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不受重视的五大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2:51:38

大学毕业生不受重视的五大理由

本主题由 钱小一 于 2010-5-5 09:58 删除回复 luhaitian2006

大学一年级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17 10:56  只看该作者 该帖被浏览 22087 次,回复 32 次

大学毕业生不受重视的五大理由

 我认为我用“鸡肋”这个词来形容当下的大学毕业生们实在是有点于心不忍,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学生们正在慢慢的由鸡肉蜕化成“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去年的“蚁族”,今年的“漂族”,这些很有现实特色的词语也在说明我们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的转型,其自身的角色也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国家高校扩招后,上大学便不再是梦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也真正得以实现,中国新生一代中几乎是没有文盲产生;再过几年将普遍实现大学教育,每一位公民都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并且国家会拿出一定的资金来落实教育制度的完善;但是现实问题出来了,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该做什么?难道真的要大学生们去当农民工么?去工地推小车,搬砖头,打混泥土麽?

  我觉得意义不大!

  目前大学生之所以成为“鸡肋”,其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笔者分析了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第一,传统思想左右: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穷秀才再穷,他还是一个秀才;民再贵他依旧是一个农民工,所以读书做什么?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思想依旧左右着我们民众;于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一心想着要干大事,赚大钱,做大官,而忽视了本身的能力,最后高不成低不就的便把自己作为“摆设”放在那里;

  第二,所学与所需矛盾:当然这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比如说,学中文系的去做销售,学计算机的去做保险,学酒店去做会计;这些都是有可能,但谁能保证每一个人毕业后都能这样顺利的转型麽?很多重点甚至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很多一部分矛盾的就是所学与所需,他们很多一部分人不敢去尝试新的行业,而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需求太少了;

  第三,眼光过高与现实的矛盾:在很多年前,大学生被成为是“天之骄子”,可如今仅仅几年的时间,大学生却什么都不是,但是大学生的思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转型而转型,我们依旧沉浸在“天之骄子”的位置里;现在的现实是,上初中有一技之长的比高中没一技之长的好找工作,上高中有一技之长的比大专没一技之长的好找工作,上大专有一技之长的比本科没一技之长的好找工作,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对于一些需要实践操作的行业根本不适应,并且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很差,而且眼光还很高;专科毕业的想没有1500不干,本科毕业的想没有2000不做,硕士生博士生们要求更高了;可是现在的单位大多是私营或民营的,这些老板们招聘的员工都要求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就是拿来就能干活创造价值的员工;

  第四,学校教育的偏差:随着高校的盲目扩招,带来的不仅仅是高额的学费,同时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究竟能学到一些什么真的不敢说,尤其是一些二流大学,真的是花钱在学校玩几年,不仅浪费了家人的钱财也荒废了个人的宝贵时间;所以大学生最后成为“鸡肋”,那些不负责人的大学是难咎其职的;大学已经逐渐商业化,所以教育质量的下降也就在意料之中的,那么那些贫穷家的孩子该不该上二流的大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因为家人辛辛苦苦供他上了几年大学,最后毕业换来的是贫穷,那么这样的大学上得还有什么价值呢?

  第五,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不仅仅影响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些稚气未退的大学生也卷入了这场转型的灾区;从以前的包分配到现在的任其发展,这中间的变化不得不说是社会转型的结果;能力好的学生会一个满意的工作,而适应社会能力差的学生也许要漂很多年,于是“待业”“漂族”“无业游民”“蚁族”也慢慢的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代名词;

  经济制度的变革深深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制度的变革,那么这一变,该把多少人由“天之骄子”变为“平民”啊!大学生已经是普通的劳动者了,不仅仅是脑力的还有体力的,我们是该考虑自身的角色了;

  我该做什么?我到底适合做什么?我现在做的是否适合自己职业发展?我本身的能力有多少?这份工作我能否胜任?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我们的大学生们在走上社会后应该对自己问这些问题,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条条的罗列出来,然后一条条的去解决,当然解决是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的,也许这段过程会给你带来烦恼和痛苦,只要坚持下去,挺下去,我想“鸡肋”也会成为“香馍馍”。

                                                                  本文选自《品人间百味,尝冷暖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