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给北京上的一课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27:49
莫斯科给北京上的一课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丁果  

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时代的政治震荡疗法,并没有令俄罗斯繁荣强大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普京和继任的梅德韦杰夫踏上了中国式的“先经济后政治,自由市场加准威权主义”的改革之路。因此,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北京已经成了莫斯科的老师。

但最近两件令全球瞩目的国际政治事务——莫斯科红场阅兵和金正日访华,却让莫斯科和北京的外交技巧高下立现,前者大获加分,后者黯然失色。

先来看金正日访华。

本来,这为中国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国际公关机会。与以往来访不同,这是一次金正日所求甚多、中国全面掌握主动的访问。首先,走路一瘸一拐的金正日有病在身,深受接班人问题困扰,需要向北京方面“托孤”;其次,金正日此前主导的货币改革失败,虽然让内阁资深部长成为替罪羔羊,但民意大跌,需要中国帮忙重抬声望;另外,朝鲜经济亟需中国大量“输血”;最后,朝鲜需要中国斡旋,才能在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条件下重返六方会谈。

但是,中国没能利用这个主动权。在接待金正日的方式上,北京仍然依照平壤要求,将一切置于“黑箱操作”当中,直到访问结束,都不承认,不报道。而此时正值上海举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会,国际媒体蜂拥而至,借机采访朝鲜事宜,本可谓近水楼台。中国的墨守陈规,让金正日“绑架”了中国在此事务上变得更为公开透明的机会。反过来,被金正日打作公关牌的朝鲜版《红楼梦》歌剧,却让中国所有政治局常委为其背书,尽管他自己则连陪同看戏的兴趣也没有。当然,如果中国能够促使金正日改变立场,回到六方会谈,配合中国实现该地区的地缘稳定,在国内真心推动中国模式的经济改革,那么,中国在接待形式上吃一记小亏,也还划算。但以金正日的多变,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重演。

反过来看莫斯科红场阅兵。

这场纪念卫国战争六十五周年的大阅兵,场面雄伟,气势磅礴,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二十国领袖及其代表出席仪式,阵容豪华。藉着二战是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胜利,俄罗斯把阅兵做成了一个世界盛事。相比较而言,中国去年的建国6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虽然也曾惊艳世界,但更多地却是一场关起门来的阅兵。具体而言,红场阅兵除了展现俄军新式武器和强大军容之外,还创造了一个国际公关的经典案例。首先,莫斯科召集了东西方领袖及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的共同参与,既堵住了俄罗斯威胁论的嘴巴,又显示了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世界领袖地位。第二,莫斯科邀请了战时敌对国德国的领袖出席阅兵,一展自信心态,表明俄罗斯是真正的胜利者,并已医治了战争创伤,与德国重新交好,“一笑泯恩仇”。第三,俄罗斯总统在强调胜利因素的时候,突出了人民,淡化了斯大林的作用,从而使俄罗斯的胜利超越了以往对领袖尊崇的旧模式,让俄罗斯人民充满历史自豪感,为未来奋进奠定了集体心理基础。

俄罗斯选择欧美军队参与阅兵,却不邀请中国军队,也是一箭双雕:不仅向世界表明俄罗斯不会与中国军事结盟,同时也向中国显示,俄罗斯可以与西方携手,中国则做不到。

中国本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量军力,做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迄今为止,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非但做不成全球性的盛事,也无法让日本真正低头认罪,从而达到俄罗斯与德国间那样真正的和解。究其原因,并非苏联的卫国战争比中国的抗战更惨烈,牺牲比中国更大,而是中国由于内部的分裂,国共的不和,在抗战史观上有着无法消弭的差异,无法让全球华人来共同纪念。

从上述两件事务可以看到,中国在外交公关的思路和行为模式上,仍深受传统思路约束,欠缺全球化和现代化意识。对此,北京是否应该放下身段,跟莫斯科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