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国大学,是浪费时间一句话。中国的大学从来就不曾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人来,你上它何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38:15

上中国大学,是浪费时间

阅读(171833) 评论(1065) 发表时间:2009年05月13日 16:40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22006488-1242204197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用老村兄的话说,三坡上电视就是自毁形象。确实,我一直是见了镜头就紧张,没什么出息。2002年吧,中央台让去介绍一套新书,兴致勃勃去了,镜头一打开,我脑袋一片空白,当场晕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摄像师说,这叫晕镜头。许多人都有这毛病。刘震云老师第一次上电视,汗如雨下。多炼几次就好了。

上周,湖南卫视让去谈新青年,我想7、8年过去了,该没事了吧?不曾想,依然晕,比晕还坏,焦躁不安。回头一看,面目可憎,惨不忍睹。

昨天,湖南卫视又让去谈中国教育,抱着壮烈牺牲的打算去了。想好的话还是忘了,几乎语不成句,不过比起上次来,至少不太焦躁了。面目可憎到何种地步,还是没谱。我估计要治好这个毛病,还得上百家讲坛。

此次一起说话的嘉宾有李冯,郑也夫,还有一个叫蒋锋的小朋友。
李冯是旧友,典型的南方才子。人们只知道他是《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的编剧,其实他真正的才华在小说,他的《唐朝》、《十六世纪的卖油郎》是我见过的最古灵精怪的文本,才华横溢,不可一世。做编剧,就是沦落,我相信他迟早会回到小说的正道上来。郑也夫先生乃北大著名教授,印象中,是个资深的体育评论家,我年轻时有限的足球知识,基本上是从他的文章里获得的。

话题围绕重庆万名考生罢考展开。探讨大学教育的好和坏。我觉得人一多,就乱。该说的还是没说出来。不如在自己院子里说着痛快。

我要说的是,大学是个厮混之所,除了搞艺术和科学,其他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去那个地方。听北大流传这样一个段子:大一教室睡,大二寝室睡,大三白天睡,大四全不睡。这段子耸人听闻,但基本上道尽了大学生的面貌。我以为是中国教育的必然恶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披星戴月去读书,累得像个小劳模。终于上了大学,一看,万事大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十年困倦如花开,气氛很宽松,相约梦周公。最终睡成了个范跑跑,孙东东。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几十年来,教育部不都在睡觉么?

要想奋发有为的青年,得自我教育,上大学就是浪费。爱因斯坦就赞成我这个说法,他说:教育就是忘掉你在大学学到的一切后所剩下的东西。至于爱因斯坦,也不是大学的功劳,他当年的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二,毕业后找工作也很困难,好不容易在一家银行里做事。最终成就他的还是自己的热情。说到的依然是自我教育。
但自我教育这个词很容易遭大学教授们的反感。上次人大的一个教授就是因为这个词勃然大怒。给我戴了一顶否定人类文明成果的帽子。但我依然要说,只有自我教育,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教授不能教给人任何东西,他最多只能帮助一个人发现自己。这好像是伽利略说的。不知道伽利略是不是在否定人类文明。

我们的现实是:100年来,中国出过的风云人物,基本上是外国大学培养的,比如胡适,比如鲁迅,比如陈寅恪,而没受西方培养的风云人物根本就不用上什么大学,比如沈从文、比如王国维、比如毛泽东。一句话。中国的大学从来就不曾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人来,你上它何用?
湖南卫视《零点锋云》周五晚十二点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