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对衍生产品的论述 以及 hada1998 对一篇文章的驳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40:57
     巴菲特:“现在金融衍生产品才是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彼得·林其(Peter Lynch)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好的企业。”他人生中最得意自豪的事莫过于投资了房利美公司(Fannie Mae)的股票。投资高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对房地美(Freddie Mac)也情有独钟,他推荐道:“这是在美国最稳定,获益也最丰厚的企业。”这两个公司类似于韩国的住宅金融公社,坐享政府支持和住宅担保债券(抵押权)的这两家公司收益颇丰。【巴菲特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买过两房,就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大赚之后,在2000年左右把公司卖掉,然后他不断地开始指责两房的经营模式。又再过了四、五年,在今年的时候,两房终于垮台了】         2002年,为了隐瞒过高的利润竟闹出财务丑闻,其盈利能力可见一斑。房利美和房地美转眼间成了丑小鸭,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之后,他们便沦为了虚假之躯。
         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在2001年以前一直是房地美最大的股东之一,当时房地美就已经明显表现出运营不良的迹象。

  在对房地美所面临的风险感到“不适”以前,巴菲特一度持有该公司8.5%的股份。他曾在2005年表示,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停止买入新的抵押贷款,“那不会是什么世界末日”。  

              与普通投资者相比,巴菲特所经受的失败和磨难也许更加沉痛,而其所面对的未来压力无疑更为沉重。

  接手哈撒韦纺织厂既是巴菲特走向成功的起点,同时也使巴菲特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错,从走进哈撒韦董事会的第一天开始,巴菲特就抱定了重振公司纺织业务的决心。然而,随着大量的资金被抽投到其他业务中去,纺织业的追加资金出现了严重饥渴,最终导致了2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无望的巴菲特不得不将纺织品公司廉价卖给了别人。《华尔街日报》后来报道说,“这是少数几个让巴菲特赔钱的商业项目之一。”

  不过,正处年少的巴菲特并没有被失败所击倒,相反第一个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由巴菲特亲自起草的当年年度报告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我知道这是一桩很难做的生意……,当时我或者是傲慢自大,或者是天真无知。现在,我吸取了很多的教训。”

  放弃了纺织业的巴菲特很快开始了营造保险帝国的步伐。其目标瞄准了美国最大的再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一番紧急而快速的资金调拨之后,1998年底,巴菲特顺利地将通用再保险揽到了自己的怀抱。

  购进通用再保险让巴菲特获得短暂的兴奋。这家公司在并入哈撒韦尔公司前一年的收入总额大约为10亿美元,而且合并之后哈撒韦的资产总额神奇地增加了近65%。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却远远超出了巴菲特能力所不能及的范围:

  ——1999年,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了的前所未有的冰雹,通用再保险不得不为每1亿美元的农作物保费收入支出1.25亿美元的索赔补偿金。同年,纽约城区发生特大火灾,通用再保险又忍痛进行了2000万美元的理赔。

  ——2000年,通用再保险控股的德国科隆再保险公司参与美国的一项雇员收入再保险项目遭到意外挫折,公司不得不拨付2.75亿美元的资金用做未来补偿金。也就在这一年,通用再保险为好莱坞五部电影票房销售收入提供保险受挫,再度赔偿1亿美元。

  ——2001年,“9·11”事件爆发,通用再保险遭受了高达22亿美元的赔付损失。公司亏损额上升到30亿美元。

  ——2002年至今,美国西海岸飓风等等自然灾害不断,通用再保险掉入了一个不断赔付的无底洞之中。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由飓风引起的Χ美元的损失现在已经变成了价值10Χ美元的赔偿”。 对于哈撒韦并购通用再保险之后所遭遇到的连连厄运,《福布斯》杂志作过这样的评价:“沃伦·巴菲特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时候,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保险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而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巴菲特对收购通用再保险也作出了深刻的反省。巴菲特承认,收购通用再保险完全是一个错误,“通用再保险积累了很大的风险,如果发生灾难,或者恐怖分子袭击,这种风险会也许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再保险带给巴菲特的并不只是财富上的巨大损失。去年4月,巴菲特平生第一次被美国证监会、美国司法部和纽约保险局联合请去问话,原因是通用再保险涉嫌通过赔偿金帮助美国国际集团虚报账面收益。尽管此前巴菲特毫不知情,但这种丑闻毕竟发生在自己控制的子公司之中,一向循规蹈矩的巴菲特至今提起此事就感到汗颜。

  过去的创伤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会逐渐得到愈合甚至淡忘,但巴菲特时下必须面对的是哈撒韦公司股票价格的未来市场走势。在过去的40年中,哈撒韦的股票市值已经由最初的1800万美元上升到了目前的400多亿美元,如果保持先前23%的增长率,哈撒韦的股票市值到2027年可能达到7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的10倍。这种结果连巴菲特本人也连声说“不”,然而,如果哈撒韦不能保持历史上的增长记录,原先那些热心的投资者者是否还会对其一往情深呢?

  “经历过无数次的沉浮,我们最终取得了成功。”乐观的巴菲特总是喜欢用古罗马诗人沃格尔的著名诗句回望过去,而对于将来的把握,那句“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的巴氏经典语录似乎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

巴菲特2002年报中对衍生产品的论述 ZT       查理和我对于衍生工具以及交易的看法很简单: 我们将它们视为定时炸弹, 对于那些涉及其中的利益方和整个经济生活都是如此. 这些金融工具约定了未来某个时间金钱的换手, 而换手金额则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 比如利率, 股价或者汇率水平. 比如, 如果你对S&P500指数期货做空或做多, 指数的变动将决定你的盈亏. 衍生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不一, 最长的可达20年以上. 除非衍生工具合同得到了抵押或保证, 合同的价值还取决于对手方的信用程度. 在合同到期前, 双方的(账面)赢亏刚好是相反的, 有时金额巨大, 但并未发生一分钱的换手.衍生工具的品种五花八门, 实际上它们的种类仅仅受限于人们的想象力. 就像著名的安然公司那样. 名目繁多的衍生工具, 虽然到期日是在多年以后, 但其赢利却被立即记录在账册之中. 打个比方, 如果你愿意就内布拉斯加州2020年出生的双胞胎数量进行打赌, 没问题------在某个价格水平(赌注)上, 你会很容易找到对手盘. 随着对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收购完成, 伯克希尔相应拥有了该公司的证券部门. 这个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部门, 是查理和我不喜欢的, 我们甚至认为它非常危险. 我们出售该部门的尝试失败了, 目前已进入清算阶段. 但对衍生品业务的清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减少头寸, 但完全退出还需要很多年. 事实上, 再保险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在某些方面颇为相似: 好比地狱, 进来可以, 离开却不可能. 在这两个产业部门中, 一旦你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了几十年后巨大金额的换手------你将被彻底困住. 虽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将这种风险转嫁他人, 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仍旧脱不了残留的干系. 再保险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另一个相似之处在于: 二者都会带来严重高估的报告赢利. 今天的报告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估计, 其准确性需要很多年才能被验证. 通常情况下, 报告赢利的产生仅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本性, 但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利益方也存在极大的做假账动机----交易员的报酬通常是基于 “MARK-TO-MODEL”法则下的 “收益”计算. 但如果根本没有相应的市场存在, 大规模的危害就会因此产生.。
  
  正常情况下, 如果合同价值涉及某些参照标准, 而且交割期漫长, 就要求合同双方运用财务假设. “双胞胎合同”的双方, 或许就会使用不同的模型来计算各自的 “可观赢利”, 这种 “赢利”记录会持续很多年. 在极端的情况下, 与其说是 “MARK-TO-MODEL”, 不如说 “MARK-TO-MYTH”. 当然, 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审计师都会对这些数字进行审查, 但这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拿通用再保险为例, 本年末, 在开始清算其业务10个月后, 该部门持有14384份衍生品合约, 涉及遍及全球的672家交易对象. 基于一个以上的参照标准, 每股合约都具有某个正的或负的价值. 即便对于最专业/正直的审计师, 对这样一个组合进行估值也会产生差异巨大的结果. 对于衍生品合约的估值并非仅仅是专业难题: 近年来, 一些大规模的欺诈, 以及近似于欺诈的行为被冠冕堂皇的衍生品交易所掩盖. 比如在能源和发电领域, 有些企业运用衍生品作为手段, 报告了巨大的 “收益”-------当他们试图将资产负债表上与衍生品有关的应收款变为现金时, 天花板终于掉下来了. 衍生品交易中的记账错误受到了那些希望收到数百万美元奖金以及希望报告收益 “令人惊喜” 的CEO们的大力支持.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 奖金的确支付了, CEO们也从自己的认股期权中发了横财, 但股东们多年后却发现那些 “报告的” 收益不过是骗局. 衍生品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 它们可以使一家经营正常的企业突然陷入与业务根本无关的困境之中. 很多衍生品合同规定了如果交易一方的信用评级下降, 必须立即向对方交付抵押资产. 想象一下, 如果一家公司仅仅因为行业整体的问题而遭遇评级下调, 将立即面对出乎意料的对现金的巨大需求. 流动性危机将很快导致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降. 一家原本经营正常的企业将很快面临垮台危机. 衍生品还使得进行业务分保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陷入了连锁风险之中. 来自衍生品合约的巨大应收款需要漫长的时间收回. 在通用再保险公司, 虽然我们已进行了近一年的清算, 但仍有65亿美金应收账款. 分保链条中的某家企业, 可能是谨慎从事的, 并将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散, 但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可能导致A公司应收账款坏账的外部事件, 也会引发分保链条中从B到Z的公司面临同样危机.
  
  在银行体系中, 连锁风险的后果更为严重. 实际上, 这也是设立联邦储备银行的初衷. 在联储成立之前, 个别银行的经营失败会对那些经营正常体质良好的银行产生突发性的, 毫无先兆的流动性冲击. 联储起到的作用是将正常经营的银行与那些遇到麻烦的银行隔绝开来. 但在保险业及衍生品行业中, 并不存在一个承担类似使命的中央银行. 因而一个业务扎实的企业也会仅仅因为上下游其它企业的问题被拖入危机. 当产业内部存在 “连锁风险”时, 有意识地降低风险的传染性是十分必要的. 这正是伯克希尔从事再保险生意的原则, 也是我们试图退出衍生品行业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衍生品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因为那些自身无法承受某种风险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参与衍生品交易而将该风险转嫁他人. 他们相信衍生品交易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鼓励自由贸易方面, 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 在微观层面上, 他们的观点也许是正确的. 在伯克希尔, 我们有时也会为了实施某种投资策略而介入大规模的衍生品交易. 但是, 查理和我始终相信, 衍生品交易对宏观经济是危险的, 并且威胁的程度还在与日俱增. 巨大的风险, 尤其是信用风险, 正愈来愈向少数一些衍生品交易商集中. 由于他们彼此之间所进行巨额衍生品交易的巨大规模, 一家公司的问题将迅速波及其它企业.最令人忧虑的是, 这些交易商们还与非交易商进行了大量的衍生品交易. 正如前文中已经提到的, 这些介入了衍生品活动的非交易商们, 将很可能仅仅因为一个源于交易对手的, 单一的事件而被拖入危机. 衍生品交易的魔鬼已经从瓶子里跑出. 它们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还要等待某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才能清晰. 在电力和天然气行业, 衍生品的危害已被充分地了解了, 因而该产业的衍生品交易活动已大幅度下降. 但在其它产业部门, 衍生品业务仍旧在毫无管制的情况下发展. 无论中央银行, 还是***部门, 都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监控手段, 来面对这些合约所带来的风险.
  
  查理和我深信, 无论对于股东, 借贷银行, 保单持有人还是员工而言, 伯克希尔都是一个具备坚实财务实力的堡垒. 我们习惯于对任何的巨大风险保持警觉, 这种态度也许使我们对于长期衍生品和约数量上的增长, 以及无抵押的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产生了过度的不安. 但在我们看来, 衍生品交易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金融武器--------其中的危险, 虽然目前看来是潜在的, 但却是致命的. 链接:解析美国金融风暴原因:六因素推动危机爆发- 未名交友(JiaoYou8.com) 巴菲特称CDS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接管“两房”或加重CDS市场风险_观点@新京报网站               2003年巴菲特就清除了所有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产品。他说,弄懂一个次级债产品需要看15000字,而一个次贷方阵,则需要读75万字,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弄懂的产品。2006年股东大会上,针对这种次贷产品,巴菲特的搭档芒格说,金融业能亏损的品种已经够多了,但华尔街还要再发明一个。正是这种对风险一贯的防范意识,使得巴菲特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他从来不存侥幸心理,只投资可靠而稳健的公司。。。。『巴菲特:我是这样躲过灾难的- 财经、理财- 『超级大本营论坛 ...
巴菲特與格林斯潘:誰是真智者?   
2008-10-29 12:46:06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513f9f2b0100bk8w [查看原文]

说明:许多人都想学巴菲特,可是巴菲特不会把自己的投资秘诀清清楚楚告诉大家的,所以相互模仿的结果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许多人认为好企业=好股票,最终套牢了多年还不明白当初为什么套牢。学习巴菲特,要深刻反思其投资哲学,这才是获胜的关键。

    当人们反思这场金融风暴、追究责任的时候,有一个人幸运地获得“赦免”:巴菲特。当人们谈到巴菲特,依然是仰视的目光、敬仰的口气。十月的《福布斯》重新把他排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上,当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其他富豪受到金融风暴的拖累而身价大跌时,巴菲特却傲然独立于市场的风暴之中,延续着他的不败神话。可是,这个神话真的白璧无瑕吗?巴菲特究竟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所代表的“美国梦”真的是那么纯真无邪吗?

    巴菲特这个名字的前面常常被冠以“股神”的称号,可见他在投资者心目中位置之高。“股神”当然不是浪得虚名,据估计,他目前拥有620亿美元的净资产,这些资产的绝大部分,都是他在四十多年里的投资生涯中挣来的。他仿佛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创下了年均28%的收益水平,相当于十年里增长11.8倍或30年中增长1645倍,远远高于道琼斯指数。有人说,谁在30年前选择追随巴菲特,就等于和他一起坐上了财富的直升机。遗憾的是,直升机里的空间比大部分人想象的要狭窄得多,巴菲特依然在高高的云端,追随他的人们却落在了地面,有的甚至跌入金融风暴的深谷。

    巴菲特的巨大成功,对无数美国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产生了真理一般的导向作用。人们相信,只要聪明,运用一定的技巧,就可以在千变万化的资本市场上赢得惊人的个人财富。在这之前,传统“美国梦”的含义是不靠父母、个人奋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致富故事,而“巴菲特神话”为它增添了新的含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够的,借助股市,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才是“新美国梦”。许多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奋斗的时候,心里都有巴菲特的影子。常常浮现在他们脑海里的话是“既然巴菲特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巴菲特出于慈善的初衷,在网上拍卖和他共进午餐的机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了(最高记录是今年一位中国人创下的211万美元)。尽管午餐时间有限,巴菲特只是指点大局,事先说明不会回答投资哪种股票之类的问题,但是,巴菲特已经被投资者们抬上了神坛,他说的每句话,都会被当作“真理”来好好品味。如果你投资失败,是你自己的领悟力不够,还要再接再厉。因此,当巴菲特成为一分耕耘十分收获的代名词时,“巴菲特神话”给资本市场提供了盲目信任和乐观,对于眼下这场金融风暴的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的精髓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并没有鼓励人们去短期投机。但是,即使就这种投资理念来说,也不是万能的、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国家。许多人只看到巴菲特的奇迹成功,看不到这个成功背后的特殊因素。比如,对于资金不丰厚的中小投资者,是否能有足够的财力、足够的耐心坚持长期持有的投资路线?又如,在其他国家,国情不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上市公司的质和量,都和美国很不一样,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否可能水土不服?

    “巴菲特神话”的泡沫其实是美国舆论吹出来的。美式宣传善于炮制诱人的财富和成功的榜样,利用人们更倾向于轻信的心理,放大并神化了其实具有特殊性的巴菲特,使其成功个案成为“新美国梦”的典型代表。在全球对巴菲特模式的追逐和效仿之下,美国的软实力也随之得以提升。那些毫不质疑地接受并努力复制这个诱人的梦的人们,面对从美国狂卷而来的金融风暴时,显得那么脆弱无力。在跌得头破血流之后,人们才慢慢意识到,一分耕耘十分收获的致富方式只是偶然事件,世界上可能只会有一个巴菲特。把巴菲特还原成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从“新美国梦”中醒来,人们才能脚踏实地,更好地创造财富。(作者是旅美华人。) [来自:VALUE博客圈]子日 说: 看看巴菲特对红利的偏好以及对优先股权的苛刻要求你才能讲这个”老股神”。
看看他买退市的公司,才能找到他投资的奥秘。
股票只是他投资的一部分,我从不认为他是股神,他是投资家。
花40年捧一个世界首富,需多少个总统?需多少钱?

2008-10-29 16:42:38 [来自:VALUE博客圈]子日 说: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每次牛市都有投资者出来预言他老了,可每次熊市都看他世界排名靠前。那些各个时代股神呢?象韭菜一样一茬茬消失,象07年的中国。
又到千点,你敢买吗?
宝钢的净资产5.45元,打7折3.815元,历史低价3.62元,钢铁行业小周期平均5年,合理购并为净资产的1.2——1.5倍,价格在6.54——8.17元,钢铁行业肯定要重组,3.815元你敢买吗?别想赚快钱,去捞捞底,买点便宜货。。。。。。
打字太慢,就讲这些,不到之处望谅解。 2008-10-29 16:43:07