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报酬递减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24:08

边际报酬递减定律

2010-05-08 04:38:37

浏览 3490 次 | 评论 54 条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律(有人说是经济学中最著名的定律)《边际报酬递减定律》。这个定律说:在固定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增加某个生产过程的输入因素(如劳动力,原材料),当增加到某个程度后,继续增加输入所导致的收益率将开始下降。

什么意思呢?如一个造鞋的工厂,一开始,每多雇佣一名工人,所得到的收益率将不断增加。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工厂需要厂房等固定投资,这些固定投资的折旧率是固定的;比方说是每年100万的折旧。如果工厂一年生产10万双鞋,那么这固定投资折旧费就使得每双鞋的造价多了10元钱(不算劳动力和原材料)。如果工厂生产100万双鞋,那么折旧费摊到每双鞋上就是1元。也就是说从生产10万双到100万双,每双鞋的成本下降了9元。这在经济学中叫做《经济规模》(Economic of Scale)。这是容易理解的部分,但这不是《边际报酬递减定律》。

《边际报酬递减定律》说;当你不断地增加劳动力,到了某个点后,每双鞋的成本不但不再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下降,反而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上升!也就是说如果工厂前面每多雇一个工人使得工厂赚1万利润的话,过了这个点后,每多雇一个工人所赚到的利润开始下降。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定律》。这个经济现象在宏观经济中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就已经观察到了。但为什么呢?没人能可靠的解释,如果能解释也不称之为定律了。

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都试图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解释。大卫?李嘉图认为这是因为不断增加劳动力雇佣量使得新劳动力的质量下降,这个解释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因为它与事实不符。马克思的解释是资本剥削率随着雇佣的劳动力的增多而下降。但怎么个下降法?马克思说的糊里糊涂甚至违反常理(《资本论》的第三卷,第13章)

第二代经济学家对这个自然现象也没有给出可信的答案。有人用工厂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一个工厂机器有限,雇佣太多工人将使得工人出现排队等机器的现象。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故事,任何工厂主人不可能傻到让工人排队的现象出现。但在宏观经济中《边际报酬递减定律》是实实在在可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与工厂是不是排队无关。那么怎么解释这个自然现象呢?我没有从这两代经济学中看到任何有说服力的解释。

那么在主观价值论下,这个定律能够解释吗?能!而且相当简单。一个企业我前面已经说了,它是一个买卖交换循环。它买入劳动力,出卖产品!边际回报率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每一个新劳动力所创造的额外产品的销售价格除以购买这个劳动力的价格(当然还有加上固定资本)。那么新购买一个劳动力的价格是什么呢?在前面两代的经济学中,学者把这个价格看成是不变的;即雇佣每一个工人的工资是一样的。是一样的吗?

在劳动力市场,雇佣者是买方,他采用买方平台价格,即开出工资的价格。按照主观价值论下的交换原则,那些对自己的劳动力主观价值低于这个价格的人们都会来试图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雇佣者!假设雇佣者买光了社会中这个价格的劳动力。这时如果他还需要购买劳动力,那么在这个价格下,就无人再来与这个雇主签约了。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劳动力价值高于那个价格,这个工资不值。如果雇主想雇到额外的劳动力,他只有一条途径,增加工资!也就是说,当劳动力雇佣到某个程度后,劳动力的价格必然开始上涨。也就是说企业开始纳入那些劳动力主观价值很高的劳动者!或每一个新劳动力的价格开始上升。

同理我们知道,新劳动力产生的新产品必须在市场上卖掉。前面的文章《主观价值论的价格规律》中我们已经看到(《需求定律》);销量变大意味着价格下降。也就是说,新劳动力产生的新产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边际回报率自然也就随之下降了!简单不?又一个经济学中几百年无法解释的著名《定律》在主观价值理论下不再是定律,而变成了主观价值论下的一个逻辑自然结果。

 

0上一篇 << 说说曲啸      下一篇 >> 这个要饭的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