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院士的“遭遇”令人扼腕忧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1:55:54
2007年2月27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振声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其走向成功的历程中也曾遭遇过诸多磨难和坎坷。
20世纪50年代,李振声开始从事小麦改良研究,矢志为农民培育优良抗病的小麦。当时,让风马牛不相及的草和小麦杂交,在当时国内从没有人尝试。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而和野草一个样。而且这种杂种不育,远缘杂交,还面临杂交不亲和、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最让人担心的是,因这项研究迟迟难以出成果,他还面临“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批判。
当他的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当时的“社教运动”开始了,他受到批判。有人说他的研究都搞了8年了还没见成果,是脱离实际,要他放弃。“当时看到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怎么忍心放弃啊。”李振声说,自己当年学到的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了他。
李振声说,他采用了一点哲学手法,“远近结合”——当初他在做小麦和草杂交研究时,心中感到没有把握,所以就同时开展了常规的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到1964年,他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因此,工作队最后说,他毕竟已有两个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了,不能说他的工作都是脱离实际的。这样才算过了关。
直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近50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据2月28日《新京报》)
李振声的这段经历令人感慨万千,我们至少可得出两个结论:
一,科学研究不能急于求成。李振声的研究成果“小偃6号”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才获得成功的。这种科学严谨、孜孜以求的精神非常可贵。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的质量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不满,学术腐败问题屡见不鲜,表现在教材、辞书的编写,学术论文、专著的撰写、发表和出版等多个方面,甚至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一度乱象丛生、剽窃不休。一些学人学术境界不高,做科学研究为功利所囿,常常是为了评职称,拿奖金,甚或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现象是对科学精神的极大戕害,必须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二,应允许科学研究无果而终。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从总体上而论的。其实,有时,即使你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也未必取得成功。我们看到,在那个政治气候特殊的年代,李振声当初在做小麦和草杂交研究时,心中感到没有把握,所以同时开展了常规的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才算过了关。直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和成功。此所谓“远近结合”的做法是令人唏嘘的。如果结果不是这样,李振声是否还会被诟病为“研究工作脱离实际”呢?
反思我国目前的科研体制和环境,是不是也存在不尊重科学规律的问题呢?环顾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交换原则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片面追求功利的思想在不少国人心中疯长。君不见,高校扩招、创收,增加学科、立项目,拉经费做课题等等,真是好不喧嚣、热闹!然而,在这种表面繁荣的学术风景下也掩藏着不少弊端和矛盾。其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体制问题很关键。因此,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需要创新科研体制,特别要调整和优化科研评价体系,而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
[稿源:红网红辣椒频道  2007-3-2 0:07:01
[作者:薛克智]
[编辑:潇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