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么看“面对异见”的伍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19:26
 

今天,我们怎么看“面对异见”的伍皓


特别策划[围观伍皓]:“伍皓们”是否作秀真的那么重要吗
 时代周报评论员 李铁 

4月22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一次演讲会。伍皓刚刚坐定开讲了几句话,突然有一位男子走上前去,在伍皓面前朝天空扔了一叠五毛钱纸币,并大喊:“伍皓,五毛!”随即扬长而去,其间有一合作女士迅速拍照。

现场的伍皓表现得镇定而大度,并肯定了“扔钱者”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事后,扔钱一方的参与者公开表示:“今天表达的是一个公民的独立而清醒判断!”“长久以来,我们期待获得全面透明的信息,遗憾的是,这个基础没有建立!今天,也是价值观的碰撞!”而伍皓则回应:“是的,我们要习惯在民主的氛围下各尽其责,要学会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利,包括各种表达形式都应得到尊重。”

伍皓是谁

身为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伍皓,被认为是当今国内最红的地方政府发言人,也是个性官员的代表性人物。

伍皓出名,肇始于2009年2月发生的家喻户晓的“躲猫猫”事件。事件发生之后,记者出身的伍皓批评了政府部门传统上应对突发事件拖、堵、删的做法,提出“不捂盖子”,并主动提议组织网络调查团参与“躲猫猫”事件的调查。

而在后来的“小学生卖淫案”中,伍皓又亲自上网发帖,向公众澄清案情。其间伍皓被一部分网友痛批,认为其替警方说话、为难刘氏一家子。2009年12月中旬,云南“小学生卖淫案”一审认定,刘氏夫妇容留卖淫罪成立,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这一判决结果也替伍皓回应了那部分批评他的网民。

伍皓力主云南首开政府微博,为新闻发布吹新风,让政府跑在谣言之前。他通过“新闻新政”,尝试推动政府的信息公开与透明。然而,作为中国首位实名开通微博的厅级官员,伍皓在网络上收获的是掌声与板砖齐飞,甚至板砖更多。因为骂声太多,伍皓曾一度想关闭自己的新浪微博,但最终还是选择改名为“伍家有女初长成”后留了下来。

有人赞赏他开明,是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的行为属于作秀,在具体的新闻事件的管理中并没有开明的风度。他引述上级的“以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达到善管媒体的目的”的说法也被认为是暴露了并不支持新闻自由的本质。

此次的“扔钱者”痛斥伍皓为五毛。那么,什么是五毛呢?网络维基百科这样注释:“一般指受中国行政机关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通常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与中国政府(甚至各级行政机关)观点一致或相仿的内容,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一种别称,一般是为了象征性地讽刺网络评论员每发一帖能挣五毛钱。”

个性官员,风箱里的老鼠?

同为个性官员和网络红人,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在网络上收到的反馈则以赞扬居多。姜宗福曾经实名发帖炮轰张艺谋“印象”演出,最近又发帖痛批高房价,称开发商“绑架”政府。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姜宗福和伍皓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姜宗福的发声其实只是一种个人言论,他所说的这些话题与他的工作基本没有关联,不存在什么太大的现实阻力。而一旦“个性官员”的“个性”不再局限于个人言论,新言论结合了新行动,新做派在工作中体现出来了的话,结果就不会那么轻松了,很可能成为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伍皓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在官场,可能有人会觉得他的想法做法太开放过头了。伍皓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其新思想、新做法。而之所以新,肯定是异于既有的秩序和做法的,否定既有的东西,自然会有人不高兴。

官场内还有很多人觉得伍皓很傻,在中国语境下,很多人理解的为官之道,首先要善于保护自己,要善于韬光养晦,伍皓这样高度曝光,岂不是自找苦吃?

而伍皓的革新之举,在一些网友看来,又觉得保守至极,还是在为既得利益和既有秩序说话。“走狗”、“五毛”的帽子,也就自然扣了上去。

孙立平先生有本名著,叫《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所谓社会的断裂,就是两拨人已经失去了中间沟通的桥梁,沦为彻底的对立。没有桥梁就没有对话,剩下的不再有倾听和妥协,只有谩骂和对峙。如果有人行走在断裂带上,感受到的常常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撕裂。

官员装没装值得拷问吗

要对伍皓们做个评价,一个恰当的方式就是逐条分析,看他们的个性言行,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什么结果。

我们最常见的对伍皓的一个质疑就是说他爱作秀,想标新立异,以达到出名升官的目的。其实这种动机自私论是相当可笑的。因为你可以说文天祥慷慨就义是想青史留名,神学家朋霍费尔在纳粹面前坚贞不屈是为了自己死后能上天堂。

官员想出名,想高升,这没什么不对,要是官员们用自己的工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最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名声和升迁,这又有何不可?我甚至认为,如果官员想出名,这种官员倒是多多益善。有多少官员是根本不把公众的评价放在眼里,只是一个劲地往上去跑官要官的呢?民主社会的官员都必须讨好公众,这难道有问题吗?

官员想成明星,或者说成了明星,我认为也是好事。坏事往往是躲起来干的,想腐败的官员,自然是希望越少人注意越好。要是哪个官员成了明星,做事就得时时考虑后果,和小蜜去酒店开个房,一定怕人认出来;收个红包,怕被人把录音发到网上,这不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吗?如果伍皓、姜宗福们和“周至尊”、“刘途锐”一样抽天价烟、开豪车,只怕早就捅了舆论的马蜂窝了。

有人说,伍皓的开明和宽容是装出来的。是不是装的,我暂且不去深究。但是我想说,“装”是有个潜台词的,那就是装的那个人至少是认为那是一种好的形象,所以才去装。伍皓说:““我觉得大度是装不出来的……在自己的意识里,把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民主等,这些现代的政治文明理念融进血液里,才能发自内心。”退一步讲,就算这种宽容是装的吧,至少伍皓内心是承认,宽容异见是现代社会的美德。至少伍皓没说,那些都是西方的东西,不适合中国国情吧。

伍皓说“我们的社会确实需要一些宣泄机制,这个非常重要”。即使这也是装的,至少他没有说,形势一片大好,好得不能再好。伍皓的潜台词,至少是承认我们社会的断裂和尖锐矛盾的。

至于伍皓引用的那句话,要以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达到善管媒体的目的。这句“管媒体”的话可能让许多人很不受用。但谁又能否定,宣传部门管媒体,这不是我们的现实?在现有的体制下,伍皓做的,确实是这个工作。如果这个前提有问题,那显然也不是伍皓这个级别能改变得了的。

善待还是踩扁伍皓们?

对于此次事件中的“扔钱者”,我固然肯定他们有抗议的权利,有行为艺术的自由,但有权利做一件事,不等于做这件事就是合理的。

扔钱一方的参与者谈及这样做的理由说:“觉得应该到那里行为艺术一下,而之所以这样做,是认为一个官员去给一群学新闻的人讲课,会传递错误的价值和信息。”可这种理由很奇怪,官员就不能给一群学新闻的人讲课吗?还有,当时讲座才刚刚开始,他们怎么就能肯定伍皓一定会传递错误的价值和信息呢?退一步说,即使伍皓传递了错误的价值和信息,演讲后的提问也是可以质疑的。据我所知,那场演讲后,听众的提问也是相当尖锐的,伍皓并没有拒绝讨论。

在我看来,此次伍皓“被五毛”,抗议者所表达的东西并不清晰,而是指向不明的一种发泄。或许我们这个社会积累了太多的对立与怨恨,但我们不能因为压制而扭曲了愤怒的方向。有人将对体制的怨恨,对官员的愤怒,发泄给了伍皓,显然是扭曲了方向。

如今的社会断裂与权力系统的封闭,使我们更需要有官员的个性表达带来变革的气息,促进体制内外的对话与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伍皓,除非你觉得已经不再需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