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国家盛衰 等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57:44
  李慎明:全党都要关心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执政60年的六条基本经验时,把“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放在了第一条。牵牛要牵牛鼻子,治国治党就要抓关键。《决定》阐述的治国关键在党、治党关键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论断,抓住了我们治国治党的根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取决于引领、指导这“五位一体”建设的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统领和被统领的关系。党的建设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和切实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理论正确,党就坚强,政策就正确,思想就统一,经济就发展,社会就稳定;反之,就会引发政策失误,思想混乱,全党涣散,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和社会动荡,甚至会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打‘内仗’”。[详细]
领导干部常问“我是谁”
反腐专家称“群蛀”现象暴露用人制度缺陷
仲祖文:党员干部要在抗震救灾中成为主心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必然要求又是紧迫任务
经济社会厉以宁: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
  这是指:多年以来城乡分割,形成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没有公开失业,只有隐蔽失业,人浮于事,劳动力过剩。改革开放后,农村外出劳动力不断外出寻找工作,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的压力,而且这个过程还会持续很久,因为农村过剩劳动力人数很多,一批外出劳动力在城市找到了工作,就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离开农村外出寻找工作的年轻人已经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离开农村的务工者,他们的心已不在农村,他们外出做工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而且是为了获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待遇、一样的身份,他们即使在外面下岗了,失业了,也不想回农村。因此,城乡二元体制的继续存在及其制度化使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压力难以缓解。
  现阶段,中国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仍然最大,而第三产业则占40%左右。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极限,第二产业新建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路子越来越窄。这样势必难以让更多的人就业。要知道,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一般已高达70%,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在现代服务业。如果中国的第三产业不能迅速发展,就业压力是难以减轻的。[详细]
莫德旺:国企如何危机突围
“高油价时代”来得不是时候
“国进民退”争论揭示的本质问题
刘福垣:试论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

缩小收入差距是当务之急
  中国存在一个中等收入群体,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群体有多大的规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个群体的标准加以确定。中等收入群体,顾名思义,是指其收入水平处于整个社会全体社会成员收入分布中间的人群。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群体的收入上下限要如何界定。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看,收入上下限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个群体的收入下限,应该等于全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而上限则高出平均收入两倍。
  以2009年为例,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0700元,此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其上限则为32100元。由此计算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大约为30%。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即使按照相同的划分标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是大大偏低,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瑞典的这一比重超过了60%。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存在着较高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以及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推算,在2009年,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占农村总人口的85%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类似于一个宽底座的金字塔,与“橄榄型”收入分布相差甚远。[详细]
积极推动社保税开征
用战略性眼光看待“个人尊严”
房贷新政,向投机性购房说“不”
不依法办事,我们都是“弱势群体”
时政新论 辛鸣:让批评政府成为一件自然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出于完成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公民把自己的权力让渡出来成为一种公共权力赋予政府,以完成个体公民不可能完成的一些公共事务。但公民让渡出了权力,却收回了权利。因此,在政府是否体现了公民的意愿,政府是否保障了公民的权益,政府是否满足了公民的要求等方面,公民都有不可侵犯的去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绝对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正是对这一政治事实与政治理念的法律回应。
  人民也应该批评政府。所谓人非贤圣,孰能无过。政府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加之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复杂,发展任务的艰巨,发展要求的提升,政府的工作确实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比如,经济总量增加了,增长速度加快了,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好像并没有相应提升,而且环境还被严重破坏了,资源也被大量消耗了;又比如,财富的蛋糕确实做得比过去大多了,但在如何切蛋糕方面考虑得好像不周详,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正常拉大凸现出公平正义的缺位;[详细]
陈锦华:开放与国家盛衰
“研而优则仕”危害创新甚大
民主决策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官员薪酬: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
文史纵览警惕“反经典”和“伪经典”
  “经典”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大词”,它具有的神圣性和标准性,使其拥有独特的话语权,一种使一切非经典力求超越自身而向上跃升的动力。然而近20年来,经典似乎也走下了“神坛”,变得不那么至高无上,甚至在商品大潮中还不断被消费化、炒作化。相反,倒是文化自我命名或经典通涨的观念盛行,文化经典的意识在消费的浮躁中和世俗的言路中,丧失着自己的品格和尺度。
  这样一种“反经典”、“伪经典”的文化,看似一副休闲做派或前卫的个人秀,实质是用西方现代文化和后现代艺术的低俗性和虚无性,来修改中国文化经典的内涵,并盼望着能成为这个无经典时代的“经典”。这样一种倾向是值得警惕的。
  走近什么,同时意味着远离什么和走出什么。我所说的走近经典,就是要从一个世纪的文化虚无主义中走出来,走近中国文化经典,从大量古今优秀经典作品中吸取养分, 再结出自己的新果来, 按照这样的文化理念创作出的作品, 才可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并能揭示出当代文化精神的症候。
  必须承认,在力图媚洋的文化虚无主义中,走近中国文化经典,实现“再中国化”的路程是艰难的。要实现这一点……[详细]
中国人越来越爱读书了
文化产业:启动“金融引擎”
吴晓东:有些文化流水线打造不出来
不断开创文化创造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境界

温家宝撰文:再回兴义忆耀邦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1986年年初,耀邦同志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半个月时间,率领由中央机关27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组成的考察访问组,前往贵州、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地区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耀邦同志想以此举做表率,推动中央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
  当时,我刚调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不久,耀邦同志让我具体负责组织这次考察访问工作。2月4日上午,耀邦同志带领考察访问组全体成员从北京出发,前往贵州安顺。由于安顺大雾,飞机临时改降贵阳。当天下午,耀邦同志又换乘面包车奔波4个多小时赶到安顺。晚饭后,耀邦同志召开会议,把考察访问组人员分成三路,分头前往云南文山、广西河池和贵州毕节地区。[详细]
从官重恭慎 立身贵廉明
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几个研讨热点
卡廷——一场人为的灾难 一场难解的世代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