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园网应用平台和资源体系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13:16

      作为国内最早的中学校园网之一,耀华校园网已经运行近六年了。网络经过了三次升级,从开始的共享10M带宽,到后来的千兆主干带宽。由于校园网原设计的不足,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要。今年,借着耀华中学示范校改扩建工程的契机,校园网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升级改造,不但使网络布局更趋规范合理,而且应用的技术也更加全面。通过校园网升级改造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从过去的实验试点转变成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为此我们从网络的布局、服务器的设置,到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从校内网络的铺设,到对外连接通路的选择;从教师的教学用笔记本电脑的配备,到学生用计算机的安装布局等,均围绕方便教学应用、方便学生学习进行设计。
   

   改建网络基础硬件平台

    网络改造是对原有校园网的一次彻底改建。在教学楼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网络规划,与建筑工程的规划同步设计校园网的建设方案。新建的校舍每层楼有设备间,每栋楼有垂直竖井,楼宇之间通过地下管网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校园。

    在网络布线方面,充分考虑长时间的应用需求,布线作了比较大的冗余预留,希望这些预留能满足今后十年的使用要求,主干光纤直接铺设到每层楼的设备间,从设备间到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均采用六类双绞线。这些线缆为今后的进一步升级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对于校园内的露天场所和大型会议厅,采用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覆盖,从而做到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入网络。

    在网络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应用和教学需求。教室的布线除了保留在讲台上供教师使用的网线端口外,还在教室后面设置端口,并放置计算机终端,以方便学生课余时间上网使用。在学生阅览室、活动室、自习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甚至楼道都设有网络端口,同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覆盖,在操场、体育馆、报告厅、前后校园等地方均可上网。我们还扩大了对外的连接出口,除了继续保持与天津教育科研网的百兆连接以外,又增加了与邮电公网的十兆光纤接入通道,使学生在家里也能通过各种方式方便地连入耀华校园网。目前我校共新建或改造了七间电子阅览室,设有四百多个上网机位、一个机器人实验室和一个三百多平方米的大型演播厅。在满足教师的教学应用方面,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均设置有独享百兆的网络端口。在教师阅览室、会议室设有网络端口和无线网络设备,还为住校的教师在宿舍每人设置一个百兆端口。

    不盲目追求超前技术应用,而是采用大量的成熟技术,使各项技术优势互补,是这次改造所遵循的原则之一。目前,从功能上区分,在校园内有五种网络:计算机数字网、闭路电视网、电话网、校园广播网和校园“一卡通”通讯网。理论上,这些网络有合成一个网络的可能。但是目前的技术想要做到五网合一,在成本方面、网络的稳定方面、应用的方便程度方面都还很不成熟。如果为了追求技术的超前而作五网合一,势必会带来应用方面的许多不便。这次网络改造我们根据应用功能的需求同时铺设了这五种网络,但这些网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在应用层面上做到了综合统一,形成了一个整体。

    建立校园网应用平台和资源体系

    建立一个高效、统一、应用简便而功能齐全的校园网应用平台是一项重点工程。我校原本已经有了一些基于网络应用的应用软件,诸如学籍和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等等。由于是不同时期开发的应用软件,数据库本身不统一,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交换也存在问题,因此在应用中很不方便。在网络改造中,我校在市教委信息管理中心的组织下,会同本市几所重点中学共同论证普遍适用应用管理平台。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开发基于校园网应用的所有功能的应用软件平台,我们对大量的校园网应用管理平台的开发公司产品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优选组合。首先确定能够成为网络管理平台的基本数据库系统,其功能应包括:对系统的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人事管理、财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等,同时也是全校学生进行各学科学习的交流平台,由此构成一个网络应用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在基础平台确立后,再确定其他的专业应用系统,诸如图书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必须是建立在基础数据库之上,并能与之保持畅通的数据交换关系。

    网络资源体系的建设是校园网建设的重点。经过多年积累,目前我校的教学资源已经形成了一个资源体系,按照网络教育信息的功能特性,将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

   1、教学素材:教师或专业人员经过分类筛选将适合于教学、研究的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辅助性素材以数字化形式记录。利用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用于教师备课、教学或教学网页的制作;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专业人员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等活动提供的辅助性素材。这些素材要分类明确、便于检索。主要形式有:

    图片:包括照片、矢量图、背景图及装饰性图片、按钮等;
    视频片段:包括一些经典的实验片段、珍贵的历史镜头等类似于Discovery的视频片段;
    电脑动画:包括模拟的实验演示、图像变换等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
    各种音效:包括各种具有典型特征的动物、机械、天气等效果声音;

    2、教学资源:主要服务于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研究和网上交流等,是学校教学资源的积累和物化形式,是形成一个学校、一个学科以及教师个人教学特色的重要组成成分。固然要通过购买、下载和交流的形式尽快形成教学资源的原始积累,但一个完善的、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一定是通过建立起的一套资源积累的机制将全校教师的教学经验、过程和交流等信息组织起来。按照板块划分如下:

    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有别于传统的纸面教案,不仅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采用超链接的形式将教学参考资料、相关内容连接到教案中。

    学科网页:学科网页的设计、制作与维护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也是每个学科组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开发好学科网页,不但能使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完整,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而且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

   教师个人教学网页: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设计、开发具有本人教学特点的个人教学网页。这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意识,总结学科教学规律,长期的积累也可以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的物化形式。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个人教学网页实现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论坛:教师论坛是教师讨论教学问题的场所。论坛要按照本校教师关心的教学问题,分成几个专题。每个专题要有专人负责,对离题的言论要删除,对精彩的讨论要整理。

   教学论文库:从网上、各种期刊杂志上整理的教育教学理论性文章,要按学科分类,这些文章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着启迪和借鉴作用。

    3、学习资源:学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最大的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学校资源中一定要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资源,包括学生的网上学习、网上活动、学习成果和学生学习成长的足迹。

    网络课程:以扩展性知识为主,按学科分类,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网页:包括学生会主页、班级主页、学生个人主页等;

    学生电子作品之窗:将学生在学习中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分类推荐给全校学生;

    学生论坛:学生论坛是学生之间交流场所,要设立相应的主题区。要拒绝与主题无关的言语。话题要有专人管理,要引导讨论的方向,整理有价值的内容,使校园网上的论坛成为社会、家长放心的网上净土;

    协作学习的资源:校园网可以为各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开辟展示研究成果的场所,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从这些同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

    4、电子资料库:主要是公共类信息,内容多,覆盖面大,对这些信息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包括:

    电子图书:目前有许多公司提供电子图书,并负责补充新出版的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包括教学研究,教学参考、各类公共信息;

    音乐库:按照古典、流行、民族等方式进行分类;

    电影库:包括教育类影片,经典名著,各种戏剧等。

    5、教学测评系统: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测评系统是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中小学校园网上应该有的测评系统,如:

    题库维护系统:题库应该是动态的,每一个学校都要通过题库维护系统,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的题库;

    自动组卷系统:可以按学生情况、既定的知识点范围的分布和指定的难度系数自动生成一套或多套评价试题;

    自动评价系统:智能评价系统是校园网评价应用急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可以做到的是客观题能够简单分析。主观题目的智能评价还在研制过程中。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进一步探索从传统的将信息技术作为媒体手段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和学习信息技术,将课程与技术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搞好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一支能够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校信息技术的培训,已由初期的单纯技术技能培训转入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技能提高相结合的培训;由孤立的专题性培训转入连续的、有计划的、分级提高的培训;由自愿参加的培训转入与聘任挂钩的制约性培训。一线教师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就会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中体会信息技术应用于常规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又带动更多的教师接受和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力图通过校园网的改造升级,同时进行一次彻底的学校信息化的全面升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