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中国人的面子值多少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55:21
餐桌上,中国人的面子值多少钱
                                                                 文/东方雪
        我很少去饭店吃饭,说真的,是不太喜欢那样的场合,不会喝酒又不善言辞的我,尤如聚会中的白痴,百般的不自在。喝酒聊天,几个小时浪费在餐桌上不说,看到那些最后剩下的没吃完的菜,更感到可惜,骨子里的节俭之风在心中作祟,想起来就为那些浪费感到心疼。那次和朋友小聚,看到一盘猪骨肉剩下一半,一大盘鸡翅吃了三分之一,带汤的菜就不说了,就连一瓶刚打开只倒了半杯的贵宾酒也扔在那里。离开时,都为了面子而不肯打包,百元的东西就这样浪费掉,让我这一向有节俭习惯的人实在有些看不惯。这些东西拿回家去,不是可以节省一些开资吗?
       很多聚会的餐桌上,人少时,明明吃不了几个菜,却为了面子不肯少点,明明可以打包带回去,却为了面子不肯拿走,怕被人说成小气。这中国人,多少时候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前面只是个人的问题,公家单位的餐桌浪费更是让人痛心。几天前单位搞活动的聚餐,让人在享受鲜美的大餐之余,平添了几分对浪费的难过。1500元一桌全鱼宴仅吃三分之一,其余的都将成为厨房里的垃圾。而这样的浪费,即便痛心,也是笔者无能为力的。
       面对这种浪费,实在是只有心痛而力所不能及,只能用笨拙的笔轻谈浅唱,叙一叙心中的难过罢了。其实,这餐桌上的浪费已是一种严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是几个人可以左右的。这种现象在中国比较严重,而国外在这一点上却好很多,AA制和打包是很多人的习惯,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呢?由此看来,中国人,实在是太要面子。这面子,究竟值多少钱?
       而这种浪费,也不仅仅只是个人行为,想想,一个人这样,或许不算什么,全国的人都这样,这一年下来,要给国家造成多少资源的浪费,又造成多少厨房垃圾,一项餐饮业的调查结果的显示,更让人瞠目和痛心。
        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吧,这是面子的价值:“餐桌上的浪费数额平均值大约在15%左右,就算按10%计算,浪费也非常大。去年某市餐饮消费的总额为91亿元,10%的浪费就是9.1亿元;重庆餐饮营业额是132.77亿元,这就意味着,重庆人在经营性的餐饮场所,去年浪费掉了13亿元。仅对陕西一个省的统计,一天这里就要浪费掉5000吨饭菜,今年上半年,陕西省餐桌上造成的直接浪费就超过10亿元。这样算来,全国3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费就高达600亿元。
        这样的天文数字令人惊叹,但实际生活中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已经让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大些的酒店,服务人员每天倒掉的剩菜有几十桶,这已经不仅仅是经费上的浪费,同时还是资源的浪费,环境上的污染,危害之大让人触目惊心。
        看到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感到痛心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真想站在论坛上呼吁这些流连于餐桌上的朋友,少要一些面子,多一些节俭。为国家节省资源,为自己节省些开销,不是很好吗?难道“节俭”,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可耻吗?
        另人欣慰的是,浙江省消保委和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文明消费、健康饮食”的倡议书,对餐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提出了倡议。 倡议书要求餐饮企业,严把采购关,选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商品,拒绝采购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通过设立“适量点菜”、“适度饮酒”、“提供打包存酒服务”等友情提示牌,引导消费者科学、文明、健康消费。倡议书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理性、文明、绿色的消费理念,减少和拒绝一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杜绝攀比消费、炫富消费和餐桌浪费。从这一点上,看得出政府对餐桌上的浪费也很重视,而作为公民的我们,更有义务去支持和做好。
        还有一些餐馆为了杜绝浪费现象,推出了新举措。“吃剩的食物不打包要交罚款”这是不久前上海的一家餐厅与众不同的做法。目前,把吃不了的东西“打包”带回家,已经为大都市人接受。但这样的新风尚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却不为人接受。无论私人请客还是公款吃喝,人们普遍耻于“打包”,认为丢脸面。
        看得出,越是有钱的人越不会做无谓的浪费,而有些没多少钱的人却爱摆谱,装款爷,大都市的人可以接受这些举措,反而不发达地区的人不愿意接受,这些人的思想意识亟待改变。改掉浪费、要面子的陋习,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而不是一句空口号。从小背到大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是都能一直铭记并践行,杜绝餐桌上的浪费便不是梦。
        聚餐中的朋友,能否少要些面子,多为国家的资源着想,多为自己的腰包着想,多为社会的环境着想,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出来,对餐桌上的奢侈说“不”,国之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