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侃80后:我们这代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1 00:31:18
       80后,我们,是传说中正走向社会主导地位的一代。看看世博的志愿者就知道,几乎都是80后的面孔在屏幕前晃悠,这属于80后的骄傲,是我们的前辈和后辈都不会有的。

    正如60后是接受社会主义大动荡考验的一代,他们正当青春年华赶上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倒向资本主义;70后是商业大潮波及的一代,世纪更迭那一时刻,中国面临着多大的金融冲击,拜金主义轰轰然进入中国,70后几乎全民下海,有些人捞到了金子,而有些人潜下去却没机会浮上来了。60后、70后熬过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如今,所有的风云变幻都压在80后头上了。告别工作分配制后自己找工作的第一代,面临老龄化重压的第一代,第一代车奴,第一代房奴,80后,真难!

    但更多的80后还是有自己明确的定位。社会消磨了我们的理想后,我们在屈服中成长,在挫折中辩证地看问题。80后不再像前辈们那样单方面地看待社会,思想的二元化使80后能够往纵深方向看问题。相信一切,也怀疑一切,享受生活,也反思生活。

    这个社会的变化在80后的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打酱油的最后一代。还记得满文军《望乡》的MV,一个小孩儿拿着酱油瓶走街串巷,仿佛映出了童年的我。现如今,酱油都是瓶装的,除非家住酱油厂边上的偶尔打打酱油,再没有谁家孩子有这样的记忆了。物质生活提高,孩子们的眼光也被宠高了,“饱暖思淫欲”,名牌、奢侈品,在社会还无力承担高消费的前提下,在自身还没有生产能力、购买能力的前提下,80后还能保留理性思维,但我们的后辈却更多地朝着畸形消费方向发展了。

    接触金庸小说的最后一代。永远记得曾经跟哥哥们躲在房间里看金庸小说的场面,深为这位武侠宗师折服的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的写作方法。如今的孩子上课之余对着电脑屏幕的时间比对着书本的时间还多,网络时代的冲浪者,崇尚的是迅捷而变幻无穷的世界,还会潜心看一本小说吗?看也许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能勾起他们的兴趣,但还会捧着书认真阅读的估计就到我们这一代了。

    听“星星点灯”、听小虎队的最后一代。这些昂扬活泼的曲调,感恩、缅怀、追忆或者奋发的歌词,激励着我们小小的心,如今只能成为记忆了。也许90后难以理解2010年央视春晚小虎队出现时我们为什么激动至热泪盈眶,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忆啊!从来不对什么节目反馈信息的我,在春晚节目评点上积极投票给小虎队,现在想想那天晚上看到他们仨出现在舞台上,心都还是暖的。现在的孩子不听这些了罢,他们听的音乐或哀怨或焦躁,但找不到我们童年那些悠扬青春的曲调了。他们小小年纪已经懂得什么是烦恼,什么是抑郁,倍儿早熟一个,说话那气势、那眉眼,活脱脱地少年老成,而且需要的话,他们也能装扮得稚嫩无比,再不像我们那样,傻乎乎地惟父母是听、惟师长是听。

    知道冰棒用泡沫箱子装的最后一代。小学时,我们班有个男生,每到周末或暑假,都在自行车上绑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装着冰棒,一毛钱两毛钱,沿着村里的小路叫喊。生活的艰辛,很多80后都深有体会。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不是我们。从推着泡沫箱子卖冰棒开始,从“锄禾日当午”开始,从父母下岗开始,80后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

    用牙膏皮换麦芽糖的最后一代。雪白的硬硬的甜甜的,麦芽糖甜蜜地躺在老伯伯的担子里,进村的时候摇着铃,我们远远地听见了,开始翻墙脚钻槽沟,挖地三尺翻箱倒柜,找一块牙膏皮小铁皮以及所有能换麦芽糖的零碎物品。付出自己的劳动,得到一小块儿麦芽糖,吃进嘴里甜在心里,哪是肯德基麦当劳能代替的!  

    80后,寂寞而喧闹的青春在散场之前已经绽放,我们在沉默中积蓄实力,酝酿所有能迎接挑战的力量。缅怀过去,期盼将来,我们不会让现实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