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32:15
一、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
3、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
6、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9、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1、夏出现于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内服、外服制度。
含义:内服(王畿)----商王直接管辖。外服----附属国管辖。
特点:①弥漫神权----强化王权。②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附属国有很大自主权。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①分封制:
前提:保证王室强大。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同姓亲族(主体)、古老附属国、殷商旧族。
内容:授土、授民(土地、物质、武装、人口)
作用:a、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b、使西周贵族形成“周王、诸候、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C、使周人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实质:一种国家制度以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瓦解:生产力的瓦解。
②宗法制
概念:a、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B、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a、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B、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C、既是家放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推行工具:周礼、礼乐制度。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国”与“家”密切结合。
③礼乐制:
含义: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
目的: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春秋:
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②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③兼并战争。(奴隶制度逐渐崩溃)
2、战国:
①大国国君不满原封号。②在经济、军事上进行变革。③兼并战争(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3、秦统一六国:
条件: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兼并------大国吞并小国。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经过、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赢政建立秦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措施:a、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郡县制: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有效职能。
d、制定选拔、考核官吏制度“最殿制”。
e 、法律细密、严明,轻罪重罚----指导思想。
②作用:打破传统贵族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的斗争
1、西汉
1) 七国之乱:
★汉高祖“刘邦”措施:a、推进郡县制。b、逐一消灭异姓诸候王、功臣。c、大举分封同姓诸候王。
结果:尾大不掉,贾谊晁错上书。  目的: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 汉景帝----“七国之乱”。
a、公元前154年,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候王国的封地。  b、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发动七国之乱。c、景帝平叛,废除诸候王的政治权力。
2)中央集权:
★ 汉武帝“刘彻”
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措施:①建立中朝(内朝)----削弱相权。
    ②设置刺吏----加强对地方控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③实行“推思令”----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酎金夺爵。
评价: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权力过于集中带来弊端,外戚、宦臣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唐代
1) 唐朝中叶“安史之乱”(755年—763年),使唐由盛转衰。
2) 唐太宗封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3、五代十国
1) 经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形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及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称为“十国”。
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 后周世宗积极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基础。
4. 北宋
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①收精兵,“三衙”一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统兵权、调兵权分离,有利于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中央:枢密院掌军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相权一分为三。●地方:州郡直属中央,设置通判。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影响:①造成“冗兵” 、“冗官”、“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②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四、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隋唐  
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及顺序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②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
二府三司:二府------中书门下。三司:(财政)度支、盐铁、户部
3、元  
   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
4、明  
   废丞相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刊号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1380年废除丞相并设殿阁大学士。
设内阁: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商讨,内阁地位逐渐上升,帮助皇帝起草奏章、批复意见(票拟),再由皇帝 “批红”。
5、清
1)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
2) 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3) 军机处的设立:直接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地   位------只能跪奏笔录。
                  作   用------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爱琴文明
1、 含义: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 标志----王宫建筑群(迷诺斯宫)、象形文字。
迈锡尼文明 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
标志----①王宫、卫城、王室、陵墓及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的大量出现。②各国因防御需要艺术作品多与军事题材有关。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因外族入侵毁灭。
2、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
   ⑴公元前8世纪——6世纪走上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城邦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⑵扩张的原因: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山地多,农耕土地少,港湾众多,航海业与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并凭借这方面优势向外扩张。
⑶扩张的影响:①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从东方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自己创造独特的文明奠定基础。
⑷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⑸概念:
公民------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公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公民完全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划分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贵族制、民主制(最为流行)、君主制、寡头制与僭主制。
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作用----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保贵的借鉴经验。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2、贵族制   特点及原则: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作用: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深化准备条件。
3、 梭伦改革。
⑴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
内容:①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②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
③确立新的选举法:抽签选举、差额选举、陶片放逐法。
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⑤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⑵克里斯提尼实行民主改革,最终确立的民主制。
4、 民主制
⑴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⑵人民政体的内容:充分体现公民大会与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也体现在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上。
①.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其中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
②.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休会期间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水时计。
⑶雅典民主的积极影响:
①.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体制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 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
③. 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⑷雅典民主的消极影响:
①. 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有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②. 雅典民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
③.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