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波澜 笔下惊雷——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3:59:08

纸上波澜 笔下惊雷——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李国有

  毛泽东诗词古为今用,大势磅礴,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相得益彰,雄词丽句 ,推陈出新,书法辞赋,独领风骚。学习毛泽东诗词,如品佳酿,回味久长。

  壮阔的革命史诗

  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近代以来,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可歌可泣,其 中五四运动以来的现代史尤为风雷激荡、波澜壮阔。而毛泽东同志所处的八十余 年的革命斗争史,更是艰苦卓绝,感天地而泣鬼神。毛泽东诗词以其独特的方式 记录了这80年的日月沧桑,通过毛泽东诗词,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改天换地的历史,可以领略毛泽东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目前,已经发表的毛泽 东诗词,最早的写于1918年,最晚的发表于1976年。从《送纵宇一朗东行》反映 毛泽东等青年才俊办新民学会时四海为家、探求革命真理,经过别妻抛子,建党 、建军、建立革命根据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唤起工农千百 万”,“翻江倒海卷巨澜”,又经过反围剿、长征,一直到抗日战争悼念牺牲将 士,解放战争“百万雄师过大江”,戎马倥偬中的诗篇,篇篇引人入胜。全国解 放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到处“旧貌换新颜”。到 了六七十年代,世界掀起反华大合唱,“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 ”,中国共产党“独有英雄驱虎豹”,峥嵘岁月、艰苦斗争,尽入笔底。可以说 毛泽东诗词是革命历史的颂歌,又是诗词写就的历史。学习毛泽东诗词必须懂得 中国革命史,学习中国革命史也应该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诗词。因为,史诗固然 是浪漫的,又永远是真挚的。

  激扬的人生壮歌

  据载,毛泽东十三岁便写诗名志“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十七岁给父 亲写信便说“孩儿立志出乡关,人生无处不青山”。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以救 国救民为己任,一下笔更是激扬文字。比如“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如“问苍茫 大地,谁主沉浮”,比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真是纸上波澜 、笔下惊雷。特别是一首《沁园春·雪》,点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古往英雄 煮酒笑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语惊世界,气势恢宏、纵横捭阖,罕见 的大手笔。

  据接近过毛泽东的人士回忆,毛泽东特别喜爱陈王,喜爱他“燕雀安知鸿鹄 之志哉”的雄心,但他从不自比鸿鹄,而是自比飞得更高更远的鲲鹏。这在毛泽 东诗词中已有充分展现。据查,现今已经发表过的诗词中,毛泽东有五次引用《 庄子·逍遥游》中有关鲲鹏的寓言,其中四次以鲲鹏喻革命、喻正义,正因为有 了坚定的革命信念,所以,毛泽东诗词始终突出了激越、昂扬的主旋。写军歌是 “千军万马战犹酣”,写战歌是“刺破青天锷未残”,写悲歌是“马蹄声碎,喇 叭声咽”,写悼歌是“泪飞顿作倾盆雨”,字字高亢,句句大气,读来叫人热血 奔涌。

  绚丽的艺术奇葩

  毛泽东诗词大气、豪迈,然叙事抒情也有独到之处。

  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可以写风花雪月的,不过不是花前月下的那种情调,而 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那种豪情。在毛泽东笔下,风是“台风扫残宇”、是“西风 漫卷孤城”、“秋风萧瑟”,是“风烟滚滚来天半”。花是“她在丛中笑”的梅 花、是“搅得周天寒彻”的雪花、是“分外香”的“战地黄花”。雪是“飞起玉 龙三百万”,而月则有“半天残月”,有“长空雁叫霜晨月”、还有“万里长空 且为忠魂舞”的嫦娥奔月。风花雪月皆有内涵,虽是小景象,却是大气象。此种 气魄天下能有几人。

  本来诗中写动物也不少见,但如毛泽东诗词列入之多却未曾闻。仅在正式出 版的46首诗词中就引用了二十六七种之多。褒义的有“鲲鹏”、“大鸟”、“老 鹰”,中性的有“马”、“牛”、“龙”、“蛇”,贬斥的有“鸡”、“雀”、 “虎豹”、“熊罴”,甚至“苍蝇”、“蚂蚁”、“蚍蜉”也列入诗内,而所有 这些又特有所指,毛泽东蔑视一切敌人,凛然不可侵犯的斗士形象跃然纸上。

  以景壮情,古来有之,而景有颜色,也属自然,然毛泽东诗词五彩斑斓,非 常壮观。一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把大江东去浩浩荡荡的气 象一览无余。一首《菩萨蛮·大柏地》更是尽情泼墨:“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 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好一幅凌空飞虹的七彩景象。雨后彩 虹究竟有多美,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搜索枯肠,难有绝笔留世。而毛泽东一句白描 ,加以彩练空舞的动化,雨后战场的静谧,令人触景生情,天地自然的壮丽让人 浮想联翩,而后世人再见彩虹,能不忆诵毛泽东此七彩诗!

  毛泽东诗词还有一显著艺术特色,便是妙用数词,巧配数字。从一至十,而 百、千、万,无一不用,还有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八等也是原样搬入, 浑然天成,一点不见牵强痕迹。一个“万”字,不知反复使用过多少遍。甚至同 一首词中也多次使用,而读者并无异感,实为奇妙。

  
(解放军报 2003年12月26日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