不是有意为之,大家参与期货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的集体行为依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但是,对于市场参与者个体来说,投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认为,投机活动是一项事业,和竞技体育一样,是有志者实现自我的最好方式,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什么背景,在市场里基本平等。虽然成功者少之又少,但参与者即使不成功,也不枉来一场。
  有一位网友说:“我不知道做了十年期货的老同志是不是都很成功、很富有,尤其不知道他们的成功与富有是不是从盘面上拼打出来的,但在精神上他们一定是富有的。”
  我不太同意这样的看法。
  一个投机者的市场交易活动,显然不能说是在从事一种物质劳动,因为他并不生产或者说创造什么。那么,他是不是在从事一种精神生产,就像音乐、美术、创作、科学研究等等?好像也不是。作为精神劳动,无论多么抽象,最后总能通过某种物化,或者文字等有形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无论结果是美是丑,是成功还是失败。
  投机和一般的工作确实不太一样。一个人投机活动的结果,只是账面上资金数字的增增减减,具有很大的虚拟色彩,很难直接体现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形态,作为对你付出的智力、体力、精力的肯定或者承认。成功了还好,你可以把赢来的金钱转换成生活中非常具体的东西。但是,失败者呢?他们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投机者除了失去金钱,往往还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很可能还有身心健康。
  如果问一个投机十多年的失败者,这么多年你有什么收获?难道他能这么回答:这十多年我很辛苦,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头发也白了,心也操碎了,终于把100 万赔得干干净净了?
  做了十多年期货交易,偶尔回忆起如梦一般的往事,常常感慨万分。如果抛开金钱上的输赢得失,还有什么能够证明我曾经在期货市场拼杀搏击了十年,尝遍人生百味?除了脑海中还残存的一些模糊的记忆以外,可能也就是各个股票、期货的历史图表上,还依稀打着我的一些印痕。多年以前,某个股票的最高点是我买的,某个期货合约某一天的最低价是我抛出来的,等等。难道这就是我过去十多年付出的一切?
  泰戈尔在一首诗中写道: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以前我不太理解这句诗的涵义,只是隐隐约约地有点感觉。在投机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诗用来描绘市场中大多数投机者的某种尴尬境遇,真是贴切极了!
  如果在别的行业干了几十年,总有一点成就感、满足感。做一个老师,会有教书育人的快乐;做一个学者,也许会写几本书,不管书的内容有没有价值和意义;做一个工人,他能够从亲手生产出的产品里,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
  总之,在其他领域,一个人只要努力,或大或小,一般会有回报,总可以有所成就。但是投机行业却未必。就像有一位网友的文章所说的:
  期货是个不容易进更不容易出的奇怪行业。表面上,他不需要你风吹雨淋,低三下四地求人应酬,还多少可以与白领沾点边,但实际上期货是一个深得没有边、苦得没边的行业,也许你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接触到它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它不过是一种生意而已,但却绝非一般的生意!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但风险的降临都不会像期货那样来得如此之快。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周期可能要3 年才知道结果,但期货投资也许只要3天就会让谜底揭晓,极端的时候只需要几分钟你已经死去。就刺激性而言,没有什么行业像期货市场,一年之内,会让你经历一生的传奇。
  其他的行业不会给你这么多的机会,在有限的生命中去体会太多的成功与失败,只有期货可以让你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如此多的高峰与低谷,让你有这么多的机会去学习如何善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善待你自己。
  期货会让你很极端,赢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天才,输的时候你又会感到自己是傻瓜。没有单的时候很无聊,有单的时候你更着急。总想看透明天,但却永远看不透。在这个市场一天,你就一天不能平静,永远都在黑夜里探索,在无助中期盼。期货人是很孤独的,其痛苦与喜悦无法与人分享。
  千万不要以为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它其实更容易使你一夜暴死。期货投资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使你赢得很精彩,同样可以使你败得很精彩。总之,一旦你进入期货,一旦你以期货为伍,就注定这一生不平淡。
  期货交易的巨大杠杆效应,确实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巨大的错觉,尤其是对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最好舞台。这么多进入期货市场的朋友,哪个不是抱着赚大钱的目的来的?哪一个不把自己想像为中国的索罗斯、巴菲特?经过一轮一轮的大浪淘沙,究竟有几个幸运儿最后真的能够如愿以偿?
  期货交易要赚大钱,不但要有心,也要有缘,或者说有运。在这条道路上根本没有捷径可寻。
  很多投机者因为讨厌市场价格波动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为了躲避交易结果和账户资产的大起大落,往往从内心深处就迫切地希望,试图通过遵守一些简单、机械的交易法则、交易系统,就做到赚大钱、亏小钱,找到一条持续、安全、稳定的成功之路。
  我的经验告诉我,投机交易的获利过程是不规则的,除了投机者自身的天赋和智慧等必要条件以外,成功还需要依靠运气、机遇的帮助,市场交易中并没有长期、稳定、持续的赢利模式存在。这一点,从我自己的一些获利交易中就能看得非常清楚。有时候是市场价格形态的突破,让我赚了一笔;有时候是盘内感觉,让我赚了一笔;有时候是周K 线的某种形态特点,让我赚了一笔;有时候是市场收盘价格的提醒,让我赚了一笔;有时候是市场外面的某个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混乱,让我赚了一笔。
  有时候,你在市场中长时间赚不到一分钱,有时候,钱来得又快又轻松。有时候,你可能做什么都不顺利,尽赶上倒霉事,喝凉水都塞牙。有时候,你又可能像个绝顶高手,买什么赚什么,市场成了你的提款机。
  期货交易的赢利并不是循序渐进,一点一点非常有规律地积累起来的,而是有某种跳跃性、偶然性。
  当然,如果投机者没有足够的市场经验,不理解交易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好的机遇来了也未必能把握住。
  我自己的经验教训和这么多年我身边一些朋友的遭遇,让我认识到,期货交易并不是一个适合大众参与的游戏。怀着不切实际的暴富念头进入市场,更是一个人生活的悲剧的开始。由此引起的个人、家庭不幸结局的例子,我看到的已是太多太多!
  孔子在《论语》 中说:“富而可求,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如果发财可以追求到的话,就是做个市场的看人门,那我也干。如果并非如此,那还是干我愿意干的事情吧。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参与期货交易的方式往往是间接的,一般是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由非常专业性的人来操作。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很不合理,大约80%的投机者是资金量很小的散户。散户的市场认识、交易策略、心理承受力往往是非专业的,期货市场的残酷和凶险,最后必然会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淘汰出局,使其受到严重的伤害。
  我早已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每次接到一些资金量不大,却强烈要求跟我学做期货的朋友的电话、信件,我总是耐心地劝说他们放弃这种努力和尝试,不要去碰期货。当初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想给那些急切地要做期货的朋友一个严肃的风险警告。让我哭笑不得的是,随着本书第一版的出版发行,大量的读者朋友似乎对我书中揭示的交易风险视而不见,大量取经拜师,试图学习期货交易秘诀的人却接踵而至,踏破门槛。
  我还能说什么?
  
  人啊人,也许永远就不能真正地遏止住非理性的一面:贪婪、希望、一相情愿、侥幸……
  面对这一切的无奈,本文的结尾,我把张爱玲写的一首诗送给那些矢志不移的年轻朋友,权当我的美好祝愿吧!
  
  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附录——期货交易札记  
  
    从1994 年进入期货市场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习惯,把自己日常交易中所思所想作一点记录。内容涉及市场分析、价格预测、操作计划和一些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经验教训。日积月累,到目前已经有近50 本札记。回头看来,早期写的东西,固然有一些幼稚可笑,但毕竟是当时自我真实的交易状况、心理的记录,哪一个人不是从小长到大的呢?敝帚自珍,其实不足与外人道。下面这部分内容,选自2003 年到2004 的交易日记,是我在大连大豆和上海橡胶操作中的一些感悟、教训和经验,仅供读者参考。
  谨慎之心总是年轻人所极度缺乏的。处于赢利顺境时人们总会忘却痛苦的人生经历,因而做事也不再谨慎,接下来痛苦和灾难就会降临。人处于逆境时往往小心谨慎一些,因而好运可能也就不远了。如此周而复始,投机者心理变化的过程完全符合索罗斯的反射理论。
  恐惧和贪婪在投机者身上交替出现。在短线交易中表现尤其突出。
  当市场价格上涨,做多的短线客处于赢利状态时,贪婪使投机者忘记落袋为安,结果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做空的短线客则表现出恐慌、害怕的一面,在市场价格急速上扬之际胡乱止损平仓,完全丧失对市场的理智判断力。其实市场很可能只是熊市中一次正常的反弹而已。
  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做空的短线客处于赢利状态,然而贪婪的欲望也极易使投机者忘记落袋为安,结果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做多的投机者则可能因为担心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挫胡乱平仓,其实市场很可能只是一次牛市中正常的回调而已。
  短线投机者思维和行为中呈现出来的周期性交替的恐惧和贪婪现象,主要是市场盘面的欺骗、误导引起的人的本能的情绪反应,这种情形刚好使投机者误入歧途。长线交易精神压力就会小得多。
  另外的一种恐惧和贪婪在投机者身上表现为:
  在牛市中,当市场价格回调时不敢买入,害怕价格继续下跌;而在市场急剧上冲之后则鲁莽介入,高位做多,极度看好后市。前者表现为恐惧,后者则是贪婪。
  在熊市中,当市场价格反弹时不敢放空,担心价格继续上涨;而在市场急跌时则鲁莽介入,低位杀跌。前者表现为恐惧,后者则是贪婪。
  
  总体而言,前几年(2002年以前)的市场行情对投机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要么半死不活,长期陷入盘整震荡的局面;要么犹如直升飞机般的价格直上直下,市场走势没有很强的趋势性、连贯性。造成市场行情这种别扭的原因是: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寡,流通性、投机性严重不足。期货市场对国有企业参与投机活动的严格限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交易规模非常狭小、投机力量严重不足。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并非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而是萌芽于计划经济时代的1988年。强大的人为、行政色彩,使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并非市场参与者自然竞争的结果,而是受到许多外在的因素制约、干扰。例如,2002 年5月大豆的多头接下了90多万吨的实盘。在牛市已经到来,而且CBOT走势良好的有利局面下,按理来说,多头完全可以使5月大豆的价格大幅飘升,逼迫空头高位平仓。然而,市场却没有出现这种走势,反而一直陷于僵死的状态。为什么?难道多头主力是个傻瓜,不想赚更多的钱?非也!多头接了货也不敢挤仓,因为交易所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了追求稳定而无原则地牺牲市场交易的公平。东北三省大豆主产区的有些人,看错了方向,却有大量的豆子,大豆是大连交易所的衣食父母,所以,只能由交易所出面逼迫多头以一种温和而非激烈的方式操控盘面。即多头做对了方向却不敢理直气壮地、勇敢地抬拉价格。空头方向错了当然只能捣捣鬼,更无还手进攻的能力。于是市场价格变化被锁定在一个无聊沉闷的僵局中,谁也无法边弹。投机者难以在这种行情中渔利。
  
  上海橡胶市场看似行情变化很大,机会多多,却是一条美丽的毒蛇。市场价格完全操纵在主力庄家一人之手。
  如果目前期货市场的格局不打破,即大户绝对垄断操纵市场的局面没有改观,也许今后的市场依然会处于不死不活的沉闷状态。
  投机者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市场应该如何如何。当市场走势和投机者的设想不一致的时候,固执己见,冥顽不化,往往容易出现巨大的交易亏损。
  一个投机者缺乏逆向思维的习惯、胆识、魄力,就不能超越平庸,最后和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殊途同归,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投机者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境界,就会对盘面欺骗、诱惑没有强大的免疫力,成为短期波动的牺牲品。
  
  入市交易事先没有确定出场点,市场出人意料的疯狂走势会把投机者带进无底的深渊。
  赌一把的心理,结局往往是凄凉的。投机交易有赌博的成分,但期货市场毕竟不等同于赌场。
  
  今天的大豆市场,假如你追高后市场下跌,则你的损失可以说是活该。道理非常简单,市场已经上升了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大的幅度,你还追高,市场价格下跌你受到损失,又能埋怨谁呢?或许“贪婪”一词用在此处恰如其分。
  当然,高位追多不明智,并不意味着放空是正确的行动。根据市场趋势理论,现在从事空头操作完全是逆市而为,最后受到市场的惩罚也就不足为奇。
  盲目而频繁的交易是投机者亏损的主要原因。对待今天的市场,最明智的态度是继续等待,最高的境界是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曾有一位投机者用人的年龄来衡量市场价格的走势。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时间越长,幅度越大,市场的年龄就越老,越接近死亡。然而,一般说来,根据自然规律,死亡之前人的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差的,但市场走势在转向以前往往出现强烈的回光返照。近期大豆的疯狂上扬,绿豆在停止交易之前的陡升,都是死前最后的疯狂。我的经验是,看起来市场趋势的发展已经到了晚期的阶段,如果投机者还能够大胆地坚持顺势操作,往往短期就有获得暴利的可能。逆势操作的投机者很可能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市场的转势或大幅反转一定要有一个过程吗?或者说一定要有一个技术上的过渡形态吗?从本轮大豆市场急挫200 点的情形看,显然不是这样。市场几乎是以直上直下的方式完成转折过程。单日反转是根据技术分析操作的投机者的软肋。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根据盘面感觉操作确实很不不安全的。有时候从前一天的市场走势看,多头气势极盛,所向无敌。而第二天,市场却来了个180 度的大转弯。本周初的市场暴跌,显然和上周五多头强势收盘截然不同。上周五按照盘面感觉,尾市杀入做多的投机者无不受到重大伤害。投机者对市场价格的波动要有全局观。
  
  大连大豆在急速上扬以后,一般说来,市场随时可能面临严重的回调,做空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但是,在多头咄咄逼人的氛围中,几个人有胆量逆市而为?几个人又能够未卜先知,预测到后来大幅下跌的市场走势?
  有趣的是,前期上海橡胶市场也和大豆市场类似,出现大幅上涨的走势。但是,和大豆市场不同的是,橡胶行情在涨上去以后,却没有大幅回调,而是在高位盘整、震荡。
  可见,市场在大幅上涨以后,逆市放空的交易策略,依然很危险,不可取。
  
  近期的市场变化又一次表明,转折点、转折时间、短期市场走势确实非人力可以把握。
  
  当外在因素和大连市场的趋势发生背离,例如国内大豆市场是上胀趋势,而外盘CBOT不配合,出现下跌行情,国内市场可能只在开盘时有一点反应,而后市场价格又会沿着市场原来趋势方向前进;假如CBOT的短期走势和国内大豆的趋势一致,也出现大幅上涨,则大连大豆可能会大幅高开。本周,大连市场在上涨到2700元以后,本来就有回调的压力,CBOT 的大幅下跌使国内市场正常的调整走势演化为小型的崩溃行情。大连市场的走势一直有其自身的运动节奏、风格。一般说来,市场趋势远比外在的偶然事件重要,投机者应该抛开一切杂念,坚定地顺着大势方向交易。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即国内市场的主流资金看错了方向,熊市做多,牛市做空,和国际市场大豆趋势背道而驰,此时,大连市场的短期走势可能变得极为复杂。今年的大豆市场,无论外盘CBOT 走势还是国内基本面情况都明显地处于牛市行情,对多头极为有利。但是,大豆价格涨到2500元以前,大连市场主流资金一直做空,在错误之路上痛苦地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中小投机者的短线操作就非常困难。市场主力为了摆脱灭顶之灾,想方设法制造各种各样的陷阱,让投机者上当受骗。例如,CBOT出现大涨,大连市场可能只高开一点就迅速回落,做多的短线投机者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获利平仓,多单就变得无利可图,甚至出现浮动亏损。而做空的投机者,CBOT的涨势如虹无疑会对其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大连市场一高开,投机者就会迫不及待地狼狈逃命,还庆幸自己只损失了一点点。这样,短线投机者无论做多做空,结果都是一样——亏钱。而当CBOT 前一天只是小幅下跌,第二天大连市场就可能大幅低开,大多数短线多头无论从资金、心理上都无法忍受市场这样的走势,只好割肉认赔。
  类似的情况在橡胶市场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近几年,橡胶市场的主力和中小投机者之间一直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即使中小投机者对行情走势判断非常准确,在市场底部做多,顶部放空,大多数人最后也往往没有赚到钱。
  为什么?
  操纵者总是设计各种各样的陷阱,利用资金优势控制市场短期运动的节奏。一方面打击投机者的持仓信心,另一方面误导、扭曲投机者对市场大势的判断。空是多,多是空,散户的一切都是错,这就是橡胶游戏的本质。操纵者永远和市场大多数人站在相反的立场上。应对这种市场走势的基本策略是:投机者应该彻底放弃短线操作的交易习惯,从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市场重大趋势,长线交易,忍受短期市场不利波动的痛苦考验。这种策略的缺陷是,当操纵者可以随心所欲,即不但可以操纵短期市场价格变化,而且可以操纵长期市场价格变化时,投机者风险控制不力,就可能亏大钱。
  
  在沪铜期货上,短线操作者的境况颇为尴尬。长期以来,上海铜几乎就是LME 铜的影子。伦敦涨,国内市场第二天就跳空上涨;伦敦跌,国内市场第二天就同比例地跳空下跌,一步到位。从上海铜的日K 线图上看,市场价格跳空现象频繁出现,短线投机者除非对伦敦市场的走势有惊人的预测能力,否则根本无法在上海铜的交易中取得成功。一旦对伦敦铜的走势判断失误,投机者就不可能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止损退场,只能在第二天上海市场跳空开盘以后割肉认赔。在上海市场从事铜的短线投机,完全是一种赌博行为,即使不考虑佣金支出,胜算也只有一半。
  长线交易者则不用受这种折磨。只要度过了入市之初的考验,后面就轻松多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期货投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游戏,即使是极保守的交易态度,每次开仓量很小,也未必能够逃脱失败的命运。从小朱账户的操作情况看,他每次开仓量都控制在20 手以内,相对于账户上的资金,这是极为谨慎、保守的。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结果仍然是亏损,而且累计的损失数量完全超过他的预期。可见,投机者如果没有从市场中赚钱的能力,包括市场知识、交易策略、心理素质等等,失败是必然的,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
  
  相反思维原则:不是和市场大趋势相反的思维,而是顺着趋势去思维。
  即尊重市场大趋势,逆着市场短期小趋势的思维。例如,熊市中,市场反弹时放空;牛市中,市场短期回调时做多。表面上看,投机者似乎在逆市操作,然而这是一种真正的相反思维。不能被市场行情左右,而要做自己的主人。
  
  不要简单地因为CBOT可能上涨而在大连市场做多;也不要因为CBOT 可能下跌而在大连市场做空。大多数投机者往往掉进这个陷阱、骗局。其实,大连市场很多时候有自己的运动节奏、韵律。
  
  快和慢的辩证法:
  急切地入市交易,满足了投机者要求快速暴富的欲望。但实际交易的结果并不妙,投机者离成功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看似谨慎、保守的交易策略,像蜗牛爬山,资金实力稳定地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巨大的威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快慢之间充满玄机。
  
  投机者必须高度警惕该涨不涨、该跌不跌的市场走势:大品种如铜、大豆,市场主力只能操纵一时的走势,而不能控制市场长期趋势的变化。而橡胶、绿豆等小品种,不但短期市场走势可能被操纵,而且中长期市场走势也可能被操纵。
  前年年底,大豆市场价格被多头主力操纵、垄断长达几个月。市场该跌的时候不跌,该涨的时候不涨,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震荡。CBOT上涨,国内大豆价格急速冲高后就立刻回落,涨势昙花一现,日K 线图上频繁地留下一根根长长的上影线;CBOT 大幅下跌,国内市场低开以后,迅速被主力拉起,空单几乎没有获利平仓的时间。显然,市场短期走势完全操纵在多头主力手中。市场主力违背基本面形势,勉强地把大豆价格维持在一个荒唐的高位,这种行为是非常愚蠢的,肯定不能长久。对此,我非常有信心。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熊市行情中赚大钱,我筹集了一大笔资金进行空头交易。然而,每当我以为时机成熟,空头行情将要来临,倾尽全力放空时,市场却出现强劲的反弹行情,我的空单一下就处于被套的状态。对市场价格继续上胀的恐惧,实实在在的浮动亏损的压力,使我被迫认赔出局。令人恼火的是,市场仿佛成心和我作对,我的空单刚止损离场,市场价格往往立刻停止上涨,又回到半死不活的盘整状态。一次又一次,我放空,市场就上涨,我止损出场,市场停止上涨。最后,不断的亏损终于击败了我的精神、意志和信念,我实在厌恶了这种屡战屡败的游戏,彻底退出了空头交易。不久以后,大豆价格就崩溃了,从2000元多跌到了1900 元。我看对了市场行情,却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钱。功力、火候、境界、修养未到。
  橡胶期货的走势完全操纵在一家主力之手,翻云覆雨,诡异无常。为什么市场会如此呢?这是一个没有对手的市场,主力处于绝对垄断、控盘地位。市场主力的唯一敌手是散户。只有和散户逆向而动才能赚到钱。频繁的涨跌停板,盘内大幅度的震荡,市场出人意料的跳空高开或低开,其目的都是为了清洗散户。什么基本面、技术面,都需要服从主力的上述目的。当然,市场走势总是对的,无道理可言。要么你不要参与市场交易,否则,你只能改变自己,适应市场。
  
  投机大师杰西·里费默说:听从经验的指挥你有可能受到愚弄,而不听从自己的经验你可能变成傻瓜。在前期市场空头气氛极浓,图形走势恶劣的情况下,周末的市场研究和经验告诉我,上周五橡胶市场的上涨走势过于突兀,周一的交易策略应该是逢高放空。周一周二的市场走势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空头市场中不要被短期的强势所迷惑。
  
  鉴于橡胶市场目前过小的容量(持仓量太小)和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失误,橡胶操作入市的单量要减少。通过小单子操作恢复自信心,除非对市场走势有绝对把握。
  
  橡胶的突破行情一旦发动,往往在几分钟内就快速波动几百点。这当然是市场主力狡诈和高明之处。大多数投机者还没有反应过来,行情就绝尘而去。这既给短线交易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可能短时间内给方向正确的投机者丰厚的回报。大豆市场此点和橡胶市场完全不同。原因是橡胶市场受到了完全的操纵,而大豆市场中没有绝对垄断、能够呼风唤雨的主力,走势较为理智、自然。
  
  每当投机者充满强烈的交易欲望和交易信心入市时,市场很多时候总是带给他们悲惨的结果。强烈的市场信念、自信心,或者说价格走势的情结,往往使人走火入魔,像邪教徒一样,丧失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一切外在的事实不管不顾,完全凭借主观的想象行事,尽管市场价格走势的现实与投机者的预期完全不一样。
  
  我老是下错单子,把多头搞成空头,弄得莫名其妙地亏损,下单要仔细。
  
  很多年以前,我就对自己说过,我在期货市场的尴尬处境,完全是因为我自己不想成功,而不是我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完全有能力从市场中赚到钱。即在市场走势完全符合我的思路时才入市。可惜,那时候我的赌性太重,总喜欢做一些毫无把握的交易。结果,这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往往吃掉我大量的赢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几次的交易失误,使我变得有点胆怯,真正行情机会来临时我又不敢大胆出手,投入资金量太少,没有赚到应该赚到利润的一半。
  
  如果我能保持前期稳定的赢利方式,又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担心的呢?显然,我什么都不用怕,什么都不用担心,好好锻炼身体、享受生活。
  
  逆市场趋势的短线交易一旦遇上汹涌澎湃的市场趋势,则面临灭顶之灾了。平时其危险性不易被人察觉,此时,短线交易逆势而动的风险暴露无遗。
  
  任何东西毁坏的速度远远快于建设的速度,市场交易中亏钱的速度也远远快于赚钱的速度。对橡胶这样走势极为诡异的品种,我必须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来控制交易风险,入市单量减少,止损及时,以防不测风云。今天的交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辛辛苦苦地从大豆地里弄了点钱,转瞬之间在橡胶林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橡胶5 、6 月合约几乎在3 分钟之内就直线下落300 点。市场主力玩这种鬼把戏,让我在损失很小的时候,临时追市砍仓也来不及。
  
  客观的市场判断存在乎?
  对市场的长期趋势而言,基本客观的市场判断还是可能存在的。因为市场长期价格的变化有一定的必然性、规律性。
  对短期的市场走势来说,由于价格变化有巨大的偶然性,客观的市场判断似乎并不存在。
  在实际分析中,无论是对市场的长期还是短期走势,人的主观情绪、好恶、思维倾向、思维习惯都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力,如何减少市场分析中自己的主观倾向、好恶,是投机者的分析能否与市场实际走势一致的关健。
  当然,完全排除主观因素(包括思维惯性、情绪、好恶情结等等),纯客观的市场分析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随心所欲,凭自我的想象行事吧。
  
  橡胶市场的短期走势几乎完全不可捉摸。从具体操作来讲,或许顺势交易是关键,投机者没有顺势交易则是悲剧所在。
  
  如果我对市场的每笔交易都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并且减少盲目出击的次数,我取得的交易成绩将会多么辉煌啊。
  
  如果昨天尾市我在大豆上处理得好一点,则今天也许我的交易会更大胆一些,赚的钱会更多一些。胆量是建立在雄厚的资金实力上的。保护好自己的资本,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对一个人在交易中大钱是多么重要啊!这是一种强烈的连锁反应,符合索罗斯的反射性观点。
  
  也许我已经学会了一点,在面临困境时要减少交易量,控制风险。但我还没有学会,在赢利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润。
  
  开盘价的启示:前天橡胶以跌停板收市,昨天早市却只略微低开,这很奇怪。以往的这种情形,市场一定会低开好几百点。今天日本橡胶市场第一小结大幅下跌,本来我以为国内市场至少会低开100 点,然而,沪胶却几乎高开100 点。该跌不跌,结果,市场今天大幅反弹,涨势如虹。
  
  今天大豆市场如此惊人的表现确实使我震惊。5月合约在没有外盘影响的情况下,从开市到收盘足足涨了100 多点!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橡胶市场,根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对大豆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常行情,被这波行情抛弃,毫无建树。
  教训有:你不知道哪一个市场会有大行情;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有大行情;你所寄予厚望的市场未必有丰厚的回报,而被你忽略的市场却可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内在的动力或者说逻辑是投机者真正的向导,而外盘的变化只能影响市场的短期走势。
  一个高明的投机者如何应对这种尴尬的选择呢?
  ⑴你的资金和思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应该同时关注几个市场。俗语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例如,下周我应该把30%的资金用于橡胶,30%的资金用于大豆。
  ⑵一定要有长线交易的思想准备,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短线频繁进出市场。巨大的利润一定只能来自长线交易。这也是投机者的一种基本素质。从大豆市场近几天的交易情况看,如果我适当地做一点长线投机,将取得丰厚的回报,远远胜过橡胶市场的短线利益。
  ⑶如果你过于担心外盘出人意料的变化,你可以从交易单量上下功夫,减少开仓的手数,回避过大的风险。
  
  近几日大豆市场的走势,充分表明周线测市的巨大价值。从周线分析,前一段时间的价格下跌,是牛市中正常的调整,实不足虑,后市市场将重拾升势。然而从日线的角度,市场的变化却实在难以预侧。可见,在某些时候,周线远比日线重要。
  
  同样是从事橡胶操作,各合约的强弱走势对交易结果影响极大。橡胶价格近弱远强的格局,目前依然没有改变。下周的操作中必须谨慎选择交易合约,做多要选远月。
  
  市场一直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从前如此,今后也如此。橡胶从17000 元跌到目前的价格你没有想到吧,可现实就是如此。
  
  投机者的目的当然是从市场交易中赚钱,但这是一个极为笼统、模糊的说法。具体说来,投机者的交易目标应该和自己的投机资金量,投机的经验、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整体市场的投机氛围等等因素相联系。主观的欲望和外在的条件达成一种和谐的平衡是投机者成功的保证。
  (1)入市资金量制约着投机者在市场中可能赢得的利润数量。投机者在一段时间想从市场中获取多大的利益必须考虑入市资金的数量和安全,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过高的目标和欲望往往导致鲁莽的交易行为。一般而言,大多数成功的投机者,如索罗斯、巴菲特,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太高,大约在30 %左右。但是,年复一年资金巨大的复利效应使他们最终积累了数目惊人的财富。显然,索罗斯并不是没有能力从市场交易中获得高回报,而是他志在长远,不求短线暴利。
  (2)目标不明确,在市场交易中你就会无所适从。或者过于贪婪,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昨天我在短短的10 分钟之内赚了这么大一笔钱还不收手,结果最后只获得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过于鲁莽,冒不必要的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今天尾市我庞大的持仓数量,显然是缺乏对风险的高度警惕性,这种出手太重的荒唐举动,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目标是和具体的交易策略密切相联系的,目标不明确,交易策略就会陷入混乱。长线和短线不分,什么时候可以平仓不清楚,该投入多少资金心中无数,如此等等。
  (3)我目前应该制定一个怎么样的目标呢?不要急功近利,希望获取短期暴利。这样,交易的压力就不会太大,能够耐心地等待良好的交易机会,结果往往更好。在实现了一定的利润以后,在谨慎行事的同时,又可以在适当时候冒一点较大的风险,争取优秀的回报率。索罗斯手下的第一操盘手朱肯·米勒说,投机交易成功的秘诀是,投机者有时候要有勇气做一头猪,即拿原来赚取的利润为赌博的本钱,机会来临时狠狠地赌,争取杰出的收益。
  (4)养成以利润为目标而不是以准确预测市场价格变化为目的的思维模式。因为准确预测市场价格变化是不可能的,放弃这种猜测游戏,无疑离成功更近一步。而把交易的重心确定为以利润为目标,抓住了市场交易的本质。
  (5)有时候对长线交易的过度愚忠也会使你无所适从,满怀希望紧紧地抱住头寸,但市场却一会对你有利,一会对你不利,你像坐在一架上上下下的电梯中,最终一无所获。市场走势的曲折性给了以利润为目标的交易策略更多的机会。投机者有时候还是可以灵活、机动一点,有暴利时立刻结算。利用一下市场价格变化中反复无常的特性,赚取一部分差价。今天的市场走势再一次证明这种规律。如果没有昨天的持仓,今天早市大幅度低开可以说给了我一个极佳的买入机会。而昨天的多单成了我沉重的包袱,使我无法动弹。面对市场快速、有利的变化,要自由、灵活地交易,也不要完全被长线交易的思路所束缚,变成一个教条主义者。
  
  摇摆于两种矛盾的交易策略之间,即长线和短线运用不当,是投机交易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投机者既想依靠长线赚大钱,又不愿放弃短线波动的利润。在目前的震荡行情中我采用长线持仓的策略,显然不合时宜。高明的投机者应该能够根据市场的不同阶段,及时变换交易策略,在趋势行情采用长线策略,耐心而勇敢地持仓;当市场处于拉锯状态时,高抛低吸,灵活、自由地进行短线交易,从而取得最好的投资效果。所以,一个投机者首先要对市场的运动状态作出准确判断,确定市场是趋势市还是震荡市,从而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而这又回到了技术分析者普遍遇到的古老难题,如何区分市场的性质:震荡市和趋势市。
  
  投机者的资金量不能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大幅波动,市场价格上涨了,投机资金总量就增加了;市场价格下降了,投机资本也相应地减少。以往的经验表明,这是过度投机、开仓数量太大的一种表现,对交易账户的安全性极其危险,必须高度警惕,以防不测。资金的波动图形不应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完全成对应关系。
  
  今天市场的大幅低开,完全是主力的一种恶意操纵行为,目的是让多头散户在低位割肉。这再一次证明了橡胶市场的诡异和凶险。
  
  无论如何,有一点极为明确,市场盘整时间越长,距离市场突破、趋势行情出现的时间也就越短了。
  
  今天我是运气好,早盘市场高开,我的单子一下子就处于可观的赢利状态。但是,我昨天尾市投入的单量确实太大了,属于过量交易。如果市场没有如我所愿,后果不堪设想。今天运气很好,但谁又能保证天天运气好呢?
  
  大豆交易中一个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外盘价格的反复无常,令人防不胜防。如果昨天尾市你根据国内市场的表现入市放空,今天早盘一开市你就惨了。市场跳高60 多点开盘,你说你是割肉还是继续保留空单?幸亏昨天尾市我把5月豆粕的空单及时平仓了。如果说橡胶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主力阴险的操纵行为,大豆短线交易的风险则主要来自外盘的影响。
  
  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
  ⑴在实际交易中,如何规避外盘大豆市场的意外变化带来的风险?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在大豆市场上有很大的作为,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价格变化幅度大,做错一单就损失巨大。
  暂时的解决办法是:
  ① 要谨慎地选择交易时机,尽可能根据周K 线的动向制定交易计划,做一些中长线交易,从而避免每天都受到外盘意外变化的威胁。
  ② 如果在盘内做一些短线交易的话,一般晚上不持仓过夜。
  ③ 如果持仓过夜的话,首先要分析芝加哥(CBOT)的市场走势图,判断交易风险究竟有多大,不打无把握之仗。如果对外盘的走势实在琢磨不透的话,就放弃这次交易。如果一定要入市交易的话,也要控制持仓手数,谨慎行事。
  ④ 如果第二天的市场走势确实与自己的判断背道而驰,就要迅速、果断地止损,重新寻找交易机会。
  ⑵⑶⑷市场价格变化和基本面、技术面及市场心理的关系。关于市场价格和基本面、市场心理的关系我完全相信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 中的分析观点:
  ① 市场发展驾驭供求条件的变化,而不是相反。
  ② 所谓纠正“投机”过度的“基本”力量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另一种情形,投机行为改变了假设的供求的基本条件,倒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③ 在股票价格的变化和基本面状况的变化之间,难以建立起任何稳定的相关关系,勉强建立起来无论何种关系都是人为的而非观察的成果。
  ④ 股票价格一定会对基本因素产生影响,由此产生了繁荣/萧条的模式。
  索罗斯也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 基本趋势和投资商的认识两者之间的背离一直存在着,精明的投资商可以利用这一点。
  想利用参与者的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背离牟利的人,则必须不断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
  ② 当一种趋势发展起来的时候,参与者们的处境往往不允许他们采取抵制的行为,即令他们知道这样下去将会酿成灾难。这是所有繁荣/萧条序列过程的共同点。一致拒绝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③ 参与者的最高境界在于适可而止。然而有时的确力不从心。
  
  一段时间良好的交易结果往往会使市场参与者的目标、欲望膨胀,操作时过于鲁莽、大胆,忽略了基本的市场风险,最后造成悲剧;一段时间糟糕的交易结果会使市场参与者的目标、欲望降低,操作上变得谨慎、小心。如果投机者在基本的市场认识、交易策略上没有大问题的话,过一段时间则可能渡过难关。显然,投机交易的结果与参与者的目标、欲望、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射性的关系。这种反射性关系对投机成功有重大的消极影响。投机者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交易目标、投机欲望方面时时刻刻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胜不骄,败不馁。
  
  保持从容的心态,不要急于入市。
  
  设定一个能够容忍的资金损失点,一旦出现亏损能够及时提醒自己,保护好交易本金。
  
  在压力面前能否保持理性的交易态度是,一个投机者最基本的素质。
  
  昨天晚上或今天早市你知道市场走势是如此的气贯长虹吗?不知道。事前的市场预测只是一些猜想,而不可能知道目前的结果。如果知道结果如此,交易活动不就简单了吗?
  
  晚上的市场分析是冷静、理性的,白天的操作活动则依靠人的本能、感觉等等。这两者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略。但究竟以谁为主呢?
  没有盘前的分析,你就失去了对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不带指南针能在大海中航行吗?可见,市场外的分析是任何交易活动的基础。那么,看盘在交易中又起什么作用呢?
  ⑴ 选择合适的交易时间、价位,贯彻事前制定的操作计划。
  ⑵ 不管你的分析是如何的客观、冷静、理智、全面,你也无法保证市场一定会按照你的思路行动。假如你对市场的分析是错误的,盘面观察能够及时提醒自己,纠正失误。
  ⑶ 在开市中间,通过观察市场的运动特性,印证或否定事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协调自我的观点和市场的实际情况。
  ⑷ 处理突发事件。
  
  时机没有到来之前投机者盲目赌博,而到真正的机会来临时肯定会害怕,不敢赌了。这是我的一条经验。为了捕捉我想象中的市场升势,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结果,我还是没有抓住机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离我而去。
  
  盲目赌博即使蒙对了也不会有好下场。真正理智和高明的交易就像罗杰斯所说的,当市场机会十拿九稳时才过去拿钱。这就需要投机者有极大的耐心,等待、等待、再等待,在技术图表出现明显的入市信号以后再参与交易。这次的市场行情,如果我真的依此行事,目前的局面将大不一样。来得及,不要急,市场会自动地给你机会,极佳的好机会,用不着冒巨大的风险去做毫无把握的赌博。
  
  从市场的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以后,人的心理、思维往往还沉浸在昨日的市场运动模式之中,还以昨日应对市场的策略去面对新的情况,结果总是和市场的波动形式不合拍。大概成语刻舟求剑讽刺的就是这种人。尼德霍夫认为索罗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迅速从一极转向另一极。
  
  一方面是机会真正来临时害怕、恐惧,不敢入市作战,另一方面是当市场走势不明时,凭借主观信念强行入市。这就是存在于大多数投机者身上的最大问题。我也有这个毛病。今天早市橡胶有两次良好的交易机会,都能赚钱,可我却袖手旁观,坐视良机的丧失。现在市场处于盘整状态,走向不明,我内心却跃跃欲试,真是愚蠢之至。
  
  人是一种善变的动物,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往往在中途遭到扭曲、改变,最后完全迷失在汪洋的大海之中。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不可能给你太多思考的时间,让你慢慢地下决心。
  
  交易机会往往在你不知不觉中来临,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例如,对某一品种,你长期追踪、研究,每天通过图表分析希望得出市场未来的走向,有时候你对自己的判断其实并没有信心,但是,有一天或许你会突然眼睛一亮,看到其中蕴涵的交易良机,这种机会就是我所追求的交易良机。
  
  关于计划、设想和实际交易的脱节问题:
  1994 年下半年我刚参与期货交易时,就经常为这个问题苦恼。前一天晚上对市场辛辛苦苦的分析、研究计划往往在第二天的实际交易中得不到有力的执行,实际的交易和原先的计划背道而驰。事后看来,并非自己原先的交易计划有重大的毛病,相反,如果坚持自己的交易计划,操作结果要好得多。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实际交易时,我的思维、情绪完全被市场价格变化所左右,彻底丧失了自我的独立观点和对市场全面的认识。一是被市场价格变化诱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追涨杀跌;二是因为市场短期价格的出人意料的波动,使我不敢、害怕执行原来的交易计划。
  投机者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l)坚持自己对市场分析的基本思路,不因为市场短期价格的波动而轻易地改变交易方向。该逢低买进就逢低买进,该逢高放空就逢高放空,认真执行原来的交易计划。
  ( 2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成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俘虏,情绪随着价格变化亦步亦趋。
  ( 3 )大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一段话对我解决这个问题有巨大的启发:“理性只洞察它自己按照方案造出的东西,理性必须挟着它那些按照不变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面,强迫自然回答它所提的问题,决不能只是让自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些偶然的、不按预定计划进行的观察就根本不会联系在一条必然的规律里,而那却是理性所寻求、所需要的。理性必须一只手拿着原则,拿着那些惟一能使符合一致的现象成为规律的原则,另一只手拿着自己按照那些原则设计的实验,走向自然,去向自然请教,但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老师爱讲什么就听什么,而是以法官的身份,强迫证人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要在入市交易以前制定交易计划?
  在入市以前制定交易计划,或者说构建市场走势的假设,投机者的思维比较正常,能够对市场走势的大局有一个明确、清醒的认识,也对市场短期面临的支撑、阻力心中有数,什么位置向上突破可以做多,什么位置向下突破可以做空,等等。盘外的市场判断相对比较客观,不会受主观情绪的干扰,也不会受市场短期价格变化的诱导、左右。而投机者身在市场之中,面对闪烁的荧屏数字,激烈动荡的价格波动,往往会不知所措,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希望和恐惧替代了理性的分析,本能性的行为取代了理智的操作。结果,交易活动陷入彻底的混乱,做了大量几乎不可思议的荒唐交易。
  
  大多数失败者追求的是理解市场走势的脉络,试图全方位、立体式地把握市场的长期、短期、日内走势,像上帝一样未卜先知,全知全能,所有的市场运动的细节都明察秋毫。虽然投机者是凡人,但无意中却把自己定位为上帝,以为自己能够像上帝一样思维和行动。这就是很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所能做的:有机可趁的时候捞一点,对市场走势没有感觉时袖手旁观。只有在市场出现特殊形态,我有很大的把握时才进场交易,这是惟一明智的操作策略,而在一般情况下去盲目赌博是非常愚蠢的。
  
  市场形态比单条K 线的意义要重要得多。
  
  不要频繁地在市场进进出出,抓住你有把握的时机狠狠地做一笔,更有价值。
  
  我前一段时间之所以做得好,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市场总的走势有较大的把握,这种行情我很熟悉。二是一旦市况不明,我立刻退出市场。三是有利可图以后,我会及时地拿到手,然后重新去寻找自己有把握的机会,而不是担心市场没有机会,交易时拖泥带水。
  
  良好的市场形态出来以后,可以大单量地交易。此时不赌,更待何时!
  
  盘中随想:目前的橡胶市场走势又到了暧昧不清的状态,一旦我入市交易,完全是在希望支配下的一相情愿,而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这种行情非我能把握。
  
  市场主力在操作中是完全不理会外界因素的,例如,一般的投机者极为重视日胶走势,把它视为指导国内市场走势的航标,在橡胶主力眼中,这简直可笑之至。他们利用市场的这种心理误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落入迷惑的陷阱,成为他们的盘中餐。
  大豆市场情况也差不多。
  
  市场大幅上涨或下跌以后,无论是多么利多或利空的消息都不能继续作为入市交易的根据,因为之前的市场价格很可能已经消化了外在的因素,此时,最明智的选择是让市场告诉你该怎么做。放弃自我,尊重市场。
  
  利用K 线形态作为入市信号时,如果和市场价格运动的幅度相配合,效果更佳。例如,在市场大幅上涨以后出现黄昏之星,放空可信度大为提高;在市场大幅下跌以后出现早晨之星,做多的可信度大为提高。而在市场的盘整状态,利用K 线作预测的准确性值得怀疑。
  
  在期货交易中,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如果一年只做一笔交易,那么,他有50%的赚钱可能。交易次数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小。大多数期货市场的投机者,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忙碌,结果却95%以上是亏钱。我曾经做过一个假设,如果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交易日,对铜或者大豆等任何一个期货品种,投机者随意选择一个方向,用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资金入市操作,然后,拿着多单或者空单再也不管它,到年底再去期货公司看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要么这个投机者的单子,因为交易方向错误,在账户上的钱将要赔光时,被期货经纪公司强行平仓,现在户头上已经没有钱了;要么这个投机者碰巧操作方向正确,可能已经赚大钱了。反正,大多数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最终都会输钱,尤其是市场新手,我以为,即使采用这样愚笨的交易策略,也比一个人整天在期货公司做短线,最后结果却必亏无疑好得多。频繁地小打小闹还不如搞一次大的赌博,那样,无论水平高低,投机者还有赢大钱的可能。


第一版后记
  
    
  书写成目前这个样子,完全是我自己料想不到的。一个多月以前,我第一次见到本书的责任编辑丁锋先生时,送去的其实是另外一本书——《期货交易的策略和技巧》 的书稿。那本书的前面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我在股票、期货交易中的一些个人经历。没有想到,丁锋先生在读完关于我个人交易经历的那部分内容以后,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能把它进一步扩展,成为一本单独的书,系统介绍、回忆我的投机生涯中让人感兴趣的交易故事。
  我听了以后颇为忐忑不安,有两方面的担忧。
  一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好这种带有一定文学感染力的投资书籍。年轻时我也是一个文学青年,记得1985 年我高考的语文成绩是我们县的第一名。但这种文学激情、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然退化。后来,我学的又是哲学,更是理性积淀多于感性张扬。让我写点逻辑性、说理性强的文章,我还勉勉强强。所以,我非常担心自己写的内容,有没有可读性,是否能符合读者的口味。
  二是写个人传记、经历的书往往会牵涉很多敏感的话题。我不是名人,但一个人的投资成败肯定会和很多人有关系。我在书中对这些人、事的描写到什么程度合适呢?我当时心中无数。更让我感到为难的是,身为一个有十多年操盘经历的作手,我知道自己在交易中曾经一次又一次地犯过许多愚蠢的错误,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有没有足够的勇气、信心对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透彻的解剖?自己拿着刀为自己开刀,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批评一下自己,不触及人的内心世界,在我看来显得非常虚伪,对读者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写这样的书。那么,我能无情地去揭开自己的伤疤,不怕寒碜地让大家看一下吗?这是我当时最为担心的问题。
  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煎熬,书已成型,即将面对读者的审视,我又陷入了某种忐忑不安的心绪。不过,这会儿我倒有点想开了,管它呢!知我笑我,一任其便。
  在书的最后,我想真诚地感谢几位朋友。
  没有《鱼来了》 的作者周密小姐的提示、启发,我在写作《期货交易的策略和技巧》一书时,根本不会涉及我个人经历方面的内容,当然更不会有目前这本书。在我年初写作开始时,周密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没有她的肯定有加,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我也许根本就没有写下去的动力。所以,我非常感谢她的无私帮助。
  第二位我想感谢的是丁锋先生。和丁锋认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刚开始接触完全是作者和编辑这种纯业务的关系。然而,第一次见面,我们就一见如故,并很快培养出了良好的私人友情。丁锋目光犀利,见解深刻。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从最初的立意,到每一章节的内容安排、题目设计,丁锋先生都给了我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有些部分的内容,我在写作时思路曾经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丁锋先生毕竟是编辑方面的专家,经他一提醒、点拨,我才理清了自己的头绪。没有丁锋先生强烈的责任心和高效的工作效率,没有他的深刻见解和编辑指导,没有他的鞭策鼓励,这本书就不可能与读者见面。
  1998 年以后的几年,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日渐萧条、冷落,边缘化,我的人生和事业也进入低潮,甚至陷入了某种困境。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我爱人仍以她的乐观、宽容、善良支持着我那看不见光明前景的事业,使我这颗在市场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心灵得到一丝慰藉,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思考和交易的信念。对她付出的一切,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的儿子心远、女儿心骥,他们天真无邪、稚嫩顽皮、活泼可爱的笑脸,给了我交易和写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的同学林春腾、杨春志,还有两个妹妹——我的妹妹和我爱人的妹妹,都曾经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大恩不言谢,我只能铭记在心!
  最后我想感谢的是我的两位师兄,北京教育学院方中雄院长和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民进中央委员魏敦友博士后,我的同学,中国工商银行殷红处长。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对我的生活和事业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纯洁的同学友谊,永远是尘世间珍贵的情感奇葩!
  
  作 者
  2005 年4 月
再版后记  
  
    
  本书第一版在大陆和台湾面市以后,笔者收到了两岸大量读者的来信来电。溢美之词,既让我高兴,更感到诚惶诚恐,受之有愧。
  “本书是最近中国投资理论界的一个亮点。”
  “该书可与《 股票作手回忆录》媲美,也会流芳百世,福泽后人!”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朴实无华而博大的胸怀,悲天悯人的心肠,高超的绝技!”
  “我已拜读了三次,从书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12 年的影子,仿佛和您一道,经历了一次次身心的考验和炼狱,又感觉像是和您一起,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感觉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彩。给我操作思想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
  如果本书真的有一点什么价值的话,也许是我真实地记录了这十多年自己在投机市场的精神、心理历程,同样的历史过程以及相似的心灵感受,引起了大家的某种共鸣。
  第一版成书仓促,书中文字多有冗长拖沓之处,说理也不够透彻和严谨,该写清楚的地方没有深入。趁再版之机,笔者利用交易之余的时间,对全书系统地做了一遍梳理,又增加了两章内容。但是我自己感觉还是不太满意,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指教!
  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书名从原来的《独自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一个操盘手的自白》改为:《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 。由此给读者朋友带来的误解和不便,笔者甚感抱歉!最后,笔者非常想感谢的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老师,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拙作,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常清老师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业内有目共睹。他对后辈的褒奖提携之情,更让笔者敬佩和感慨!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的期货专家胡俞越教授仔细阅读了本书,并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深刻的见解。胡老师视野开阔,对国外期货市场,尤其是周边因家迅速崛起的市场状况有深入的研究,他在言谈中不经意地表示出的忧患意识,让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赤忱。作为一个职业操盘手,我希望有更多像胡老师这样的学者来推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2005 年12 月
  作 者
结束语  
  
  有几位至交的朋友出于好意,曾经希望我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对期货交易的结果作出乐观一点的肯定。我淡然一笑。其实,从我内心深处而言,我对期货交易的结局并不悲观。但是,我不愿意把自身的这种感受,用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的口吻说出来,传染给将要或者已经进入市场的朋友们。
  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以后,“孔丘盗跖俱尘埃”。孔丘是最崇高的大圣人,盗跖则是最闻名的大盗。不管是大圣人还是大盗贼,都难免一死,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埃。期货投机的成败,甚至人生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的话,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当然,超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无所追求,将碌碌无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为一个投机者,一方面应该明确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应该了解自己的可能性。在一个充满着无可计量的偶然性的风险市场,大胆卤莽,肆意妄为,缺乏谨慎敬畏、如履薄冰的心境和态度是危险的。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心灰意冷,过于悲观。我们确实无法左右、改变外在世界发生的一切,但通过掌控自身的理智、欲望和情绪,通过对内在自我的调整,我们也不会完全失去对生命、对个人投机命运的把握和主宰。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也只能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