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高校破产说 教育部长周济:言过其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59:18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表示,部分高校“破产说”言过其实,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他强调,高等教育的固定资产有五千多个亿,目前存在的高校贷款问题“会认真解决”。在已经结束的今年两会上,有政协常委表示,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
《北京晨报》报道,周济强调,中国公办高校向商业银行贷款办学始于1999年,当时,高校缓解因大幅扩招面临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向银行借贷了大量资金进行高校改造和校园建设等。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以前,中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到2000亿元。有关专家认为:“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
对部分高校“破产”的看法,周济表示,“破产说”言过其实,不过,教育部要认真对待高校现存的贷款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
周济说,目前中国发展这么多的高等教育,高校在校人数是过去的5倍,因此必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看高等教育固定资产增加多少,现在我们固定资产增加了5000多亿元。”
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此前曾表示,“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同样为高校巨额贷款担忧的还有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两人都有过在高校工作的经历,他们不约而同地提交了解决高校巨额贷款的提案。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中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至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有调查认为,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到2500亿元。
“高校债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邵鸿说,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4000亿元。
极度扩张之后,高校贷款后遗症随后出现,高校经费有限,贷款期限较短,无法短期还贷,部分高校贷款规模大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无力偿还贷款,随着国家调高银行利率,一些学校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
经费紧张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一些高校为了还贷,不得不压缩学生经费、办公经费,许多学校学生开不了实验课,没钱实习,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高校究竟有多大的偿还能力?朱永新算了一笔账,学杂费和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财政拨款基本上用于学校人员工资的支出,不可能有结余;收取的学费中,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不少于1%的比例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只能将54%的剩余学费收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
朱永新说,即使将学费剩余54%全部用于还贷,对于规模巨大的高校贷款本息来说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邵鸿介绍说,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利息就要1.1亿元,全校收入不到3亿元,每年仅够付息,采取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办法维持债务。当地政府为了让学校还贷,出台政策,允许学校对在新校区上课的学生加收50%的学费。学校把2.5万名本科生都转移到新校区,然而高学费同时带来一个另一个后果,学生负担过重,交不起学费,学校每年有3000多万元学费无法收回。
朱永新认为,凭借高校自身的力量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银行在向高校贷出款项之日起,这些贷款就注定会成为不良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