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国民党为何失去中国?_(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05:47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国民党为何失去中国?

陈立夫


宋子文

2、国民党派系斗争如何影响国共之争

网易读书网易的网友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观点,他们认为是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拖垮了国民党。关于这个派系斗争我想请二位分成两个层面来讨论:一个是国民党的政治派系,另外一个就是军队派系,可不可以请两位老师先谈一谈他们在政治上有哪些派系,影响了国民党的最高决策?

汪朝光:王老师专门研究国民党的组织派系,他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个就像刚才王老师说的,要讨论1949年国民党的失败,我们可能就要追溯到它的历史,派系斗争就有它的历史。事实上国民党从它一开始崛起的时候,就是一个派系非常复杂的政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派系,而这种派系斗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中央决策的有效性,我想王老师肯定在这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

王奇生:国民党的派系,应该是它一种非常凸显的“政治文化”。甚至可以说,这个党的嫡系本身就存在着一个派系,国民党的党部,党的系统这一块长期是由“CC系”,就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控制的,本身在国民党党内就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派系,同样在政治、行政这一块,比如在后期,由“政学系”在掌控;在军队这一块可能更多的时候是“黄埔系”的力量在掌控,所以几乎可以说,国民党的党政军这几块,都属于一种派系的结构。

汪朝光:就像王老师说的,可能在军队里面是“黄埔系”占主导地位,问题是“黄埔系”里面又分出各种各样的派系:比如陈诚可能是一派;胡宗南可能是一派;汤恩伯可能又是一派。而在国民党统治大陆的22年时间里,这个派系斗争可以说从没有消停过,而且越到后来,越发展到恶化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国民党派系斗争得如此你死我活?我们都说党同伐异,但是国民党的党同伐异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派系之间的党同伐异,按理说,从“国共斗争”的角度来说,它更应该全党联合,对共产党党同伐异,可是它恰恰做不到这一点,它只是在内部,各派之间的党同伐异,这是国民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

 网易读书这跟蒋介石自己有什么关系吗?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在运用这样的派系斗争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手段?维持各方面权力的平衡。

王奇生:我们可以从孙中山去世讲起,因为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达到像孙中山这样足够威望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党内由谁来接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直接导致了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之间的派系斗争,后来总算蒋介石把其他两派慢慢制服,之后蒋介石自身又制造了一些新的派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一种统治的权术,比如说他的特务系统,他既有“中统”又有“军统”,他要保持这样一种制衡,所以他在党务上让这个派系来执掌,军队又让另外一个派系控制,行政又是另外一个派系,形成了一个互相制衡的局面,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蒋介石的一种权谋,一种政治的统治的策略。

汪朝光:问题在于,蒋作为一个独裁的领袖,他确实有利用派系之争来维持自己高高在上地位的一种想法或者作为,但是在事实上,我觉得也不能完全归结为是蒋个人的一种运用,因为发展到最后,这个派系问题蒋自己也控制不了了。

王奇生:对,是。

汪朝光:既然他控制不了,你说这个派系斗争是蒋在里面操控,可能就影响到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这个派系为什么而起,为什么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网易读书:汪老师认为是因为什么而起的?

汪朝光:这个可能王老师有更多的研究,我觉得这可能跟国民党的组织架构有关系,因为国民党虽然号称所谓“民主集权制”,但是它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能够使党内所谓“身手如一”;所谓“全党服从中央”,它从来都没有做到过这一点。

另外,我觉得这跟国民党的历史渊源是有关系的,国民党从形成的时候,从“同盟会”开始,就有“同盟会”、“华兴会”、“光复会”各个不同的系统,后来到了1927年“国共合作”前后,它在党内又因为对共产党的态度不一致,又形成了新的系统。再加上像王老师说的,孙中山去世以后,一下子没有出现能够接替孙中山控制各派的领袖,尽管后来蒋慢慢坐大,成了国民党的一个独裁者,但他还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派系,不知道王老师有什么意见?因为王老师对国民党的组织架构是有深刻研究的。

王奇生:按道理来讲,蒋作为一个最高领袖,他不希望下面的派系闹得一塌糊涂,但是在开始的时候,他可能确实有一种权谋在里面,要(各派)之间互相之间有一种制衡,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有很多他没有预想到的,产生了很多问题。

在1935年当他对二陈兄弟有些失望以后,会成立一个“蓝衣社”(实际上是“复兴社”),但是后来他又发现“复兴社”又产生了“复兴社”的问题;到抗战初期的时候,他又觉得应该让“二陈”派系和“复兴社”派系都同时停止掉,后来重新成立了一个“三青团”,原本想让“三青团”能够吸纳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国民党系统里,但是没想到“三青团”又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派系。所以国民党的派系纷争,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可能是蒋有意造成的,但是有些也确实是他无意造成的。

结果后来“三青团”和国民党之间,党团之间又打得非常厉害,形成了一个党团之争,后来也是不可收拾。最后到战后没办法了,只好把“三青团”又关闭,合并到国民党里面来,所以有些问题在最初,蒋介石可能是有一种权谋的设想,但是后来也形成了一种让他很无奈的局面,很难收拾。

网易读书:变成了一种叠床架屋式的派系组织结构。

王奇生:是。

汪朝光:而且我觉得从现代的角度来观察,派系一旦形成之后,它有一定的自生性,派系是有一定利益的,裹在这个派系的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派系能够发展壮大,希望别的派系减小、减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事实上派系到了后来就发展成了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有政治的利益,有经济的利益,有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这个时候一旦利益集团形成之后,蒋如果要解决这个派系问题,就更加复杂,更加困难。

网易读书:能不能请汪老师具体解释一下他们的派系斗争在利益的争夺上如何影响了1945年之后的国共之争,尤其是国民党的政治决策?

汪朝光:比如说宋子文当政,他实行的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政策,就被“CC”陈立夫、陈果夫批评为有利于宋氏利益圈的利益,比如他的经济政策可能更偏向于国营企业,那么国营企业都是什么人在掌握呢?国营企业的很多董事长或者总经理都跟宋有着密切的个人关系或者是经济利益的利害关系,因此,陈氏兄弟、“CC”派就觉得,经济利益都被宋家把持了,我们得不到这个利益了,所以就拼命反对宋子文的经济政策,他打出来的旗号是“为民牟利”,看似为了对国家有好处,事实上隐含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很大程度上还是偏向于他们这个派系的利益,如果经济政策对“CC”有利,他们一定就不反对了,这就是派系斗争给国民党内部造成的一个非常恶劣的影响。

网易读书:那么他们这种派系斗争对国共之争的影响是什么?

汪朝光:对国共之争当然也有影响,我举个例子,国民党有一个高级将领叫徐永昌,他在抗战胜利以后当军令部长。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军队太多了,需要裁军,因为经济支持不了嘛,问题在于陈诚主管裁军,他是军政部部长,他在裁军过程中就被别人认为裁的都是别人的兵,把自己这个派系的军队尽量保存下来了,所以徐永昌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很多被裁的人发牢骚,说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投共产党”,“投共产党我们还能有一碗饭吃,在国民党手下,先要被陈诚裁掉”。你看,本来他们应该是一家人,结果因为裁军,因为派系问题导致的裁军当中出现的不公平,反而对国民党本身维持政权造成了一个不利因素,这就是派系斗争在军事上的一种影响。

网易读书: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张灵甫之死”。到了绝境的时候,临近的部队也不去救他,陈毅就说张灵甫之死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汪朝光:对,因为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史上一个经典战役,我本人也确实做过一些研究,当时张灵甫自认为他的整编74师是一个精锐部队,被围之初还不怎么特别担心,因为周边全是国民党的几十万部队,其实陈毅、粟裕领导的华野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事实怎么样?离张灵甫很近的部队基本上没有尽全力去救,最后这场战役国方的指挥者,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给各个援救部队发电报已经接近于哀求或者是恳求,意思是张灵甫已经被围在孟良崮了,请大家看在党国的利益上,还是出力相救。我就想起我们经常看到的那部电影《南征北战》,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就是“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事实真是如此,按理说这些人都是所谓党国的一员,他们应该拼死相救,可是谁也不去出力,为什么?他们觉得张灵甫傲慢、跟我们不是一个派系的等等,这样的因素最后导致了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的惨败。

张灵甫


陈毅

共产党为何能解决各个“山头”的团结

网易读书派系斗争对国民党的内耗非常严重。另外一个层面,为什么共产党会如此的团结?因为对任何一个党组织来说,团结都是一个组织的最大问题,王老师能不能从政治和军队的层面具体谈一谈共产党为什么会如此团结?

 

 

王奇生: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共产党内也有“山头”,毛泽东也说了,我们要承认“山头”,也要照顾“山头”,但是总体来讲,共产党还没有形成像国民党这样一种派系之争产生的非常坏的结果,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国民党在最初一样,都是从苏联学的。但是共产党学苏联学得非常像,苏联列宁主义政党那一套体制几乎是完全学过来了,但是国民党更多地是只学了一个皮毛或者一个形式,而对他们的主义或者是意识形态是排斥的。孙中山当年在学苏俄的时候就说,“我的三民主义比你的列宁主义要更好,所以我不需要学,我只要学你的那一套政党的组织形式”,但是这一套形式跟那个意识形态是互相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只学了一个皮毛,而共产党当时是一个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它从意识形态到组织形态全部都是学苏联,所谓“铁的纪律”,对组织的信仰,这两个方面相结合以后,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要说到意识形态,“三民主义”可能是一个不大具有凝聚力,不是一个有较强控制力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应该是具有某种偏执性、偏激性,甚至具有某种宗教的神秘性,如果过于模糊、笼统或者是大众化,这样的意识形态往往是不够的,一种意识形态应该是着重于吸引少数或者是一部分信徒信仰,这部分信徒的信仰是非常坚定的。但是如果完全面向大众,这种信仰就是比较泛化,比较模糊笼统,对这样的信仰,它的信徒信仰的坚定性肯定就会比较差。所以“三民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讲,没办法跟列宁主义这种信仰来对抗。 

共产主义五伟人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国共意识形态对比:成功的“主义”需要有宗教的神秘性

网易读书既然说到意识形态的问题,正好有个去年大家都挺关心的电视剧,就是《潜伏》。里面有一位共产党的代表,余泽成,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另外一个国民党李涯,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形象,原来国民党里面也有这样坚信“三民主义”的,这个人物是不是挺虚假的?

王奇生:我们也不能完全说国民党的党员就完全没有对主义的信仰,应该说还是有一批人对 “三民主义”是具有信仰的,但是相对而言,国民党在1927年以后就明确提出,它的政党的阶级基础是代表全体民众的,就是说它自称自己是“全民政党”,这种“全民政党”的问题在哪里?我们讲共产党,共产党就说自己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要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利益,这个立场是非常鲜明的。但是说到一个“全民政党”,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分化的社会(阶级分化、贫富分化),在这样一种社会里面,你想要代表全民、照顾全民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地主跟农民,本身就有一种阶级对抗;工人跟资本家分化也是一种阶级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你既想照顾工人阶级的利益,又想照顾资本家的利益;既想照顾农民的利益,又想照顾地主的利益,这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国民党在三十年代发生劳资纠纷的时候,也曾经想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因为他觉得工人闹事对政权的稳定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资本家如果老是把工厂关掉,或者是过强地压迫工人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国民党作为一个执政党,首先还是希望社会稳定,不希望劳资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抗,他就需要在劳资之间进行调和,这种调和最后的结果是两头不讨好。为什么?工人认为你没有站在我这一边说话;资本家也认为国民党好像也没有站在我这边说话;工人就说,你看,孙中山讲要“扶助农工”你好像并没有扶助我;资本家也说,孙中山讲要“发展实业”,你在政策方面好像也没有偏向我,所以这就导致了,国民党想要代表全民,但是全民里面没有哪个阶级认为国民党代表了自己。

但是共产党不一样,共产党就是旗帜鲜明的说:我就是代表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利益,我要去打击资本家,打击地主,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立场非常鲜明,所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非常支持共产党,而不是像国民党一样,国民党的出发点可能是想要代表全民的利益,但是实际上国民党最后的结局是可能什么阶级都没有。

网易读书就像汪老师说的,最后它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那些国民党高层官僚的利益。

 

 

汪朝光:实际上主持人刚才提到《潜伏》,这几年又有一些历史方面的电视剧、电影都挺受观众欢迎的,这也体现了很多新的意识和新的想法,文艺很多时候也是历史的一个反映。比如《潜伏》里面的国民党员李涯,确实,就像王老师刚才说的,有一些国民党员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信仰,他还是有信仰的,尤其是越早期的人,在他革命的年代越有信仰。但是王老师在他的《党员、党权与党争》这本书里其实写得非常明确,“四·一二”对共产党固然是一个惨重的损失,但是对国民党也是一个打击,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党员,觉得这样一种现实和他当年的理想不太符合,受到了打击,退出了国民党,这使得国民党的组织系统在1927年以后,可能就不如以前那么理想主义,不如以前那么纯洁。

还有一点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国民党在当时的中国毕竟是一个“执政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就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有各种利益的纠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入党的党员在心态上就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为了一种理想、一种革命,一种主义去入党的,他可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为了个人的好处去入党,这种时候他的理想和信仰肯定就没有那么坚定,再加上组织管理不严,对党的管理也不严,没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这样的话这个党的组织可能就越来越松散,到最后就没有办法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