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心是一切的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2:38:22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

 禅 思

 

(1)一念善心,佛陀看到了,菩萨看到了。一点恶意,魔鬼看到了,因果看到了。

(2)生是前世的造作,要去改进。老是无常的定律,要去接受。病是必然的现象,要去承担。死是神识的流转,要去面对。

(3)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让情感不断地升华。慈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让爱心不断地扩散。做一个把快乐给予别人的幸福王子。而不要去做一个乞求的愚人。

(4)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损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

(5)争赢的赢得日后的苦果,让人的自得极乐的佛果。

(6)亲爱的家人!不要让贪心,嗔恨,绝望,焦虑,挂碍的火焰,把你们吞噬,清楚地体会一切法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为由感官和觉知所形成的生死巨轮中的奴隶。

(7)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慈爱是无条件地给人以欢乐的心量。修习悲心以降伏残忍,悲心是不求回报的替人脱苦的愿力。修习欢喜心以降伏怨恨,这是看到别人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同体喜悦。修习舍心以降伏偏执,舍心是对一切人和物平等与广博的看待。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习。

(8)落花而知天地有情,这是体悟;从葬花而知无常苦空,这是觉悟;从觉悟中了知万法不可得,应该善自珍摄,不要空来人间一回,好好珍惜您的家人。知悉大地有情,觉悟无常苦空,体会山水真实,确保菩提智慧之花在您心中长久绽放。

(9)人身难得是万古一瞬的因缘;佛法难闻是历劫不遇的际会。错过了没人能承担这一过失。当大地还沉寂时,让慈悯的芬芳,化成一朵香云普济群生。

(10)嗔怒怨恨是烦恼的根本,感恩知足是快乐的源泉。

(11)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禅意也。

(12)忍是禅者的最高品德,是扼制烦恼的第一法宝,是制伏嗔怒毒蛇的金翅鸟,是恶言刀枪不入的盔甲。一忍解百烦(忍是包容,当下,理解,清净,真如)

(13)能舍,即是心灵的所得;舍得,即是心灵的道场。

(14)小丑由于认识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于回归自我,可以不怕受伤,反败为胜;禅师由于反观自我,如空明之镜,可以不染烟尘,直观世界。

(15)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16)任何一个外在因缘,而使我们波动的都是无明,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带来的的内心波动,则无明即止,心地澄明。

(17)山林胜地,一营恋便成庸俗闹市;书画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市侩;如果心无染著,人间即是极乐世界;如果心有贪恋,天堂也成地狱。

(18)世人所追求的幸福有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世间幸福,一种是永久性的超世的幸福。实现这两种目标的条件,简言是信心智慧:有信者依法,有智慧不惑。

(19)如是正心,如是心念,如是思维,如是明了,如是无邪,如是行动,如是过程,如是人生,如是命运。

(20)佛法维系着每一个人的人心,像一根细长的灯芯子。人心似一个添满慧油的灯盏,燃起了人心灯中的灯芯子,放出无尽的光明,照耀着整个世界(乃至无边的世界)。可是如果把灯芯子抽去不安装,灯就立时熄灭不亮了。换句话说,如果使人心失去佛法的教化,抽掉因果理的维系,人心也就肆无忌惮,败坏到不可收拾了。

(21)佛说:善男子,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则能净一切刹(环境),入一切劫(时间),故,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雨润泽自心,应以妙法洁净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应以禅定清净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德发起自心,应以平等广博自心,应以四无畏明照自心。

(22)学禅的人若无柔软心,那么禅只是一种哲学,与存在主义无异。柔软心即是包容,柔软心是莲花,柔软心是慈悲心,智慧水。

(23)翠竹莲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4)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25)一个人如果骄傲,即使身为天人,也会沦为魔鬼。如果谦卑,虽是凡人,也会成为圣贤。

(26)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德来自一颗懂得宽容的心,智来自一颗懂得谦逊的心,乐来自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27)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利莫利于喜舍,乐莫乐于禅悦。

(28)以赞叹代替嫉妒,则事事圆通欢喜,以随缘代替执著,则处处方便自己。

(29)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净慧法师

(30)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争论。

(31)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32)节俭可以医贫,知足可以医贪,恬淡可以医燥,慈悲可以医嗔。

(33)现代佛教新六和: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舍得其所,相安  无事,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

(34)真正的爱是给予对方成长、幸福和快乐,宽容对方的过错,尊重对方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伸出善意的手,彼此了解互助。故佛家称: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35)禅家言: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粪,看人如粪。心中有了嫉妒,有如满脑子充塞着粪一样。看周遭的事尽是恶臭,自己也就痛苦难耐。

(36)禅来缠去,真心无觅处。转生转灭,本境亦如故。

(37)禅修是静心,净心。特别是在生活中碰到不顺心之事,期待之事,接人待物等都能保持一份平常心、平静心、平和心、仁爱心、接纳心……

(38)人如果会感恩、欣赏、给予、宽容,就生活天堂里;人如果是怨恨、恐惧、贪婪、怀疑,就活在地狱里。用清净自在,从容豁达来装扮生活!

(39)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符合天理道德处世原则),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40)禅语:心外揽道为外道,心外求法为生灭,一念不生不生灭,念念相续境不转,离幻离幻!

(4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2)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

(43)忍字养福,乐字养寿,动字养身,静字养心,学字养能,勤字养财,善字养德。

(44)处贫贱待人所难,难在无乞色,处富贵待人所难,难在无得(得意)色。

(45)事理如达摩微旨,因人言而悟者,所得皮肉骨也,因自悟了了者,所得髓也。

(46)一生有万念,而足定生平善恶者数念而已。一生历万事,而足证终生功愆者数事而已。

(47)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香,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8)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0)佛法与世法,本来无二法,迷者是夜叉,悟者即菩提。

(51)无明(人类的最大的精神困扰)即任何一个外在因缘而使我们波动都是无明,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带来的内心波动,则无明即止,心境即澄,灵性则明,佛性即开。

(52)静看内心在燃烧!什么在燃烧?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会燃烧?细看燃料,原来是——贪心,嗔恨,不明白真理。

(53)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清除过之念,不留丝毫痕迹,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54)觉性光明朗净,人生自然圆满。

(55)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56)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可以伤害我们,打击我们,毁谤我们,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因为我们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57)佛家说:时常认知生命有如梦幻,减少执著和嗔怨。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都要保持慈悲。不管他们做什么,只要你当他是一场梦,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修行的关键,就是在梦中,保持积极的愿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58)何谓出家?把事拿起来,把心放下去。

(59)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

(60)人生有尽,可凭福慧寻去找。苦海无边,但籍禅门识归途。入此门前,只道福根浅薄。出斯地后,方知慧力无边。

(61)祈求诸神布慈云,常降法雨度众生,请发慈悲常住世,直至众生尽脱苦。

(62)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63)有一种因缘是出世柮怀,有一处景色为本地风光。有一种快乐曰法喜儅???一种体验叫实证无生。有一种许诺叫摩顶授记,有一种思念叫忆佛念佛,有一种资源为般若智慧,有一种肚量为包容一切,有一自在叫忍辱妙宝,有一驿站叫水月道场。

(64)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忆相聚之缘,常思友谊之情。

(65)人的一生秉承:心善是根,人和是本,尊师是方,重友是法,能忍是聪,会让是明,遇事有勇,遇因有谋,小事糊涂,大事清爽。

(66)缘是前世修来的因果,于是,相识是缘至,相忘是缘散,珍惜关怀你的人,感激怨恨你的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觉知当下,即是福份。

(67)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

(68)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觉知当下,珍惜现在。

 (69)因施受与教,三乘三作用,信仰有三种,规定三救星。

 (70)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71)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72)佛说:善男子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则能净一切刹(环境),入一切劫。故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雨润泽自心,应以妙法洁净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应以禅定清净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德发起自心,应以平等广博自心,应以四无畏明照自心。

 (73)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74)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75)喜欢读书并深入思维使之运用到实际中的人,是人间大善,知识大成就者、大圆满者,是人间至圣。佛陀讲学佛要闻!思!修!

 (76)道元禅师咏禅诗:水鸟去还来,无痕兼绝迹,岂曾忘道心,来去踪不易。

 (77)清净包容,平等智慧,赏识谦和,善良素养,大气责任,幽默放下,微笑温良,豁达自信,深刻慈悲,节俭坦荡,自在平静。

 (78)感恩你成为光,有你到达的地方,黑暗即消失。感恩你成为爱,有你流动的地方,仇恨即将泯灭。感恩你成为心灵导师,有你在的地方,当下即天堂。感恩您发给友人,美好的心愿共同分享。

 (79)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百丈禅师

 (80)禅宗有四句格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81)高者大智若愚,低者大愚若智。智者无小智,愚者无小愚。智者是假愚,愚者是假智!

 (82)法融禅师说: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83)轻者升重者坠,善者升恶者坠,正者升邪者坠,觉着升迷者坠,清者升浊者坠,智者升愚者坠,心打开者升裹紧者坠,奉献者升贪婪者坠。

 (84)道生于静逸,德生于谦和,慈生于博爱,善生于感恩,福生于淡泊,乐生于健康,命生于平实。

(85)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星云大师谈处事

(86)佛在心中莫乱求,灵山就在自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只在塔下把道修。

 (87)只有空杯才能盛水,只有空屋才能跳舞,只有空心才会对人生宇宙有真爱。蛇要蜕变长大必须留下它的皮,蝶要飞翔必须放下它的蛹。要达到心灵的完整,要先进入空无。惟有打破五蕴的自由才是全然的,在全然的空性与自由里,叱咤风云!

(88)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凡福充满。——《般若的美果》

(89)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90)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91)佛教十重禁戒其五:1.不可四处宣扬他人过错和罪;2.不可褒扬自己贬损他人;3.不惜施财施法;4.不怒,即使发怒,只要对方道歉便原谅;5.不诽谤佛法僧。

(92)“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念实相就是要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缘,生性空,使我人身心清净,破除执著,不起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