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从北京奥运看国学的普世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53:22
第六讲 从北京奥运看国学的普世精神

在前几讲中,我们主要从理论上讲了国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而现代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便是国学有没有普世价值,即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蕴含,有没有可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价值互融,这不仅关系到对于国学的评价,同时也是验证国学现代性的重要问题。要谈论国学,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在这一讲中,我想通过自己的亲历亲证,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敏感的话题。

一、奥运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讨论这一话题,还是先从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谈起吧。

2008年8月8日晚上,当我在北京的家中,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与外国人一样,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启动时,在兴奋之余,难免会产生一丝忧虑,担心这场演出会是一场春晚模式的再现,无非是请来一些港台演员,再加上国内的演员,在流行时尚的演绎与热闹一番中结束了事。然而,当开幕式启动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幅震憾人心的情景,夜空中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洪钟巨响,2008位武士击缶而歌,拉开北京奥运的帷幕。2008尊缶,承载着华夏文明,从遥远的历史中走向全球亿万观众。孔子成为中国拥抱全球、北京奥运会的形象代言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的普世价值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融为一体了。2008名演员通过击缶而歌的方式,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走向“鸟巢”,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悬浮在体育场之中。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为《灿烂文明》,下篇为《辉煌时代》,有《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星光》、《自然》等章节。寓含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联结。核心的文艺表演是在一张象征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画卷进行的。

开幕式上演出运用了传统诗画的意在笔先与画龙点晴的表现手段,传神写照,虚实结合,通过古琴、汉字、戏曲、丝路,以及四大发明等造型手段,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这些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符号,生动简洁,续续相生,借助于现代光电技术,照亮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点燃了中华文化链接世界文化的火炬。画面出现的古琴,是一张一千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演员在纸上画了朵朵祥云,画了山川、河流、太阳。祥云消散后,山水和太阳依旧。大地上展现了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接着又出现了汉字的图形。汉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是中国最独特的世界文字之一,它以象形与表意为主,不仅是符号,而且是文化本体的形象表达,是书法的母体,国学大师章太炎特别强调汉字的文化本体蕴含,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与西方文字的纯粹表音特点不同。在演出的画面上,接着又出现了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门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穿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接着又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三个古代与现代不同的“和”字写法,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礼之用,和为贵”。

还有一幅富有开放意蕴的画面是“丝路”造型,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和平交流与开放心态。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随即表演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六百多年前,明朝的郑和七次率领两万七千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强大与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四大发明”的演绎则直指中国文明的走向世界,共生共荣。

《易经》上说,生生之谓易。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经典的《易经》,其基本精神强调变动与发展,是传承与通变的有机统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将上半篇的传统与下半篇的现代社会情景和谐统一,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互相激活,互相促进。

当中国演员刘欢与英国女演员莎拉•布莱曼唱起响彻苍穹的《我和你》时,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化入至美的音乐境界中。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尚书》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自然与人类相和谐,是与神明的相亲,故《乐记》上又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这是中国古老的音乐美学对于音乐和合人心,联系世界功能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当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演绎,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以及随后的整个运动会上,还有后续的残奥会上,得到了验证与发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最有力的承载者与依托者,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成就。人文奥运的精神遗产有许多,我认为最有价值与意义的便是国学即传统文化普世价值的验证。

如果说,自“五四”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便持续不断,其中的关键所在,便是讨论这种古老的精神文化能否与现代人相结合,能否与全球文化相结合,学者们在学理上的论证固然是重要的,因为它确实牵涉到许多理论上的问题,不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问题,便很难在实践上去开创。但是中国文化历来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文化,其价值往往在履践上表现出来,因此,有时候,实践过程高于一切,此所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因此,中国文化究竟有没有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普世精神价值,还是衰朽不堪的事物,往往需要在实践中来应答,而此次北京奥运会以传统文化作为人文核心理念,其实也是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验证与激活的过程。虽然总导演张艺谋多年从事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表现,不过,这次他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演出,是否得到完全的认同,仍然是心存悬念的。但是演出的普遍认同,使人们再次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机,也验证了张导的构思与理念。那么,人们接下来要问的是,从学理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普世价值学说的支持,我想,这一问题还应当从中国文化的内在思路去开掘。

二、普世情怀的古典追寻

如果要说到普世价值,中国古代的圣贤,是最有悲天悯人情结的,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现代人好说“我有一个梦想”和“光荣与梦想”之类的话,在中国古代,圣贤者也是好做普世之梦的。

据说孔子喜欢梦见周公,《论语》中说,孔子三天不梦见周公,便惶惶然。周公制礼作乐,是周代文明的创建者,是孔子政治与人生理想的偶像人物。在中国儒家的经典《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理想,可谓是中国古典普世情怀与理想的最早表述。

从学理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宗教相比,是一种倡导普世价值的文化。它从人性的本体存在出发,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中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忧叹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则安慰他:“只要遵守礼义,四海之内都可以成为兄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上,演出孔子弟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语录,原义即本于此。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最早普世情怀的表达。

孔子之后,孟子更强调人性的天赋良知的一面,将仁义说成是人天生就有的秉赋,人性无分贵贱。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犹其有四肢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仁者之心犹如天生的四肢一般,是一种生理结构。如何将这种存于内心的良知激发出来呢?孔子比较重视外部的教化,主张通过六艺之教在内的教育来提升人性,并且对这种教化方案作了各种设定。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但孟子则强调人性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完善,他说:“凡有四者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道德的提高与完善,在孟子看来,主要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孟子提出:“口之于味,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所同然耳!故礼义之悦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孟子强调,礼义与仁义之心这些道德范畴也同美声美色一样,具有先天使人快乐,乐于接受的地方。孔子提出道德修养有三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将颜回这样的安贫乐道者称作贤者,孟子与孔子的观点相比,强调自我对道德的体认与愉快,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这种快乐。

这种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奠基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共同人性构成了当今人们常说的普世价值的核心。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建构是完全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是“道”,“道”的基础则是覆盖广大世界的,是人类都具有的普世价值的。而人性的内在规定则是由仁学所提供的。中国的孔孟倡导人们的修行可以达到这种广大的境界。儒家经典《中庸》中提出“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样,人性的自我提升与道的自我完善便统一在一起了。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原罪,需要通过宗教的自我救赎来达到善的境界,实现人性的自我净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则不承认人有所谓原罪,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相亲相善,而这种人性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得到认定与帮助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大体上说来有这些:一、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二、道家逍遥独立的人格精神;三、屈原的浪漫热烈的精神气质;四、禅宗的心灵自由。它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它的精神价值与思想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讲究“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由此而决定了她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中国古代《易经》上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文明的发展与演变既有变易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片面强调其中的一面都有悖于和谐中庸的精神。当代中国的发展既不能复古,更不能割裂传统。现代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而这种传统文化价值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与世界文化完全可以对接与融合。

三、《火的战车》与东方圣火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次偶然所见所感,更印证了我的这一想法。200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在赛事进入到第六天时,我与一位友人来到天津游玩。

夜幕降临后,天津海河两岸风光迷人,灯火辉煌。我们步行来到了五大道风情区,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改成的酒巴与餐馆,也是天津开发的旅游特色项目。我们沿着五大道,沿街寻找认与辨昏暗路灯下的名人故居标牌。突然,我发现一家旧式洋楼门前的标牌下写着“李爱锐故居”。过去从来没见到这家名人故居。那李爱锐是何许人呢?我在灯光下细细辨认文字说明,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说明:“李爱锐(1902-1945)。1902年1月16日,李爱锐出生于天津,父母均为苏格兰人。1907年,李爱锐随父母回国上小学,后进入苏格兰史达灵郡伦敦中学,大学时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摘取了400米跑的金牌。1925年,回到天津新学书院任教近20年。1945年李爱锐在日本人的集中营里因患脑瘤去世。”

看到这里,我心里蓦地一动,眼睛为之一亮。莫非这位李爱锐就是我一直钟爱的英国电影《火的战车》中的主角林德尔,只是过去这部奥斯卡名片中的主角一直以英语的译音林德尔(或者译为利迪尔)被人称呼的,早在前几年,我就从《中华读书报》上刊登的文章中,知道了林德尔的具体事迹,在讲课时也经常向学生提起这位名人。但从未见到用李爱锐这样的中文姓名来称呼他的。但看了这些基本介绍,我大体上可以肯定这位李爱锐便是林德尔。如果是这位人物,那可真是这次天津之行的最大收获,而且又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收获。第二天回到家中,急急地上网一查,便查到这位人物,下面是李爱锐的有关简历:

1902年1月16日,李爱锐出生在天津马大夫医院。父母均为苏格兰人。李爱锐自幼富有体育天赋,在1924年7月9日,在巴黎第八届奥运会200米的决赛中,李爱锐以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1925年夏,李爱锐毅然告别体坛,放弃了在欧洲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天津,开始了他近20年的教师生涯。李爱锐住在法租界里的伦敦布道区六号,在新学书院(今17中旧址)任教。他到比较贫困的山东山村地区实习后通过了答辩,又到北京燕京大学学习一年中文,才登上了讲坛。

执教伊始,他年仅23岁,正处在运动的巅峰期,教学之余,他总是拿出一定的时间练习跑步。1934年3月27日,在英租界戈登道合众教堂,与加拿大籍女护士弗劳伦丝•麦肯齐(也译为佛罗伦斯•米肯西)结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爱锐等7名宣教士迁居英租界内几位英国卫理公会教友家中。1943年3月,日本军国主义决定把在天津的20余名敌对国的侨民,分批囚禁到山东省潍县第二中学的一个集中营里,作为人质。李爱锐也被列在首批遣送人员的名单内。30日晚上7点半,1500名人质全体集合,日军守卫逐一检查他们的行李。两小时后,他们提着行李步履蹒跚地走到火车站,晚间11点40分,汽笛一声长鸣,火车缓缓启动,他们的一些中国朋友,列队在两旁目送他们远行,就像人们常在今天的二战电影中见到纳粹军队在火车站上押送着犹太人一样,人们无法知道等待那些被押送者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安排。这是极为凄惨的一幕,就像中国古代诗歌哀吟的那样,悲莫悲兮生离别。

在三年艰难而黑暗的囚禁生活中,李爱锐从未屈服于日军的折磨。他伸张正义,幽默乐观。他是营区里康乐小组的主席,为所有的青年人安排各种活动,他热爱生命的热情和活力,使大家适应了那段苦难的日子。他帮助难友,挺起胸膛,同饥寒及恐惧、失望等悲观情绪作斗争。他如一盏明灯给集中营带来了希望。

李爱锐在日本集中营最后的日子里,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都像是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便有所不同。

1945年2月21日傍晚9点20分,李爱锐终因患脑瘤在维县集中营去世,直到战后,英国人才获悉这一消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对李爱锐的纪念活动便从未停止过。  1988年,一批中外友好人士聚集山东潍坊,为在那里建立的埃里克•李爱锐墓地纪念碑举行揭幕仪式。这块碑石是用他家乡苏格兰马尔岛的花岗石制成的,镌刻有中英两种文字的碑文,正面是:“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累。”背面则记载了李爱锐辉煌而短暂的一生。

半个多世纪以后,李爱锐奥运夺魁的故事在英国被改编成电影,名为《火的战车》,荣获奥斯卡四项金奖,制片人和导演为国际著名的戴维•朴特南。李爱锐因这部电影更是为世人知晓和感动。遗憾的是,编导对于李爱锐在中国的经历不熟悉,没有加以表现,落笔最多的还是他在英国的故事,而且将爱丁堡大学改成剑桥大学。但是李爱锐的真实经历毕竟胜过电影的演绎,因为生活毕竟是第一性的。

我经常想,如果没有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没有对于中国人民的爱心,没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李爱锐不可能在当时中国的悲欢离合中,真诚地帮助中国人民,投身中国人民的抵抗运动,迸发出他生活中最璀璨的火花,成为一名融汇中西文化的名人,将他的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进一步可以追问的是,是什么使他将自己的精神人格与生活经历与中国人民的事业与命运,与中国文化结合得如此完美动人。如果没有人类的普世精神与价值,李爱锐岂非外星怪物,他的事迹岂非成了天方夜谈?与其从理论上去费尽口舌地去辨析普世价值的有无,不如去看看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新西兰总督浦烈爵士在评价当年的好友李爱锐时说得好:“他赛跑,他活着、他死去都是一个好人,他的一生都体现着好人这两个字的真实意义。他对神的忠贞和对自己的信念,都感动着他的朋友,我们得以认识李爱锐,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神圣。”“好人”二字,是东西方人民普遍赞美与认同的价值观念,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当今世界上,能够真正担当这两个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李爱锐不仅是奥运会冠军,也是好人普世价值的典范,是奥运精神的传递者。这圣火的燃烧与传递印证了人类普世价值的互动。

很早以前,我就特爱看这部优秀的老电影,其中的两位优秀运动员的执着的精神风采是电影的亮点,一位执着于天主教,一位虔诚地信仰尤太教,他们经过艰难的奋斗,最终取得了优异的的奥运会成绩,是金牌的获得者,但这部电影使人最为感动的,是英国电影中一直追求着的精神信仰与人物内在意志力的刻画,它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人物以真实为基础,彰显的是奥运精神、毅力与人物个性,电影中的一开始主人公与众人在海边长跑时的音乐伴奏,成为奥运精神的不朽宣言,现在仍然作为背景音乐,时时在各种场合出现,每每聆听时,便情不自禁地使人血脉贲张,精神昂扬。

那天晚上,当我与友人发现李爱锐故居时,盘桓良久,祗回感叹,用手机拍下了李爱锐故居,并让友人拍下了我在故居前的留念,传给远方的朋友。天津人民为有李爱锐这样的世界名人而自豪;五大道风情区因有这位传奇人物而更加吸引人:震撼全球的优秀奥运电影《火的战车》原来是从这里发动的!这也是我在这次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意外收获。

而李爱锐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再次彰显出亮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国内外媒体频繁聚焦天津17中学,追思一百年前在天津出生、八十四年前的奥运冠军、曾在这里执教的苏格兰人李爱锐。英国一家电视台专程来津拍摄这位奥运英雄的事迹。那些曾经在维县集中营与李爱锐度过艰苦岁月而幸存下来的国际友人,没有忘掉那些在艰苦岁月中给予他们关爱与帮助的中国人,2008年8月,是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日子,也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近百位西方耄耋老人携亲带友,从地球的四面八方,千里迢迢的汇聚到中国山东潍坊,参加潍县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的纪念大会,凭吊长眠在那里的当年的难友李爱锐。他们感动与感怀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苦难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伤痛,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和平岁月中无法得到的人生感悟与中国人民深挚的友情。

同样,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李爱锐这样的西方仁人志士,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在《探索与发现》栏目中播放了由央视制作的五集专题片《维县集中营》,其中专门有一集是介绍利迪尔即李爱锐事迹的。这部优秀的人文类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了那段岁月中在山东省维县发生的事情,揭开了尘封的历史一页,感动了许多观众。我几乎每集都收看并感喟不已,用相机照下了许多电视中的画面。而天津在奥运会期间为了给2008年奥运会营造气氛,天津地铁总公司将200个奥运故事系列灯箱广告放到了地铁站内。其中,关于热爱中国的抗日英雄、奥运冠军利迪尔的介绍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故事,并不是简单的投李报瓜之类的友谊可以说明的,而是人类共有的弥足珍贵的仁爱之心与良善之心的彰显,尽管有着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但是其中放射出来的人类普世的精神光彩,却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涂改的!

谈到这里,还可以用我在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遇到的另一件事来佐证。2008年4月10日,北京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而欧洲中部的德国却依然天气阴晦,寒雨连绵。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副院长,与林岗副校长等人来到德国莱比锡,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与德国莱比锡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莱比锡大学是德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此前曾为卡尔马克思大学。这所大学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茨、现代哲学家尼采,大诗人歌德,大音乐家巴赫都毕业于莱比锡大学;我国很多著名的学者,如蔡元培、周培源、林语堂、辜鸿明都曾在莱比锡大学就读过。德国现任女总理默克尔的大学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都是在莱比锡大学完成的。

我们来到德国时,正是藏独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抵制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的时候,欧洲各国的一些人对于中国的西藏问题缺少了解,而达赖和藏独分子总是以所谓西藏独特的宗教与地理环境来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否定人类共同的追求生活幸福的权利,在欧洲造成很大的迷惑。可以想象,我们此时来到德国,与莱比锡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会引起人们的种种揣测。虽然我们此行原本只是履行此前与莱比锡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协议,别无其他目的,但是面对此情此景,孔子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成为沟通中国与德国人民,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大使。中国政府所以要建众多的孔子学院,也正是要搭建这样一座文化桥梁。

2008年4月9日,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在莱比锡大学古老的校务委员会大厅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与揭牌仪式。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教育处公参刘京辉、德国萨克森州教科部国务秘书奈韦曼、莱比锡市长荣克、莱比锡大学校长豪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和我们一行四人,以及德国社会各界人士百余人出席了开幕仪式。从这次出席仪式的状况来看,充分说明了中国方面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

马灿荣大使在致辞中对莱比锡孔子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德方嘉宾在发言中无不对几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表示了极大赞赏,并希望新成立的孔子学院在传授国语言和介绍中国文化以及扩大该地区与中国交往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当地的德国人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

来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的林媛小姐非要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表演书法,以增加现场气氛。虽然我并不擅长书法,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现场写了“学贯中西,道通天下”的条幅,算是对于国学追求中西文化贯通的精神旨趣。我想,这种旨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的体现。这次人民大学与莱比锡大学在关键时刻为孔子学院的揭牌,有效地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于奥运会背后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理念,化解了当时许多人对于北京奥运会的误解。当时正是德国寒冷多雨的季节,而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春风,使人们感受到阵阵暖流。这也算是一次暖春之旅吧。

第一次见到德方孔子学院院长莫里茨教授时,他深情地对我回顾了六十年代中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跟随已故的石峻教授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情景。莫里茨教授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熟悉中国古代哲学。他在揭牌仪式时发表《孔子——幻象与历史》的主题演讲全面总结了孔子的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作用。当时他说了这么两段话:

如果我们今天对孔子发表看法,那么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必须历史地进行评价。但是我们也知道,相对真理怎样接受绝对真理的成份,否则文明的进步是不可设想的。具体来讲,孔子从一个混乱的社会形态中设计出一个重建秩序的道路,他告诉我们怎样根据普遍有效的原理进行卓有成效的集体生活,因为在千百年以来的历史功能中他对秩序的建立具有真正的影响。

孔子曾经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学院的建立表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文化不是趋于单一化,而且也从西方转向东方,许多文化传统融入到这个文化之中。它的内在的多样性是人类的价值,儒家学说不是为了文化之间的争斗,而是交流、尊重和宽容。这就是我们今天建立孔子学院所期待的效果。

我想,从一个德国学者的眼中看待国学的普世价值,也许比我们的眼光更为准确。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于国学的诠释与张大,不正说明莫里茨教授的这番话中的普世价值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实践“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文化根基吗,这也正是2008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遗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