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镇吕家河村“歌王”姚启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21:08
官山镇吕家河村“歌王”姚启华 特约记者 陈华平 通讯员 刘甲林
  1月12日,记者到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采访,听说村里有一个被称为“歌王”的老农,叫姚启华,一字不识,能唱2000多首民歌,一连唱三天三夜没有问题。记者称奇,便决定去探访他。
  “‘歌王’不在家,他被请到袁家河唱歌去了。我来给他打手机。”随行的官山镇党委副书记范仁江联系后说,“我让他到镇里来,他就在镇政府附近。”
  中午11点,我们见到了“歌王”。66岁的姚启华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哎呀,叫你们久等了。今有两家子请我们唱,一家是白事儿,一家是红事儿。”
  “进入腊月了,请你唱歌的比较多,是吗?”
  “可不是,这腊月初六、初八、初十、十六、十八、二十都有人订了,今早上,一家请我二十八去唱歌,我没有答应,鸡狗都有三天年,要过年了。”
  “唱歌要钱吗?”
  “咋不要?白事儿,唱两夜,500块钱。我们是5个人,一个班子。一个人落100块,条把烟。”
  “这一年要出去唱多少场?收入还可以吧?”
  姚启华吸上一支烟,慢慢地说:“一年要唱个百把场。一个星期一般两场,一年两三千块钱。附近的丁家营、土台、老营、六里坪等乡镇,还到房县去唱。我们都有手机,一联系,人家来车接我们。我去年还到北京大学给大学生们唱了。”
  说起到北大唱歌,姚启华一脸自豪:“去年5月8号,镇党委书记陈信斌带我们到北京大学给他们唱歌,暑假里,北大的学生又来我们村里实习,几个学生住在我家。2003年,我还到过上海,今年还差一点出国到韩国了。我觉得我不识字,去了不美。”
  “给我们唱一段吧。”
  “唱啥?你们说唱啥就唱啥。”
  “来一段爱情歌曲吧。”
  “好,我唱一段《姑娘闹五更》。鼓打一更的(呀阿)月儿(嘟)照窗下,今夜情郎哥哥约定到我家……” “老姚不怯场呀。”“怯啥场呀?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七频道、四频道、三频道……中央电视台七次采访过我,加上山东、湖南、上海啦,至少有上百家电视报纸到我们村采访过。”
  “唱歌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好处大得很。1999年,六里坪文化站的李征康发现我们民歌村后,官山吕家河才被人们重视。1999年前的官山是个啥样子?鬼都不到的地方。当时要是来一辆轿车,我们老百姓都要围着看几个小时。当年,提起官山,给外人的印象就是贫穷落后的标志,留不住干部,留不住老师。小伙娃难找对象,姑娘纷纷朝山外嫁。”
  “那1999年后呢?”
  “1999年后,我们官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就说我们吕家河村吧,民歌村被发现后,各级领导到了我们村儿,2001年省领导王生铁来村里听民歌,还有十堰市、丹江口市的主要领导也多次到民歌村听民歌,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吕家河过去不通车,只有6公里的简易土路。2001年,省、市投资修成了丹江口市第一条通村柏油路。2004年又修通了吕家河到田畈的12.5公里柏油路,我们村各户门前基本都通了水泥路。水通了、路通了、电通了、手机通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村里村外大变样,整个官山都大变样了。我们老百姓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村里陈兴合、陈兴华几户办起的农家乐,一户一年也有个两万块钱以上的收入……这真是民歌唱出大变化!”
  民歌搭台,旅游带动,经济唱戏,官山镇将打通吕家河到房县白鹤乡公路,和千里房县联为一体,使官山成为丹江口市的旅游强镇、口子镇。2007年6月13日,镇政府与十堰有恒置业公司签约,联合开发武当山南神道景区旅游资源,计划总投资过亿元,力争用2年时间将官山武当南神道景区建设成为4A级风景区。
  链接: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
  吕家河村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南侧丹江口市官山境内,属武当山南神道景区一部分,面积18平方公里,182户、749人。会唱2个小时以上的歌手85人其中有4人能唱千首民歌。目前已经搜集整理民歌歌词5000余首,民歌音乐曲调79种。从整理的内容看,吕家河民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历史文化的底蕴;二是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三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建设的副产品全国民歌大荟萃 ;四是宗教信仰、文化旅游的附带物对武当民歌的持续补充 ;五是土生土长的民歌。它展示了南北交界的一种独特音乐结构模式,称得上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罕见奇观。吕家河民歌,从曲调上看,以江南曲调、孟姜女调、北方小调、五更调、剪剪花、陕南、河南、小调为主,包含戏曲唱腔和湖北地方的一些民间小调,表现了音乐曲调的丰富性;从演唱风格上讲,歌手演唱起来,咬字清楚,吐词有力,演唱刚劲,总体上偏重于北方风格;从音调上讲,根据不同体裁的音乐,有不同风格的音调,计80余种;从演唱质量上讲,节奏、音型比较清楚,优美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