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情境困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07:48
情境1:家庭作业 克里斯(9岁)非常不喜欢做作业。他慢吞吞地吃午饭,然后回房间玩。在妈妈三催四请之后,他才极不情愿地做作业,还一直嚷嚷着不知道要做什么。母亲叫他先做家庭作业,自己查看课本。
做作业时也是问题重重,因为克里斯很快就坐立不安、哭哭啼啼,而且错误百出。他越来越烦躁不安(如身体前后摇摆、咬铅笔、画娃娃、站起来、找东西喝等)。
形成困扰的原因之一是,克里斯很难专注于事物上,而且有学习障碍。除此之外,开始时颇具效果的逃避行为(玩玩具)以及母亲不明确的行为期待和协助,也使他无法顺利完成作业。
父母应改用下列支持方法,帮助克里斯好好做完作业:
家庭作业应在同一个房间以及固定时间完成。
把做作业所需时间分割成15分钟为一个单位。
父母全程陪伴孩子做家庭作业。父母和孩子约定一个双方都同意的做作业时间,以15分钟为单位。约定事项确实列入家庭作业计划之中。
孩子的书桌上放一个时钟或闹钟,以便孩子看到时间。孩子每做完一部分,便在计划表上记下所需时间。
父母与孩子一起检查作业、一起讨论问题,并提出必要的修正。父母和孩子都给这份作业打分数,分数从1到5。先让孩子评断自己作业做得如何,再由父母填上评分。父母在开始给分时不应太严苛。
如果亲子双方评分都超过“4”,孩子便可以得到1点。如果作业是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再给1点。
当累积到20点时,孩子可以得到一个事先约定好的奖励(如去动物园、看电影、卖小的乐高玩具组)。点数也可以继续累积,之后换取更大的礼物或活动。
以上的步骤,母亲和孩子最好先在治疗室试验一次,并加上适当的且有效的练习。
情境2:上床睡觉 培德应该在晚上8点上床睡觉,他也确实遵照父母吩咐进了房间。但他一个晚上跑出来20次,每次都被送回房间,直到10点半甚至更晚才睡着。培德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于小孩几乎没什么权威。在其他事情方面,培德也常常反抗父母,显然父母无法贯彻自己的要求。
以下是治疗师和父母的约定:
培德应在晚上8点上床睡觉,但睡觉前他先和父母相处一会儿。父亲或母亲(轮流)送他上床睡觉时,应有一个固定仪式(如父母和他谈谈白天发生的事、阅读“床边故事”或唱晚安曲)。
如果培德再爬起来走到客厅,那么带他上床睡觉的父亲或母亲就起身把他再送进房间(“你知道现在该睡觉了!”),培德得不到其他的关注(如再次读故事书或和他说话等)。
假如培德一再回到客厅,请重复以上指示和步骤。
情境3:妈妈打电话 妈妈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和政府机关、亲戚或朋友打电话时,不希望被打扰。
妈妈打电话时,迪安一直因小事来找妈妈(如问问题、找东西、粘在妈妈身旁)。他想打断妈妈的企图越来越强烈,妈妈也越来越烦。妈妈有点气恼,被迫中断或提早结束谈话。
以下是治疗师和父母讨论的重点:
妈妈告诉迪安等一下要打10分钟电话,请迪安不要吵。她也对迪安解释,这个电话对妈妈和全家都很重要。她说:“我现在要单独打10分钟电话,不希望被打扰。请你这段时间不要进客厅,我打完电话会去找你。”必要时,迪安必须自行负责后果,这点妈妈要事先想好并告诉迪安,如此他才知道下一次会发生什么事。妈妈千万不要和迪安讨价还价。
情境4:家有访客 妈妈说她几乎没能和客人说上一分钟话儿不受干扰。7岁的诺曼极尽所能要引起妈妈的注意:打断妈妈和客人的谈话、不断插嘴、问问题,在客厅沙发上跳来跳去。妈妈完全拿他没办法。类似问题也出现在妈妈对诺曼有所要求的场合(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或要他上床睡觉)。妈妈的要求诺曼都不理会,使得母子间的冲突不断升高。
治疗师和妈妈做如下约定:
给诺曼下达清楚明确的指令,把要求说得很清楚。这一点在治疗中可经由角色扮演来学习。
鼓励妈妈贯彻指令到底。为此,必须事先确立规则[参见情境3]。
情境5:完成任务(解决方法1:孩子听话得奖赏) 扬恩(8岁,小学二年级)的行为令人头疼,老是顶嘴且不断和妈妈唱反调。当妈妈叫他整理房间时,他总是和妈妈争辩不休,最后往往也不整理房间。圣诞节时他得到一只兔子,尽管爸妈一再提醒,他也懒得照顾。他不喂兔子吃东西,也不清理笼子。妈妈已经不敢奢望改变扬恩的行为了,这些事她都自己做。
其他不听话的情形有:不帮忙做事,不穿或脱衣服,不做家务事等。以下是解决方法:
选出一个能够概括全貌并包含某种压力的情境(如早上穿衣服)对于这个情境做如下约定:
妈妈在前一晚把扬恩的衣服准备好。妈妈和扬恩约定,扬恩早上应在20分钟内把衣服穿好(闹钟定时),穿衣服前应该先去浴室刷牙洗漱。假如扬恩在20分钟内穿好衣服,将可以得到1点:穿衣服之前他先刷牙洗漱的话,可再得到1点。扬恩把点数记录在房间的点数表上。一旦累积到10点、15点或20点时,可以用来兑换不同的奖赏。
下达清楚的指令
清楚的指令就是简短且只包含最重要信息的指令,省掉多余的用词或语气,以驱使孩子按照指令行动。父母的要求应该:
简短、明确。避免公开或隐晦不明的指责。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用问句(如“可不可以请你去拿果汁?”)。直话直说(如“你应该睡觉了,把灯关掉!”)。指出这类要求的例子有:
你的头发没梳,现在梳一梳。/你把果汁弄到厨房地板上了,去擦一擦。/我们要吃饭了,把玩具放回玩具箱。/我们要打一个很重要的电话,打电话时你不要进客厅来(或者小声点)。/你这样年纪的小孩都应该坐在后座,去吧!
当父母有重要的事情告诉孩子时,应该在孩子身边说话。对于年纪较小或特别容易分心的孩子,父母应该将身体放低到孩子眼睛的高度,并取得他的注意力(如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拍他的背、和孩子目光接触)。
说重要事情时,可以请孩子重复一遍父母的要求:“请告诉我你应该如何做”。
情境6:完成任务(解决方法2:下达清楚的命令) 马帝(8岁)老是不听父母的要求(如坐好吃饭、收拾玩具、整理房间)。爸爸说,马帝常常发呆且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眼睛不会看爸爸,只会点头说:“好!好!”但是说完却没有行动。
治疗师进一步了解后发现,爸爸只是“顺便”对马帝提出要求,不确定马帝是否明白他的要求;对于马帝已经开始做的事,爸爸也没有建议应该如何完成它。
爸爸可以通过目光接触来得到马帝的注意,以平和的语气说出要求。他用简短的话告诉马帝,也询问马帝已经开始在做的事(如玩游戏),并且表示关心(称赞、增强),以便接下来重复他的要求。必要时,要求马帝结束游戏(如“把红色乐高玩具收到这里”)。爸爸强化“收拾”,稍后再次确定马帝有没有做到。
情境7:吃饭时 提姆(9岁,小学三年级)吃得少又偏食,他最喜欢吃炸薯条、意大利面和甜点。妈妈强迫他吃其他的东西,但他都顽强抵抗,并且演变成冲突。
治疗师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吃饭问题最常发生在提姆刚放学回家时。这时他的不合作行为特别明显,动不动就发火,并把脾气发泄在父母和兄弟姐妹身上,因而引发兄弟姐妹间吵架以及赌气不吃饭。另外,当他刚吃过甜食肚子不饿时,也特别容易产生这种困扰。治疗师和父母约定4种做法:
用餐前一小时不让提姆吃甜食或快餐。提姆放学回家一小时后才开始吃午餐。和提姆约定一个最底限的计划:他应在饭桌上待15分钟,最少吃4—5汤匙的食物,但不喜欢吃的东西可以不吃。如果提姆遵守约定,父母要称赞他。
情境8:到别人家做客 父母说汤姆(9索,小学二年级)在陌生环境里特别容易激动,每次都要很久才适应。他会坐立不安,四处“捣蛋”,一再想引起妈妈(或父母两人)注意。因此,通常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因此感到无聊。治疗师和父母约定往后出外做客时:
先选择去汤姆熟悉的人家(如拜访近亲、祖父母)。
事先和汤姆预备这次拜访。父母很清楚地告诉汤姆对他的期待(如“到祖母家时,我希望你让我和她好好聊一聊!”),并且和他约定,如果他表现良好,可以做什么事(如去花园、荡秋千);如果表现不好,又会受到什么待遇。重点是让汤姆对整个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让他知道父母计划要做什么,以及他将面对何种情况。
在别人家时,妈妈应大约每半个小时就单独和汤姆说几句话,赞美他的表现,并说出她不满意的部分。
以上约定都做得不错之后,才把做客的范围扩大到汤姆较不熟悉的人家。当然,父母必须考虑这类拜访对汤姆有多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