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物价比较的误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47:20

跨国物价比较的误读

(2010-05-10 16:46:03)转载 标签:

经济

房产

价格

销售周期

财经

分类:理论

     

(刊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5-10)

“中国物价高于美国”之说流传已有时日,近有经济学家发文《中泰物价之比让人困惑》令此说进一步升温,引发了一系列反响。这些物价比较有些反映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泡沫问题,如文中提到的海南旅游区餐饮价格泡沫,以及已在全社会激起强烈反响的房地产价格泡沫;但就总体而言,这些物价比较在样本选择、商品销售周期、区域等方面发生了错位,比较对象选择不当,因此比较有很大的瑕疵。

比较错位造成结论失真

《中泰物价之比让人困惑》所述,泰国在交通、酒店、购物、餐饮等生活各个方面的价格,几乎都比中国同类消费便宜。泰国最新人均GDP为3939美元,中国最新人均GDP为3687美元,人均GDP更高的泰国物价水平却低于人均GDP较低的中国。

该文中提到,中国物价比发达国家还贵。按1欧元兑11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某一法国制造服装的中国售价几乎高出法国售价一倍;按照1美元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加州机场商店的美制风衣价格不足北京赛特商场该款风衣价格的五分之二,若按1美元兑6.8元折算,价差更大。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在《“中国制造”凭什么国外比国内便宜》一文中提及,同一款Coach拎包,在北京西单可能要价2000元人民币,但在美国的Outlet可能只要不到100美元(不足人民币680元);同一款Hugo Boss西服,在国内精品店标价动辄上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百货店一般300-400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2720元;华盛顿距市区30分钟车程的独栋别墅20万-40万美元,北京同等地段相同房子价格则要高得多。最令人惊讶的是,西方商场中这些比中国国内价格低很多的商品,许多带有“中国制造”标签。

笔者认为,倘若只看这些商品价格,“中国物价高于美国泰国”结论自是不错;问题是上述比较存在一系列错位,导致结论失真。

首要的错位是样本选择。这些作者在这里用以比较的是哪个居民群体的消费?他们用以作为衡量标杆的那个群体能否构成各国居民的主体?他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能否代表一国总体物价水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收入和财富水平天然趋向分化,不同居民群体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差异很大,经济体制取向和开放经济将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居民群体的消费差异。首先,在汲取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二战以降的西方国家普遍推行了一系列收入再分配措施,从而缓解了收入和财富两极分化的程度;相反,在缺乏强有力政府或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和财富的两极分化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从而加大了不同居民群体的消费差异,这一点,我们从改革后的中国和转轨后的苏联东欧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用以衡量一国物价水平的标杆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及低收入普通居民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价格,而不是小小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价格。片面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严重,高收入群体更小,其收入和财富对普通居民同胞的倍数更多,以他们的消费作为衡量全国物价水平的标杆,扭曲程度更为严重。

上述比较的误区还包括销售周期错位,即将销售周期不同阶段的商品价格拿来比较。在刘洪所列举的例子中,虽然销售的是同一款Coach拎包,但美国所谓“Outlet”本质是尾货折扣店,与注重销售时新货品的北京西单大商场绝非同一档次销售场所,两者销售的同一货品也并不处于销售周期的同一阶段。

错位之三是区域错位。考虑到区域发展落差问题,中国区域发展落差很大,就各地全体居民人均消费而言,2008年北京为20346元,上海为27343元,贵州仅有4426元,上海、北京分别为贵州的6.2倍和4.6倍;按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衡量,2008年上海、北京、贵州分别为73124元、63029元和8824元,上海、北京分别是贵州的8.3倍和7.1倍。与中国相比,泰国是个自然条件要好得多的滨海小国,区域发展失衡未必有中国这么大。这样,尽管泰国最新人均GDP为3939美元,高于中国的最新人均GDP3687美元,北京上海与泰国相比,人均GDP可能不是较低,而是持平,甚或较高。

关于刘洪文中提及的北京房产价格高于华盛顿现象,同样存在区域错位问题。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成分相当可观,但即使剔除资产泡沫成分和外来高收入买家的影响,房产价格也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各地收入水平。其它条件相同,人口密度越高,房产价格越高;工商产业越发达,房产价格越高。中国人口密度远远高于美国,2007年中国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1.52人/平方公里,美国为32.92人/平方公里,中国人口密度为美国的4.3倍。由于中国国土中荒漠、高原、雪山等不宜居住区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美国,宜居区域人口密度与美国相比又超过了4.3倍。具体到华盛顿,人口在1950年达到最高峰时也不过802178人,此后便逐步减少,近年人口在五六十万上下,而北京常住人口2009年末已经突破1755万人。即使把华盛顿周边弗吉尼亚、马里兰、西弗吉尼亚三州邻近城市包括进来,根据美国统计局人口统计署2010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整个华盛顿-阿灵顿-亚历山大都会区(Washington-Arlington-Alexandria,DC-VA-MD-WV)2009年人口也不满428万人,不足北京同年常住人口的1/4。而且,北京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华盛顿市则没有工业,商业也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拿北京房价与华盛顿相比是不恰当的,必定夸大北京房产价格泡沫的程度;将北京与纽约房价比较更为准确。

价格差距的宏观因素

曼谷出租车起价7元人民币,如果打表,价格一般比京沪等城市便宜4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可能应归咎于我国出租车管理体制被利益集团绑架太紧,出租车司机上缴的“份钱”过高,而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服务与此不相应。但笔者不清楚泰国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鉴于东南亚国家黑社会等问题比中国严重得多,泰国存在类似问题的概率至少不低。

其次可能是因为泰国燃油补贴较高。但燃油补贴制度对国家而言实非好事,因为这一制度不仅激励了居民浪费能源,燃油补贴日益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包袱,成品油进口国还要为此在贸易收支上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价格扭曲。

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赶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遏制国内居民对进口奢侈品的消费,提高资本积累,实现经济赶超目标,设置关税等进口壁垒的原则应当是:初级产品进口壁垒低于制成品,零部件进口壁垒低于整车整机,消费品高于生产原料,奢侈品进口壁垒高于中低档消费品。如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我国非供零售用的棉纱线(税号5205)入世后最终约束税率为5%,供零售用棉纱线(税号5207)税率为6%,棉机织物(税号5208)税率为10%,棉制男衬衣(税号62052000)税率16%。即使是外资在国内设厂生产的产品,理想的状态也不是让它们把高中低不同档次市场“通吃”,而是要能够给国内民族产业留下生存的空间和赖以起步的“根据地”,让民族产业能够从较低档产品起步,逐步壮大,最终能够与西方企业、西方品牌较量。

由于这种“发展导向”的进口壁垒与高收入群体(通常也是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精英群体)的消费欲望相悖,所以这些精英分子会大叫大嚷,扭曲真实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法国、美国制造的服装在中国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在其母国的价格,表明了中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成功,值得中国引以为荣而不是引为失败。中国是加工贸易大国,在西方商场销售的商品虽然挂着“中国制造”标签,但往往是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仅在中国完成加工环节。这样的“中国制造”成品倘若要进入中国国内市场销售,需要缴纳一定关税,仅关税一项已经足以让其中国价格大大高于西方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