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美国日本是元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25:49
全球金融市场3月1日剧烈动荡,交投疯狂,投资者继续出售股票,同时投资者对解除全球套利交易头寸感到担忧。美国股市在强劲的制造业数据发布后强势反弹,终场虽仍收低,但已大幅削减跌幅。此次动荡最初由中国股市2月27日近9%的跌幅所引发。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来自中国的冲击。
美国股市大幅削减跌幅
美国股市早场再受重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在开盘后的几分钟暴跌超过200点,随后投资人勇于进场,终场虽仍收低,但已大幅削减跌幅。美国公布制造业数据意外强劲,通用汽车2月销售也意外增加,且在股市大跌后,投资人已开始有选择性买盘进场,均提供了股市支撑。
分析师说,1日的走势可视为地震后的余震。通常多头市场总会出现这种情况,先是快速大跌,而后几天,余震不断。但这种过程有助股市走出底部。
而在欧洲股市,富时Eurofirst 300指数(FTSE Eurofirst 300)全日下跌0.9%,伦敦富时100指数(FTSE 100)振幅达到近200点,最终收于6116.0点,跌幅0.9%。
亚洲的日经225种股票平均指数(Nikkei 225 Average)收盘下跌0.9%,中国的上证综合指数(Shanghai Composite)下跌2.9%。面对股市的下跌,美国和欧洲的政府债券市场上涨。
分析师说,中国股市下跌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恶化,虽然成为导致世界股市下跌的导火线,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因为今后新兴市场的兴旺取决于美国市场,美国股市和利率调动将左右世界股价走势。
也有分析师认为,股市“黑色星期二”祸首是日本。分析师表示,日本央行加息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行动改变,他们从日本“借”出钱投向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当日本央行决定改变自己“借款机”角色时,国际投机者做出了“获利回吐”的举动,造成了这次连锁性的亚太股市“暴跌”。
道指惊吓一分钟  美国制造全球恐慌
2月27日的股市“黑色星期二”是一次全球性的协同表演。所有见解和事后诸葛的分析,都无法解释这次近乎于“无厘头”的大跌。凯恩斯说,股票市场里有一种鬼魂式的东西存在,这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即“动物性精神”),这使股市永远存在不可解释的因素。
从这次全球性大跌在时间形态上看,被认为由中国股市率先引领的,上海股市在黑色星期二跌去8.8%,惨烈无比。随后,美国道指则在当日跌去了3.3%,欧洲股市在当日跌去了2.6%,中国香港跌去了1.8%,日本在当日微跌了0.5%,
最奇怪一幕是,道指一分钟内曾狂泻178点,令外界误以为出现大规模斩仓。道琼斯后来承认当天曾有其实分钟“计错数”,称当时电脑系统无法承担巨额交易量,令数据出现了延误,以致出现一泻而下的情况。
纽约证交所于美国东岸时间周二下午2时58分,即美股收市前约一小时,动后备交易系统,并即时计算出延误了的有效交易,其中很大部份是沽盘。由於大批沽盘瞬间涌现,道指在短短一分钟内急挫178点,由接近12343点泻至12165点。市场陷入一片恐慌,部份人起初更揣测跌市触发一个巨型程式沽盘或大批斩仓盘。道指在之后3分钟急跌多79点,跌到12086点才稍为喘定。
美股周二合共蒸发市值6260亿美元,可谓“每秒亿亿声上落”,所以道琼斯虽然只是错误显示指数七十分钟,但已经足以引起涉及逾亿美元的法律诉讼,因为不少基金和市场衍生工具,都是依据道指作出投资决定,道指却错误提供数据,令他人蒙受损失,赔偿理由充份。
美股暴跌后,美联储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两位主席立刻公开表态、安抚了人心。但经济学家则指责美国股市下挫可能带领全球股市走衰。
专家分析说,中国股市暴跌的27日没有表现出特别反应的亚洲股市时隔一天受到影响,纷纷下滑,而给世界股市下跌提供借口的中国股市28日反而出现反弹,这也说明中国冲击不是导致世界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
2004年4月因中国政府实施高强度紧缩政策,世界股市受到“中国冲击”纷纷下跌,但现在的情况与当时不同。当时实施高强度紧缩政策是为了平息经济过热现象,有可能造成整个中国经济硬着陆(迅速下滑),而此次措施局限在平息股市过热,因此波及效果不大。
韩国证券首席研究员金学均(音译)说:“世界股市同步暴跌虽然有中国冲击的影响,但美国股市不稳是更重要的原因。”这次世界股市暴跌不是股价攀升后的健康调整,反映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性金融紧缩政策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可能性等世界经济的不安因素。
《金融时报》则称:“今后新兴市场的兴旺取决于美国市场。”该报分析说,美国股市和利率调动将左右世界股价走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前主席格林斯潘最近警告说:“美国经济今年内有可能进入萧条。”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有可能使世界股价转入结构性下跌趋势。
日本成“黑色星期二”元凶
与上述看法不同,分析人士称股市“黑色星期二”祸首是日本。日本央行加息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行动改变,他们从日本“借”出钱投向中韩印等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当日本央行决定改变自己“借款机”角色时,国际投机者做出了“获利回吐”的举动,造成了这次连锁性的亚太股市“暴跌”。
分析师表示,中国A股的暴跌引发了一系列“子虚乌有”的语言闹剧。比如,一些分析人士会重新摆好“政策市”的架势,认为“两会召开”,政府不愿意股涨得太快。这都属于“精神解释法”的扯淡。在这些人眼中,政府神力无穷。但是,此前无数的事例证明政府对市场的无可奈何,例如最近一次加息促使股市暴涨的例子。
另外,楼市更证明了政府部门的事与愿违。又有,很多金融分析人士说,中国几乎成为亚太地区股市的黑色策源地。分析师认为,这夸大了中国股市对全球其他股市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中国A股市场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小圈子市场,只不过由于中国内地投资渠道不宽,集聚的以万亿计的储蓄没有“发泄”的合理通道(主要集中在楼市和股市),使得A股市场的行情显得异常火爆而已,但它没有周边的辐射力和控制力。
从经济基本面上看,几乎找不出中国股市(甚至美国股市)暴跌的像样的理由。虽然中国今年GDP增长速度被经济学家调低了一点,但是,GDP的增长速度还将有8%-9%。虽然,中国央行一直采取控制流动性的策略,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流动性泛滥的国家,而且,股市面对的是居民储蓄市场,它对央行控制流动性没有太大的感受。
如果抛弃基本面,而将注意力放在股市资金结构方面,就要重新审视这次暴跌的发生学。如果说中国的股市跟其他资本地区市场(例如美国和香港)存在泡沫的话(例如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远远高于美国和香港等市场),这种说法对于国际投机资本是有效的,因为它的资本配置圈是全球的,它们辨别泡沫,并采用重新的资本结构和数量配置来避免这个问题.
但对于中国国内储蓄而言,这种泡沫论是不存在的,它仅仅被封闭在国内市场——也许随着居民用汇额度的扩大会提高国内储蓄资金的地区配置效率,但就现在而言,它对这种泡沫是不敏感的,所以单纯看市盈率,而忽略了国内储蓄资金面对的“投资机会和渠道的集合”,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A股市场所确定的泡沫标准要比其他市场宽松得多,泡沫可“吹”的程度也比其他市场大得多。
于是,一旦梳理了不同资本面对的不同“机会的集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次中国A股乃至全球股市发生暴跌的根本性力量是国际间投机资本力量的重新配置和不约而同的“集体性”行动。而造成它们配置行动发生的压力则来自于提供国际投机资本的渠道发生变化,确切地说,是日本央行的行为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的行动改变,而后者则是导致亚太股市发生重大振荡的直接原因。
在不久前,日本央行宣布加息0.25厘,将隔夜贷款利率(短期利率)上调至0.50厘。这是日本自去年7月“突破零利率”后的再度加息。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表示,日本央行希望那些认为日本应该长时间保持低利率的人打消这种“日本资金廉价”的想法。的确,低利率的日本(相比之下,美国的基准利率是5.25厘,欧元区是3.5厘),一直充当了“国际借款机”的角色:
投资者(投机者)用很低的利率借出日元,然后兑换成其他币种,去回报率更高的地方去投资(或者套利)。整个资金循环的箭头是从日本发散到其他国家,资金成本低廉的日元成了全球泡沫的一个“流动性输出池”,那么,一旦日本决心不再向外输出“流动性”,那么,全球股市将突然承受剧烈动荡的风险。
尽管没有确切数据,但是,根据日元的套利交易量可以大致推算,目前活跃在亚洲国家股市的投机资本大约有1/3以上的可能是来自日本的钱——即国际投机者从日本“借”出钱投向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当日本央行决定改变自己“借款机”角色,并表示日本还将会继续提高息口来遏制国际炒家的借款行为。
投机资本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它们不约而同地调整了撤退的步骤和持仓的深度,做出了“获利回吐”的举动,造成了这次连锁性的亚太股市“暴跌”。
分析师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来自中国的冲击。中国股市下跌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恶化,虽然成为导致世界股市下跌的导火线,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因为今后新兴市场的兴旺取决于美国市场,美国股市和利率调动将左右世界股价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