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美丽的好课--再议张齐华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19:50
[日期:2005-08-09]来源:小学数学教学网  作者:张向阳[字体:大中小]
尽管我没能在现场感觉张齐华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超艺术,尽管,他还是一位未满三十岁的小伙,但我还是要用“高超”与“艺术”这两个词,表达我对江苏省海门实小的数学教师张齐华的敬意。
我知道,张齐华很爱看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的两本书《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文化学》。
他在教育在线的网名,叫无语。因为,自古贤才多在寂寞中打造人生的辉煌,而读书与实践,也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
张齐华的这一节《走进圆的世界》,一改传统教学中“紧扣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用充满个性化的理解,打造出属于他个人也属于新课程改革“学校文化重建背景”下的一块亮丽的文化品牌。
一石激起涟漪万千
平静而美丽的湖面上,一颗小石子轻轻而不温柔的落下。一圈圈波纹漾起,“圆”以一种非常美好的自然状态,呈现在儿童的视野中,一种美的情愫很自然的生成于儿童那本是纯洁的心灵之中。
是啊,张齐华在这节课中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随着古乐典声以条幅形式展示出“圆,一中同长也”这样的精典的文化语言;更将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太极图展示在师生的面前;在孩子们认识了圆后,优美的音乐声中,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真是美不胜收。
文化,从来没有像这节课这样,以一种厚重、开阔、深邃、美丽呈现在小学的数学课堂。
什么叫文化?有人说:“文化者,以文化人也”。我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所体现出的文化,应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是是一种美好信念的传递,是基于交往、互动环境下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当我们的数学课,不再仅将所谓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当我们的数学教师,能像张齐华这样,努力的用课堂的精彩来演绎文化的厚重与缤纷,用信息的多向传递与情感的共振,生成起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将“人的全面、全谐发展,真正置于教学的重要位置,何尝不是学生、社会、未来的福分!
在这节《走进圆的世界》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富有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景点与图标,在民族乐曲的轻柔声中,飘入师生的心海之中,这样的美与力的震憾,其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我们曾听过的《圆的认识》这节课中,谁都不敢放弃这样的一个知识点教学:圆内、圆外、圆上,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圆内、圆外、圆上”如此精确而到位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圆的直径、半径的概念,以体现数学教学的内在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实,如果我们在意一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像“圆内、圆外、圆上”这样所谓的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的感知。放手将数学知识独立建构的权利交给学生,多在意学生知识的内化,多给学生一点自我建构与理解的时间与空间,这岂不是更好?
只可惜,在很多的小学数学课中,一些非数学本质但已约定俗成的所谓的数学结论或概念,一直成为困挠一线教师的顽症。
是啊,数学教学,为何一定要在知识与技能的圈里打转?我不否认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排斥必要且有效的双基训练。但,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但张齐华这节课,就没有让儿童的视野局限于“圆内、圆外与圆上”这种名词的堆积,他在意的是学生在操作与交流中内心的感悟,他在意的是“圆”作为美与力的象征,不应肢解开来,以一种生硬呈现在学生面前。我想,这也许就是他这节“美不胜收”的数学课的数学文化观及其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
新的世纪,理应有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观,更应有体现中国教育本土文化理念的教学论与课程观,而这一切,就取决于真正有效的建立起一种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数学文化思想,而张齐华在这节课中,就将这样的数学文化极其充分的展示出来:
师生情感的交流,是真诚而热烈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在求知欲被充分激发起来的情境下,开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
在这节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欣赏者而存在于儿童的学习过程之中,他让学生拥有自我选择画圆工具的方法,并让儿童在画中,学会选择与放弃;他让儿童从水纹泛起的圆中,体验一种自然界与数学神秘的联系与力量;他让儿童在“没有没有规矩,也成方圆”的情境体验中,理解了来自儿童生活经验的自然辩证法。而这一切,没有丝毫的暗示,有的只是对学生积极探究的一种肯定。
当学会画圆时,有学生交流说:“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教师没有为学生的不守规矩而漠视对儿童创造才能的肯定。于是,张齐华说: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这掌声,其实是来自学生内心的一种欣赏与激励,这并不是由教师发出鼓掌指令下响起的掌声,才是心绪的一种真实而美好的流淌。
是啊,退一步,只是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稍稍向后退一步,必定会与学生走得更近,会更好的走进儿童的心中,这样的退,也许正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的“无为”之境吧。
平衡,教育改革必然的选择
这节课,在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但争议之声也是有的。
正如张齐华老师说言:“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等”也给我们应有的启迪:
生活化,是不能代替数学化的,这似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共识;但如何在学生实现独立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让文化润入学生的心灵之中,且实现知识习得与文化影响的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更好的研究并实践。
今年来,文化在不经意间,竟成了教育界的热门词语,而实现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就这节课而言,也是有东西值得我们深思的:
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数学文化,是否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将其理解的数学文化以一种数字化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文化感染力,是否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中?“圆,一中同长也”“太极图”的历史的厚重,是面向听课教师还是面向学生?
文化,如果只以一种视觉冲击的形式来实现,是否还具文化本应有的基本属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一种和谐而有效的揉合?这是新课程实践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作出自己的解读,需要我们从“数学文化、生活化与数学化”中找到一个必要的平衡。
欣赏了齐华如许美丽的一节好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与思考,愿我的教学实践能从这一节美丽的课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