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健康之路 与时代同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59:39
昆明市龙森医院董事长梁大森印象

  【转载】《云南经济日报-记者观察》

  梁大森先生,一个及其普通的川北汉子,现任昆明市龙森医院董事长,昆明市工商业联合会南充商会会长。我总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眼里的目光,那高远、饱满、充满智慧的目光。我想捕捉住那目光,可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我们在月夜里追逐面前的月亮,它从来不是为人所捕捉而生就的。2个小时面对面的述说,他的目光始终没有一丝的懈怠,总是那样饱满而又滋味浓浓地在我的面前跃动、翻腾,那样生机盎然,那样精神抖擞。他在讲述、在回顾过往历程。我在收集、在归纳他的话,脑子里竟有一匹马的成像,它奔向那不知名的远方,只有远方。对,只有那不知名的远方,才能羁留它的脚步,可是那远方在天边,没有尽头。

  我们眼前的梁大森,一个“赤脚”来到昆明创业的企业人,一个骑着破单车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让我想到了那旷野里狂奔向前的“黑骏马”,它就那样一路奔向斑斓的远方。这可能来自我对他的概括——他的体形和他一路的行程。(记者:王耀 林研 何光明)

  艰苦创业打牢根基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无数的艰辛,创业的路是艰苦的,而当梁大森踏出第一步时,他经历了一个个不平凡的岁月,创业路上的艰辛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梁大森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一个中医世家,1980年的一天,他身怀一元钱,轻轻一走,走出南充,走进成都,历经西昌、德昌、攀枝花等火车沿线大小县市,最后他走到云南的楚雄、玉溪、昆明。从身怀1元钱到资产上千万;从骑破单车到开小轿车;从住诊断床到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说梁大森获得了成功。同时他的几个兄弟也跟随他来到昆明从医创业和经商。到目前为止,他们在昆明已经开了20多个门诊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57岁的他,丝毫没有固步自封和坐下来享受的思想,相反,他的未来是一幅具有挑战而又美好的图画,他充满自信和期待。2008年8月,他投资1360万在昆明官渡区雨龙村东聚汽配城旁建了昆明市龙森医院。

  今天,很多人艳羡于梁大森的成功,但在这些成功背后,却是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创业之艰辛、路途之坎坷,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回想当初,梁大森感慨地说:“有苦,也有累,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现在回想起来,创业初期最大的收获是磨炼了意志,这段经历一直激励我永不放弃。”

  1982年,梁大森辗转来到昆明,经过4年的努力,在北站附近开了第一家小诊所。梁大森说:“刚开诊所时,条件非常艰苦,1间小屋里只有1张诊断床,1张桌子,2个凳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度过的——白天病人睡诊断床,晚上我睡诊断床。”

  80年代初的昆明城,很多地方都还处于没有开发建设阶段,交通十分不便,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每天一大早,梁大森要走十几公里到位于现在金马坊附近的药厂来补充新药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很快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就这样逐步打出了名气,在昆明也站稳了脚跟。

  提起梁大森,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局现任局长张小华颇有感触地说,对于当时梁大森光着脚板建诊所,骑着破单车跑药材还记忆犹新,而今天的梁大森是住着高楼,出门小车代步,真的很不简单。

  困难面前义无返顾

  随着事业的壮大和发展,梁大森想把诊所办大,然而当时有规定,不批准外地人在昆明当地开诊所,如果异地人要开办诊所,就要到原住地去办理各种手续,而这样的手续在昆明只有3个月的合法时间,3个月一过又得重新回到原住所地去办理,十分麻烦。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允许外地人开办诊所,但规定异地人不准做法人,只能聘请当地人做法人。

  在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局苏永珍医生的建议下,他在80年代后期聘请昆明本地人做诊所法人,随后在东站、北站、西坝、双龙桥等地开起了多家诊所。按照苏医生的话来说,梁大森开办的诊所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他已经可以算医疗服务的正规军,可以自己开办医院了。

  谈起请人做法人,梁大森皱着眉头说,自己辛苦创立的一切,法人让别人来做,各种证件上的名字是别人的,连在银行开个户头都是别人的,心里总不是滋味。而在当时聘请一个人做法人,每个月要开1200元的工资,这样的代价是很大的。

  比起请人做诊所的法人,诊所的手续难办理那才是梁大森最为苦恼的回忆。梁大森说,刚来昆明开诊所遇到很多困难,其中最麻烦的应该是诊所手续问题,办一个证要几个月,甚至要一年多才能办下来,而就因为这些证件迟迟办理不下来,在开诊所期间还吃了很多亏。

  据梁大森介绍,2006年,在昆明市官渡区雨龙村投资20万开设的一个门诊部,从2006年3月份就开始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到2008年6月才把证件办理齐全,历时1年多。期间因为执业机构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还被昆明市医疗执法局和昆明市工商局分别处罚了1万元和1.6万元的罚款。

  今天的龙森医院所有手续在短短20天就完全办理齐全,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感动。

  政府支持信念坚定

  以开小诊所起家的梁大森从来没去想过会开一家自己做法人的医院,手续难办理就让他望而止步了。在2006年初,他想再新开个门诊部,就到昆明市官渡区雨龙村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认为雨龙村附近的医院离的都比较远,附近17个村子、流动人口和学校的人看病非常困难,为了方便附近老百姓看病就医,所以选定雨龙村作为开办门诊部的地点。当时官渡区卫生局的人建议他开家医院,因为觉得办理手续特别难,所以还是以开门诊部为主。他说,这家新开的门诊部,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都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如果是开家大医院,手续能不能全部办理下来还是个大问题,从来不敢去想开家大医院。

  在2008年5月份,昆明市官渡区政府招商局局长找到梁大森商量,让他在官渡区雨龙村附近投资建设一家大点的医院,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当时因为担心开医院手续会很难办理,就没有答应。昆明市官渡区招商局局长当场就表示,开医院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由官渡区政府出面办理。梁大森说,有了徐局长的承诺我才有了开办医院的勇气,同时也才敢相信从老家出来时想开家属于自己的医院的梦想可能会实现。当时才有把开在雨龙村的门诊部扩大成医院的想法。

  梁大森说,在2008年从昆明市政府5号文件中了解到,仇和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民营医院。当时心里就特别激动,政府这样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这时他开办医院的想法就更有了底气,而在昆明市官渡区政府提出由政府出面帮他办理开办医院需要的一系列手续时,又为他开办医院增添了更大的勇气,于是他下定决心把医院开办起来。

  随后,梁大森于2008年7月份回到老家四川南充,卖了老家的一栋房子,卖了800万元,加上所有的积蓄凑了1360万元,全部投入到医院的开办中来。经过1年多的辛苦筹备,医院的前期建设工作完成。

  昆明市官渡区社保局武彬说:“开办医院要办理很多的手续,只靠他一己之力,困难是十分大的,而我们官渡区政府要最大化为招商服务,着力打造招商型、服务型政府,大力打造招商引资软环境。为了让梁大森能够把医院开到雨龙村,我们决定由官渡区政府出面办理相关手续。”

  今年4月份,在医院的加速建设过程中,昆明市官渡区政府招商局也专门派了3个人帮他办理各种手续,用了20多天的时间,全部证件就办理完毕。当昆明市官渡区政府招商局把证件送来时,梁大森感慨地说:“以前开个小诊所办个证件至少都要几个月,甚至要1年多的时间。今天开120个床位,总投资1360万的医院手续,昆明市官渡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办理完毕,而且证件上的名字全是我的名字”。他说:“当我拿到这些证件时,激动得哭都哭不出来。政府这样支持,我没有理由不把龙森医院办好”。

  健康送给千家万户

  梁大森从身怀1元钱开始创业,一路走来,饱经沧桑,从做医生第一天开始,他就想要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送给每一个人。他说:“虽然我毕业于川北医学院,而且祖辈世代都是医生。但是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去做医生,最后成为院长。其实,我走上从医的道路,是因为母亲病逝才决定要做的。母亲病逝后,我就想要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够健康起来,都能够健健康康。”

  他说:“龙森医院是独资企业,医院赚钱与否都是自己的,而我现在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还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现在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医院收取的费用只要能保证正常开支就可以,至于我赚不赚钱,赚多少钱不是我现在考虑的”。

  把病人治好是龙森医院的宗旨,也是梁大森从医以来的宗旨,以最少的开支医治好病人,让更多的人能看得起病是龙森医院的目的。他说,真正治病的药不是很值钱,而值钱的药又不一定绝对是治病的,因此在龙森医院特别注重选药、用药环节,让病人以最少的开支就把病医治好。而且医院还特别强调医风、医德,要把温馨送给每一位患者,要求护士做到星级服务。让医院医护人员要有部队的作风,要有在学校不断学习的态度和氛围;同时,要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经调查了解,昆明市龙森医院的收费标准与市区其他医院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一般的感冒在龙森医院几十元就能治好,而在其他医院可能要上百元才能医治好,一个人的费用,已经可以医治3个人。

  在龙森医院产妇顺产、接生,只需要560元(供吃住,来回车接送),剖腹产也只要2200元(供吃住,来回车接送)。记者了解到,这样的费用在其他医院是根本做不到的。我身边的朋友经常提到,现在生个小孩去医院做顺产、接生最少都要6000元,有的甚至需要1万多元。我们看到龙森医院妇产科有待产室、产房、婴儿室、抢救室、手术室、隔离产房、洗手间就达300多平方,其中手术室就30多个平方米。

  有人会认为,龙森医院收费这样低,会不会是因为医院设备不好,医生水平不高呢?但事实上,龙森医院有最高职称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而护士长是从东川人民医院退休被聘请来的。一些医生还是从延安医院、昆华医院请来。记者看到,在县区级医院配备的设备,在龙森医院一应俱全。而现在龙森医院住院部的120个床位,已经住上87个病人。我们还看到,在龙森医院有救护车2辆,后勤服务车2辆,原来这些车辆都是用来医疗急救和跑血库所用的。

  据了解,现在的龙森医院已经是周边几个学校和派出所的定点医疗单位。

  创业路上爱心无限

  从小就有一颗仁慈心的梁大森,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忘记帮助别人,他是昆明市知名的慈善家。他认为,人在社会上不能只为挣钱,在社会大家庭,要有“仁爱”,人与人之间要有“善心”。面对我们的追问,他还讲述了一个记忆犹新的感人故事。1996年,保山市修机场从南充招来了一批打工的人,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了解到南充有个梁大森在昆明开诊所,在一个十分寒冷的早晨,他们一起出现在梁大森开在火车站旁边的诊所门口,当他早晨起来打开店门时,完全傻了眼,37张被冻得发紫的脸,37双充满需要怜惜的眼睛。在知道他们都是南充老乡时,他每人给了300元钱,让他们回家去过年。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他,最能体会到出门在外的艰辛。梁大森说,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里都还有点酸酸的感觉 ;不过能够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快乐。

  “一个成功的人可以影响一群人!”这话真的不假。在采访中我们遇到这样一件事情,足可以说明梁大森的影响,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刚好遇到医院工作人员在对账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所收款和账目对不上,有59元的差错。他马上要求上报经手人的名单,并严肃地说:“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杜绝这样的现象。”

  跟随梁大森11年的郑学成说,1997年毕业后,我就来到梁老师身边,不管是学医术还是学做人都觉得没有学够,我还想跟着梁老师继续学,而梁大森觉得跟在他身边阻碍了郑学成的发展,然后逼迫着他自己发展开诊所,今天在梁大森的鼓励和帮助下,郑学成开的小诊所办得风风火火。郑学成感激地说,没有梁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采访中受聘为龙森医院院长的胡医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梁总就像是一本书,让人越读越着迷,他身上有着学不完的东西,他的阅历,他的学识,他人生的点滴都是我学习的焦点。

  而梁大森对他身边的人确实没有任何保留,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29年时间里,由他带出的人,在昆明开诊所的已有300多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勤劳和智慧构建了人生中一条闪光的金色大道。今天,梁大森不仅收获了播种的果实,也拾起了理想的“贝壳”,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成功起源于强烈的期盼,孕育于痛苦的挣扎,是寻找自我,最终超越自我的一种结果。人要成功,就要有一种坚定不渝的奋斗精神。他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十分谦虚,并没有为此而感到满足,他决心继续不遗余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辉煌。(记者:王耀 林研 何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